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彩虹,你會想到什麼?我的答案有三個,首先當然是下過雨後,會在天上看見的自然現象;再來是它做為LGBTQ+社群的象徵;最後是我很喜歡的一首經典歌曲Over the rainbow。除此之外,好像沒有更多認識了。
但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對彩虹留下一個不太一樣的記憶,那就是:「彩虹是可以做出來的」。這個認知是來自當時讀的一本故事合集,其中有個故事,描述一對小兄妹想跑到彩虹底下,以便看得更清楚一點,結果鄰居叔叔告訴他們彩虹在很遠很高的天邊,不可能跑到,並轉而拿出裝了水的水杯跟噴霧器,告訴他們在院子裡就能做出彩虹,故事最後並鼓勵小讀者也親自試試看。
當時的我對這麼簡單就能「做出彩虹」半信半疑,因為故事裡沒有說清楚,那個宛如「魔術」般的手法背後是什麼原理。
➤光與水的魔法
《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第一個章節〈彩虹的科學原理〉中,就清楚完整地呈現了,原來這美麗的色彩是來自於光進入水滴後經由折射、反射及色散而產生的。射出角度的不同,解釋了彩虹顏色為什麼會以這樣的順序排列。書中也解答了故事中鄰居叔叔為什麼要「背著太陽按壓噴霧器」,因為光線的進出都在水滴的同一側,所以得背對太陽且面對雨/水滴,才能看見彩虹。
彩虹的科學原理看起來「簡單」,但現今我們對於光和彩虹的認識,其實是經過許多哲學家及科學家不斷提出觀察,在前人的基礎上修正,檢驗與測試自己的理論,我們才對光有了更多的理解,進而解開彩虹形成的祕密。包括彩虹有幾種顏色、光是什麼顏色、光的行進方向等等,從公元前300年亞里斯多德提出看法開始,一直到西元1666年,牛頓以三稜鏡發現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為止,這趟解謎之旅竟然耗費了近2000年的時光!(註)
而順著陽光和水滴兩個要素往下延伸,《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作者戴維斯(Rachael Davis)進一步介紹了各種彩虹:霓、虹、雙胞胎彩虹、反射虹、被反射虹……這些看起來有點像又不太一樣的彩虹,來自於陽光不同的反射次數、穿過雨滴跟反射的先後順序,以及下雨的次數。
繪者唐文嘉的插畫不只在書中稱職地提供了視覺上的輔助,她更露出精彩的一手,將這些彩虹全部集中在一個畫面上,不僅富有美感,更具體清楚地呈現出這些彩虹的差異。這樣的奇景絕非憑空想像,事實上,在2022年時,彰化鹿港就曾經出現過5道彩虹並存的罕見美景。
讀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跟我產生一樣的困惑:既然「陽光」可以形成彩虹,那月光呢?彷彿要回應我的疑問,戴維斯立刻接著帶領讀者探討不同類型的光穿透不同類型的水滴時所產生的現象。雖然要親眼看見這些奇特的自然現象並不容易,但藉著兩位作者的圖文,還是稍微揭開了這些自然現象的神祕面紗。
這裡容我賣個關子,將閱讀的探索樂趣留給讀者。看著這些可說是天時地利之下才能出現的景象,不禁也好奇起來,究竟光和水的排列組合,是否還存在著我們未知的發現呢?
