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含有兒少不宜瀏覽之限制級內容,在此溫馨提醒🔞
藝術家楊登棋,別名登曼波。曼波二字來自侯孝賢電影《千禧曼波》,不過設計師聶永真建議最好保留真名,於是加入「登」字,英文Manbo Key則補上尾字「棋」。
2022年末,登曼波在北美館舉辦「居家娛樂」個展,同時收束圍繞同一核心主題、不斷向外蔓生的展覽三部曲「父親的錄影帶」(Father’s Videotapes, 2019)、「碧而不談」(Aviod A Void, 2021)、「複寫:認同」(Diverse Identities, 2022),將展覽內容集結為厚達近500頁的精裝攝影書《父親的錄影帶》。封面選色採用粉紅色,原因是:「粉紅色有一種自嘲跟可愛的魅力,讓事情變輕鬆幽默。我不要很嚴肅的氛圍,想打造自在的感覺。」登曼波說。
登曼波渴望透過作品傳達的氛圍向來是自在、輕鬆、無憂,一如《父親的錄影帶》攝影集開頭的自述文字:「童年無憂無慮,滿愉快。不像有些人在觀展後預想的那般沉重。」或許觀眾沉重的預想其來有自。
2008年,登曼波的大學畢業製作影片《Marrow無憂》獲台北電影節非劇情類特別獎。短片風格前衛實驗,卻隱約能看到演員代替少年的藝術家,展現出母親離家的失落、對阿嬤的依戀,以及意外發現父親私生活的驚惶。
我每次想看A片便翻父親的收藏。
先是異性戀色情片,後來發現他的同志色情片收藏。那時只覺得他什麼都看。後來往深處探,在很horny的狀態下,愈看愈不對勁,發現影片裡定點腳架拍攝的環境就是我爸房間。確認後,發現是他本人。他也有跟女子的性愛片,但我第一次看到的,是他與男性發生關係。覺得一切很sick,很震撼,不知如何消化。
沒有憤怒,很難形容。一方面覺得噁心,卻又無法屏蔽這線索,想知道更多。這經驗並未帶來創傷,因為知道自己也是同志,好像能理解父母為何不婚。雖然日後處理許多衍生出的事情時,會覺得為什麼我要負責?愈來愈不爽。會angry。好像會怪罪父親,卻又合理化他的不平凡。他情非得已,就是這麼做自己,從事自覺壯觀、大器的事。
國三時我看片頻率太高了,有天下午他敲我房門,跟我說,要看的話別看他拍的錄影帶。他遞給我一片男同志色情片DVD。
「好玩就好,不要當真。」他說。
——《父親的錄影帶》〈童年無憂〉,登曼波
少年階段意識到那是父親的性愛自拍時,登曼波非常震驚、思緒雜亂,懷抱沉重的心情,將影帶封印在防潮箱裡多年。直到2022年生日,他買下播放攝影機,重整狀態,再次鼓起勇氣以影像工作者視角觀看1980到2000年間父親錄製的影片,才赫然發現,原來父親的自拍有打光、構圖,轉入剪接,幾乎貫徹了一套實驗性的鏡頭語言。
「看完他的自拍錄影帶之後,覺得他其實是在創作、尋找、探索。」登曼波緩緩說道:「如果當年他有推特帳號,我相信他就會上傳吧。」成年的登曼波想回應當年震驚不解的自己,也藉此釐清思緒,找到同時能與疏離的父親對話、與社會溝通的方式。他甚至默默將父親定位為前衛藝術家、視作酷兒藝術領域的假想對手。
➤再自然不過的前衛,來自流流漂漂的父親
曼波成長於台中東勢客家大家庭,直到高中才到外地念書。東勢是保守的鄉下客家小鎮,比起北部其他客家族群,區域相對封閉,使用語言、性格也有所不同。「東勢客家人以大埔腔為主要交流語言。比起常見的客家話尾音上揚的說話方式,東勢腔往往是重的、向下的。東勢客家人都很沉默,講話很重,很直接。」登曼波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登曼波的父親卻如降生於荒地的奇花異果,自成一格,「流流漂漂」。不同於其他人在家鄉務農、考公務員或當作業員,在社會風起雲湧的80、90年代以前,父親就離開東勢,向外摸索出一套自由的生活型態。登曼波形容父親年輕時帥氣、貼心,桃花源源不絕:
「我爸本來就是很多朋友來來去去,男男女女。後來我做《居家娛樂》的時候,發現喔,原來我爸就是性工作產業某個環節的人。他會帶很多不同的對象回家,帶男生回來會比較隱晦,帶女生就會show off ……他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性向),但是他找到一個方式面對私慾,甚至享受其中,持續創作。」
1986年出生的登曼波,太陽、金星落在四宮魔羯,雙親及家世背景根源將產生對個人巨大的影響力,情感根源與家庭認同具有強烈的連帶,父親尤其關鍵。象徵人生挑戰和制約的土星,則落在三宮射手,表示唯有經歷長時間的思索、觀察分析,重新詮釋並具體化既有資訊,與他人交流,才能突破限制。
