講起《湯姆歷險記》,令人印象最深刻當屬刷油漆的那一章:湯姆被姨媽處罰,在風和日麗的週六早晨去粉刷籬笆。原本是件苦差,卻被湯姆以「藝術家的姿態」玩得像是一件神聖任務,成功吸引一群孩子排隊刷牆。
一位「偉大有智慧的哲學家」(馬克.吐溫在書中幽默自譽)得出結論:「不得不去做的事,叫工作;沒有義務要做的事,就叫玩耍。」(that Work consists of whatever a body is OBLIGED to do, and that Play consists of whatever a body is not obliged to do.)
湯姆讓「工作」變成了「玩耍」,不僅不必自己動手便將籬笆刷了三次,還賺到不少寶物呢。若歸納湯姆之所以能萌生「一個偉大美好的靈感」,相信他經常玩樂必定大有關聯。因為玩樂不僅能形塑大腦、開發想像力,而且還能減少犯罪及增加生存能力呢!《就是要玩》(樂果文化)一書中便舉出許多科學實驗證明。
「玩」是天生、自發的本能,可是記憶中,大人好像總是催促孩子「快去讀書!」而不是說:「來玩吧!」久而久之,我們累積了大筆「玩樂債」——玩樂念頭長期遭否定,心情日益灰暗,失去樂觀情緒,呈現興致缺乏(amhedonic)狀況,早早結束童年,很可能因此長成一個鬱憤不平的大人。
好比有一種脊索海洋生物「海鞘」,牠在幼年時擁有複雜的神經系統,可是成年後生活簡化,只需定著在海床上,靠濾食維生,索性便將自己的大腦吃掉了。
哇!不想太憂鬱,不想沒腦袋⋯⋯那麼,何不一起來玩呢?底下為大家蒐羅一些跟遊戲相關的繪本。
➤咻~的一聲,嘴巴變樂器
從最基本的條件發想:有哪些遊戲完全不用任何工具,一個人就能玩?把問題拋給孩子們,隨即得到五花八門的回應:跳格子、唱歌、跳舞、原地轉圈圈、口水吐泡泡、B-box、舌頭舔鼻子、扮鬼臉、玩手、玩頭髮、鬥雞眼、彈手指……小朋友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去找相應的圖畫書,找到了《彼得的口哨》(上誼)。小男孩彼得羨慕他人會吹口哨,於是嘟起雙唇,拼命吐氣,但一直不成功。在灰心喪氣時,彼得還玩了角色扮演遊戲、自己原地打轉遊戲,以及跟小狗躲貓貓⋯⋯忽然,一聲清亮的口哨從彼得嘴裡滑出,他成功了!
布魯克林區長大的作者艾茲拉.傑克.季茲(Ezra Jack Keats)透過書中的黑人男孩彼得,重現了在玩具貧乏的年代,遊戲的點子始終源源不絕的童年生活。
季茲的其他作品也提供了不少玩樂方法,例如:《下雪天》中各種玩雪的遊戲,《問候月球上的人》(Regards to the Man in the Moon )利用廢棄雜物,外加一些想像力,一群人完成了一場太空旅行。
《下雪天》內頁(上誼文化提供)
讀過《彼得的口哨》,也可以聽聽美國長號演奏家普萊亞(Arthur Pryor)譜曲的《口哨與小狗》(Whistler and his dog ),用口哨代替管樂,來說說旋律裡的故事!
除了吹口哨之外,透過自己的身體就能形成遊戲玩樂效果的,還包括唱歌、口技。拍打身體也同樣有意思,例如:《烏鴉太郎》(遠流)裡的男孩,透過六年來路上的觀察與模仿,單憑一張嘴即能演繹出各種情境的烏鴉叫聲。
《Sounds and noises from your mouth and nose 》是Beatbox的口技繪本,網頁 中闡述了用嘴或鼻子玩聲音的樂趣與益處——
《Sounds and noises from your mouth and nose》內頁(圖片來源:beatboxkids )
➤全身動起來,雙手拍一拍!
