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島嶼的神明很多,一度非常擁擠。
日本神明來了又去,留下一些寶物和遺跡,《神明離去之後》要講的就是這段聚合離散的故事。
觸發本書作者劉錡豫探究這段故事的起因,是2016年我們一起造訪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庫房,調查日治時期奉納給臺灣神社,又輾轉歸藏至此的寶物。我很難忘記,當那須雅城所繪,183公分高、84公分寬的〈新高山之圖〉在空間有限的庫房全部展開時,震懾眼簾的畫面。線條繁複層層描繪出肌理的山石上,遍布以金、銀泥顏料反覆點染幻化成的岩壁、杉葉、融雪,和雲霧。近觀時,山頂冷冽的霧氣伴隨金粉好像要沁入心肺,原本低溫的庫房似乎又降了幾度。
這件作品,後來在2020年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出。過去有許多藝術作品,非公立美術館收藏、散落各處,「不朽的青春」展的主旨,便是展出這些主要由臺灣藝術家創作,或以臺灣為主題,然而難得一見的作品。
〈新高山之圖〉在奉納給臺灣神社後,就再也沒有公開展過,可能只有極少數來臺的日本皇室成員看過,或者應該說,只有日本神明看得到。策展團隊一度猶豫要不要選入這件作品,因為它非常不「臺灣美術」。好在畢竟畫作品質不錯,也還算符合展覽主旨,最後安全過關展出。
在展場仰望這件作品,總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1934年,有一位日本的洋畫家藤島武二(1867-1943),來臺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員。10月下旬藤島在臺北的審查工作告一段落,立刻搭夜車直奔嘉義,隔天登上阿里山停留約三天,寫生創作。
藤島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描繪眺望新高山(玉山)的日出風景。當時還有一位總督府文教局職員陪同隨行,並將這段旅程寫成遊記。為了描繪日出,戴上太陽眼鏡、站上山頭的藤島,迅速地下筆捕捉凌晨瞬息萬變的光景。藤島說,他描繪新高山日出,是為了將作品進獻皇宮,今天終於完成多年來的願望。聽到畫家這麼說,一旁的職員不禁眼眶泛淚。
藤島此時已是引領日本西洋畫壇的重要畫家,也是數位臺灣畫家留學東京美術學校時的老師。1930年代藤島取材的日出景象遍及日本各地,登上阿里山時他已年近七旬,日後更遠赴滿蒙。
日出當然是日本自古至今充滿民族與政治意涵的景象,但是更讓我揣想的,是那個引發眼淚的共鳴。許多將作品進獻皇宮、奉納神社的日本藝術家們,是不是也受到相同的感召,所以即便年邁也不惜跋山涉水?即便作品可能不再被大眾看見,也願意奉納出心血結晶?
這裡無意美化歷史,尤其當臺灣畫家身處其中,情感複雜得多。臺南市美術館正在展出嘉義畫家翁崑德(1915-1995)的作品。戰前他善於描繪家鄉景物,漫遊於城市捕捉街道、公園等風景,是繼陳澄波後在嘉義受到矚目的西洋畫家之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在臺灣的日本青年也被徵召從軍。隔年翁崑德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的〈月臺〉,便描繪群眾在車站送行的場面。中景描繪火車月臺柵欄內擠得水洩不通的群眾,正在歡送從車窗探出頭的士兵們。月臺上方屋簷懸掛著「新高登山口」紅底白字的海報,暗示了車站地點以及遠方無形的背景。
群眾看似男女與軍警,高舉著日章旗與入伍者名字的旗幟。在美術館細心修復下,作品恢復了原有的光彩,一片旗海鮮明像是無數日出景象。不過,畫家似乎更刻意凸顯擠在柵欄內最後一排,身著黃、藍、紅衣的女性們,與白色制服的女學生,隔著人群目送屬於她們的——孩子、兄弟,或同學。
經修補破損處後更清楚浮現,被排除在柵欄外的畫面前景處,尚有一位和服女子孤單的背影,沒有舉旗沒有歡呼,默默望向車廂某處。這是畫家的實際取材還是寓意般的表現?畫作雖然修復好了,但失落的故事細節已無法回溯。只能讓我們省思,日本皇國與軍國神話的榮景,映照在臺灣畫家心裡,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事實上翁崑德還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驅動他的或許是另一方神明感召下的悲憫精神。走到隔壁展廳,赫然出現臺灣神像門板——過去中國傳入的神明,原來是潘春源(1891-1972)家族的作品。