➤多元的象徵
在科學的角度之外,戴維斯也踏進人文領域,分別從神話傳說、藝術、象徵意義等著手,追尋彩虹的身影。最讓人意外的,莫過於台中的彩虹眷村,竟也驚喜現身在書中。
雖然不同的文化和領域對彩虹的解讀有所差異,但我們可以粗略發現,這些故事、創作與應用,大多由彩虹的形狀、顏色,以及它的彼端/盡頭這三大共通點出發。例如日本、北歐和希臘,都有將彩虹視為「橋梁」或是通道的傳說。也許是因為它高掛天上,且有些虛無飄渺,這些彩虹橋要不就是供神祇行走或聯絡之用,要不就是做為人界與天界的連結。
臺灣的原住民族(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也有類似的文化觀。而彩虹同時出現的多種顏色,則常被視為多元、共融和平權的象徵。雖然未必7種顏色全部使用,但不管是宗教、種族或性別等組織團體,都不約而同以此豐富多彩的顏色來闡述自身信念。
目前以彩虹為主題的繪本當中,從科普角度切入的有《彩虹是什麼?》、《誰偷了彩虹?》,以及分別做為顏色認知書的《小鴨的彩虹》和以彩虹譬喻助人和分享之樂的《彩虹花》等等。《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如書名點出的,是一場在不同領域之間的探險,延伸的面向廣泛,說它是一本彩虹專著也不為過。
從古至今的人類究竟是怎麼對彩虹展開探索、賦予意義?不妨翻開這本書,一起看看各種你可能從未見過與想過的美麗彩虹及其奧祕吧!●
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
Over the Rainbow: The Science, Magic and Meaning of Rainbows
作者:瑞秋.戴維斯(Rachael Davis)
繪者:唐文嘉(Wenjia Tang)
譯者:黃靜雅
出版:親子天下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瑞秋.戴維斯
英國牛津大學數學學士畢業後,便於財經界工作。然而當母親被診斷出癌症末期時,瑞秋發覺人生如此短暫,應該將時光花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因此她辭去工作,並於薩里大學攻讀英文文學碩士,進而成為一名全職作家,至今仍寫作不輟。目前與她的丈夫和兩個女兒居住於英國南部的漢普郡。
繪者簡介:唐文嘉
出生於中國,2017年畢業於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主修插畫。在紐約工作與生活幾年後,於2020年定居於中國南京。作品受美國插畫年艦、美國插畫家協會、美國傳達藝術平臺與3x3插畫雜誌肯定。她合作的客戶包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雜誌》、DK出版公司與Airbnb等。
|
Tags:
說到彩虹,你會想到什麼?我的答案有三個,首先當然是下過雨後,會在天上看見的自然現象;再來是它做為LGBTQ+社群的象徵;最後是我很喜歡的一首經典歌曲Over the rainbow。除此之外,好像沒有更多認識了。
但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對彩虹留下一個不太一樣的記憶,那就是:「彩虹是可以做出來的」。這個認知是來自當時讀的一本故事合集,其中有個故事,描述一對小兄妹想跑到彩虹底下,以便看得更清楚一點,結果鄰居叔叔告訴他們彩虹在很遠很高的天邊,不可能跑到,並轉而拿出裝了水的水杯跟噴霧器,告訴他們在院子裡就能做出彩虹,故事最後並鼓勵小讀者也親自試試看。
當時的我對這麼簡單就能「做出彩虹」半信半疑,因為故事裡沒有說清楚,那個宛如「魔術」般的手法背後是什麼原理。
➤光與水的魔法
《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第一個章節〈彩虹的科學原理〉中,就清楚完整地呈現了,原來這美麗的色彩是來自於光進入水滴後經由折射、反射及色散而產生的。射出角度的不同,解釋了彩虹顏色為什麼會以這樣的順序排列。書中也解答了故事中鄰居叔叔為什麼要「背著太陽按壓噴霧器」,因為光線的進出都在水滴的同一側,所以得背對太陽且面對雨/水滴,才能看見彩虹。
彩虹的科學原理看起來「簡單」,但現今我們對於光和彩虹的認識,其實是經過許多哲學家及科學家不斷提出觀察,在前人的基礎上修正,檢驗與測試自己的理論,我們才對光有了更多的理解,進而解開彩虹形成的祕密。包括彩虹有幾種顏色、光是什麼顏色、光的行進方向等等,從公元前300年亞里斯多德提出看法開始,一直到西元1666年,牛頓以三稜鏡發現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為止,這趟解謎之旅竟然耗費了近2000年的時光!(註)
而順著陽光和水滴兩個要素往下延伸,《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作者戴維斯(Rachael Davis)進一步介紹了各種彩虹:霓、虹、雙胞胎彩虹、反射虹、被反射虹……這些看起來有點像又不太一樣的彩虹,來自於陽光不同的反射次數、穿過雨滴跟反射的先後順序,以及下雨的次數。
繪者唐文嘉的插畫不只在書中稱職地提供了視覺上的輔助,她更露出精彩的一手,將這些彩虹全部集中在一個畫面上,不僅富有美感,更具體清楚地呈現出這些彩虹的差異。這樣的奇景絕非憑空想像,事實上,在2022年時,彰化鹿港就曾經出現過5道彩虹並存的罕見美景。
讀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跟我產生一樣的困惑:既然「陽光」可以形成彩虹,那月光呢?彷彿要回應我的疑問,戴維斯立刻接著帶領讀者探討不同類型的光穿透不同類型的水滴時所產生的現象。雖然要親眼看見這些奇特的自然現象並不容易,但藉著兩位作者的圖文,還是稍微揭開了這些自然現象的神祕面紗。
這裡容我賣個關子,將閱讀的探索樂趣留給讀者。看著這些可說是天時地利之下才能出現的景象,不禁也好奇起來,究竟光和水的排列組合,是否還存在著我們未知的發現呢?
