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台上的兩位漫畫創作者韋蘺若明、PamPam與重量級總編黃健和的緣故,這場活動的讀者粉絲都呈現一種乖巧冷靜的特質,台下隱隱浮動一種愛在心裡口難開的曖昧氛圍。活動開始以快問快答暖身,首發搶先提問:
➽如果可以跟漫畫角色交往,你選擇誰?
大筆一畫就在答題板上揮毫作答的韋蘺若明,大方率性的性格一覽無遺。她的漫畫作品《送葬協奏曲》、《鬼要去哪裡》中常見敘事節奏鮮明、故事推展曲折,卻總能在細節處閃現光芒的靈巧感。最先回答這一題的韋蘺若明堅定說:「《棋魂》裡的塔矢亮。」隨後略帶笑意地補充:「喜歡對專業用心到變態的人。」
偏好配角型的PamPam答案則是《灌籃高手》的三井壽,「他對教練說:『教練我想打球』,那個畫面看得我——很想抱他!」PamPam在答題板上纖細圓潤的筆觸,如同手寫心意般濃厚的文字描繪,令人聯想到她的作品《癌症好朋友》、《瘋人院之旅》中畫風簡約輕巧,更多著墨在大量笑中帶淚的回馬槍敘事風格。
投入大辣至今17年的總編輯黃健和的答案則是:「劉興欽的機器人。」他滿帶暖暖念舊的語氣說:「我就想帶著它,走一下。」
➽心中的說故事天才?
韋蘺若明回答:「《西遊記》的吳承恩」,原因是故事中的人性與娛樂性都很強烈。PamPam則是手塚治虫,她解釋手塚的故事竟能涵括歷史、科幻、未來憧憬的想像,可說跨度遼闊,也深具人性的善惡表達。黃健和答道:「司馬遷」,他很是敬佩欣賞地說:「沒有一個人可以像他那樣,說的故事是歷史,但畫面感非常厲害。」
➽敘事作品裡哪個缺點,會讓你大翻白眼?
本身學戲劇的黃健和首先回答:「天神。每次都天神來了,一切就解決了,那前面幹嘛呢?」而PamPam最受不了的是虎頭蛇尾,「一開始很熱血,結局這麼草率?白費前面鋪的梗,草草結束很可惜啊!」韋蘺若明則無法接受矯情跟說教,尤其讀者很認真進入故事,角色突然用超越一般人的方式講話。韋蘺若明的語氣示範了「出戲」時,會如何使人「冷靜地火大」。
➽如果中大樂透,還想做現在的工作嗎?如果會,最想花大錢做什麼跟漫畫有關的呢?
目標明確的韋蘺若明表示:「想花大錢做宣傳。」她提到出版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常因沒有資源去照顧好行銷,導致曝光度與銷售量不穩,造成惡性循環,所以她最想自己砸錢做宣傳。而一有錢就會沒動力、不會想繼續的PamPam先是愉悅表示只想整天躺著,接著靈光乍現說:「啊——我可能會去做善事!」黃健和則說漫畫是可以做到老的,覺得漫畫跟酒「黏」在一起會很有意思,所以想開「漫畫酒館」,現場的讀者們聽了紛紛表示期待。
▇職人漫畫,首重專業,用初心與幽默推展劇情
常被問到台灣文化精神是什麼的韋蘺若明,接著分享她的創作心得。即便一開始在CCC上連載《送葬協奏曲》時,主辦單位明確要求符合文化傳承與推廣,但她強調漫畫創作在選擇主題時,首重自己的興趣。「自己喜歡的才會畫得好。」她不特別思考如何去迎合或討好,而是畫自己想畫的東西,畢竟讀者也只會選自己想看的作品。重點是:「你喜歡什麼就畫什麼,你喜歡讀者才會喜歡。」
