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跟姐姐到安平外公家,發現一家「書店」,很多小朋友在板凳上看書,我們不客氣跟著進門,對整排書架東翻西翻,結果逛完出來時有個小孩跟我們收錢,「他看了幾本⋯⋯」「她看了哪幾本⋯⋯」,那時才知道,進來看是要付錢的,原來這叫租書店。
國中時為了考試晚上K書,一兩個鐘頭過去了,攤在眼前還是那兩頁,時間似乎靜止在無聲的刻度上,身體像坐牢,靈魂飛出去留著空殼杵在那裡,這像是一種超現實的閱讀體驗。
記得以前在書店上班,有次讀書節視覺發想,提到閱讀地點的使用——圖書館、教室、書房、書店、餐桌、浴室、海邊⋯⋯在陌生的地點打開書本、前往陌生的地點閱讀,像是雙重冒險。那時候的誠品似乎打造出一個閱讀姿勢——別人正在看更好看的書,而且外國的書更好看(更好賣,價格更高),書的結構被放大成為視覺焦點,書的身體成為展示主體,像一件藝術雕塑品。
自己接案後,閱讀常來自一種歉疚感。有時候是對陌生的書,產生「讀過了」的錯覺,可能因為書市平台的訊息讓人錯亂。那時候的閱讀經驗通常不是來自書,而是來自設計書的過程。似乎人找書,書也在找人,若在二手書市,這種感受可能更加強烈。我有時會想,閱讀經驗可以支援設計嗎?或是相反。或者說,書會來教我如何設計它嗎?
剛去書店上班時,當時的企劃部主管拿出一張方形DM來說明「一面形象一面行銷」的設計概念,後來我就用「作形象」的概念來做書店櫥窗——閱讀不拘手段,不限材料,書店的獨立空間「櫥窗」就是最佳的放空場所,就像歐洲拱廊街的入口櫥窗,可以在關鍵的近距離來呈現精緻的人文縮影。
2002年網路與書出版了《做愛情》,封面俯拍一箱一箱的愛情物件(攝影何經泰、設計張士勇),當時被這種視覺手法啓發,就將櫥窗的空間經驗轉到平面經驗,執行了《布爾喬亞》、《時尚考》、《黃金時代》、《咖啡精神》、《美食考》⋯⋯的裝幀。當時住頂樓加蓋,空間比較大,就將相關物件裝置起來,搭了一整面牆,再請攝影師來打光拍照,幾本書進行下來,像是經歷了歐洲中產階級的物件考。後來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再借用了臺大標本館,開啟另一個奇幻攝影棚經驗,那些地震測試儀、蝙蝠、巨嘴鳥⋯⋯成了視覺道具,不可思議地收進了書中。這種從空間轉到平面的設計經驗,就像是將物件當成黑盒子,一一解碼轉譯再釋回給大眾。
為報紙副刊畫插畫,也是一種特殊的經驗。當時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在挪威森林咖啡館看到拙作《不連續記憶體》,打開我的副刊拼貼經歷。記得其中一篇〈向學運世代或網路世代傾斜?〉,用了10張拼貼,左傾15度、右傾15度,像屏風一樣在版面中展開。袁哲生的〈羅漢池〉上下兩篇則是造景,一個後花園跟一個開滿奇花的池塘,羅漢腳獃立在其中。許舜英〈我們必須很有錢〉讓畫面闖入了富貴列車,李維菁的〈男朋友的妹妹〉則是兩個蒙面怪客的拼貼。後來也設計了《我是許涼涼》,讀到《家族盒子:陳順築》(維菁執筆)的記錄傳記時,感到雙重的失落,他(她)們倆人都英年早逝。
閱讀副刊是一種驚喜偶遇,文本會上下左右前後交會。跟雜誌不同,報紙版面很少留白,除了詩與插畫。說到「留白」,西方中世紀的祈禱書,內容塞得滿滿的,展現壯麗的恩典。早期東方線裝書,用竹簡線條排列,空間都不會輕易浪費。紙本的「留白」設計,似乎是消費跟慾望的起點,當留白產生的那一刻,讀者的想像空間也同時誕生。