以上內容乍聽抽象,不過,仔細回想,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登曼波自大學以來,將少時意外發現父親自拍性愛錄影帶的衝擊經驗不斷轉化與再創造,以及後續投入拍攝各種性別認同的友人,策畫展覽,將主流社會無從認識的生活方式帶給觀者的原因。
「他其實都當成作品去編列,50幾卷,每一卷都有上標。影像裡面有特寫,有重複拍攝很多cut,能看出他想知道哪個cut比較好的意圖。慾望驅使他做了很多作品。」登曼波解釋他以「作品」而不是「個人影片」來指稱這些錄影帶,因為發現其中有明顯的動機:一起拍攝的對象看來是同意入鏡的,腳架直接架在正面,構圖畫面非常平衡,看得出來過程中經過剪接、編列、嘗試不同東西。
登曼波成長過程中,父親常神龍見首不見尾,在保守沉默的客家家庭中,父子即使相見也幾乎沒有談心機會。即便多次詢問父親為什麼要將收藏的錄影帶轉交給他,父親只說:「這些本來就要給你,你不要的話就丟掉。」
當口頭溝通失效,登曼波回頭來尋覓父子間最能自在表露情感與關心的交流形式:書信。
《父親的錄影帶》攝影書收錄了三封家書,第一封信是登曼波10歲時,收到父親寄來的信函,「我父親寫給我的信,其實是他在勒戒所寫給我的。我是長大之後才發現,因為有那個印章,表示信件其實是被審核過的。」第二封信是登曼波父親因事前往中國時,親筆寫下的家書,叮嚀課業。
第三封信完成於「居家娛樂」個展前,登曼波決定提筆,坦然說出心中多年的想法:「我會講客語,但沒有學過客語書寫,所以口述請堂妹寫成文字,回應爸爸避而不談為什麼當初要給我錄影帶。」沒有追究原因,沒有困惑與憤怒,以直往內心的客語文字,平淡卻真誠地說出自己人生因而從此改變,以及對父親的深切感謝與祝福。內容也呼應了家庭情感如何奠定登曼波的藝術根柢,持續作為他的創作養分。
爸,你最近好無?
𠊎毋知你還使得寫信分𠊎無,毋過𠊎還係想寫一封信分你,𠊎毋知使得看還係看無。
你還記得你作嘛分𠊎錄影帶無?𠊎問當多問題,毋過你嘛感覺當多事情,嘛無恁重要。
自𠊎細漢時,𠊎看到若錄影帶,𠊎感覺介時到這下已經改變𠊎人生,嘛改變𠊎對事情該看法。
可能毋係你故意愛改變𠊎,𠊎感謝你分享你作品錄影帶,感謝若靈魂做你自家。
兒 登棋
2022.11.15
讓登曼波時時惦記的父親,行蹤不定的生活如海上船。而悉心照料登曼波的阿嬤,則如穩固的岸,是陪伴他成長的重要家人,也是童年安定感的根源。
➤無憂童年歲月的重要他人:親愛的阿嬤
新書分享會現場,投影幕切換到登曼波左右臂上的日文刺青,文字來自幼時常聽阿嬤哼的童謠〈桃太郎〉。憶起離世的阿嬤,登曼波面容柔和了起來:「桃太郎歌詞是我奶奶寫給我,我自己又刺青一遍。她的態度有種日本氣質,不想麻煩別人。在過世10年前,我奶奶就把遺照、葬禮形式、遺產分配都準備好了,坦蕩蕩,自己決定好。」言談間,全然能感覺到登曼波對於阿嬤懷抱的仰慕與敬重。
2012年,26歲的登曼波以拍攝紀錄片《阿嬤愛曼波》(A Travel with My Grandmother)為題,成功申請到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補助。他帶阿嬤飛去日本京都,走花間小路,體驗穿和服、前往平安神宮祈福,讓從小接受日式教育的阿嬤能親自到日本旅行,也留下阿嬤寫給自己的明信片。
攝影集第三部分「複寫:認同」章節裡,首張照片是登曼波以近似午休姿勢雙手交疊,頭手置放左膝,眼神一言難盡。下一頁,左右皆是特寫日文刺青,再來有如紀錄片的截圖,祖孫倆相互協助拉上洋裝拉鍊。正式棚拍合照裡,登曼波分別身穿襯衫及連身裙,赤腳佇立,一手搭在配戴著首飾的阿嬤肩頭。兩人沒有笑意,眉宇間卻有相似的莊重神韻。
望著2015年拍攝的祖孫合照,登曼波說:「當初想紀念我跟她的關係,也是想要看她的反應:她有沒有認同我,或者有沒有反對我(的性別認同)。其實我知道她不會反對我,但我還是想要得到認同感。」
這次合照,除了是不言而喻的出櫃行動,也記下了祖孫在鏡頭前彼此接納的時刻。登曼波提到,老一輩幾乎不太討論性別認同,客語裡也很難找到相應的語彙。「後來想想,這個行為其實就是,我想被自己覺得最重要的人認同。我希望自己更坦然、更坦誠,不管在外面或是在家裡。」
