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新竹客庄的作家張郅忻,完成「客途三部曲」《織》、《海市》、《山鏡》後,近期出版以自身阿婆為原型人物的長篇小說《秀梅》。秋日微雨的週六夜晚,舉辦新書朗讀分享會並邀請同為客籍的小說家高翊峰對談。
活動開始,高翊峰笑稱長時間以來,自己頭髮白了,在客籍作家群裡,卻仍是年紀較輕的一位,因而特別開心看見張郅忻的出場,「終於可以說我們有一個『細妹』了。」他進一步分享閱讀《秀梅》時,備受勾動的客庄記憶。
➤並不只是饞人的料理
「我細細研究小說角色做的雞酒,發現和我們的做法一模一樣。」高翊峰說。雖然與張郅忻分屬不同客庄,慣用的客語腔調相異,談及料理,仍有高度共鳴。《秀梅》以不同灶下(廚房)區分章節,藉21道料理帶出故事,呈顯主角秀梅自幼做人養女,嫁為人婦,成為母親,再至成為家中「阿婆」的人生際遇。
書中一道〈竹修仔〉,並非真正可食的菜餚,而是大人用來教訓小孩的竹枝。張郅忻回憶小時候不乖,阿公就會說:「分你食竹修仔!」她便踩著排開的藤椅竄逃,讓手持竹修仔的阿公來回追趕。
高翊峰回應,孩童時期,外婆會站在伙房的曬穀場大喊他的小名,「如果她喊三聲,我還沒出現,就麻煩了。」他補充:「因為那代表我距離她太遠,聲音傳遞不到,或者我趕不回來。」雖然從未吃過外婆手中的竹修仔,但這項物品遂帶有制約與控制的隱喻。
高翊峰多次提及《秀梅》料理中的文學隱喻。〈雞酒〉一篇,秀梅生頭胎長孫時,日日有雞酒吃;生女孩,婆婆煮半個月的雞酒;再生妹仔,一週便無雞酒可吃。「這道菜有隱隱然的悲傷感,是客家女性在當時的命運。」
故事末尾,秀梅孤身背著兒子阿壽牯出門看海。她一步一步往海裡走,直到阿壽牯在岸邊出聲喊她,彼時海水已淹至胸口。藉由描寫雞酒,作者不僅觸及時代對於女性的桎梏,高翊峰提醒:「女人坐月子食雞酒,是為了有奶水哺育下一代。」小說裡秀梅卻走向大海,靠近死亡,是富含層次的精彩描寫。
➤灶下,傳承記憶的寶藏地
張郅忻自言過往很少下廚,待小孩長大一些,偶爾吃膩外食,才開始做飯。她回憶某次做麵線蛋,「用油煎蔥白,一點點鹽,加蛋,蛋上面也要有一點點鹽。等煎到有香氣了,再加水、麵線。」照著記憶裡阿婆的步驟烹調,雖然味道並非百分之百相像,但在自己的廚房與兒子共食這道料理,當下帶給她很大的感動。
身為母親家族裡首位出生的孫輩,高翊峰則分享兒時的複雜心境。逢年過節,他與眾多叔伯舅舅坐主桌,負責烹煮菜餚的阿婆、母親、阿姨待在廚房。輩份最低的他得遵守禮節,正襟危坐。偶爾聽見廚房傳來笑聲,高翊峰笑說:「我小時候有一種很不爽的心情,覺得可惡,她們在裡面吃什麼好料。廚房裡的食物一定比我們餐桌上的好吃!」女性在灶下忙碌,端出一道道美食佳餚,在孩童高翊峰眼裡,廚房就是一個充滿寶藏的天堂。
《秀梅》的場景從養父母家「山頂个灶下」,至生父母家「紅崁頭个灶下」,嫁作人妻後「心臼个灶下」,歷經「分灶」(分家),在兒子開設的餐館裡操持「楓林个灶下」,最後,不同的女性角色擁有「自家个灶下」。張郅忻巧妙運用空間轉換,處理漫長的時間推移。
秀梅曾從阿姆那裡習得醃菜方法,依卡將指示做出雞卵茶,發明配合時代潮流的餐點餵養後輩,「這些女人用食物傳承記憶,更年輕的女性也用食物來承接記憶。」高翊峰說。小說後半部串起印尼的客籍女性、越南女性走入秀梅家的灶下,共同進入流動的時代,更反映出豐富的女性形象。
➤向死而生的吃食與書寫
「三明治。」阿星一邊咀嚼嘴裡的食物一邊說。小魚和小辰也跑過去各拿一個。三個細人在灶下食三明治,露出滿足的笑容。
「姐,三明治裡面怎麼有一粒一粒的?」
阿星打開三明治看了一下說:「是黃冰砂啦。」
「美而美的沒有黃冰砂吧?」
「這是阿婆三明治!」
——〈阿婆三明治〉,《秀梅》
朗讀時,張郅忻流暢地切換客語及華語,使《秀梅》作品的聲音更立體。〈阿婆三明治〉是她特別想分享的篇目,彼時工業區興起,雙薪家庭增多,湖口有了第一家美而美。小孩鬧著想吃,阿婆發揮巧手製作,「我覺得這篇有一點可愛,也代表了阿婆對我們三姊妹的愛。」張郅忻微笑著說。
她同時與讀者分享多張家族珍藏的舊照片,即使並非全然可供對照,仍不難發現《秀梅》一書轉化了許多作者或家族成員的真實經驗。
對談尾聲,張郅忻回應處理「家族書寫」的動機,引用近期閱讀的書籍《與死者協商》,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談論創作過程的文句:「所有的寫作,其深層動機都是來自對『人必有死』這一點的畏懼和驚迷。」