韋蘺若明對生死和殯葬業很有興趣,但起手的田野調查必不可少,尤其職業漫畫重視職人專業的呈現,得先考究專業的部分,再帶入劇情結構。一開始除了消化大量專業的論文資訊,還要找到現實的從業人員做訪談,理解流程和心態。為了呈現專業畫面,她也買了幾本殯葬的書參考,「因為放在桌上很久,讓媽媽非常緊張。」韋蘺若明忍不住笑道。
編劇方面,除了找尋共同經驗、容易幫助讀者快速進入故事內容外,韋蘺若明強調漫畫編劇還有一個訣竅:幽默感。她補充:「也可以說是娛樂性。即使是在悲劇裡,愉快的東西能在閱讀時產生休息效果,再回到主線時就會產生節奏感。」
編劇過程創造的節奏感無法標準化或量化,是由每個人從小到大的閱讀,去培養自己的幽默感跟系統。但如果遇到連載時,一次呈現的篇幅不長,則要注意每一回的頭尾吸引度,必須在開頭和結尾都能緊抓人心。
▇別忘多運動,才能提供大腦正能量
黃健和詢問擅長連載的韋蘺若明:如果沒有連載壓力,是否會出現不同型態的作品?韋蘺若明回應,其實創作者的大腦在做事時多半都是直覺型,如果今天沒有連載壓力,她也會依據原本故事的長度編排,只是連載時需要較長的篇幅,就會用一樣的結構去拉長放大,中間再置入細節。
創作體質傾向游擊型、打帶跑的PamPam好奇問道:「都是怎麼規律自己的生活作息呢?」韋蘺若明說,前面提到的培養系統也包含培養規律的作息,尤其創作時間向來難以分配管理,真心只求不要熬夜、正常作息。她鄭重推薦:「運動非常重要,可以供給大腦正能量,也能幫畫畫的身體減少一些職業部位的疼痛。」
珍惜創作初心的韋蘺若明,也跟現場粉絲分享一部漫畫改編日劇的BL作品:《情色小說家》。劇中主角原本寫作情操高尚,礙於現實寫起工具書般的情色小說,除了有精彩的娛樂效果,更傳達內在深沉動人的創作魂。
提到自己的作品,韋蘺若明最後強調:「畫這些故事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生命力的強韌,感受到生活其實還是很有希望的。」
▇從生活找到故事,把悲慘瑣事變成笑點
PamPam提到,最初選擇用圖文的方式記錄生活,是因為出國留學很枯燥,沒有朋友,也沒有什麼題材可以畫,便決定用四格漫畫記錄每天的生活內容,不管是多無聊的小事情。
「第一個禮拜畫完後,某一天過得很衰,我就覺得『嗯!明天一定會更衰』,邊想就畫成了四格漫畫。等到隔天上完課回家,發現所有東西都被偷了。」
用畫筆「一畫成讖」的PamPam自此覺得生活好奇妙,每天都會有事情發生讓她畫,於是日日更新,養成固定記錄生活的習慣。
擅於說故事的PamPam也會嘗試另一種方法:彷彿脫口秀演員般藉由口語,把發生過的事情說給別人聽。看似輕鬆聊天,卻能在講述過程中思考要怎麼講對方才會覺得好笑,且比原來發生過的聽起來更有意思。
「講的過程,對方一定會有回應跟反饋,就可以從中擁有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透過口語方式,在轉述過程中,也幫助自己記下更深刻的印象。
講求工作效率的PamPam,還在公司上班時,會在下班後固定保留創作的時間,用最低限度的篇幅畫完想講的東西。等熟悉這樣的短篇方式後,有時超過篇幅就會自動濃縮。體貼的她顧及到有些人不習慣看漫畫,決定採取最大公約數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配合網路閱讀習慣,以簡單的圖文進行創作。
