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論壇 2》沒人進劇場?那就讓劇場可以帶著走:低科技裝置展演《入蘭1.0》

2022-11-16 11:00

「測不準工作室」負責人蔣韜(左)、趣淘(CHITO)App開發者張吉米。本活動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

2022Openbook好書獎將於11/29揭曉,今年的前導活動主題設定為「文化創作X科技」,在文化創作與科技交織的內容多元宇宙中,持續面向未知,與讀者、創作者、從業者進行討論與對話。

當讀者希望探索一地文化,除了行之有年的被動式展演外,參加者透過手機,主動與文化內容互動的體驗式文本,趣味程度不但翻倍,更讓深度體驗可以在不限定的時空無限進行;然而體驗式文本的建立仰賴專業技術支援,一般團隊可以如何以低科技方式,打造獨一無二的主動式體驗,吸引參與者互動?

「測不準工作室」2022作品《入蘭1.0》將作品帶入了沒有手機訊號的宜蘭嶐嶺古道,參加者在事前下載節目說明書,於爬山過程自行解鎖雲端節目,每一位參加者將在不同時間、氣候與狀態,感受本次表演,並更為認識在地特色。本場邀請到「測不準工作室」主理人蔣韜與App開發者張吉米,來與讀者分享創作的經驗。

➤ 為何會跨入低科技裝置展演?

到了陌生的城市,不知道當地有什麼故事或吸引人的文化經驗嗎?旨在協助使用者體驗探索各地活動的「Chito」(趣淘)App,開發者張吉米打趣說:「我會做這個平台,主要是因為我之前在軟體公司寫程式,說是業餘劇場人,反倒比較像業餘的軟體工程師(笑),因為我大部分時間幾乎都花在劇場裡。」

張吉米說他開發Chito App的起心動念,源自於2017年參加澳門的一場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的節目《遙感城市》。這場體驗非常特別,但其實也很簡單:參與的數十個觀眾各自戴著主辦單位提供的耳機,隨著導覽播放的聲音在城市街頭四處移動,所到之處包括公園、墳墓、百貨公司,甚至是樓頂。

那是一次有別於以往的戶外劇場經驗,張吉米和澳門的藝術家與創作朋友們都感到非常有趣,反響也很多。張吉米的念頭從此開始萌芽,他思考著:「如果作品可以用手機下載,那麼就算只有一個人,也可以體驗這個作品。」

很快地,隔年(2018)他便著手規劃、找團隊,並在澳門藝術節時做出一個prototype來。不過由於是閒暇之餘的作品,所以run完之後發現很多問題,經過砍掉重練與不斷修正,到了2021年3月,Chito App才終於正式推出,成為一個以手機為受眾載體,讓文化藝術工作者不受空間及資源限制,獲得自主性完整的創作空間與平台,在此發表新型態的節目作品。

「那時也想過,我做的這件事情,會不會別人也在做?於是就查了全世界包含台灣的相關平台,發現無論國內的蹦世界、聚樂邦,乃至於國外的平台,都比較是讓節目套用固定模板,其實並不太符合劇場的需求。我覺得如果想要滿足劇場創作,就還需要提供更多功能來讓創作更自由。」

同為資深的劇場工作者,而且與張吉米有過數度合作的音樂人蔣韜就說:「Chito App還在開發階段,吉米就來問過我,怎樣才算一個好用的平台?具體而言,以我們做聲音的角度來看,執行劇場影像與聲音技術有一套專用軟體叫QLab,想做為工作平台,這個軟體具備的功能都應該要有。」

張吉米表示,因為劇場體驗是一件很幽微的事情,非常著重五感體驗的過程。他說:「單單以GPS為例,比如節目裡我設一個定位的位置,觸發時會有個聲音的漸進,越靠近聲音就越大,類似這種感受性的設置,一般平台就可能做不到。」

➤案例分享:《入蘭1.0》

蔣韜創立的「測不準工作室」,2022年的作品《入蘭1.0》為國藝會補助「台灣古道敘事計畫」的第一部作品。關於《入蘭1.0》的創作動機,他說這一切都要從疫情開始說起。

