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航行到衛城,張惠菁從作家轉身成總編輯

2019-10-02 21:00

作家/衛城總編輯張惠菁

8月27日,共和國出版集團旗下的衛城出版宣布9月起推出3個書系,Being、Belong、Beyond,在張惠菁出任總編輯一百多天之後,在如霧般籠罩的出版市場,衛城重新確立航道,以及所要停靠的,每一座小小的島嶼。

去(2018)年年底,出版人莊瑞琳離開一手打造的衛城,成立春山出版,接續她在衛城聚焦台灣歷史轉型與發展的自製書路線。這激盪出文化界一種望向星空般的想像,就像米其林三星餐廳換了主廚,如果春山繼承了衛城的DNA,那麼7年來已經樹立鮮明品牌形象的衛城,將會長出怎樣的新枝葉?

此後不久,就傳出木馬文化執行長陳蕙慧邀請作家張惠菁出任衛城總編輯的消息。今年2月木馬文化才出版張惠菁睽違六年的最新散文集《比霧更深的地方》,文壇和讀者正在慶賀「散文女王」的「回歸」,但3個月後的5月1日,她有了新的頭銜,衛城出版總編輯,而作家盛浩偉同時也以主編身分登場。

Openbook閱讀誌特別專訪張惠菁,向讀者說明衛城近期的出版規劃。


_DSC4531.JPG

作家盛浩偉新任衛城出版主編(王志元攝)

對張惠菁來說,今年的勞動節始於高度的緊張,強大的壓力。

2017年,張惠菁告別了工作10年的中國大陸安索帕,回到台灣。她自承十分疲累,長久以來,每當她自問「我是誰?」,都會在名字後面括弧,填進「作家」二字。閱讀之外,她恆常依賴寫作析理困惑,校正方位,推動自己前進。安索帕是全球數位行銷領導者,而她最後做到策劃總監,深刻理解科技如何滲透生活,影響大腦。

既是策畫總監又是作家,但人生可不可以不靠寫作導航,就在真實的世界中前進呢?張惠菁不是沒有嘗試過,到頭來卻發現,她並沒有不愛廣告工作,但不能只有工作,那個工作也不能等於她,一切終究又回到「我到底是誰」的叩問。

那樣的叩問也曾經出現在二十多年前,她在愛丁堡大學讀博士,研究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時,「我怎麼做研究做到這裡來呢?為什麼走到這個時點才發現呢?」因為找不到知識與自身的連結,卡住了,沒有動力往前走,那反而成了她寫小說與散文的起點,幾年之內拿遍各項文學獎。

從北京回到台灣,張惠菁選了一條逸出寫作的路線,或者說,另一種形式的創作追求。她幫藝術家好友郭宏法策劃一檔展覽(郭宏法即努力要撕掉插畫家標籤的紅膠囊),復又參與新竹市「步行城市」計畫,透過某一個景點譬如新竹火車站的書寫,爬梳其歷史縱深,重新串接記憶斷裂之處,替代大眾整理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她忽然生出一種體悟,認為這比出版一本印上「張惠菁」的散文集,或者解決自身的焦慮、困惑,更加有意義。

彷彿一切都剛好,因為進入了一項比個人的寫作更有意義的計畫,以及策展之後,冒出「找一份長期工作」的念頭,生命情境微妙轉換的時刻,陳蕙慧來探問她到衛城擔任總編輯的可能。

出版界真的大不同了,這是《比霧更深的地方》面市時帶給張惠菁的驚愕。1999年她出版第一本書《惡寒》,往後的十多年,所生產的每一本書,多半以接受《中國時報》開卷版或《聯合報》讀書人版的採訪這樣的路徑抵達讀者,但2019年她所面對的諸多網路原生媒體,文字之外,影片顯然是更重要的構成。宣傳要很用力,經營臉書要很用心,這似乎也是她必須學習的。

不只是作為一個作家,她還要快速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出版人。


zi_zhi_shu_.jpg

衛城出版的自製書,見證台灣許多歷史的轉型與發展。

衛城出版性格鮮明,本土自製書如《百年追求》、《南風》、《億萬年尺度的台灣》、《我們的島》、《廢墟少年》……翻譯書如《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用莊瑞琳的話,都是「非主流但重要的邊緣議題」。「這個基因當然會繼續存在」張惠菁承諾。

張惠菁出任總編輯後,7月出版了第一本書《大分流》,這是莊瑞琳簽的書,當時3B書系尚在醞釀,為新書發想文案時,「我怎麼覺得我是一個很好的影子寫手?」張惠菁對盛浩偉說,有點興奮。