▇從癌症到洗內褲,從細節擊中讀者的共鳴點
韋蘺若明對PamPam說故事系統的養分源頭非常感興趣,PamPam順勢聊到自己從小就邊吸奶瓶邊看爸爸收藏的全套《老夫子》,長大後會去雜貨店買十元盜版的哆啦A夢漫畫。第四台的日本動漫對她也有影響,但最有感的是國小逛書店時看到紅膠囊的圖文書,引發她強烈的創作欲望。
PamPam坦言《瘋人院之旅》這類題材很少見,故事起源來自家庭,主角原型也是自己的親人,經過許多年的反芻,有機會申請到補助,才能把它畫出來。「構思的初期,除了本身經驗之外還是有些空白,需要找齊資料背景,不能憑空就畫出來。所以看了很多精神相關疾病的書,再把它跟故事整合。」她相信漫畫的讀者仍然會在乎一定程度的寫實性,因此除了幻想橋段,依然要有現實知識輔助。
漫畫中的文字彷彿口語般日常的PamPam,其實對暗藏的情緒、情感異常皆敏銳,她描述故事的文字比重不輸給圖畫中隱含的潛文本,也會有足夠的留白讓讀者有喘息的舒緩空間。為了忠實自己的觀看角度,呈現最貼近自己的真實感受,PamPam認為最重要的是,敘事中的心得或想法要能準確地擊中讀者的共鳴點。
愛搞笑的PamPam也不吝嗇分享最近的生活的小趣事,譬如想要洗內褲又想順便洗澡,結果外頭一聲巨響,出來看到整桶內褲全掉進垃圾桶。類似這樣無厘頭的自嘲,以及老天隨機降下的胡鬧慘劇,不斷在擁有特殊笑點的PamPam生活中,一再被精巧地捕捉成靈感來源。
辭職在家畫畫的PamPam一直狂看影集,她向大家推薦:《勁爆女子監獄》及《華麗女子摔角聯盟》。習慣搞笑的她難得正經起來,讚賞《勁爆女子監獄》這部描繪女生故事的真實性,毫無花瓶感:「它是一部回憶錄,透過在監獄裡認識到不同的人,講到宗教、種族和文化。那陣子我連作夢都會夢到裡面的人,像這樣的故事就很深刻的融入到我腦子裡。」
黃健和問道:「下一本書還會考慮要畫疾病嗎?」PamPam樂呵呵地回:「機會很大。因為爸爸很不注重健康,前兩天半夜心臟痛,在急診室裡還說:『老婆我要喝可樂』,被護士聽到才阻止。覺得……好像又有東西可以畫了!」
▇跨界的思考:有沒有準備說故事給全世界聽
黃健和從文化影劇畢業後跟過3部電影,過程中他評估自己的才華,決定離開電影業轉往從小喜愛的漫畫行業,沒想到30年後,在做的事是把漫畫推回曾經熟悉的影劇、電影業。他提醒漫畫家:「重點在於你原本的故事是否有到達足夠的感動點,才來討論做跨界。」
資深且經歷豐富的黃健和,麥克風一拿就直接開講,娓娓細數跨越多個世代延續到現在的創作者類型。相較於80年代男性創作者的長篇內容,這個世代加倍活躍的女性創作者不斷在各種題材領域嶄露頭角,更有近乎私小說的敘事概念,如分享祕密般在作品中喃喃傾訴,累積了不少忠實讀者。
「大辣在做的就是Locol & Golobal,把台灣作者推出去有點難度,但創作者自己有沒有準備好說故事給全世界的人聽?以及故事要怎麼說?或是用什麼方式去說才有被看見的機會?這很不容易。」
現今的創作者多於網路發表,經營自己的粉絲社群,這些作品在台灣市場有機會,但有沒有可能因此放棄掉國際市場的機會?「做台灣題材的時候,國際市場的可能性呢?其實都很難,但只要能明確把握其中一個,其實也挺好。」
