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40》時代的眼界:鴻鴻主編四十年書評精選《時代之書》

  • 鴻鴻(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
2023-06-27 10:35

➤以文化輿論的方式,激勵作者,引導讀者

《文訊》創刊於1983年,成為迄今唯一一本長期關注出版與文壇的刊物,也提供版面和無數心力,挖掘資深文人的記憶、紀錄各個資深出版社的篳路藍縷,並計畫性促成不同世代的作家對話,可以說化被動為主動,介入並創造了文學史。還有長達20多年的每月新書簡介,由專人撰寫提要,成為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現已轉為線上,把紙本篇幅讓與更多深度專輯)。

創刊開始由應鳳凰回顧50年代出版社,一一做傳,90年代繼續爬梳,除了應鳳凰出版專書外,《文訊》亦結集《出版30家》、《出版18家》兩大本專書,共50餘萬字,每個出版社都有將近萬餘字的介紹,也都動用出版工作者與跑出版線的優秀記者,已經成為台灣出版史的重要材料。

翻開每期雜誌,書評只是其中一環,所佔篇幅不巨,但穩定耕耘下來,40年也累積了驚人豐碩的成果。《文訊》從創刊伊始即設置書評專欄,尤其在耕耘十載的《書評書目》(1972-1981)停刊後,《文訊》毅然承接起這項重任,不但每期皆有書評專欄,而且不時以專輯或專文報導的方式,探討書評生態。

在2005年「書評觀察」的專題前,封德屏總編輯即明確指出,書評在針對出版物進行價值評議外,「更應該介於圖書出版和圖書消費之間,以文化輿論的方式,對出版活動產生調節作用,並發揮對作者的激勵以及對讀者的引導功能。」也就是說,書評在品評良莠之餘,最重要的完備了「作者——出版——讀者——評論」這條生態鍊,並試圖對前三者產生良性影響,並擴大出版的社會效應。

➤1980年代中期,百花齊放的書評版面

1980年代中期,報紙媒體開始有了書評專版,包括中國時報「開卷」、聯合報「讀書人」、中央日報「中央閱讀」、自立早報「讀書生活」等,以其週期短、發行量大,而且輔以年度好書評選,拓展了書評的影響力。

其中賡續最久的是中國時報的「開卷」版。「開卷」於2016年停刊後,離開「旺旺中時」的編輯群在網路上以「Openbook閱讀誌」另闢戰場。而自由時報副刊也長期以一日一短評「愛讀書」的方式回應海量出版品。

《文訊》則路遙知馬力,從早年編輯選書約稿,1995年設立「書品五人集」,建立分類選書評書的專業系統,並不斷邀約各方好手參與,調節更替。其中有勤懇追隨出版動態的學者,有樂於分享閱讀喜好的作家,展現了多樣化的視角。

持續書寫、大量耕耘者,早期有葉石濤、鍾肇政、彭瑞金、呂正惠、尼洛、林央敏、白靈、郭明福,中期有林燿德、李潼、羅葉、簡政珍、洪淑苓、郝譽翔、鴻鴻,晚近則有老將袁瓊瓊、須文蔚及新生代作家童偉格、黃建宏、朱嘉漢、蔣亞妮等;張瑞芬與黃錦珠則是橫跨不同時期,筆耕至勤的評論家,重量級的學者如王德威、蔡源煌、李奭學、廖咸浩等也不時加入。評論領域雖以文學為主,也有如林文淇、高大威等提供藝術性的、社會學的不同視野。

➤書評之難

在文學史上,我們可以從宏觀的眼光看待作家的總體成就,並從而定位其不同時期的作品。然而書評最大的考驗,便是在每本書問世之際,便賦予當下的評價;有些見解與時俱遷,有些卻歷久彌新。從這些書評中,可以看到某些燦爛的煙火,也可以見證某些宏偉建築的第一塊地基。

因為受命遴選每年一篇書評,成就一本《時代之書》,我有機會總覽40年來2000多篇評論,猶如進入歷史現場的沉浸式實境。

選擇似易實難。可以全挑重量級的經典(這可一點也不難),但問題有二:

其一是,重量級著作未必有幸能第一時間得到份量相稱的評論。尤其早年書評專業觀念尚未定型,不少評論者以親友團的口吻登場,在評論中大敘與作者的交誼,雖然也具有參考價值,卻難以視為嚴謹評價。也有眾多評論其實形同書介(某一時期欄目果然就叫做「書評書介」),小說則止於書寫情節摘要,詩集則充滿佳句摘抄和主題綜述。能夠見木又見林,把一本新著比對作者風格脈絡、進行文類考察、甚至拉出文學史座標、彰顯時代意義者,並非篇篇能做到。

有時不免宥於時代風尚,對某些性別、政治議題,發抒令人失笑的偏見。做為一本「時代之書」,不是不能存時代的偏見之真,但因為「一年一書」的配額限制,篇幅寶貴,恐怕還是只能請它們讓位。一流原著有時只有三流評論,有時反之,權衡之下,仍須以評家的筆力、眼界為最後出線的標準,畢竟這是一本評論集。

問題之二接踵而至:如果一年有超過一本原著與評論皆美的文章時,該如何選擇?尤其如果文類、主題、風格殊異,而各自皆極具意義的話?這時只能靠其他檢選標準來輔助。

考量到全書最好具備各方面的代表性,包括原著文類、主題、世代、區域的考量,以及書評作者本人的份量。有多枝長期耕耘的健筆,重要著作與議題無役不與;也有驚鴻一瞥的名家,與原作者隔空御劍過招,留下令人讚嘆的光影。限於篇幅,仍有多篇重要評論無法選進書中,讀者可逕赴線上「臺灣文學知識庫」求索。出爐的名單,自然是掛一漏萬,但希望至少能兼顧廣度與深度。