詩集可能是留白最多的紙本,詩集常常是一種合理的反抗,閱讀台灣50、60年代的詩集,如楊喚《風景》、周夢蝶《孤獨國》、方思《夜》,朱沉冬《弦柱》⋯⋯小心翼翼白、人文白、超現實白、極簡白、日光燈白、象牙白……,詩集大量的「白」,跟主文一起呼吸,開啟想像,也將微小的雜訊放至極大,像窺探啞巴的內心世界。
最近幾年閱讀到30年代,感覺是喜悅的,尤其是相關的裝幀圖文,而這些內容其實也是反共抗俄、五四運動、左翼思潮的時代背景。30年代的書籍陸續研究出土,東亞文藝圈呼之欲出,似乎是個新的課題。記得小時候常看到大量圖案設計的書,後來才知道幾乎都來自30年代的東京與上海,美型模仿來自古典派,幾何結構的美感始自現代派,然後有了Art Deco都會摩登風格。日本西化後匯集傳統浮世繪與民藝素材,把裝飾圖案與字體,帶到東亞的高峰。20、30年代興盛的雜誌出版,給了40年代的「廣告畫」大量素材,各種標準字與圖案,都匯集到平面設計的系統中,形成一波風潮。所以歐美出版若要出早期的東亞「廣告畫」,japan跟china 這兩個主題剛好是兩本厚厚的磚塊書。
裝飾圖案跟流行雜誌不會同步,是之後的集結出版,比如工藝圖像、廣告插畫、各式LOGO標準字體。中國廣告畫是上海美女牌與城市影像,日本廣告畫有浮世繪與現代紋樣,台灣廣告畫的想像是什麼?八家將、媽祖、水牛、農村、青山綠水、竹藝、宮廟、原住民紋樣⋯⋯現有的想像基調是模糊的,但我相信一定會充滿台灣的活力。
很難想像中國在20、30年代,這麼依賴日本的文化輸入,包裝設計對傳統文人來說是較不入流的,不像書畫傳統。30年代有大量的裝幀都是書畫家「玩」出來的,但我卻覺得比起他們的水墨花鳥,這些玩票創作更有意思,更具現代精神。後來設計西西的《侯鳥》、《織巢》封面,讓我連結到作者的30年代,也用了一些紋飾來表達香港的現代精神。
設計翁鬧的《破曉集》,則讓我重新體會「新感覺派」。戰爭天災摻雜了龐大的陌生壓迫訊息,戰爭結束洪水退掉,這種現實又讓人感覺是另一個夢,原有的生活節奏跟價值被推翻,「新感覺」可能也變成了「超現實」。或許翁鬧的夢想就是進入現代都會成為作家,而這種距離,像得不到的愛情一樣迷人。百年前歌頌機械主義、使用螺旋線條的未來派,跟物件詩一起曇花一現,而我在閱讀黃華成設計的《劇場》,或林亨泰早期的詩作中,也發現了這種跳躍性,跳過海峽與語言、跳過白色恐怖,甚至潛移到網路的向量圖,字形結構,台灣一直有著這種躍進的活力。
雜七雜八的閱讀,會有一種感覺:歷史像一截斷尾求生的壁虎尾巴,從30年代到50、70,從解嚴到80、90,台灣的過去跟未來都有新的故事,有感性的「在地」經驗,三不五十「倒退嚕」也會看到新的風景。●
黃子欽
裝幀、拼貼、影像創作。近年花在做田野的時間比設計還多,希望能在台灣歷史、殖民經驗、文化混血、學術大眾、菁英普羅之間裡頭找到神奇的開關與創作的火花。想像「聳」跟「ㄍㄧㄤ」的距離,並提升至藝術性。認真閱讀新書資料卡,但執行設計時不太管讀者想什麼,做拼貼時讓自己很開心。認真時太嚴肅,亂搞創作也覺得別人看不懂,或許那個搞不清楚現實狀況的是真實的自己。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小時候跟姐姐到安平外公家,發現一家「書店」,很多小朋友在板凳上看書,我們不客氣跟著進門,對整排書架東翻西翻,結果逛完出來時有個小孩跟我們收錢,「他看了幾本⋯⋯」「她看了哪幾本⋯⋯」,那時才知道,進來看是要付錢的,原來這叫租書店。