不需要道具,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玩的「遊戲+繪本」,當然別忘了讓身體扭呀動的跳舞類型,譬如:《奧力佛是個娘娘腔》(三之三)中的踢踏舞;Lorinda Bryan Cauley的《Clap Hands 》用律動節拍統合探索身體,而艾瑞.卡爾的《從頭動到腳》也異曲同工,只是更接近跳舞的定義。
《The Jazz Man 》環繞主題,點出演繹爵士樂的重要條件之一,是雙腳的踱步、手指的想拍以及肢體跟著樂曲的擺動與搖晃。《拍,拍》(三采)透過左右書頁一張一闔的設計,來感受雙手舞動的樂趣;海倫.奧森柏莉的《Clap Hands 》則帶領幼幼讀者探索身體。玩著、玩著,也許一首自創的拍手歌便誕生了。
幼兒最懂得用手玩遊戲了,光是遮臉躲貓貓,例如《哇,不見了!》,或用小手來個飛吻的親親,如《A Kiss for You 》,都可以玩上好一陣子。
雖然靈長類都有雙手,但唯有人類擁有與其他四指分開的大拇指,這個獨特、殺手級的演化,讓我們可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精細動作。要帶領小寶寶認識我們擁有的珍奇寶藏,了解人類特有的雙手,可以延伸閱讀以下4本幼兒知識性繪本:《手和手指頭》(漢聲)、《這是手》(維京)、《我的手》(小天下)以及《左手遇見右手》(東雨)。
《哇,不見了!》內頁(台灣麥克提供)
➤來玩一場頭腦風暴囉!
吉竹伸介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三采),仍舊是一個人玩,但不是唱歌也不是跳舞,你猜得出來是什麼遊戲嗎?
小男孩放學時,看見桌上放著一顆蘋果,於是展開一場頭腦風暴。他揣測這顆表象是蘋果的玩意兒其實是:一尾紅魚、某生物的蛋、會長大的房子、來自外太空的星球……
男孩漫無邊界的推想,一直到肚子生起一股餓意,然後「喀滋」一口咬下,嗯,一顆好吃的蘋果!
是什麼讓男孩把平常的吃蘋果行為變得這麼「玩得福」(wonderful)?
想像力!它是遊戲最重要的動力能源,即使手上只有一床拼布被褥——譬如《拼被上散步》(台灣東方)這本圖畫書。生病的小彼得因為整天臥床而感到無聊,於是他發揮想像力,開始利用床褥上拼接的布紋圖飾來編造故事,完成了一場充實愉快的散步!
《野獸國》中被媽媽罰進房間的阿奇,也是因為想像力遊戲,在家披起被單獵捕小狗,後來航向野獸國度當上大王。而那位名字總是跟「不可以」黏在一起的小毛,在《小毛,不可以!》書中,也展示了不少想像力玩法,比如浴缸中的深海驚魂、廚房裡的樂隊遊行,或床榻上的蒙面俠客現身等等。
《野獸國》內頁(圖片來源:NGA © Maurice Sendak)
其他還有待在家玩得愉快的《不用玩具,我也可以玩得很開心》(大穎文化),以及進到地下室跟雜物的影子玩到驚險萬分的《影子》(大塊文化)。別忘了透過觀察,再來發揮想像的「當一天」系列,比如《當一天昆蟲》、《當一天文具》、《當一天便便》……
完全不用任何工具的一個人的遊戲+繪本,你還想到哪些呢?
➤一繩在手,其樂無窮!
接下來我們想想第二個問題:用到繩子的單人遊戲有哪些?小朋友的答案此起彼落:套圈圈、甩繩、彩帶舞、綁頭髮、縫衣服(驚訝!)、釣魚、拔牙、變魔術、翻花繩、中國結、搭火車(一個人怎麼玩搭火車?小朋友回答:跟自己想像的朋友玩啊!)、排字……
講到繩子遊戲,直覺就想到「跳繩」吧!五味太郎的《這是繩子》(維京)依循「觀察—想像—創造」的公式,藉一場運動會,隨著主角一起發現繩子多元又有趣的功用與玩法,例如:一起玩的兩人三腳、拔河,當然還有個人玩的跳繩、翻花繩⋯⋯
《野牛》(Le Bison )是一本關於「套索」的圖畫書,這本小倉鼠比利系列的圖畫曾在【繪本書房】中,同場加映介紹過。(詳見:〈繪本書房》給孩子讀的圖畫書竟然出現槍! 〉)
VIDEO
比利看著垂吊在房樑上的繩索,問爸爸那是什麼?得知那是牛仔運用「套索」來捕捉動物的特別技法,比利好奇問:「野牛也能套嗎?」,爸爸笑說:「如果小倉鼠能套到野牛,我就把我的帽子給吃了。」
比利拿著套索找朋友練習,嘗試了甩繩、拋出、拉緊⋯⋯都失敗了。正好有一頭野牛在河邊飲水,比利使用計策,誘使野牛接近,然後趁這隻大塊頭仰望時,喝!你猜,比利成功套到野牛了嗎?