「第一件事是疫情發生後,我們表演藝術圈開始討論線上展演要怎麼做?圈內出現很多呼聲,也看到一些人的嘗試。另一件事是疫情期間,大家都不想碰到人,所以出去玩我會一直找冷門的景點、爬一些很冷門的山。」

蔣韜因此想,可不可能讓線上展演與冷門景點扯上關聯?「我可不可以讓觀眾也去爬一下很冷門的山?同時也看看我們在那裡所做的一些表演?」台灣古道敘事計畫於焉誕生。

《入蘭1.0》位在福隆的嶐嶺古道,從草嶺隧道一路翻山越嶺可達宜蘭石城,沿途雲霧飄渺、林木茂密,風貌十分原始,是淡蘭古道中最早被開發的一段。蔣韜說,目前進到這條古道體驗《入蘭1.0》的觀眾,應該只有二、三十人,所以真的是很冷門的景點。

由於過於偏僻,想體驗《入蘭1.0》的人,必須事先用手機下載好Chito App跟節目,之後再進入嶐嶺古道,分別抵達App標出的4個地點,就可以逐一解鎖各個節目。

「我是做聲音的人,所以我找了一些樂手到現場拍攝音樂表演的影片。比方你到了小瀑布這個地方,會看到我們劇團的登山布條,在瀑布前拿起手機,就可以看到很仙的音樂家在你面前表演。」

不過,蔣韜認為《入蘭1.0》還沒有發揮到Chito其他很多的聲音功能,因此他又去到花蓮,在壽豐鄉米棧古道製作了一個移動專輯,也就是沿著古道移動,在某些定點會聽到一首首歌曲。

「米棧古道是翻閱海岸山脈的一條小路,路修得很好,可以一直戴著耳機不用怕跌倒,而嶐嶺古道就無法讓大家做一直聆聽的體驗,因為那邊山路有點危險,怕大家耳機勾到樹枝、腳又踩滑了等等。」但反過來說,正因為路況不好才好玩。「因為嶐嶺古道有些地方要爬、有些要過溪,有點像冒險尋寶遊戲,朝這個方向去體驗可能會更貼切一點。」

蔣韜表示,其實在《入蘭1.0》時就考慮要不要做成移動專輯,剛好那時認識山林攝影師黃約農,便合作拍成影像作品。至於《米棧漫遊音樂小專輯》,蔣韜說:「這邊很好走,基本上隨著你走入100公尺之後,會出現新的音樂元素,走了200公尺之後前面的音樂元素會慢慢消失,等走到終點(那邊有一棵榕樹),整張專輯就會聽完。」

「我本來還想在米棧專輯中結合文史,感覺聽一些當地耆老說故事好像也不錯,但因為受限於時間關係,上架前來不及約到當地發展協會引介長輩來受訪,所以就先做純音樂。」

➤低科技的重要性

前述張吉米開發的App與蔣韜創作的節目,都結合現代人重度依賴的手機,另方面又自稱為低科技,從這個方式出發所提供的劇場體驗,目的是什麼?具體又會有哪些設計上的考量?

張吉米說,開發Chito思考的重點,首先是讓它可以不需要網路,因為網路有太多不可預測性。「我曾經參加一個節目,所有內容都是用網路觸發,沒想到他們的伺服器出問題,所有人在現場都不知道該做什麼,結果那次就退票了。」所以張吉米一開始設計這個平台時,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必須不依靠網路就能執行。

「再來是,其實我一開始規劃這個平台的野心稍大一點,希望可以做到AR、VR,什麼都想做,因為手機其實就是一個小型電腦,所有能用的功能我都想用到,透過劇本把它編起來。」

去年張吉米策展的「迎頭趕上藝術節」有個應用Chito的作品就很特別,從早上7點用鬧鐘問候你「起床了嗎?」之後一整天就不斷出現在你手機裡,像是10點傳來垃圾簡訊、12點再發一個動態給你(說她中午吃什麼便當之類),好像被騷擾又好像出現在你手機上的朋友。