張郅忻解釋,「我知道人有一天會走,這個地方會消失。我知道這個終點,我想要在這個終點之前,留下一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東西。」而這,就是她何以在書寫裡埋藏大量家族故事的原因。
高翊峰重提秀梅走入海裡的意象,接著補充〈雞卵茶〉、〈豬肉水〉篇章,當角色已虛弱得無法自持,臨死之際,仍欲進食以延續一點短暫的生命。「我們常說吃東西是為了活下去,其實吃東西,也是靠近死亡的過程。」高翊峰說。或許正因為死亡終將抵達,於是生,才有了更為深刻的意義。●
秀梅
作者:張郅忻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張郅忻
1982年生於新竹,現居桃園。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希望透過書寫,尋找生命中往返流動的軌跡。曾於蘋果日報撰寫專欄「長大以後」、人間福報副刊專欄「安咕安咕」、「憶曲心聲」。
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及《憶曲心聲》;長篇小說《織》、《海市》及《山鏡》;兒少小說《館中鼠》。另有《重寫與對話:臺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博士論文專書出版。
《孩子的我》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織》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長篇小說獎及臺灣歷史小說獎推薦獎。曾獲金鼎獎、桐花文學獎、客家歷史小說獎、202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首獎等。
|
Tags:
張郅忻(左)與高翊峰(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出身新竹客庄的作家張郅忻,完成「客途三部曲」《織》、《海市》、《山鏡》後,近期出版以自身阿婆為原型人物的長篇小說《秀梅》。秋日微雨的週六夜晚,舉辦新書朗讀分享會並邀請同為客籍的小說家高翊峰對談。
活動開始,高翊峰笑稱長時間以來,自己頭髮白了,在客籍作家群裡,卻仍是年紀較輕的一位,因而特別開心看見張郅忻的出場,「終於可以說我們有一個『細妹』了。」他進一步分享閱讀《秀梅》時,備受勾動的客庄記憶。
➤並不只是饞人的料理
「我細細研究小說角色做的雞酒,發現和我們的做法一模一樣。」高翊峰說。雖然與張郅忻分屬不同客庄,慣用的客語腔調相異,談及料理,仍有高度共鳴。《秀梅》以不同灶下(廚房)區分章節,藉21道料理帶出故事,呈顯主角秀梅自幼做人養女,嫁為人婦,成為母親,再至成為家中「阿婆」的人生際遇。
書中一道〈竹修仔〉,並非真正可食的菜餚,而是大人用來教訓小孩的竹枝。張郅忻回憶小時候不乖,阿公就會說:「分你食竹修仔!」她便踩著排開的藤椅竄逃,讓手持竹修仔的阿公來回追趕。
高翊峰回應,孩童時期,外婆會站在伙房的曬穀場大喊他的小名,「如果她喊三聲,我還沒出現,就麻煩了。」他補充:「因為那代表我距離她太遠,聲音傳遞不到,或者我趕不回來。」雖然從未吃過外婆手中的竹修仔,但這項物品遂帶有制約與控制的隱喻。
高翊峰多次提及《秀梅》料理中的文學隱喻。〈雞酒〉一篇,秀梅生頭胎長孫時,日日有雞酒吃;生女孩,婆婆煮半個月的雞酒;再生妹仔,一週便無雞酒可吃。「這道菜有隱隱然的悲傷感,是客家女性在當時的命運。」
故事末尾,秀梅孤身背著兒子阿壽牯出門看海。她一步一步往海裡走,直到阿壽牯在岸邊出聲喊她,彼時海水已淹至胸口。藉由描寫雞酒,作者不僅觸及時代對於女性的桎梏,高翊峰提醒:「女人坐月子食雞酒,是為了有奶水哺育下一代。」小說裡秀梅卻走向大海,靠近死亡,是富含層次的精彩描寫。
➤灶下,傳承記憶的寶藏地
張郅忻自言過往很少下廚,待小孩長大一些,偶爾吃膩外食,才開始做飯。她回憶某次做麵線蛋,「用油煎蔥白,一點點鹽,加蛋,蛋上面也要有一點點鹽。等煎到有香氣了,再加水、麵線。」照著記憶裡阿婆的步驟烹調,雖然味道並非百分之百相像,但在自己的廚房與兒子共食這道料理,當下帶給她很大的感動。