故事裡的小倉鼠手腦並用揣摩的套索技巧,並不是美國牛仔發明的喔。早在西元前1282年的古埃及寺院浮雕畫上,便已出現套索的運用。小讀者如果看得手癢癢的,可以尋找合適的材料跟工具,探索一下自己未開發的肌肉群!
還有一項跟繩子相關的遊戲,不過難度很高,叫走繩運動(slacklining)!不止需要能承受體重的繩索,還必須有可以固定繩索兩端的穩定物件,比如大樹。有兩本跟走繩運動有關的繪本,曾先後在1993年和2004年獲得凱迪克金獎喔!
第一本《天空在腳下》(格林),女孩米瑞遇見剛從走鋼索表演舞台退休的柏里尼,她成功拜師學藝後苦心修習,更進而促使老師克服內心的陰暗,重出江湖,最終師徒倆同登高空鋼索舞台。
另一本則是真實故事改編的《走上世界最高的鋼索》(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he Towers ),背景是1974年的紐約,高聳的雙子星大樓即將竣工,來自法國的菲力普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成功跨越兩棟大廈間、離地400公尺的高空鋼索,也成功將人們的視線抬起,望向天空,宛若夢想在召喚。
另一部跟繩子有關的繪本,是曾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兩位中國創作者再度合作的《記事情》(信誼)。古人靠著在草繩上打結,來記錄獵捕到多少頭動物,或哪幾種動物。單憑繩結有可能記得一清二楚嗎?古印加人會使用不同色系的繩子,中國的老祖宗則以結的大小來區分事情輕重,不同材質的繩子也代表了不同角色、身分,這可是當時非常先進的記錄方式。
你會使用繩結把祕密記錄下來嗎?
如果把「繩子」的概念擴展一點,把「鐵絲」也納入遊戲素材,那我們一定不能錯過《柯爾達的鐵線世界》(小典藏)這本大師傳記圖畫書啦!
亞歷山大.柯爾達(Alexandra Calder)是動態雕塑藝術(Mobile)先驅,這項技藝可以追溯到他從小就喜愛凹折鐵絲,利用這種金屬材質的可塑性與韌度,或捲或扭,或拉直或壓縮,形塑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例如:「馬戲團」。
見識過這位「大玩家」的本事後,激發你想到哪些點子了嗎?鐵絲、鋁線,都是不錯的嘗鮮素材喔!
如果為想像力再添一項小工具,也許就能「碰」一聲創意大爆發!例如:繩子加一片紙,那便是《陀螺轉轉轉》(青林)中的紙陀螺,書中的校長能一次轉4個紙陀螺呢,好酷、好帥!
中間旋轉的物件,只要選擇像紙片一樣扁平的即可,比如紙箱、塑膠板、CD片或大一點鈕扣等,都可以試試。然後在這片扁平物中間鑽兩個洞,穿過細繩、綁緊就完成了。最挑戰的是旋轉、拉扯、放鬆、咻咻響~我做的陀螺每次旋轉起來,都像是狂躁症發作似的。
這本經典圖畫書還介紹了早年日本學童常玩遊戲,譬如踩高蹺、花草黏貼、草編、串柿子蒂頭項鍊等等。全都免用電、一個人也能玩,不玩了還能還給大自然!
講到古早的遊戲與玩具,也不能錯過這本《爺爺的玩具王國》(格林),舉凡波浪鼓、竹馬、風箏和紙風車,還有爺孫倆最愛的陀螺⋯⋯都寫滿時間的記憶。
➤棍子的神奇戲法
提到竹馬,接下來輪到「棍子」上場。
先介紹兩本與棍子和想像力相關的遊戲+繪本:《不是棍子》(阿布拉)——要小心小豬手裡拿的那根「不是棍子」喔!因為它可能是屠龍劍、魔法指揮棒,也可能是一根神奇釣竿。而五味太郎的《爺爺的柺杖》(青林)中,爺爺手上的棍子則可能是望遠鏡、水龍頭或是電話……只要你玩的技巧高超,想像力真的能讓棍子不只是棍子呢!