➤如何生成《時代之書》

以1983年選出的第一篇書評,張雪映詩集《同土地一樣膚色》為例。張雪映為1980年代「陽光小集」社長,曾經十分活躍,李豐楙教授的評論除了細膩的文本考察,也指出他突破了政治的禁忌,寫出農民的真實心聲,並期許這本書「只是張雪映創作生涯的開始,只是臺灣新詩潮的第一波。」

然而未幾詩人即被列入黑名單而流亡海外,多年後返國從事政治運動,創作生涯並未發芽開花,就此消失在台灣新詩史。然而這本詩集曾引起的矚目,卻在這篇書評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書評有別於文學史、以及勝出文學史之處,往往就在論者與作者、讀者間的種種商榷、提問、指教、期許,「現在進行式」的時態和語調,帶給作品更多衍繹的可能。

而最後一篇2022年所涉的簡莉穎劇本集,則展現了這個冷門文類在當下的巨大能量,以及一位優秀劇作家在議題與視野上的開創性。可以說見證了1980年代風起雲湧的現代劇場運動,歷經40年的發展積累後,在文學與藝術上的耀眼收成。這篇評論,也剛好可以成為《文訊》40年的紀念。

最後選出34家的40篇評論,書寫對象計有18本小說(包括3部以小說為主的選集)、7本詩集、6本散文/報導文學、6本評論、2部戲劇(包括1部劇本集和1部戲劇史)、以及1冊繪本,當然其中不乏跨文類的作品。主題涉及原住民文學、客語文學、台語文學、歷史、政治、武俠、科幻、生態、性別、同志、勞工、電影、音樂……;合而觀之,反映的是40年來台灣的文學及藝術、文化、社會史。

前提以在台灣首版的出版物為主,外文翻譯書及中國作家的著作遂不與焉——即使1990年代起,《文訊》扮演了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同時香港及海外華文作家則經常在台灣首版,並早已成為台灣文學的一部份,所以仍一視同仁地納入考量名單。

➤見證建構台語文學的波瀾與心路

既是以今日眼光重讀這些篇章,難免後見之明。昔日的另類,往往成為後來的主流,因而當年能有另眼相看,格外不易。例如1987年彭瑞金評論拓拔斯.塔瑪匹瑪小說集《最後的獵人》,即梳理了從張深切、鍾肇政等漢人書寫的原住民題材,到原民作家如排灣族的陳英雄的脈絡,指出他們都沒能脫離漢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凸顯拓拔斯.塔瑪匹瑪的拓荒意義;更橫手一指寫實主義風潮下的作家擔負過重社會使命,急於寫作自己不熟悉的農工題材,矯枉過正,「徒然暴露了文學的無力感」。

及至2003年孫大川編選七大卷《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原民文學的題材及角度多元豐盛,已經蔚然成林。

又如1980年代之初,白先勇《孽子》和馬森《夜遊》引起討論時,論者承認同性戀題材讀來「難免覺得有點尷尬」,還必須拿佛洛伊德來分析同性戀者「自憐自戀」的成因,而出來聲援同性戀無涉人格尊卑、品德高下的論者,也不能不帶上一筆,指出同性戀行為是「性別認同的一種錯誤」。

2017年,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堂堂出版,書中特別標舉解嚴對同志文學「出櫃」的重要意義。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從本書中見出,解嚴後藝術文化百花齊放——政治小說、流行歌曲、性別空間的討論紛紛出爐,228與白色恐怖歷史的書寫,地方誌書寫興盛的同時,香港及馬華文學則以其異質性與同感度贏得關注——尤其香港雨傘與反送中運動後,「國安法」施行導致作家紛紛流亡,從這裡也可以管窺1980年代的兩地影壇密切互動後,90年代起文壇與出版往來影響的深刻軌跡;而從1980年代「新現代詩的起點」到新世紀的「告別好詩」,現代詩的「再白話」運動也歷歷在目。

有些「評論的評論」,則可以見到某些論戰及風潮的遺跡。

例如1986年王德威評詹宏志,就可窺見當年《龍應台評小說》及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的旋風。王德威對詹筆下「末世審判式的視景」的商榷,回應以「眾聲喧嘩」的史觀,揭示了兩位同代人對「中原/主流vs.台灣/邊緣」對照系統的辯證。又如2013年胡長松對林央敏《台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的再評論,慧眼指出作者「傳奇式情節的隱喻筆法」,有種把評論當史詩小說寫的企圖,見證建構台語文學的艱辛。這些波瀾與心路,具體而微地留存在書評中,以今日眼光看來更具前瞻意義。

書評既是出版產業的一環,在茫茫書海中幫讀者預讀、篩選新書,也可以擴大書的影響力,借力使力、鼓動風潮,成為當代文化論述的先鋒,進而見證歷史、指引未來。在這層意義上,論述眾多「時代之書」的文章,也可以成為一本「時代之書」。當然我們也期許《文訊》,以及未來的臺北文學館,能夠把這項使命堅持下去。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時代之書:《文訊》40本年選書評(1983-2022)
編者:鴻鴻
作者:王德威、廖咸浩、葉石濤、郭強生等
出版:文訊雜誌社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編者簡介: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並擔任臺北詩歌節及人權藝術生活節之策展人。出版有詩集《樂天島》、《暴民之歌》等、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及小說、劇本等,及主編《衛生紙+》詩刊。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

展覽活動

❑ 延伸講座:我們還需要書評的緣故
時間|7/9(日)14:00-16:00
地點|紀州庵・古蹟(入內需脫鞋著襪)
講者|陳蕙慧 x 王聰威 x 郝妮爾
主持|鴻鴻(《時代之書》主編)
報名|(請按我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