身為母親家族裡首位出生的孫輩,高翊峰則分享兒時的複雜心境。逢年過節,他與眾多叔伯舅舅坐主桌,負責烹煮菜餚的阿婆、母親、阿姨待在廚房。輩份最低的他得遵守禮節,正襟危坐。偶爾聽見廚房傳來笑聲,高翊峰笑說:「我小時候有一種很不爽的心情,覺得可惡,她們在裡面吃什麼好料。廚房裡的食物一定比我們餐桌上的好吃!」女性在灶下忙碌,端出一道道美食佳餚,在孩童高翊峰眼裡,廚房就是一個充滿寶藏的天堂。
《秀梅》的場景從養父母家「山頂个灶下」,至生父母家「紅崁頭个灶下」,嫁作人妻後「心臼个灶下」,歷經「分灶」(分家),在兒子開設的餐館裡操持「楓林个灶下」,最後,不同的女性角色擁有「自家个灶下」。張郅忻巧妙運用空間轉換,處理漫長的時間推移。
秀梅曾從阿姆那裡習得醃菜方法,依卡將指示做出雞卵茶,發明配合時代潮流的餐點餵養後輩,「這些女人用食物傳承記憶,更年輕的女性也用食物來承接記憶。」高翊峰說。小說後半部串起印尼的客籍女性、越南女性走入秀梅家的灶下,共同進入流動的時代,更反映出豐富的女性形象。
➤向死而生的吃食與書寫
朗讀時,張郅忻流暢地切換客語及華語,使《秀梅》作品的聲音更立體。〈阿婆三明治〉是她特別想分享的篇目,彼時工業區興起,雙薪家庭增多,湖口有了第一家美而美。小孩鬧著想吃,阿婆發揮巧手製作,「我覺得這篇有一點可愛,也代表了阿婆對我們三姊妹的愛。」張郅忻微笑著說。
她同時與讀者分享多張家族珍藏的舊照片,即使並非全然可供對照,仍不難發現《秀梅》一書轉化了許多作者或家族成員的真實經驗。
對談尾聲,張郅忻回應處理「家族書寫」的動機,引用近期閱讀的書籍《與死者協商》,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談論創作過程的文句:「所有的寫作,其深層動機都是來自對『人必有死』這一點的畏懼和驚迷。」
張郅忻解釋,「我知道人有一天會走,這個地方會消失。我知道這個終點,我想要在這個終點之前,留下一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東西。」而這,就是她何以在書寫裡埋藏大量家族故事的原因。
高翊峰重提秀梅走入海裡的意象,接著補充〈雞卵茶〉、〈豬肉水〉篇章,當角色已虛弱得無法自持,臨死之際,仍欲進食以延續一點短暫的生命。「我們常說吃東西是為了活下去,其實吃東西,也是靠近死亡的過程。」高翊峰說。或許正因為死亡終將抵達,於是生,才有了更為深刻的意義。●
秀梅
作者:張郅忻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張郅忻
1982年生於新竹,現居桃園。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希望透過書寫,尋找生命中往返流動的軌跡。曾於蘋果日報撰寫專欄「長大以後」、人間福報副刊專欄「安咕安咕」、「憶曲心聲」。
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及《憶曲心聲》;長篇小說《織》、《海市》及《山鏡》;兒少小說《館中鼠》。另有《重寫與對話:臺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博士論文專書出版。
《孩子的我》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織》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長篇小說獎及臺灣歷史小說獎推薦獎。曾獲金鼎獎、桐花文學獎、客家歷史小說獎、202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首獎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現場》「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客籍文學家的私房文學走讀路線大公開
匯聚各界文學、藝術、文史、飲食、語言、地方創生等領域文化人,共同商討交流當代文化藝術與客家議題的「參詳camˊ xiongˇ.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閱讀更多
對談》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張郅忻X張亦絢談《山鏡》以及「客途三部曲」
閱讀更多
書.人生.張郅忻》風鈴碎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