棍子遊戲中,大家熟悉的是扯鈴。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VII中國》(青林)有介紹扯鈴這項民俗技藝,另外還有名字很炫的魔鬼棍。「魔鬼棍」的英文名字是the devil stick。devil一字源自希臘文的Devil、Dallo或Diabllo,意為「拋擲」;而拉丁文中的diabolo演變成今天的「扯鈴」。從字源讀來,這兩種遊戲應該原理相似。
第一次看到這三根棒子,像有條隱形線似的,在玩家手中來回跳動。也許真有魔法吧!細查資料得知,這項雜耍在古代國家比如:古埃及、印度、古中國便已出現。魔鬼棍需要一根長棍,兩截短棒,該用什麼質材的棍棒,請大家發揮實驗精神嘗試一下吧!這裡有一篇魔鬼棍小歷史 供參考。
最後,以《外婆家的馬》(小天下)來介紹竹馬遊戲。這是個非常迷人的故事,小男孩騎著竹馬來外婆家過暑假,1匹、2匹、5匹、10匹⋯⋯男孩忙著照顧馬,外婆忙著照顧小外孫,當然還有那45匹馬。
《外婆家的馬》內頁(小天下出版提供)
騎竹馬,不只是一個人腿夾一根棍那麼簡單喔!The Hobby-horse這個由芬蘭青少年自發組織的社團,每年舉辦騎乘「兩腳馬」的對戰比賽,除了展現騎手的高級馬步動作外,也競比自製手工馬的技藝。
而法國Vendée省的Les Herbiers小鎮受此啟發,也自2018年起舉行同樣沒有馬匹的馬術比賽,但他們注入了更多的幽默感,參賽團隊遵照古代騎士精神,接受諸多考驗,例如:比賽馬鳴嘶嘶聲(報導影片中有收錄喔),或是總決賽以即興自創舞步決勝負。
除了嚴肅的馬術競賽之外,獎項還有最佳原創服裝以及最賣力加油團等項目,讓這場騎木棍馬活動更增遊戲樂趣。你瞧!那些參賽者們不分老少,自發、認真、投入、嚴肅又盡興開心的玩,這不就是閱讀的精神嗎﹖閱讀真是玩得福(wonderful)啊!●
Tags:
《外婆家的馬》內頁(小天下出版提供)
講起《湯姆歷險記》,令人印象最深刻當屬刷油漆的那一章:湯姆被姨媽處罰,在風和日麗的週六早晨去粉刷籬笆。原本是件苦差,卻被湯姆以「藝術家的姿態」玩得像是一件神聖任務,成功吸引一群孩子排隊刷牆。
一位「偉大有智慧的哲學家」(馬克.吐溫在書中幽默自譽)得出結論:「不得不去做的事,叫工作;沒有義務要做的事,就叫玩耍。」(that Work consists of whatever a body is OBLIGED to do, and that Play consists of whatever a body is not obliged to do.)
湯姆讓「工作」變成了「玩耍」,不僅不必自己動手便將籬笆刷了三次,還賺到不少寶物呢。若歸納湯姆之所以能萌生「一個偉大美好的靈感」,相信他經常玩樂必定大有關聯。因為玩樂不僅能形塑大腦、開發想像力,而且還能減少犯罪及增加生存能力呢!《就是要玩》(樂果文化)一書中便舉出許多科學實驗證明。
「玩」是天生、自發的本能,可是記憶中,大人好像總是催促孩子「快去讀書!」而不是說:「來玩吧!」久而久之,我們累積了大筆「玩樂債」——玩樂念頭長期遭否定,心情日益灰暗,失去樂觀情緒,呈現興致缺乏(amhedonic)狀況,早早結束童年,很可能因此長成一個鬱憤不平的大人。
好比有一種脊索海洋生物「海鞘」,牠在幼年時擁有複雜的神經系統,可是成年後生活簡化,只需定著在海床上,靠濾食維生,索性便將自己的大腦吃掉了。
哇!不想太憂鬱,不想沒腦袋⋯⋯那麼,何不一起來玩呢?底下為大家蒐羅一些跟遊戲相關的繪本。
➤咻~的一聲,嘴巴變樂器
從最基本的條件發想:有哪些遊戲完全不用任何工具,一個人就能玩?把問題拋給孩子們,隨即得到五花八門的回應:跳格子、唱歌、跳舞、原地轉圈圈、口水吐泡泡、B-box、舌頭舔鼻子、扮鬼臉、玩手、玩頭髮、鬥雞眼、彈手指……小朋友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去找相應的圖畫書,找到了《彼得的口哨》(上誼)。小男孩彼得羨慕他人會吹口哨,於是嘟起雙唇,拼命吐氣,但一直不成功。在灰心喪氣時,彼得還玩了角色扮演遊戲、自己原地打轉遊戲,以及跟小狗躲貓貓⋯⋯忽然,一聲清亮的口哨從彼得嘴裡滑出,他成功了!