黃健和表示,務必將視野放大去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閱讀族群,像大辣做漫畫、飲食、兩性,都聚焦在圖像小說,「因為圖像小說可以快速被認知,優勢是大部分都能單本結束。」
▇畫工強但故事漏洞多vs故事超精彩但畫工不OK
黃健和期許年輕的創作者們除了確定自己要走哪個方向、哪個路線,更建議要確定一下自己喜歡哪間出版社的書。「說故事之前要很清楚:要說給誰聽?以及作品有沒有機會去轉換發表的場域?」這是當晚不停迴盪於耳的叮嚀。
黃健和說,現代社會常見許多創作者專攻本業而難以多頭發展,形成兩極化的創作困境:「畫工迷人,但故事很多漏洞」,或者「故事很適合改編成影劇,但畫工有待加強」。他鼓勵漫畫家在專業與專業之間嘗試讓合作的火花發生。譬如畫風充滿濃厚詩意的繪者,可以考慮跟文學類作者商談合作,例如近期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一例。
黃健和也非常看好台灣創作者跟國外編劇合作的可能性:「很會說故事的人找到很會畫的人合作,我們可以期待看到兩者一同創造出很不一樣的結構。」跨界不只是跨越熟悉的領域,有時更是在陌生化的過程中開創出不同故事邏輯的思維方式,這或許也是未來具高度實驗性的創作可能。
PamPam撿拾生活裡各種悲慘、趣味的碎片,串成迷人的故事整體,韋蘺若明則通過閱讀、田野與訪談,將幽默帶入劇情之中,吸引眾多粉絲。一個寫生活,一個創作劇情。黃健和則提醒漫畫家,不妨敞開心房,思考作品跨界的可能,更可以多多嘗試與不同的作品合作與改編。●
▉向漫畫家/作家告白
▇抽獎時間
Tags:
左起:大辣文化總編黃健和、漫畫家PamPam、漫畫家韋蘺若明
或許是台上的兩位漫畫創作者韋蘺若明、PamPam與重量級總編黃健和的緣故,這場活動的讀者粉絲都呈現一種乖巧冷靜的特質,台下隱隱浮動一種愛在心裡口難開的曖昧氛圍。活動開始以快問快答暖身,首發搶先提問:
➽如果可以跟漫畫角色交往,你選擇誰?
大筆一畫就在答題板上揮毫作答的韋蘺若明,大方率性的性格一覽無遺。她的漫畫作品《送葬協奏曲》、《鬼要去哪裡》中常見敘事節奏鮮明、故事推展曲折,卻總能在細節處閃現光芒的靈巧感。最先回答這一題的韋蘺若明堅定說:「《棋魂》裡的塔矢亮。」隨後略帶笑意地補充:「喜歡對專業用心到變態的人。」
偏好配角型的PamPam答案則是《灌籃高手》的三井壽,「他對教練說:『教練我想打球』,那個畫面看得我——很想抱他!」PamPam在答題板上纖細圓潤的筆觸,如同手寫心意般濃厚的文字描繪,令人聯想到她的作品《癌症好朋友》、《瘋人院之旅》中畫風簡約輕巧,更多著墨在大量笑中帶淚的回馬槍敘事風格。
投入大辣至今17年的總編輯黃健和的答案則是:「劉興欽的機器人。」他滿帶暖暖念舊的語氣說:「我就想帶著它,走一下。」
➽心中的說故事天才?
韋蘺若明回答:「《西遊記》的吳承恩」,原因是故事中的人性與娛樂性都很強烈。PamPam則是手塚治虫,她解釋手塚的故事竟能涵括歷史、科幻、未來憧憬的想像,可說跨度遼闊,也深具人性的善惡表達。黃健和答道:「司馬遷」,他很是敬佩欣賞地說:「沒有一個人可以像他那樣,說的故事是歷史,但畫面感非常厲害。」
➽敘事作品裡哪個缺點,會讓你大翻白眼?