張吉米說:「我們日常生活天天在使用手機,如果劇場發生在手機上,它應該類似這種感受,比方劇情走到某個幽暗角落,App就幫你打開手機裡的手電筒,為你照亮。」

「遊戲界已經做滿多這種東西,我聽說有個遊戲叫《戀與製作人》,它在2/14會打電話給你,祝你情人節快樂,我就覺得為什麼類似這種體驗,在劇場比較少見?所以就想用一個平台的概念來做。」

此外,一般手機創作都是開發一個App之後,待演出結束就不會再用了,導致觀眾一場節目就要下載一個App,手機空間也很容易不夠。張吉米說:「我本來就想做手機劇場,發現如果我花錢開發了這樣的一次性App,不如我做一個這樣的平台,讓大家也可以一起用。」而且創作方自行開發App,還需經過蘋果跟安卓兩個系統可能為期一周的審核,但在Chito,創作者直接在後台上架後就立刻可供下載。

除了方便創作者,對觀眾來說,Chito平台本身只有30MB(約6張照片大小),雖然節目可能很大(例如300MB或1G),但節目體驗完可以刪掉,平台則可以留著,等下次有新的節目上架再從Chito上面下載,隨時體驗「劇場就在你身邊」。

目前Chito平台上免費公開的節目是《入蘭1.0》和《米棧漫遊音樂小專輯》,還有一個牯嶺街的解謎節目,其餘必須買票後才能獲得節目連結。「目前我都在跟國外藝術節談合作,我們之後想做的是創作者都不在現場,但現場觀眾都能去體驗他們的節目,比如亞維儂藝術節或東京雙年展。」

➤ 科技與劇場藝術的碰撞

如果以《入蘭1.0》做為低科技裝置的展演代表,是否等同於過去表演中的演員、舞台設計等元素,都讓位給了環境?人的移動、聲音、自然環境等便成為了主體?行動裝置為既有的敘事框架帶來什麼樣的反思?科技與文史或劇場藝術的碰撞已發展出哪些新的展演可能?

對此,蔣韜說:「其實我覺得在手機的概念進來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做『演員讓位給自然環境』這些事,而我的測不準工作室本身就在經營沒有人的劇場,因為我們主要是從設計背景出發去創作的團體。」

他認為有了手機跟網路之後,是讓表演藝術多了另外一個可以去使用的空間場域,不代表因此就必須改變過去的表現。亦即創作者設計一個節目,可以使用App同時又有演員在現場表演。「例如一個演員鬼鬼祟祟從你面前過去,然後你收到簡訊說『快去追這個人!』如此就可以經營一個諜報的演出。」

「我並不覺得多了手機跟網路的工具,突然全體人類就都在想同一件事,例如突然都在討論交友軟體,然後我們每個作品都跟dating有關。在沒有這個科技之時,創作者關心的是什麼,當有了科技,我想他還是會關心同一件事情。」蔣韜說。

張吉米也非常認同,說:「以前大家在車上看的是書,現在看的是手機,但需求是沒有變的,我們就是多了一個工具,讓這類演出的可能性變得更多。」

他並舉和一個日本藝術家洽談的合作為例:「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很有趣,你買到一本書,透過你的選擇,你會走到不同地方,看到不同故事內容,跟Netflix《黑鏡》隨選的結局很像,而他是用書來做為選擇的實境演出,我們正在跟他談,也許這個作品可以加入Chito App的方式來展演。」

➤ 觀眾與文本的改變

當代的觀眾越來越喜愛主動式體驗,勝過被動體驗,蔣韜認為跟遊戲的發展有很大關係。「越來越多人從小到大接受過電玩這樣的體驗,有些遊戲創作性非常高,玩一個遊戲會覺得參與了一個作品。」

張吉米的觀點則是:「和以往我們看紙本的體驗不同,現在我們身邊的資訊實在太多了,它還會主動來找你、會推播、用手機發訊息給你,有時你還沒辦法拒絕。」他認為這件事促使觀眾的主動性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也就是有別於在家裡一直被推訊息,他們開始會反過來主動尋找體驗,帶著手機出去玩,然後體驗這些東西。」