布魯克林區長大的作者艾茲拉.傑克.季茲(Ezra Jack Keats)透過書中的黑人男孩彼得,重現了在玩具貧乏的年代,遊戲的點子始終源源不絕的童年生活。
季茲的其他作品也提供了不少玩樂方法,例如:《下雪天》中各種玩雪的遊戲,《問候月球上的人》(Regards to the Man in the Moon)利用廢棄雜物,外加一些想像力,一群人完成了一場太空旅行。
讀過《彼得的口哨》,也可以聽聽美國長號演奏家普萊亞(Arthur Pryor)譜曲的《口哨與小狗》(Whistler and his dog),用口哨代替管樂,來說說旋律裡的故事!
除了吹口哨之外,透過自己的身體就能形成遊戲玩樂效果的,還包括唱歌、口技。拍打身體也同樣有意思,例如:《烏鴉太郎》(遠流)裡的男孩,透過六年來路上的觀察與模仿,單憑一張嘴即能演繹出各種情境的烏鴉叫聲。
《Sounds and noises from your mouth and nose》是Beatbox的口技繪本,網頁中闡述了用嘴或鼻子玩聲音的樂趣與益處——
➤全身動起來,雙手拍一拍!
不需要道具,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玩的「遊戲+繪本」,當然別忘了讓身體扭呀動的跳舞類型,譬如:《奧力佛是個娘娘腔》(三之三)中的踢踏舞;Lorinda Bryan Cauley的《Clap Hands》用律動節拍統合探索身體,而艾瑞.卡爾的《從頭動到腳》也異曲同工,只是更接近跳舞的定義。
《The Jazz Man》環繞主題,點出演繹爵士樂的重要條件之一,是雙腳的踱步、手指的想拍以及肢體跟著樂曲的擺動與搖晃。《拍,拍》(三采)透過左右書頁一張一闔的設計,來感受雙手舞動的樂趣;海倫.奧森柏莉的《Clap Hands》則帶領幼幼讀者探索身體。玩著、玩著,也許一首自創的拍手歌便誕生了。
幼兒最懂得用手玩遊戲了,光是遮臉躲貓貓,例如《哇,不見了!》,或用小手來個飛吻的親親,如《A Kiss for You》,都可以玩上好一陣子。
雖然靈長類都有雙手,但唯有人類擁有與其他四指分開的大拇指,這個獨特、殺手級的演化,讓我們可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精細動作。要帶領小寶寶認識我們擁有的珍奇寶藏,了解人類特有的雙手,可以延伸閱讀以下4本幼兒知識性繪本:《手和手指頭》(漢聲)、《這是手》(維京)、《我的手》(小天下)以及《左手遇見右手》(東雨)。
➤來玩一場頭腦風暴囉!
吉竹伸介的《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三采),仍舊是一個人玩,但不是唱歌也不是跳舞,你猜得出來是什麼遊戲嗎?
小男孩放學時,看見桌上放著一顆蘋果,於是展開一場頭腦風暴。他揣測這顆表象是蘋果的玩意兒其實是:一尾紅魚、某生物的蛋、會長大的房子、來自外太空的星球……
男孩漫無邊界的推想,一直到肚子生起一股餓意,然後「喀滋」一口咬下,嗯,一顆好吃的蘋果!
是什麼讓男孩把平常的吃蘋果行為變得這麼「玩得福」(wonderful)?
想像力!它是遊戲最重要的動力能源,即使手上只有一床拼布被褥——譬如《拼被上散步》(台灣東方)這本圖畫書。生病的小彼得因為整天臥床而感到無聊,於是他發揮想像力,開始利用床褥上拼接的布紋圖飾來編造故事,完成了一場充實愉快的散步!