本身學戲劇的黃健和首先回答:「天神。每次都天神來了,一切就解決了,那前面幹嘛呢?」而PamPam最受不了的是虎頭蛇尾,「一開始很熱血,結局這麼草率?白費前面鋪的梗,草草結束很可惜啊!」韋蘺若明則無法接受矯情跟說教,尤其讀者很認真進入故事,角色突然用超越一般人的方式講話。韋蘺若明的語氣示範了「出戲」時,會如何使人「冷靜地火大」。
➽如果中大樂透,還想做現在的工作嗎?如果會,最想花大錢做什麼跟漫畫有關的呢?
目標明確的韋蘺若明表示:「想花大錢做宣傳。」她提到出版的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常因沒有資源去照顧好行銷,導致曝光度與銷售量不穩,造成惡性循環,所以她最想自己砸錢做宣傳。而一有錢就會沒動力、不會想繼續的PamPam先是愉悅表示只想整天躺著,接著靈光乍現說:「啊——我可能會去做善事!」黃健和則說漫畫是可以做到老的,覺得漫畫跟酒「黏」在一起會很有意思,所以想開「漫畫酒館」,現場的讀者們聽了紛紛表示期待。
▇職人漫畫,首重專業,用初心與幽默推展劇情
常被問到台灣文化精神是什麼的韋蘺若明,接著分享她的創作心得。即便一開始在CCC上連載《送葬協奏曲》時,主辦單位明確要求符合文化傳承與推廣,但她強調漫畫創作在選擇主題時,首重自己的興趣。「自己喜歡的才會畫得好。」她不特別思考如何去迎合或討好,而是畫自己想畫的東西,畢竟讀者也只會選自己想看的作品。重點是:「你喜歡什麼就畫什麼,你喜歡讀者才會喜歡。」
韋蘺若明對生死和殯葬業很有興趣,但起手的田野調查必不可少,尤其職業漫畫重視職人專業的呈現,得先考究專業的部分,再帶入劇情結構。一開始除了消化大量專業的論文資訊,還要找到現實的從業人員做訪談,理解流程和心態。為了呈現專業畫面,她也買了幾本殯葬的書參考,「因為放在桌上很久,讓媽媽非常緊張。」韋蘺若明忍不住笑道。
編劇方面,除了找尋共同經驗、容易幫助讀者快速進入故事內容外,韋蘺若明強調漫畫編劇還有一個訣竅:幽默感。她補充:「也可以說是娛樂性。即使是在悲劇裡,愉快的東西能在閱讀時產生休息效果,再回到主線時就會產生節奏感。」
編劇過程創造的節奏感無法標準化或量化,是由每個人從小到大的閱讀,去培養自己的幽默感跟系統。但如果遇到連載時,一次呈現的篇幅不長,則要注意每一回的頭尾吸引度,必須在開頭和結尾都能緊抓人心。
▇別忘多運動,才能提供大腦正能量
黃健和詢問擅長連載的韋蘺若明:如果沒有連載壓力,是否會出現不同型態的作品?韋蘺若明回應,其實創作者的大腦在做事時多半都是直覺型,如果今天沒有連載壓力,她也會依據原本故事的長度編排,只是連載時需要較長的篇幅,就會用一樣的結構去拉長放大,中間再置入細節。
創作體質傾向游擊型、打帶跑的PamPam好奇問道:「都是怎麼規律自己的生活作息呢?」韋蘺若明說,前面提到的培養系統也包含培養規律的作息,尤其創作時間向來難以分配管理,真心只求不要熬夜、正常作息。她鄭重推薦:「運動非常重要,可以供給大腦正能量,也能幫畫畫的身體減少一些職業部位的疼痛。」
珍惜創作初心的韋蘺若明,也跟現場粉絲分享一部漫畫改編日劇的BL作品:《情色小說家》。劇中主角原本寫作情操高尚,礙於現實寫起工具書般的情色小說,除了有精彩的娛樂效果,更傳達內在深沉動人的創作魂。
提到自己的作品,韋蘺若明最後強調:「畫這些故事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生命力的強韌,感受到生活其實還是很有希望的。」
▇從生活找到故事,把悲慘瑣事變成笑點