新書發表會上,主持人阿哲問,阿嬤知道你很瘋嗎?登曼波連忙答:「我不瘋。」台下冒出笑聲,登曼波正色道:「我不瘋。比起我爸媽,我很沉穩。我跟我奶奶比較像,包括生活邏輯、有收集癖,都是受她影響。」收集癖除了周全思慮,也有部分緣於時常缺席的父親。「我們想留住他給予的任何書信與物件。」這樣的習慣,也讓登曼波留取了不少網路時代降臨前的舊物,後來能用檔案學的方式歸納、陳列豐富的生命物件,提取、轉譯私經驗,以展覽面向公眾。
攝影,彷彿是登曼波與父親共享的一間密室,存放珍而重之的人物與短暫片刻。兩人除了以書寫表達情感,或許鏡頭背後的視線,是另一種給予擁抱、表達親愛的途徑。
➤從難以啟齒到主動對話:我唯一能夠跟爸爸匹敵的,就是這系列作品了
大學第一堂攝影課,老師開門見山犀利表示:「你們知道攝影機是一個武器嗎?可以殺人,也可以愛人。」這塑造了往後登曼波對於影像創作的價值觀。
當少年登曼波接觸到彷若人生命定相遇的攝影,猶如終於尋覓到能傳達內心情感與直覺的新穎語法,讓過往的迷惑、混亂與吶喊,皆有處可去。在維持足夠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拍攝者可選擇捕捉作為密語或理解線索的人體與物件,或近距離特寫,或色澤強烈而模糊地失焦,將之呈現公眾面前。
「其實《父親的錄影帶》最早是一個實驗影像,2009年在台北電影節有播放過。但一直到2018年,我才覺得,好像應該再好好整理一下。」登曼波說:「2019年做北美館『父親的錄影帶』的時候,只有我跟我父親兩人的對話,跟環境沒有太大的關係。那年婚姻平權剛通過,我還不確定這個東西,到底可不可以在公眾的場域講得這麼直接?我問我父親,你知道婚姻平權通過了嗎?我爸完全不知道。」
2019年,登曼波拍攝自己與父親討論婚姻平權法案通過的對話,節錄自《父親的錄影帶》
2019年「父親的錄影帶」首展時,登曼波表現情慾流動的氛圍隱晦,沒有父親以外的人臉,大多是身體和物件,隔著透明壓克力箱,展出父親從前蒐集的男同志相關剪報與史料。展覽結束前,登曼波在臉書感性抒發,表示在創作過程中「翻弄挖掘,找遍各種蛛絲馬跡,希望找到更多的證物,去證明某一種愛,某一種難以描述的慾望。」展後登曼波收到的回饋,大多是從父子的互動感受到壓抑和惋惜。登曼波坦承:「其實還是滿難啟齒的。」
不過,2021年登曼波受邀前往政大展覽。這次他撇開迂迴詩意的表現形式,直接推進。登曼波在臉書上提到,因為這次邀約,「才有機會把一直也想談的內容,生活中遇見的酷兒們,將其個別性的寓意與父親的錄影帶更跨時代的連結呼應。或許『父親的錄影帶__碧兒不談』就算是『父親的錄影帶』校正回歸版吧!?」
為什麼叫碧兒不談?登曼波說:「我就想告訴自己,不要避而不談。其實就是性愛錄影帶,就是關於被性的作品啟發的內容。」這回的展場空間增添了更多酷兒的身影,愉快恣意地裸露,坦露愛的樣貌,性的多重嘗試,詭譎、鮮豔、奇特,彷彿生活就是接連發生的遊戲,讓人目不轉睛。
「Queer是『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認識不同類型的人,跟不同類型的人交流,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很Queer的態度。」登曼波強調:「Queer不是一種性別認同,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登曼波心中,是文青、創作無數色情藝術但不知道自己是藝術家的爸爸,已經藉由色情藝術錄影帶樹立了難以撼動的地位。在談到「碧而不談」展出、記錄私人聚會拳交現場表演的攝影作品時,登曼波曾笑稱:「我唯一能夠跟爸爸匹敵的,就是這系列作品了。」
而到了2022年開展的「居家娛樂」,登曼波並不談酷兒,他強調:「我是在講家跟性,home pleasure,如何在同一個時間點討論家的意義跟性的不同面向。」
登曼波說,舉辦展覽的初衷,無關炫耀或標誌酷兒社群的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我想要別人去感受。比如我跟計程車司機聊天、刻意跟舒適圈以外的人交流、交談,用生活對話讓他們理解,去觀察,我覺得這才是我做書跟展覽最希望變成的樣子。」
他的語氣堅定:「不是強調一個理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我的生活,希望你們有機會也能參與我們的視角,去觀看這個環境。」
➤私密,不代表不能討論
父親的錄影帶系列展覽,將父親收藏及自拍的性愛錄影帶作為部分展出內容,其實是十分私密的。有讀者關切,對登曼波而言,隱私的界線如何定義?什麼情況下可以發表,什麼時候會有疑慮?