蔣韜說:「傳統劇場觀眾相對是被動的,如果我今天請大家在古道入口集合,帶大家一起上山,然後演員主動邀請他們配合演出,觀眾一定會非常害羞。」可是看《入蘭1.0》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現在帶著手機去體驗就沒有這個包袱,不想跟人說話也沒關係,還不用擔心臉上的表情會影響表演者,天氣不好也可以改天再去,若覺得無聊可以關掉下山,沒有人會覺得你中途離席很沒禮貌。」

張吉米覺得Chito平台介於遊戲、導覽、劇場之間,觀眾的框架比較模糊。至於哪些類型更適合開發成體驗式文本?未來會期待看到什麼類型的作品?張吉米說:「其實開發的時候我就有一些預設的想像,例如很想把一些有趣的書經過處理,變成聽覺式的,類似有聲書的概念。」他說:「今天我看一本書可能會很累,或是進劇場,就要額外空下一兩個小時,但今天如果我剛好經過某些地方,就很可能會樂意去聽(結合這個地點的相關作品)。」

➤走讀的另一種可能

近年文化部大舉獎勵各種在地走讀,很多走讀活動也會結合相關故事,很接近旅遊導覽。這類活動跟劇場體驗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有在地團隊希望開發體驗式文本,最需要克服的技術門檻是什麼?可能遭遇哪些問題?

張吉米說:「我自己沒有太多走讀經驗,印象中走讀是一群人跟著導覽走,個人即便累了也會撐下去,也許用App體驗也不錯,因為你隨時可以停下來。」蔣韜也說自己沒有什麼走讀經驗,不過提到旅遊導覽,則有自己的心得。

蔣韜說:「我出國很喜歡逛博物館,可是從來沒有租過導覽機,直到前幾年大家已經會放QRcode,我就開始掃了。也就是我沒有在抗拒得到資訊這件事,單純只是感受上不願意去櫃檯借而已。用App體驗,觀眾可以掌握自己的行動跟節奏,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比較舒服的。」

掃QRcode若出現的不只是展品資訊,而是結合創作,似乎也非常有趣,張吉米跟澳門策展人就曾聊過類似國外「博物館駭客」(Museum Hack)的另類導覽節目,結合創作者對博物館文物的想像,以音樂或遊戲等體驗提供不同的觀展角度與觀點。

蔣韜則笑說自己曾思考過是不是可以利用自身專長去承包旅遊導覽,因為專長是聲音編製,加上配樂音效,就可以把文物故事變得非常生動。「我住的桃園大溪,號稱『整座城市就是一個博物館』,例如木藝生態博物館就是很多棟建築加上很多古蹟,像這樣的觀光小城,就很適合利用Chito的幫助,在大範圍的戶外空間規劃導覽。」綜上所述讓人對體驗式文本的各方面運用產生無邊的想像。

➤ QA

. 很好奇在沒有網路的山區,參與觀眾有怎樣的反饋?剛開始會很焦慮嗎?

蔣韜:沒有網路真的不是我故意的,那邊就真的沒有。我最初想要做的是中橫某條步道,那邊有網路而且滿格,所以沒有預期回來會選到一條沒有網路的嶐嶺古道。不過觀眾沒有為這件事感到很焦慮,因為一定是先下載好節目,然後才上山。

有一個人很焦慮,是因為他去的那天,天氣跟我們影片拍攝太不一樣了,溪水暴漲,然後看到我們樂手好像很chill的在那邊......(眾笑)

.想知道老師們在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嗎?對於未來也想創作體驗式文本的工作者有什麼建議? 謝謝

張吉米: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你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別人的體驗可能會跟我預想的不一樣。或是你發現還沒到節目過程就碰到一堆問題,你才發現「喔,原來這會是個問題」。

體驗式文本完全沒辦法像鏡框式的劇場演出一樣,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每個人的體驗可以說完全不同。去年我做了一個作品《少年待在立法院的那幾天》,我自己一個人就run了大概一年,每天到立法院周圍繞繞繞,每次都在聽GPS位置是不是精確,太快或太晚觸發,感受一定會不一樣,雖然都是一些很微小的事情,但體驗上就是差很多,常常要找人來測試,不斷去改。

蔣韜:我覺得創作體驗式文本邏輯思考要很好,很多藝術家可能成長過程並沒有特別經營這一塊,想到我一些朋友們如果要來做這件事情,就替他們感到擔心,因為你需要釐清楚什麼條件下要發生什麼事,什麼條件不成立要發生什麼事。

張吉米:其實做體驗式文本還是有些技術層面,所以光有想像是不夠的,還需要對的執行。Chito基本上就是個執行平台,有燈光有音響,但如果沒有這方面專業邏輯跟技術背景,也是不會使用的。

.兩位有沒有收過觀眾比較特別的反饋?