潘家祖孫三代經營畫室,彩繪宮廟壁畫、門神等的作品遍及臺南、高雄,北至大龍峒保安宮等處。這也是臺灣許多傳統畫家的本職和展場所在,有的畫家在日治時期兼學日本傳入的膠彩畫,轉戰現代化的展覽會。1930年代後期皇民化運動加速,臺灣傳統寺廟被整理與裁併,日本神社數量大增。不只是寺廟,正廳改善使家中的神主桌改為供奉天照大神的神宮大麻。
這個過程衝擊到傳統畫家,廟宇彩繪工作減少,不得不兼畫廣告或插畫。當年島嶼上眾神明擁擠不堪,左右著藝術家的生活。如今各自安置在美術館展示,那裡是一小方皇國日出之景,這廂矗立著九尺威武門神。
本文開頭提到,猶豫〈新高山之圖〉該不該放入臺灣美術展覽展出的問題。還有思考日本、臺灣畫家如何面對國家神道信仰等等,每當對臺灣美術史產生錯綜複雜的問題意識,往往只能從這些零散的故事,拼湊一點稍縱即逝的感想。又或是一不小心就在展場走馬看花,打卡結案。
不過現在有了一個完整案例可以細讀深思的機會。從踏入臺博館庫房開始,錡豫便展開他追索臺灣神社收藏的腳步,並完成碩士論文,也是現在這本書的雛形。
臺灣神社的收藏是怎麼來的?有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又如何流傳至今?延續出版社前回出版頗受好評的《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一書觀點,作者以「物」為取徑重新編寫這段神社收藏史,使內容有了更清晰易讀的脈絡。
作者同時憑藉其藝術史研究的功力,進一步解釋作品風格由來。例如這些山岳風景畫的構圖取景方式、七寶燒紋飾的裝飾性、〈鄭成功畫像〉摹本的不同風格,原來都有其所以然。不但如此,超越碩論範圍,他鍥而不捨地追查解明了〈八咫烏圖〉懸案,以及如神社的「飛龍」變「金龍」、紀念碑被拼裝重組等的過程。閱讀時跟隨其考察所至,有著迂迴曲折的趣味。
不過作者也經常停下腳步省思,關於歷史記憶、文化遺產的事情。本書內容涉及神道、國族與殖民體制等不斷交纏,並延續至戰後的議題,無法逃避。過去的研究不乏從政策、空間或文學等角度探討這些議題,但是如本書以神社收藏為題進行藝術史研究,作為出發點的並不常見。
雖然考察出答案的同時,可能衍生更多問題思考。比如說,這些「物」與其奉納、流轉的過程,能否映照出:國家神道在近代日本與各殖民地的相對關係和變化、島嶼眾神明隨之共存或相斥的狀況,以及,(前)被殖民者對此凝視或介入的主體位置等等。或許還需要結合研究方法或立論基礎,進行冷靜的學術思考。
但是無論如何,當神明遺留的寶物與遺跡仍然存在、出現在眼前,引發我們共鳴或批判的反應,就算是冷漠以對、視而不見的態度,都會繼續映照並塑造我們是誰。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在想,若是再早個十幾二十年,無論是客觀或主觀條件,可能都沒有誕生這本書與其讀者的機會。現在很高興能讀到錡豫這本書,諸多問題並不好解,但重新理解的過程實屬必要。期待這本書也能映照出我們心裡某些未知的地方。●
神明離去之後: 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
作者:劉錡豫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劉錡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曾擔任公共電視臺《畫我臺灣》第三季企劃,現經營粉絲專頁「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從事臺灣美術史的教育推廣寫作。參與合著《漫遊按讚藝術史》(2022),文章多散見於典藏雜誌(古美術.今藝術.ARTouch)、季刊《薰風》(獲第47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雜誌類專欄寫作)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系列。另有數篇研究論文,發表於《臺灣美術學刊》、《史物論壇》、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等。
|
Tags:
(底圖來源:臺灣神社 取自臺灣寫真會編,《臺灣寫真帖》, 1914年/衛城出版提供)
來到島嶼的神明很多,一度非常擁擠。
日本神明來了又去,留下一些寶物和遺跡,《神明離去之後》要講的就是這段聚合離散的故事。