國中時為了考試晚上K書,一兩個鐘頭過去了,攤在眼前還是那兩頁,時間似乎靜止在無聲的刻度上,身體像坐牢,靈魂飛出去留著空殼杵在那裡,這像是一種超現實的閱讀體驗。
記得以前在書店上班,有次讀書節視覺發想,提到閱讀地點的使用——圖書館、教室、書房、書店、餐桌、浴室、海邊⋯⋯在陌生的地點打開書本、前往陌生的地點閱讀,像是雙重冒險。那時候的誠品似乎打造出一個閱讀姿勢——別人正在看更好看的書,而且外國的書更好看(更好賣,價格更高),書的結構被放大成為視覺焦點,書的身體成為展示主體,像一件藝術雕塑品。
自己接案後,閱讀常來自一種歉疚感。有時候是對陌生的書,產生「讀過了」的錯覺,可能因為書市平台的訊息讓人錯亂。那時候的閱讀經驗通常不是來自書,而是來自設計書的過程。似乎人找書,書也在找人,若在二手書市,這種感受可能更加強烈。我有時會想,閱讀經驗可以支援設計嗎?或是相反。或者說,書會來教我如何設計它嗎?
剛去書店上班時,當時的企劃部主管拿出一張方形DM來說明「一面形象一面行銷」的設計概念,後來我就用「作形象」的概念來做書店櫥窗——閱讀不拘手段,不限材料,書店的獨立空間「櫥窗」就是最佳的放空場所,就像歐洲拱廊街的入口櫥窗,可以在關鍵的近距離來呈現精緻的人文縮影。
2002年網路與書出版了《做愛情》,封面俯拍一箱一箱的愛情物件(攝影何經泰、設計張士勇),當時被這種視覺手法啓發,就將櫥窗的空間經驗轉到平面經驗,執行了《布爾喬亞》、《時尚考》、《黃金時代》、《咖啡精神》、《美食考》⋯⋯的裝幀。當時住頂樓加蓋,空間比較大,就將相關物件裝置起來,搭了一整面牆,再請攝影師來打光拍照,幾本書進行下來,像是經歷了歐洲中產階級的物件考。後來寺山修司的《幻想圖書館》,再借用了臺大標本館,開啟另一個奇幻攝影棚經驗,那些地震測試儀、蝙蝠、巨嘴鳥⋯⋯成了視覺道具,不可思議地收進了書中。這種從空間轉到平面的設計經驗,就像是將物件當成黑盒子,一一解碼轉譯再釋回給大眾。
為報紙副刊畫插畫,也是一種特殊的經驗。當時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在挪威森林咖啡館看到拙作《不連續記憶體》,打開我的副刊拼貼經歷。記得其中一篇〈向學運世代或網路世代傾斜?〉,用了10張拼貼,左傾15度、右傾15度,像屏風一樣在版面中展開。袁哲生的〈羅漢池〉上下兩篇則是造景,一個後花園跟一個開滿奇花的池塘,羅漢腳獃立在其中。許舜英〈我們必須很有錢〉讓畫面闖入了富貴列車,李維菁的〈男朋友的妹妹〉則是兩個蒙面怪客的拼貼。後來也設計了《我是許涼涼》,讀到《家族盒子:陳順築》(維菁執筆)的記錄傳記時,感到雙重的失落,他(她)們倆人都英年早逝。
閱讀副刊是一種驚喜偶遇,文本會上下左右前後交會。跟雜誌不同,報紙版面很少留白,除了詩與插畫。說到「留白」,西方中世紀的祈禱書,內容塞得滿滿的,展現壯麗的恩典。早期東方線裝書,用竹簡線條排列,空間都不會輕易浪費。紙本的「留白」設計,似乎是消費跟慾望的起點,當留白產生的那一刻,讀者的想像空間也同時誕生。
詩集可能是留白最多的紙本,詩集常常是一種合理的反抗,閱讀台灣50、60年代的詩集,如楊喚《風景》、周夢蝶《孤獨國》、方思《夜》,朱沉冬《弦柱》⋯⋯小心翼翼白、人文白、超現實白、極簡白、日光燈白、象牙白……,詩集大量的「白」,跟主文一起呼吸,開啟想像,也將微小的雜訊放至極大,像窺探啞巴的內心世界。