蔣韜:因為我的作品在山上,所以很多反饋都是說他沒有找到登山口(笑),還有一個比較特別是,有人都已經快看到最後的第四個節目了,突然覺得累了想先下山、以後再看,結果下山後節目重新封鎖起來,他就看不到了(除非回到山上才會解鎖)。

張吉米:我這邊碰到比較多其實是技術問題,比方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華為或OPPO手機打開來就是白畫面(笑)。此外,手機太舊甚至太新也不行,像蘋果IOS16就很大的翻新,可是我這邊支援的是IOS12,我們就要去修,修起來會很花時間。

.可以透露什麼手機執行起來比較順嗎?

張吉米:iPhone。最主要是它型號不算多,我們找問題比較好找。安卓從2016年起算,如果每個型號都要支援的話,那有成千上萬個。

.剛才吉米老師提到也想發展AR的部分,未來想用什麼技術創作什麼作品?

張吉米:當初開發這個平台,主要是想利用我們身邊的東西做為創作工具,而不是先想到要用什麼技術。AR、VR這些,其實現在很陽春的360度影片就可以用了。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講元宇宙,那時我就想,如果我在手機上面做VR,再連到YouTube 3D,然後戴Cardboard,不就可以看影片了?我們日常手機加上一個紙盒,就變成VR眼鏡,根本不需要花錢買設備,一個節目可能花50塊就可以讓觀眾體驗,拿下眼鏡又可以帶著手機移動到不同地方,不會被場地與設備框限住。

蔣韜:我的話,最近有點在思考遊戲這件事。劇場裡面如果做遊戲,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會不僅是劇場同時也是個遊戲?這是我一直被自己打槍的一面牆。不過古道計畫後續還有很多尚未嘗試的東西,比方說故事、跟人聲或文字結合等等,這件事我都還沒做完(至少還有一兩部),所以古道先做完再說。

.有沒有跟完全沒有劇場經驗的人合作過?或是純劇場背景的人在這方面技術上結合?作品上架前有沒有經過一些討論?

張吉米:我沒有在圈外大肆宣傳這個平台,比較是私下策展或聯繫,然後手把手告訴創作者怎麼做(或我直接幫你做)。因為觀看體驗是重要的,不能做好就放上去,還是要顧全一定的創作品質。

蔣韜:藝術家跟工程師合作,比方做裝置、做sensor或是maker,這些層面會很常看到,很多視覺藝術家在技術層面會發包給一些團隊做。有滿多專門做這方面的工程師,也有很多在思考科技的藝術家。

.國外特殊案例?台灣體驗式文本在世界站什麼位置?

蔣韜:吉米開發這個app,可以針對各種運用手機的劇場體驗,這個東西的原型我們稱之為audio work,就是聲音散佈的形式,這幾年在國外一直滿多的,有藝術創作類,也有功能性、比較文教的。我在英國看到,一個公園過去曾經有過暴動,在那裡你可以戴上耳機,聽到當年暴動的聲音。

至於國外的案例,有個藝術家叫Janet Cardiff,來到她作品的這個地點,就會有演員在你的手機裡面演出。另外一個作曲家Ellen Reid,我後來才知道我跟她都在做一模一樣的事情,我做的是米棧,而她接受美國很多國家公園的委託創作,在不同區域可以聽到她不同音樂作品。

張吉米:最後我想打個廣告。11/19-12/10我在人權藝術節有個講不義遺址的小展,叫《不易遺忘的聲音們》,4條路線包括西門町獅子林、林森北路全線、六張犁墓區、寧夏夜市附近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與打鐵街。每個節目大概40分鐘到一小時,都是免費的,大家只要下載Chito App,走到那邊就可以體驗,有興趣者可以去人權博物館網頁報名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