「攝影揭露隱私,但它同時也傳遞訊息。攝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它(影像)可以是作品,同時是一個真實的事件。」登曼波說,「居家娛樂」展區內有許多影片涉及個人議題,比如跨性別者談隆乳過程,「其實都非常非常私密,私密不代表不能聊,但我不希望是公開播映,希望是一對一的觀看。」
在展覽現場,觀眾如果想看關於自我敘說的隔間影片,必須單獨走入暗室,在獨立的座位戴上耳機,面對小螢幕,才能全然貼近當事者的生命經驗:「它是沒有字幕的,很像看得到影像的podcast。」這是登曼波對於如何在公共展示空間開啟私己對話的設計。
登曼波曾在臉書發文說:「暗房或砲房,你可能覺得那裡很暗黑,但那個暗黑就是自由。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就是那份我不需要社會『身分』的無尺度自由,逃開隱私監控。」就像展間的魚缸玻璃面,在吳郭魚游動、水光朦朧之間,播放著父親錄影帶片段,穿插著自己的攝影錄像作品,以藝術的型態提供公共討論及對話的可能,卻不過度暴露細節。
➤追索由暗至亮,認同從施工到建構成形
畫家阿尼默是登曼波的同系學長,在登曼波的畢業製作實驗短片探觸到父親的錄影帶時,就以評鑑委員的身分成為首批觀眾。
同為創作者的阿尼默指出,無論登曼波持續創作與否,終將帶著父子之間的議題成為人生課題:「他爸爸開啟的問題,並不是創作者才能面對。未來發生的經驗,將會幫助他將這件事持續放在心裡面醞釀,生命自然會告訴他未來作品應該怎麼做。只是,創作者必須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了解問題。創作者必須要去賦予解釋。」阿尼默開闊地說:「如果不成為創作者的話,這個問題還是會持續出現在生命與生活。不過,也許就不會是現在呈現的樣態,如此而已。」
畢業10年後,登曼波以「父親的錄影帶」拿下201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直到2022年底,在北美館舉辦個展「居家娛樂」仍延續了此主題。阿尼默參觀完展覽,深刻分析之中也語帶祝福:「這議題是他爸爸留給他的,就像在他心裡開了一個洞。在沉重的問號之後,他以爸爸為起點,摸索、探索性和性別是什麼。性和性別是一直在建構的。就如同居家娛樂的展場動線,從暗室到明亮,從施工到成形,登曼波持續在建構性與性別的世界觀,走向性與性別的解放,並且逐漸解開了一些謎底,也圓滿了一點。」
➤溫情浪漫,承繼家的概念
去(2022)年出版私書寫散文《風葛雪羅》的作家白樵,描寫精神分裂症男同志父親如何在他7歲時遠走他鄉,永久移民。在《父親的錄影帶》攝影集中,白樵以第一人稱敘事寫就的〈童年無憂〉一文,為讀者勾勒出登曼波的前半生。
白樵和登曼波都與父親關係相對疏遠,但在建立認同的過程,以及長大成人後彼此對家庭型態的渴望方面,白樵直言兩人其實並不相同:「我是更激進、更決絕一點的,而登曼波對父親或家庭關係的想像,是很溫情浪漫的。」除了父子間對話婚姻平權的影片、寫給彼此的書信,登曼波用鏡頭細膩記下父親年輕時的剪報收藏,以及父親年邁後需配戴假牙、按時服藥、身著病人袍的身影等等,白樵從中確切感受到,每一幅照片都蘊含了登曼波父子之間的情感承繼。
白樵也動容於登曼波從自身出發,對性別身分反覆思索,一路追尋「如何建立多元性認同的可能」,展現出「創作就是與大眾對話」的原則。登曼波的展覽如導引,向台灣社會對性別議題不甚了解的人說:「走,讓我帶你們看看這些映像。」
在光線明滅之間,登曼波藉策展人和掌鏡者的位置,靠近父親,重構與檢視自己,帶觀者於自身人生不同階段的時空穿梭流動。透過展覽,以及集結展覽而成的攝影集,登曼波為社會、為觀者留下世界上可能存在的億萬種生活中,親自經驗過的日常與真實。●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2月12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 E、F展覽室
|
父親的錄影帶
作者:登曼波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16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登曼波 Manbo Key