觸發本書作者劉錡豫探究這段故事的起因,是2016年我們一起造訪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庫房,調查日治時期奉納給臺灣神社,又輾轉歸藏至此的寶物。我很難忘記,當那須雅城所繪,183公分高、84公分寬的〈新高山之圖〉在空間有限的庫房全部展開時,震懾眼簾的畫面。線條繁複層層描繪出肌理的山石上,遍布以金、銀泥顏料反覆點染幻化成的岩壁、杉葉、融雪,和雲霧。近觀時,山頂冷冽的霧氣伴隨金粉好像要沁入心肺,原本低溫的庫房似乎又降了幾度。
這件作品,後來在2020年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出。過去有許多藝術作品,非公立美術館收藏、散落各處,「不朽的青春」展的主旨,便是展出這些主要由臺灣藝術家創作,或以臺灣為主題,然而難得一見的作品。
〈新高山之圖〉在奉納給臺灣神社後,就再也沒有公開展過,可能只有極少數來臺的日本皇室成員看過,或者應該說,只有日本神明看得到。策展團隊一度猶豫要不要選入這件作品,因為它非常不「臺灣美術」。好在畢竟畫作品質不錯,也還算符合展覽主旨,最後安全過關展出。
在展場仰望這件作品,總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1934年,有一位日本的洋畫家藤島武二(1867-1943),來臺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員。10月下旬藤島在臺北的審查工作告一段落,立刻搭夜車直奔嘉義,隔天登上阿里山停留約三天,寫生創作。
藤島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描繪眺望新高山(玉山)的日出風景。當時還有一位總督府文教局職員陪同隨行,並將這段旅程寫成遊記。為了描繪日出,戴上太陽眼鏡、站上山頭的藤島,迅速地下筆捕捉凌晨瞬息萬變的光景。藤島說,他描繪新高山日出,是為了將作品進獻皇宮,今天終於完成多年來的願望。聽到畫家這麼說,一旁的職員不禁眼眶泛淚。
藤島此時已是引領日本西洋畫壇的重要畫家,也是數位臺灣畫家留學東京美術學校時的老師。1930年代藤島取材的日出景象遍及日本各地,登上阿里山時他已年近七旬,日後更遠赴滿蒙。
日出當然是日本自古至今充滿民族與政治意涵的景象,但是更讓我揣想的,是那個引發眼淚的共鳴。許多將作品進獻皇宮、奉納神社的日本藝術家們,是不是也受到相同的感召,所以即便年邁也不惜跋山涉水?即便作品可能不再被大眾看見,也願意奉納出心血結晶?
這裡無意美化歷史,尤其當臺灣畫家身處其中,情感複雜得多。臺南市美術館正在展出嘉義畫家翁崑德(1915-1995)的作品。戰前他善於描繪家鄉景物,漫遊於城市捕捉街道、公園等風景,是繼陳澄波後在嘉義受到矚目的西洋畫家之一。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在臺灣的日本青年也被徵召從軍。隔年翁崑德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的〈月臺〉,便描繪群眾在車站送行的場面。中景描繪火車月臺柵欄內擠得水洩不通的群眾,正在歡送從車窗探出頭的士兵們。月臺上方屋簷懸掛著「新高登山口」紅底白字的海報,暗示了車站地點以及遠方無形的背景。
群眾看似男女與軍警,高舉著日章旗與入伍者名字的旗幟。在美術館細心修復下,作品恢復了原有的光彩,一片旗海鮮明像是無數日出景象。不過,畫家似乎更刻意凸顯擠在柵欄內最後一排,身著黃、藍、紅衣的女性們,與白色制服的女學生,隔著人群目送屬於她們的——孩子、兄弟,或同學。
經修補破損處後更清楚浮現,被排除在柵欄外的畫面前景處,尚有一位和服女子孤單的背影,沒有舉旗沒有歡呼,默默望向車廂某處。這是畫家的實際取材還是寓意般的表現?畫作雖然修復好了,但失落的故事細節已無法回溯。只能讓我們省思,日本皇國與軍國神話的榮景,映照在臺灣畫家心裡,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事實上翁崑德還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驅動他的或許是另一方神明感召下的悲憫精神。走到隔壁展廳,赫然出現臺灣神像門板——過去中國傳入的神明,原來是潘春源(1891-1972)家族的作品。