PamPam提到,最初選擇用圖文的方式記錄生活,是因為出國留學很枯燥,沒有朋友,也沒有什麼題材可以畫,便決定用四格漫畫記錄每天的生活內容,不管是多無聊的小事情。
「第一個禮拜畫完後,某一天過得很衰,我就覺得『嗯!明天一定會更衰』,邊想就畫成了四格漫畫。等到隔天上完課回家,發現所有東西都被偷了。」
用畫筆「一畫成讖」的PamPam自此覺得生活好奇妙,每天都會有事情發生讓她畫,於是日日更新,養成固定記錄生活的習慣。
擅於說故事的PamPam也會嘗試另一種方法:彷彿脫口秀演員般藉由口語,把發生過的事情說給別人聽。看似輕鬆聊天,卻能在講述過程中思考要怎麼講對方才會覺得好笑,且比原來發生過的聽起來更有意思。
「講的過程,對方一定會有回應跟反饋,就可以從中擁有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透過口語方式,在轉述過程中,也幫助自己記下更深刻的印象。
講求工作效率的PamPam,還在公司上班時,會在下班後固定保留創作的時間,用最低限度的篇幅畫完想講的東西。等熟悉這樣的短篇方式後,有時超過篇幅就會自動濃縮。體貼的她顧及到有些人不習慣看漫畫,決定採取最大公約數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配合網路閱讀習慣,以簡單的圖文進行創作。
▇從癌症到洗內褲,從細節擊中讀者的共鳴點
韋蘺若明對PamPam說故事系統的養分源頭非常感興趣,PamPam順勢聊到自己從小就邊吸奶瓶邊看爸爸收藏的全套《老夫子》,長大後會去雜貨店買十元盜版的哆啦A夢漫畫。第四台的日本動漫對她也有影響,但最有感的是國小逛書店時看到紅膠囊的圖文書,引發她強烈的創作欲望。
PamPam坦言《瘋人院之旅》這類題材很少見,故事起源來自家庭,主角原型也是自己的親人,經過許多年的反芻,有機會申請到補助,才能把它畫出來。「構思的初期,除了本身經驗之外還是有些空白,需要找齊資料背景,不能憑空就畫出來。所以看了很多精神相關疾病的書,再把它跟故事整合。」她相信漫畫的讀者仍然會在乎一定程度的寫實性,因此除了幻想橋段,依然要有現實知識輔助。
漫畫中的文字彷彿口語般日常的PamPam,其實對暗藏的情緒、情感異常皆敏銳,她描述故事的文字比重不輸給圖畫中隱含的潛文本,也會有足夠的留白讓讀者有喘息的舒緩空間。為了忠實自己的觀看角度,呈現最貼近自己的真實感受,PamPam認為最重要的是,敘事中的心得或想法要能準確地擊中讀者的共鳴點。
愛搞笑的PamPam也不吝嗇分享最近的生活的小趣事,譬如想要洗內褲又想順便洗澡,結果外頭一聲巨響,出來看到整桶內褲全掉進垃圾桶。類似這樣無厘頭的自嘲,以及老天隨機降下的胡鬧慘劇,不斷在擁有特殊笑點的PamPam生活中,一再被精巧地捕捉成靈感來源。
辭職在家畫畫的PamPam一直狂看影集,她向大家推薦:《勁爆女子監獄》及《華麗女子摔角聯盟》。習慣搞笑的她難得正經起來,讚賞《勁爆女子監獄》這部描繪女生故事的真實性,毫無花瓶感:「它是一部回憶錄,透過在監獄裡認識到不同的人,講到宗教、種族和文化。那陣子我連作夢都會夢到裡面的人,像這樣的故事就很深刻的融入到我腦子裡。」
黃健和問道:「下一本書還會考慮要畫疾病嗎?」PamPam樂呵呵地回:「機會很大。因為爸爸很不注重健康,前兩天半夜心臟痛,在急診室裡還說:『老婆我要喝可樂』,被護士聽到才阻止。覺得……好像又有東西可以畫了!」
▇跨界的思考:有沒有準備說故事給全世界聽
黃健和從文化影劇畢業後跟過3部電影,過程中他評估自己的才華,決定離開電影業轉往從小喜愛的漫畫行業,沒想到30年後,在做的事是把漫畫推回曾經熟悉的影劇、電影業。他提醒漫畫家:「重點在於你原本的故事是否有到達足夠的感動點,才來討論做跨界。」