本名楊登棋,出生於臺中東勢的客家大家庭。在封閉的小鎮中成長,卻因父親的特立獨行,擁有了相對自由的環境,隔代教養亦促使其自年少時便開始獨立自主、構建自我。如此的成長背景,自然地成為他創作時聚焦回盼的對象,並呼應當下外界的變化。慾望驅使他創作,不斷地由內而外探索自己與所存在的環境,向當代提出對話。找尋身體的自我認同之餘,也希望靈魂與身體能更自在地並存。酷兒身分亦令其打破框架、拭去二元,持續以推進整個亞洲在性向/性別議題的對話為旨。
作品目前橫跨影像與裝置,藉由攝影給予記憶一個重新檢視、觀看的機會,2019 年以「父親的錄影帶」獲當年臺北美術獎首獎。2021年呈現酷兒群體縮影的「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入圍台新藝術獎。2022年再以重新觀照家鄉與家族的「複寫:認同_父親的錄影帶」,參與臺灣與立陶宛對話的「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群展。
IG|manbo_key
Flickr|登 曼波 ManboKey
|
Tags:
左至右:《父親的錄影帶》內頁照(大塊文化提供)、《父親的錄影帶》內頁翻拍(Openbook攝)、登曼波(藝術家提供)
以攝影師身分廣為人知的藝術家登曼波,總能讓名人明星在他的鏡頭下散發出奇異耀眼的魅力,生猛、奔放、華麗的視覺風格,讓讀者驚為天人。讓登曼波拿起相機拍攝的動機,來自家庭。年少時他翻找父親房間,意外觀看到性愛錄影帶,影響至今強烈。 Openbook閱讀誌擷取攝影書《父親的錄影帶》分享會活動菁華,前往集攝影、影像、物件與裝置於一體的北美館「居家娛樂」個展現場,並透過訪談,為讀者梳理登曼波的創作脈絡及背後的觀點。
🔞本篇文章含有兒少不宜瀏覽之限制級內容,在此溫馨提醒🔞
藝術家楊登棋,別名登曼波。曼波二字來自侯孝賢電影《千禧曼波》,不過設計師聶永真建議最好保留真名,於是加入「登」字,英文Manbo Key則補上尾字「棋」。
2022年末,登曼波在北美館舉辦「居家娛樂」個展,同時收束圍繞同一核心主題、不斷向外蔓生的展覽三部曲「父親的錄影帶」(Father’s Videotapes, 2019)、「碧而不談」(Aviod A Void, 2021)、「複寫:認同」(Diverse Identities, 2022),將展覽內容集結為厚達近500頁的精裝攝影書《父親的錄影帶》。封面選色採用粉紅色,原因是:「粉紅色有一種自嘲跟可愛的魅力,讓事情變輕鬆幽默。我不要很嚴肅的氛圍,想打造自在的感覺。」登曼波說。
登曼波渴望透過作品傳達的氛圍向來是自在、輕鬆、無憂,一如《父親的錄影帶》攝影集開頭的自述文字:「童年無憂無慮,滿愉快。不像有些人在觀展後預想的那般沉重。」或許觀眾沉重的預想其來有自。
2008年,登曼波的大學畢業製作影片《Marrow無憂》獲台北電影節非劇情類特別獎。短片風格前衛實驗,卻隱約能看到演員代替少年的藝術家,展現出母親離家的失落、對阿嬤的依戀,以及意外發現父親私生活的驚惶。
少年階段意識到那是父親的性愛自拍時,登曼波非常震驚、思緒雜亂,懷抱沉重的心情,將影帶封印在防潮箱裡多年。直到2022年生日,他買下播放攝影機,重整狀態,再次鼓起勇氣以影像工作者視角觀看1980到2000年間父親錄製的影片,才赫然發現,原來父親的自拍有打光、構圖,轉入剪接,幾乎貫徹了一套實驗性的鏡頭語言。
「看完他的自拍錄影帶之後,覺得他其實是在創作、尋找、探索。」登曼波緩緩說道:「如果當年他有推特帳號,我相信他就會上傳吧。」成年的登曼波想回應當年震驚不解的自己,也藉此釐清思緒,找到同時能與疏離的父親對話、與社會溝通的方式。他甚至默默將父親定位為前衛藝術家、視作酷兒藝術領域的假想對手。
➤再自然不過的前衛,來自流流漂漂的父親
曼波成長於台中東勢客家大家庭,直到高中才到外地念書。東勢是保守的鄉下客家小鎮,比起北部其他客家族群,區域相對封閉,使用語言、性格也有所不同。「東勢客家人以大埔腔為主要交流語言。比起常見的客家話尾音上揚的說話方式,東勢腔往往是重的、向下的。東勢客家人都很沉默,講話很重,很直接。」登曼波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登曼波的父親卻如降生於荒地的奇花異果,自成一格,「流流漂漂」。不同於其他人在家鄉務農、考公務員或當作業員,在社會風起雲湧的80、90年代以前,父親就離開東勢,向外摸索出一套自由的生活型態。登曼波形容父親年輕時帥氣、貼心,桃花源源不絕:
「我爸本來就是很多朋友來來去去,男男女女。後來我做《居家娛樂》的時候,發現喔,原來我爸就是性工作產業某個環節的人。他會帶很多不同的對象回家,帶男生回來會比較隱晦,帶女生就會show off ……他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性向),但是他找到一個方式面對私慾,甚至享受其中,持續創作。」
1986年出生的登曼波,太陽、金星落在四宮魔羯,雙親及家世背景根源將產生對個人巨大的影響力,情感根源與家庭認同具有強烈的連帶,父親尤其關鍵。象徵人生挑戰和制約的土星,則落在三宮射手,表示唯有經歷長時間的思索、觀察分析,重新詮釋並具體化既有資訊,與他人交流,才能突破限制。
以上內容乍聽抽象,不過,仔細回想,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登曼波自大學以來,將少時意外發現父親自拍性愛錄影帶的衝擊經驗不斷轉化與再創造,以及後續投入拍攝各種性別認同的友人,策畫展覽,將主流社會無從認識的生活方式帶給觀者的原因。
「他其實都當成作品去編列,50幾卷,每一卷都有上標。影像裡面有特寫,有重複拍攝很多cut,能看出他想知道哪個cut比較好的意圖。慾望驅使他做了很多作品。」登曼波解釋他以「作品」而不是「個人影片」來指稱這些錄影帶,因為發現其中有明顯的動機:一起拍攝的對象看來是同意入鏡的,腳架直接架在正面,構圖畫面非常平衡,看得出來過程中經過剪接、編列、嘗試不同東西。
登曼波成長過程中,父親常神龍見首不見尾,在保守沉默的客家家庭中,父子即使相見也幾乎沒有談心機會。即便多次詢問父親為什麼要將收藏的錄影帶轉交給他,父親只說:「這些本來就要給你,你不要的話就丟掉。」
當口頭溝通失效,登曼波回頭來尋覓父子間最能自在表露情感與關心的交流形式:書信。
《父親的錄影帶》攝影書收錄了三封家書,第一封信是登曼波10歲時,收到父親寄來的信函,「我父親寫給我的信,其實是他在勒戒所寫給我的。我是長大之後才發現,因為有那個印章,表示信件其實是被審核過的。」第二封信是登曼波父親因事前往中國時,親筆寫下的家書,叮嚀課業。
第三封信完成於「居家娛樂」個展前,登曼波決定提筆,坦然說出心中多年的想法:「我會講客語,但沒有學過客語書寫,所以口述請堂妹寫成文字,回應爸爸避而不談為什麼當初要給我錄影帶。」沒有追究原因,沒有困惑與憤怒,以直往內心的客語文字,平淡卻真誠地說出自己人生因而從此改變,以及對父親的深切感謝與祝福。內容也呼應了家庭情感如何奠定登曼波的藝術根柢,持續作為他的創作養分。
讓登曼波時時惦記的父親,行蹤不定的生活如海上船。而悉心照料登曼波的阿嬤,則如穩固的岸,是陪伴他成長的重要家人,也是童年安定感的根源。
➤無憂童年歲月的重要他人:親愛的阿嬤
新書分享會現場,投影幕切換到登曼波左右臂上的日文刺青,文字來自幼時常聽阿嬤哼的童謠〈桃太郎〉。憶起離世的阿嬤,登曼波面容柔和了起來:「桃太郎歌詞是我奶奶寫給我,我自己又刺青一遍。她的態度有種日本氣質,不想麻煩別人。在過世10年前,我奶奶就把遺照、葬禮形式、遺產分配都準備好了,坦蕩蕩,自己決定好。」言談間,全然能感覺到登曼波對於阿嬤懷抱的仰慕與敬重。
2012年,26歲的登曼波以拍攝紀錄片《阿嬤愛曼波》(A Travel with My Grandmother)為題,成功申請到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補助。他帶阿嬤飛去日本京都,走花間小路,體驗穿和服、前往平安神宮祈福,讓從小接受日式教育的阿嬤能親自到日本旅行,也留下阿嬤寫給自己的明信片。
攝影集第三部分「複寫:認同」章節裡,首張照片是登曼波以近似午休姿勢雙手交疊,頭手置放左膝,眼神一言難盡。下一頁,左右皆是特寫日文刺青,再來有如紀錄片的截圖,祖孫倆相互協助拉上洋裝拉鍊。正式棚拍合照裡,登曼波分別身穿襯衫及連身裙,赤腳佇立,一手搭在配戴著首飾的阿嬤肩頭。兩人沒有笑意,眉宇間卻有相似的莊重神韻。
望著2015年拍攝的祖孫合照,登曼波說:「當初想紀念我跟她的關係,也是想要看她的反應:她有沒有認同我,或者有沒有反對我(的性別認同)。其實我知道她不會反對我,但我還是想要得到認同感。」
這次合照,除了是不言而喻的出櫃行動,也記下了祖孫在鏡頭前彼此接納的時刻。登曼波提到,老一輩幾乎不太討論性別認同,客語裡也很難找到相應的語彙。「後來想想,這個行為其實就是,我想被自己覺得最重要的人認同。我希望自己更坦然、更坦誠,不管在外面或是在家裡。」