《野獸國》中被媽媽罰進房間的阿奇,也是因為想像力遊戲,在家披起被單獵捕小狗,後來航向野獸國度當上大王。而那位名字總是跟「不可以」黏在一起的小毛,在《小毛,不可以!》書中,也展示了不少想像力玩法,比如浴缸中的深海驚魂、廚房裡的樂隊遊行,或床榻上的蒙面俠客現身等等。
其他還有待在家玩得愉快的《不用玩具,我也可以玩得很開心》(大穎文化),以及進到地下室跟雜物的影子玩到驚險萬分的《影子》(大塊文化)。別忘了透過觀察,再來發揮想像的「當一天」系列,比如《當一天昆蟲》、《當一天文具》、《當一天便便》……
完全不用任何工具的一個人的遊戲+繪本,你還想到哪些呢?
➤一繩在手,其樂無窮!
接下來我們想想第二個問題:用到繩子的單人遊戲有哪些?小朋友的答案此起彼落:套圈圈、甩繩、彩帶舞、綁頭髮、縫衣服(驚訝!)、釣魚、拔牙、變魔術、翻花繩、中國結、搭火車(一個人怎麼玩搭火車?小朋友回答:跟自己想像的朋友玩啊!)、排字……
講到繩子遊戲,直覺就想到「跳繩」吧!五味太郎的《這是繩子》(維京)依循「觀察—想像—創造」的公式,藉一場運動會,隨著主角一起發現繩子多元又有趣的功用與玩法,例如:一起玩的兩人三腳、拔河,當然還有個人玩的跳繩、翻花繩⋯⋯
《野牛》(Le Bison)是一本關於「套索」的圖畫書,這本小倉鼠比利系列的圖畫曾在【繪本書房】中,同場加映介紹過。(詳見:〈繪本書房》給孩子讀的圖畫書竟然出現槍!〉)
比利看著垂吊在房樑上的繩索,問爸爸那是什麼?得知那是牛仔運用「套索」來捕捉動物的特別技法,比利好奇問:「野牛也能套嗎?」,爸爸笑說:「如果小倉鼠能套到野牛,我就把我的帽子給吃了。」
比利拿著套索找朋友練習,嘗試了甩繩、拋出、拉緊⋯⋯都失敗了。正好有一頭野牛在河邊飲水,比利使用計策,誘使野牛接近,然後趁這隻大塊頭仰望時,喝!你猜,比利成功套到野牛了嗎?
故事裡的小倉鼠手腦並用揣摩的套索技巧,並不是美國牛仔發明的喔。早在西元前1282年的古埃及寺院浮雕畫上,便已出現套索的運用。小讀者如果看得手癢癢的,可以尋找合適的材料跟工具,探索一下自己未開發的肌肉群!
還有一項跟繩子相關的遊戲,不過難度很高,叫走繩運動(slacklining)!不止需要能承受體重的繩索,還必須有可以固定繩索兩端的穩定物件,比如大樹。有兩本跟走繩運動有關的繪本,曾先後在1993年和2004年獲得凱迪克金獎喔!
第一本《天空在腳下》(格林),女孩米瑞遇見剛從走鋼索表演舞台退休的柏里尼,她成功拜師學藝後苦心修習,更進而促使老師克服內心的陰暗,重出江湖,最終師徒倆同登高空鋼索舞台。
另一本則是真實故事改編的《走上世界最高的鋼索》(The Man Who Walked Between the Towers),背景是1974年的紐約,高聳的雙子星大樓即將竣工,來自法國的菲力普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成功跨越兩棟大廈間、離地400公尺的高空鋼索,也成功將人們的視線抬起,望向天空,宛若夢想在召喚。
另一部跟繩子有關的繪本,是曾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兩位中國創作者再度合作的《記事情》(信誼)。古人靠著在草繩上打結,來記錄獵捕到多少頭動物,或哪幾種動物。單憑繩結有可能記得一清二楚嗎?古印加人會使用不同色系的繩子,中國的老祖宗則以結的大小來區分事情輕重,不同材質的繩子也代表了不同角色、身分,這可是當時非常先進的記錄方式。
你會使用繩結把祕密記錄下來嗎?
如果把「繩子」的概念擴展一點,把「鐵絲」也納入遊戲素材,那我們一定不能錯過《柯爾達的鐵線世界》(小典藏)這本大師傳記圖畫書啦!
亞歷山大.柯爾達(Alexandra Calder)是動態雕塑藝術(Mobile)先驅,這項技藝可以追溯到他從小就喜愛凹折鐵絲,利用這種金屬材質的可塑性與韌度,或捲或扭,或拉直或壓縮,形塑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例如:「馬戲團」。
見識過這位「大玩家」的本事後,激發你想到哪些點子了嗎?鐵絲、鋁線,都是不錯的嘗鮮素材喔!