資深且經歷豐富的黃健和,麥克風一拿就直接開講,娓娓細數跨越多個世代延續到現在的創作者類型。相較於80年代男性創作者的長篇內容,這個世代加倍活躍的女性創作者不斷在各種題材領域嶄露頭角,更有近乎私小說的敘事概念,如分享祕密般在作品中喃喃傾訴,累積了不少忠實讀者。
「大辣在做的就是Locol & Golobal,把台灣作者推出去有點難度,但創作者自己有沒有準備好說故事給全世界的人聽?以及故事要怎麼說?或是用什麼方式去說才有被看見的機會?這很不容易。」
現今的創作者多於網路發表,經營自己的粉絲社群,這些作品在台灣市場有機會,但有沒有可能因此放棄掉國際市場的機會?「做台灣題材的時候,國際市場的可能性呢?其實都很難,但只要能明確把握其中一個,其實也挺好。」
黃健和表示,務必將視野放大去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閱讀族群,像大辣做漫畫、飲食、兩性,都聚焦在圖像小說,「因為圖像小說可以快速被認知,優勢是大部分都能單本結束。」
▇畫工強但故事漏洞多vs故事超精彩但畫工不OK
黃健和期許年輕的創作者們除了確定自己要走哪個方向、哪個路線,更建議要確定一下自己喜歡哪間出版社的書。「說故事之前要很清楚:要說給誰聽?以及作品有沒有機會去轉換發表的場域?」這是當晚不停迴盪於耳的叮嚀。
黃健和說,現代社會常見許多創作者專攻本業而難以多頭發展,形成兩極化的創作困境:「畫工迷人,但故事很多漏洞」,或者「故事很適合改編成影劇,但畫工有待加強」。他鼓勵漫畫家在專業與專業之間嘗試讓合作的火花發生。譬如畫風充滿濃厚詩意的繪者,可以考慮跟文學類作者商談合作,例如近期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一例。
黃健和也非常看好台灣創作者跟國外編劇合作的可能性:「很會說故事的人找到很會畫的人合作,我們可以期待看到兩者一同創造出很不一樣的結構。」跨界不只是跨越熟悉的領域,有時更是在陌生化的過程中開創出不同故事邏輯的思維方式,這或許也是未來具高度實驗性的創作可能。
PamPam撿拾生活裡各種悲慘、趣味的碎片,串成迷人的故事整體,韋蘺若明則通過閱讀、田野與訪談,將幽默帶入劇情之中,吸引眾多粉絲。一個寫生活,一個創作劇情。黃健和則提醒漫畫家,不妨敞開心房,思考作品跨界的可能,更可以多多嘗試與不同的作品合作與改編。●
▉向漫畫家/作家告白
▇抽獎時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漫評》童真線條反思癌症,一夜長大的彼得潘:評Pam Pam Liu《癌症好朋友》
閱讀更多
百工plus漫畫.接體員》殯葬業跟你想的大不同,《送葬協奏曲》簡直像業者畫出來的
你是否曾在漫畫作品中,看見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場景呢?Openbook閱讀誌開設「百工plus漫畫」專欄,找來各行各業的職人,從漫畫作品與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2EP10》大辣文化總編黃健和/圖像文學話說從頭&漫畫編輯30年目睹之怪現況(才怪)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在此Podcast節目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