新書發表會上,主持人阿哲問,阿嬤知道你很瘋嗎?登曼波連忙答:「我不瘋。」台下冒出笑聲,登曼波正色道:「我不瘋。比起我爸媽,我很沉穩。我跟我奶奶比較像,包括生活邏輯、有收集癖,都是受她影響。」收集癖除了周全思慮,也有部分緣於時常缺席的父親。「我們想留住他給予的任何書信與物件。」這樣的習慣,也讓登曼波留取了不少網路時代降臨前的舊物,後來能用檔案學的方式歸納、陳列豐富的生命物件,提取、轉譯私經驗,以展覽面向公眾。
攝影,彷彿是登曼波與父親共享的一間密室,存放珍而重之的人物與短暫片刻。兩人除了以書寫表達情感,或許鏡頭背後的視線,是另一種給予擁抱、表達親愛的途徑。
➤從難以啟齒到主動對話:我唯一能夠跟爸爸匹敵的,就是這系列作品了
大學第一堂攝影課,老師開門見山犀利表示:「你們知道攝影機是一個武器嗎?可以殺人,也可以愛人。」這塑造了往後登曼波對於影像創作的價值觀。
當少年登曼波接觸到彷若人生命定相遇的攝影,猶如終於尋覓到能傳達內心情感與直覺的新穎語法,讓過往的迷惑、混亂與吶喊,皆有處可去。在維持足夠安全距離的前提下,拍攝者可選擇捕捉作為密語或理解線索的人體與物件,或近距離特寫,或色澤強烈而模糊地失焦,將之呈現公眾面前。
「其實《父親的錄影帶》最早是一個實驗影像,2009年在台北電影節有播放過。但一直到2018年,我才覺得,好像應該再好好整理一下。」登曼波說:「2019年做北美館『父親的錄影帶』的時候,只有我跟我父親兩人的對話,跟環境沒有太大的關係。那年婚姻平權剛通過,我還不確定這個東西,到底可不可以在公眾的場域講得這麼直接?我問我父親,你知道婚姻平權通過了嗎?我爸完全不知道。」
2019年,登曼波拍攝自己與父親討論婚姻平權法案通過的對話,節錄自《父親的錄影帶》
2019年「父親的錄影帶」首展時,登曼波表現情慾流動的氛圍隱晦,沒有父親以外的人臉,大多是身體和物件,隔著透明壓克力箱,展出父親從前蒐集的男同志相關剪報與史料。展覽結束前,登曼波在臉書感性抒發,表示在創作過程中「翻弄挖掘,找遍各種蛛絲馬跡,希望找到更多的證物,去證明某一種愛,某一種難以描述的慾望。」展後登曼波收到的回饋,大多是從父子的互動感受到壓抑和惋惜。登曼波坦承:「其實還是滿難啟齒的。」
不過,2021年登曼波受邀前往政大展覽。這次他撇開迂迴詩意的表現形式,直接推進。登曼波在臉書上提到,因為這次邀約,「才有機會把一直也想談的內容,生活中遇見的酷兒們,將其個別性的寓意與父親的錄影帶更跨時代的連結呼應。或許『父親的錄影帶__碧兒不談』就算是『父親的錄影帶』校正回歸版吧!?」
為什麼叫碧兒不談?登曼波說:「我就想告訴自己,不要避而不談。其實就是性愛錄影帶,就是關於被性的作品啟發的內容。」這回的展場空間增添了更多酷兒的身影,愉快恣意地裸露,坦露愛的樣貌,性的多重嘗試,詭譎、鮮豔、奇特,彷彿生活就是接連發生的遊戲,讓人目不轉睛。
「Queer是『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認識不同類型的人,跟不同類型的人交流,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很Queer的態度。」登曼波強調:「Queer不是一種性別認同,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登曼波心中,是文青、創作無數色情藝術但不知道自己是藝術家的爸爸,已經藉由色情藝術錄影帶樹立了難以撼動的地位。在談到「碧而不談」展出、記錄私人聚會拳交現場表演的攝影作品時,登曼波曾笑稱:「我唯一能夠跟爸爸匹敵的,就是這系列作品了。」
而到了2022年開展的「居家娛樂」,登曼波並不談酷兒,他強調:「我是在講家跟性,home pleasure,如何在同一個時間點討論家的意義跟性的不同面向。」
登曼波說,舉辦展覽的初衷,無關炫耀或標誌酷兒社群的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我想要別人去感受。比如我跟計程車司機聊天、刻意跟舒適圈以外的人交流、交談,用生活對話讓他們理解,去觀察,我覺得這才是我做書跟展覽最希望變成的樣子。」
他的語氣堅定:「不是強調一個理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我的生活,希望你們有機會也能參與我們的視角,去觀看這個環境。」
➤私密,不代表不能討論
父親的錄影帶系列展覽,將父親收藏及自拍的性愛錄影帶作為部分展出內容,其實是十分私密的。有讀者關切,對登曼波而言,隱私的界線如何定義?什麼情況下可以發表,什麼時候會有疑慮?