如果為想像力再添一項小工具,也許就能「碰」一聲創意大爆發!例如:繩子加一片紙,那便是《陀螺轉轉轉》(青林)中的紙陀螺,書中的校長能一次轉4個紙陀螺呢,好酷、好帥!
中間旋轉的物件,只要選擇像紙片一樣扁平的即可,比如紙箱、塑膠板、CD片或大一點鈕扣等,都可以試試。然後在這片扁平物中間鑽兩個洞,穿過細繩、綁緊就完成了。最挑戰的是旋轉、拉扯、放鬆、咻咻響~我做的陀螺每次旋轉起來,都像是狂躁症發作似的。
這本經典圖畫書還介紹了早年日本學童常玩遊戲,譬如踩高蹺、花草黏貼、草編、串柿子蒂頭項鍊等等。全都免用電、一個人也能玩,不玩了還能還給大自然!
講到古早的遊戲與玩具,也不能錯過這本《爺爺的玩具王國》(格林),舉凡波浪鼓、竹馬、風箏和紙風車,還有爺孫倆最愛的陀螺⋯⋯都寫滿時間的記憶。
➤棍子的神奇戲法
提到竹馬,接下來輪到「棍子」上場。
先介紹兩本與棍子和想像力相關的遊戲+繪本:《不是棍子》(阿布拉)——要小心小豬手裡拿的那根「不是棍子」喔!因為它可能是屠龍劍、魔法指揮棒,也可能是一根神奇釣竿。而五味太郎的《爺爺的柺杖》(青林)中,爺爺手上的棍子則可能是望遠鏡、水龍頭或是電話……只要你玩的技巧高超,想像力真的能讓棍子不只是棍子呢!
棍子遊戲中,大家熟悉的是扯鈴。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VII中國》(青林)有介紹扯鈴這項民俗技藝,另外還有名字很炫的魔鬼棍。「魔鬼棍」的英文名字是the devil stick。devil一字源自希臘文的Devil、Dallo或Diabllo,意為「拋擲」;而拉丁文中的diabolo演變成今天的「扯鈴」。從字源讀來,這兩種遊戲應該原理相似。
第一次看到這三根棒子,像有條隱形線似的,在玩家手中來回跳動。也許真有魔法吧!細查資料得知,這項雜耍在古代國家比如:古埃及、印度、古中國便已出現。魔鬼棍需要一根長棍,兩截短棒,該用什麼質材的棍棒,請大家發揮實驗精神嘗試一下吧!這裡有一篇魔鬼棍小歷史供參考。
最後,以《外婆家的馬》(小天下)來介紹竹馬遊戲。這是個非常迷人的故事,小男孩騎著竹馬來外婆家過暑假,1匹、2匹、5匹、10匹⋯⋯男孩忙著照顧馬,外婆忙著照顧小外孫,當然還有那45匹馬。
騎竹馬,不只是一個人腿夾一根棍那麼簡單喔!The Hobby-horse這個由芬蘭青少年自發組織的社團,每年舉辦騎乘「兩腳馬」的對戰比賽,除了展現騎手的高級馬步動作外,也競比自製手工馬的技藝。
而法國Vendée省的Les Herbiers小鎮受此啟發,也自2018年起舉行同樣沒有馬匹的馬術比賽,但他們注入了更多的幽默感,參賽團隊遵照古代騎士精神,接受諸多考驗,例如:比賽馬鳴嘶嘶聲(報導影片中有收錄喔),或是總決賽以即興自創舞步決勝負。
除了嚴肅的馬術競賽之外,獎項還有最佳原創服裝以及最賣力加油團等項目,讓這場騎木棍馬活動更增遊戲樂趣。你瞧!那些參賽者們不分老少,自發、認真、投入、嚴肅又盡興開心的玩,這不就是閱讀的精神嗎﹖閱讀真是玩得福(wonderful)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11月繪本大師》未能返鄉的奧狄賽:This is 米羅斯拉夫.薩錫克(Miroslav Šašek)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為何具有吹笛人般的魔力,... 閱讀更多
童書評》只要找對地方,夜晚的大自然就像一本看不完的好書,評邱承宗《夜間觀察》
閱讀更多
童書短評》#97 陪孩子直面生命的韌性,對年歲增長滿懷期待
Openbook「童書選書小組」每月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