可能因為做過廣告人,她發現自己很容易找到產品的靈魂,而書作為一種產品,可以對消費者說的話,拉出的面向,又遠比電視機、香蕉牛奶、可口可樂繁複而深廣。「一開始壓力真的很大,有太多的東西必須看,一邊做一邊學,但是慢慢的,我回到出版的最本質,幫書說話,把它們帶給可能喜歡,或者需要的人,這件事情是有魅力的。」

現實面則是數字。單純當作家的時候,張惠菁「從來沒有思考過成本」,現在必須面對衛城每一本書的銷售數字,在理想與現實中取得平衡,對自己過去於經營出版的無知無感,「我深感慚愧」。

剛上市的班納迪克.安德森《全球化的時代》是張惠菁自己擔任責編。若是20年前編這一類的書,「我一定當學術書做」,如今的她,無論讀書、選書、編書,「都攜帶著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們會指出當年的菲律賓反抗殖民與此時此刻的台灣,兩者之間的連結,讓這本書可以和我們的時代對話,要設法把產生的共鳴傳遞給讀者。」

本土自製書的部分,《羅漢門》是她簽下的第一本書,小說家錢真對朱一貴事件的推理與想像,語言是現代的。11月將出版備受矚目的傅榆《我的青春/在台灣》,之後還有與台灣首部政治劇《國際橋牌社》合作的電視小說,前者述說一個1982年出生,馬來西亞華僑與印尼華僑的女兒,透過拍攝政治紀錄片重新認識台灣以及認同的故事;後者的舞台,架構在90年代掙扎著成為民主國家的台灣,「回頭去看,那真是一個大時代啊」張惠菁感嘆。

大學時張惠菁並未修習後來蔚為顯學的台灣史,對於台灣共同體的記憶是後來補上,正在建構中。Belong將會推出一個台灣史書系,由一群三、四十歲代的台灣史學者共同討論與選題。有趣的是,都是女性學者的視角,張惠菁笑說她真的不是故意的。

張惠菁從未曾強調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卻是一個把漢娜.鄂蘭傳記《愛這個世界》當作「高級的心靈雞湯」的讀者,所以當然也不是故意的,但她已簽下的幾本書,有一本西蒙.波娃的新傳記,一本獨眼戰地女記者柯爾文的故事。「我們會更靠近人,更靠近故事,人的故事最有魅力。」衛城四人小組在小房間內形成了共識。

衛城的新書系,首先為Being,希望從人的故事出發,訴說經驗與生命史,《我的青春/在台灣》即為其一;其次為Belong,主要談群體認同、記憶與歷史,第一號作品即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羅漢門》;最後為Beyond,以世界知識與靈感的書系,第一棒《美國夢的悲劇》,二棒《全球化的時代》,是前總編輯莊瑞琳所簽下的書。


shu_xi_.jpg

衛城出版新書系標誌(取自衛城出版粉絲專頁

3B書系包裹了衛城之於知識和閱讀的態度。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台灣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奮揚並陣痛著。當有人說這是出版最壞的時代,大家都不買書了,張惠菁看到的是集體的焦慮,以及對於理解自己與世界的渴望,是一個出版選題大爆發的時代,「閱讀使我們在未知面前成為航行者」,她真心相信。

每一本書都是一座小小的島嶼。航行到衛城,如今張惠菁「整個心思都被出版填滿」,待校閱的書稿從不離身,寫作量低到每週只維持一個專欄,「創作的慾望和做書,真的很難兼顧。」木馬文化盤算明年再為她出一本書,「後年好嗎?」她只好這樣回答,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一般。

nei_wen_yong_tu_c.jpg

 

luo_han_men_.jpg羅漢門
作者:錢真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錢真
本名錢映真,南投竹山人,現居臺南,寫作亦學習南管。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曾任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曾獲臺灣歷史小說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桃城文學獎、臺中文學獎。

 


quan_qiu_hua_.jpg 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narchists and the Anti-colonial Imagination
作者: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譯者:陳信宏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班納迪克.安德森
出生在二戰前的中國昆明,生前是康乃爾大學國際研究Aaron L. Binenjorb講座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的東南亞研究學者。精通印尼、爪哇、泰、泰加洛語,拉丁文與多種歐洲語言。其對民族主義起源的研究,具有高度開創性,深刻影響當代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各個領域。是20、21世紀之交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大師之一。

《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是安德森晚年著作,最早出版於2005年。當彼21世紀初期之時,柏林圍牆已然倒塌,網際網絡技術串聯世界,媒體曾經熱衷於描繪無遠弗屆、平坦無礙的全球化榮景。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已看出「全球化」並未帶來平等。此書可說是安德森在21世紀全球化浪潮初起之際,借19世紀末的歷史喻今之作,他在前言中說:「讀者如果在本書中看到一些和我們的時代平行、共鳴的現象,他們沒有看錯。」

安德森的其他著作有:《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之政治文化》,《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