「攝影揭露隱私,但它同時也傳遞訊息。攝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它(影像)可以是作品,同時是一個真實的事件。」登曼波說,「居家娛樂」展區內有許多影片涉及個人議題,比如跨性別者談隆乳過程,「其實都非常非常私密,私密不代表不能聊,但我不希望是公開播映,希望是一對一的觀看。」
在展覽現場,觀眾如果想看關於自我敘說的隔間影片,必須單獨走入暗室,在獨立的座位戴上耳機,面對小螢幕,才能全然貼近當事者的生命經驗:「它是沒有字幕的,很像看得到影像的podcast。」這是登曼波對於如何在公共展示空間開啟私己對話的設計。
登曼波曾在臉書發文說:「暗房或砲房,你可能覺得那裡很暗黑,但那個暗黑就是自由。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就是那份我不需要社會『身分』的無尺度自由,逃開隱私監控。」就像展間的魚缸玻璃面,在吳郭魚游動、水光朦朧之間,播放著父親錄影帶片段,穿插著自己的攝影錄像作品,以藝術的型態提供公共討論及對話的可能,卻不過度暴露細節。
➤追索由暗至亮,認同從施工到建構成形
畫家阿尼默是登曼波的同系學長,在登曼波的畢業製作實驗短片探觸到父親的錄影帶時,就以評鑑委員的身分成為首批觀眾。
同為創作者的阿尼默指出,無論登曼波持續創作與否,終將帶著父子之間的議題成為人生課題:「他爸爸開啟的問題,並不是創作者才能面對。未來發生的經驗,將會幫助他將這件事持續放在心裡面醞釀,生命自然會告訴他未來作品應該怎麼做。只是,創作者必須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了解問題。創作者必須要去賦予解釋。」阿尼默開闊地說:「如果不成為創作者的話,這個問題還是會持續出現在生命與生活。不過,也許就不會是現在呈現的樣態,如此而已。」
畢業10年後,登曼波以「父親的錄影帶」拿下201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直到2022年底,在北美館舉辦個展「居家娛樂」仍延續了此主題。阿尼默參觀完展覽,深刻分析之中也語帶祝福:「這議題是他爸爸留給他的,就像在他心裡開了一個洞。在沉重的問號之後,他以爸爸為起點,摸索、探索性和性別是什麼。性和性別是一直在建構的。就如同居家娛樂的展場動線,從暗室到明亮,從施工到成形,登曼波持續在建構性與性別的世界觀,走向性與性別的解放,並且逐漸解開了一些謎底,也圓滿了一點。」
➤溫情浪漫,承繼家的概念
去(2022)年出版私書寫散文《風葛雪羅》的作家白樵,描寫精神分裂症男同志父親如何在他7歲時遠走他鄉,永久移民。在《父親的錄影帶》攝影集中,白樵以第一人稱敘事寫就的〈童年無憂〉一文,為讀者勾勒出登曼波的前半生。
白樵和登曼波都與父親關係相對疏遠,但在建立認同的過程,以及長大成人後彼此對家庭型態的渴望方面,白樵直言兩人其實並不相同:「我是更激進、更決絕一點的,而登曼波對父親或家庭關係的想像,是很溫情浪漫的。」除了父子間對話婚姻平權的影片、寫給彼此的書信,登曼波用鏡頭細膩記下父親年輕時的剪報收藏,以及父親年邁後需配戴假牙、按時服藥、身著病人袍的身影等等,白樵從中確切感受到,每一幅照片都蘊含了登曼波父子之間的情感承繼。
白樵也動容於登曼波從自身出發,對性別身分反覆思索,一路追尋「如何建立多元性認同的可能」,展現出「創作就是與大眾對話」的原則。登曼波的展覽如導引,向台灣社會對性別議題不甚了解的人說:「走,讓我帶你們看看這些映像。」
在光線明滅之間,登曼波藉策展人和掌鏡者的位置,靠近父親,重構與檢視自己,帶觀者於自身人生不同階段的時空穿梭流動。透過展覽,以及集結展覽而成的攝影集,登曼波為社會、為觀者留下世界上可能存在的億萬種生活中,親自經驗過的日常與真實。●
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2月12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 E、F展覽室
父親的錄影帶
作者:登曼波
出版:大塊文化
定價:16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登曼波 Manbo Key
本名楊登棋,出生於臺中東勢的客家大家庭。在封閉的小鎮中成長,卻因父親的特立獨行,擁有了相對自由的環境,隔代教養亦促使其自年少時便開始獨立自主、構建自我。如此的成長背景,自然地成為他創作時聚焦回盼的對象,並呼應當下外界的變化。慾望驅使他創作,不斷地由內而外探索自己與所存在的環境,向當代提出對話。找尋身體的自我認同之餘,也希望靈魂與身體能更自在地並存。酷兒身分亦令其打破框架、拭去二元,持續以推進整個亞洲在性向/性別議題的對話為旨。
作品目前橫跨影像與裝置,藉由攝影給予記憶一個重新檢視、觀看的機會,2019 年以「父親的錄影帶」獲當年臺北美術獎首獎。2021年呈現酷兒群體縮影的「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入圍台新藝術獎。2022年再以重新觀照家鄉與家族的「複寫:認同_父親的錄影帶」,參與臺灣與立陶宛對話的「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群展。
IG|manbo_key
Flickr|登 曼波 ManboKey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話題》性滿足永遠具有無限灰色地帶:簡莉穎x廢廢子對談《直到夜色溫柔》
閱讀更多
話題》從洛杉磯同志家庭到中國摩梭人的母系社會,打開幸福家庭的想像:讀《解套》
閱讀更多
專訪》女性主義名家與變性父親的和解之旅:專訪《在暗房裡的男人》作者蘇珊.法露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