最近幾年閱讀到30年代,感覺是喜悅的,尤其是相關的裝幀圖文,而這些內容其實也是反共抗俄、五四運動、左翼思潮的時代背景。30年代的書籍陸續研究出土,東亞文藝圈呼之欲出,似乎是個新的課題。記得小時候常看到大量圖案設計的書,後來才知道幾乎都來自30年代的東京與上海,美型模仿來自古典派,幾何結構的美感始自現代派,然後有了Art Deco都會摩登風格。日本西化後匯集傳統浮世繪與民藝素材,把裝飾圖案與字體,帶到東亞的高峰。20、30年代興盛的雜誌出版,給了40年代的「廣告畫」大量素材,各種標準字與圖案,都匯集到平面設計的系統中,形成一波風潮。所以歐美出版若要出早期的東亞「廣告畫」,japan跟china 這兩個主題剛好是兩本厚厚的磚塊書。
裝飾圖案跟流行雜誌不會同步,是之後的集結出版,比如工藝圖像、廣告插畫、各式LOGO標準字體。中國廣告畫是上海美女牌與城市影像,日本廣告畫有浮世繪與現代紋樣,台灣廣告畫的想像是什麼?八家將、媽祖、水牛、農村、青山綠水、竹藝、宮廟、原住民紋樣⋯⋯現有的想像基調是模糊的,但我相信一定會充滿台灣的活力。
很難想像中國在20、30年代,這麼依賴日本的文化輸入,包裝設計對傳統文人來說是較不入流的,不像書畫傳統。30年代有大量的裝幀都是書畫家「玩」出來的,但我卻覺得比起他們的水墨花鳥,這些玩票創作更有意思,更具現代精神。後來設計西西的《侯鳥》、《織巢》封面,讓我連結到作者的30年代,也用了一些紋飾來表達香港的現代精神。
設計翁鬧的《破曉集》,則讓我重新體會「新感覺派」。戰爭天災摻雜了龐大的陌生壓迫訊息,戰爭結束洪水退掉,這種現實又讓人感覺是另一個夢,原有的生活節奏跟價值被推翻,「新感覺」可能也變成了「超現實」。或許翁鬧的夢想就是進入現代都會成為作家,而這種距離,像得不到的愛情一樣迷人。百年前歌頌機械主義、使用螺旋線條的未來派,跟物件詩一起曇花一現,而我在閱讀黃華成設計的《劇場》,或林亨泰早期的詩作中,也發現了這種跳躍性,跳過海峽與語言、跳過白色恐怖,甚至潛移到網路的向量圖,字形結構,台灣一直有著這種躍進的活力。
雜七雜八的閱讀,會有一種感覺:歷史像一截斷尾求生的壁虎尾巴,從30年代到50、70,從解嚴到80、90,台灣的過去跟未來都有新的故事,有感性的「在地」經驗,三不五十「倒退嚕」也會看到新的風景。●
黃子欽
裝幀、拼貼、影像創作。近年花在做田野的時間比設計還多,希望能在台灣歷史、殖民經驗、文化混血、學術大眾、菁英普羅之間裡頭找到神奇的開關與創作的火花。想像「聳」跟「ㄍㄧㄤ」的距離,並提升至藝術性。認真閱讀新書資料卡,但執行設計時不太管讀者想什麼,做拼貼時讓自己很開心。認真時太嚴肅,亂搞創作也覺得別人看不懂,或許那個搞不清楚現實狀況的是真實的自己。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書.人生.王聰威》丟書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李靜宜》書,回憶,與外婆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吳妮民》在海明威的酒館裡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