潘家祖孫三代經營畫室,彩繪宮廟壁畫、門神等的作品遍及臺南、高雄,北至大龍峒保安宮等處。這也是臺灣許多傳統畫家的本職和展場所在,有的畫家在日治時期兼學日本傳入的膠彩畫,轉戰現代化的展覽會。1930年代後期皇民化運動加速,臺灣傳統寺廟被整理與裁併,日本神社數量大增。不只是寺廟,正廳改善使家中的神主桌改為供奉天照大神的神宮大麻。
這個過程衝擊到傳統畫家,廟宇彩繪工作減少,不得不兼畫廣告或插畫。當年島嶼上眾神明擁擠不堪,左右著藝術家的生活。如今各自安置在美術館展示,那裡是一小方皇國日出之景,這廂矗立著九尺威武門神。
本文開頭提到,猶豫〈新高山之圖〉該不該放入臺灣美術展覽展出的問題。還有思考日本、臺灣畫家如何面對國家神道信仰等等,每當對臺灣美術史產生錯綜複雜的問題意識,往往只能從這些零散的故事,拼湊一點稍縱即逝的感想。又或是一不小心就在展場走馬看花,打卡結案。
不過現在有了一個完整案例可以細讀深思的機會。從踏入臺博館庫房開始,錡豫便展開他追索臺灣神社收藏的腳步,並完成碩士論文,也是現在這本書的雛形。
臺灣神社的收藏是怎麼來的?有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又如何流傳至今?延續出版社前回出版頗受好評的《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一書觀點,作者以「物」為取徑重新編寫這段神社收藏史,使內容有了更清晰易讀的脈絡。
作者同時憑藉其藝術史研究的功力,進一步解釋作品風格由來。例如這些山岳風景畫的構圖取景方式、七寶燒紋飾的裝飾性、〈鄭成功畫像〉摹本的不同風格,原來都有其所以然。不但如此,超越碩論範圍,他鍥而不捨地追查解明了〈八咫烏圖〉懸案,以及如神社的「飛龍」變「金龍」、紀念碑被拼裝重組等的過程。閱讀時跟隨其考察所至,有著迂迴曲折的趣味。
不過作者也經常停下腳步省思,關於歷史記憶、文化遺產的事情。本書內容涉及神道、國族與殖民體制等不斷交纏,並延續至戰後的議題,無法逃避。過去的研究不乏從政策、空間或文學等角度探討這些議題,但是如本書以神社收藏為題進行藝術史研究,作為出發點的並不常見。
雖然考察出答案的同時,可能衍生更多問題思考。比如說,這些「物」與其奉納、流轉的過程,能否映照出:國家神道在近代日本與各殖民地的相對關係和變化、島嶼眾神明隨之共存或相斥的狀況,以及,(前)被殖民者對此凝視或介入的主體位置等等。或許還需要結合研究方法或立論基礎,進行冷靜的學術思考。
但是無論如何,當神明遺留的寶物與遺跡仍然存在、出現在眼前,引發我們共鳴或批判的反應,就算是冷漠以對、視而不見的態度,都會繼續映照並塑造我們是誰。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在想,若是再早個十幾二十年,無論是客觀或主觀條件,可能都沒有誕生這本書與其讀者的機會。現在很高興能讀到錡豫這本書,諸多問題並不好解,但重新理解的過程實屬必要。期待這本書也能映照出我們心裡某些未知的地方。●
神明離去之後: 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
作者:劉錡豫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5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劉錡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曾擔任公共電視臺《畫我臺灣》第三季企劃,現經營粉絲專頁「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從事臺灣美術史的教育推廣寫作。參與合著《漫遊按讚藝術史》(2022),文章多散見於典藏雜誌(古美術.今藝術.ARTouch)、季刊《薰風》(獲第47屆金鼎獎優良出版品雜誌類專欄寫作)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系列。另有數篇研究論文,發表於《臺灣美術學刊》、《史物論壇》、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人物》從歷史的礦脈釋放雕塑家群像: 與鈴木惠可談《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閱讀更多
話題》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
閱讀更多
書評》日治時代台灣的異國情調與獵奇趣味:《華麗島志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