➤多元的象徵
在科學的角度之外,戴維斯也踏進人文領域,分別從神話傳說、藝術、象徵意義等著手,追尋彩虹的身影。最讓人意外的,莫過於台中的彩虹眷村,竟也驚喜現身在書中。
雖然不同的文化和領域對彩虹的解讀有所差異,但我們可以粗略發現,這些故事、創作與應用,大多由彩虹的形狀、顏色,以及它的彼端/盡頭這三大共通點出發。例如日本、北歐和希臘,都有將彩虹視為「橋梁」或是通道的傳說。也許是因為它高掛天上,且有些虛無飄渺,這些彩虹橋要不就是供神祇行走或聯絡之用,要不就是做為人界與天界的連結。
臺灣的原住民族(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也有類似的文化觀。而彩虹同時出現的多種顏色,則常被視為多元、共融和平權的象徵。雖然未必7種顏色全部使用,但不管是宗教、種族或性別等組織團體,都不約而同以此豐富多彩的顏色來闡述自身信念。
目前以彩虹為主題的繪本當中,從科普角度切入的有《彩虹是什麼?》、《誰偷了彩虹?》,以及分別做為顏色認知書的《小鴨的彩虹》和以彩虹譬喻助人和分享之樂的《彩虹花》等等。《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如書名點出的,是一場在不同領域之間的探險,延伸的面向廣泛,說它是一本彩虹專著也不為過。
從古至今的人類究竟是怎麼對彩虹展開探索、賦予意義?不妨翻開這本書,一起看看各種你可能從未見過與想過的美麗彩虹及其奧祕吧!●
跨域探險隊:發現彩虹
Over the Rainbow: The Science, Magic and Meaning of Rainbows
作者:瑞秋.戴維斯(Rachael Davis)
繪者:唐文嘉(Wenjia Tang)
譯者:黃靜雅
出版:親子天下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瑞秋.戴維斯
英國牛津大學數學學士畢業後,便於財經界工作。然而當母親被診斷出癌症末期時,瑞秋發覺人生如此短暫,應該將時光花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因此她辭去工作,並於薩里大學攻讀英文文學碩士,進而成為一名全職作家,至今仍寫作不輟。目前與她的丈夫和兩個女兒居住於英國南部的漢普郡。
繪者簡介:唐文嘉
出生於中國,2017年畢業於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主修插畫。在紐約工作與生活幾年後,於2020年定居於中國南京。作品受美國插畫年艦、美國插畫家協會、美國傳達藝術平臺與3x3插畫雜誌肯定。她合作的客戶包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雜誌》、DK出版公司與Airbnb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童書評》魔法瓶中的視覺語言:讀高京淑《中了魔法的瓶子》
閱讀更多
話題》多元族裔鑲嵌畫背後的辛酸美國夢:讀《櫃檯沒大人》
閱讀更多
童書評》情緒只是需要好好接待和聆聽,評《情緒大飯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