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出小毛(立體麥克風),安置在書房外的小院子錄音。這是台北清晨的周間日常,因為少了人為繁忙的活動,整座城市安靜下來了,這是除了演習之外少有的狀況,巷弄間的鳥兒鳴唱得更清晰明亮,我想記錄這段疫情的聲音。
然而大部分的人對此沒有感覺,他們只躲在屋子裡看電視與滑手機,出了門,口罩緊緊蓋上,燠熱的夏日,我們的嗅覺被封鎖在薄紗帷幕背後,耳朵感受到棉繩的壓力,但是沒戴口罩將會受罰,行為也受人鄙視,因為你的身體不再只是屬於私有的領域,還具有高度的公眾性。你的體溫被高高彰顯在螢幕上,這是你的通行代號,需要接受全體驗證。別人向你噴酒精,你也座位把手噴灑酒精,就像是進行某種驅魔儀式,你對安全有了新的定義與感受。
小到只有細菌1%不到的病毒,正鋪天蓋地、深刻地影響整體人類的行為,以及集體的命運。透過感官的體現,我們正在建構一套新的身體倫理感。疫情,讓「距離」變成魔幻的名詞,幽暗又令人恐懼,有著難以掌握的力量,似乎每個人都有機會敲響死神之門。這雖然是屬於當代的集體記憶,在某一種層面,卻也是人類共同的經驗,我們的感官關照出人性心靈的需求,但是我們對於身體的想像,也會影響到我們對外的行動。
在《中世紀的身體》中,我們試著理解那曾經經歷過黑死病與瘟疫的中世紀,如何透過身體來記憶一個時代。作者哈特涅(Jack Hartnell)談到,中世紀的人了解身體,是「想要探索宇宙完整意義的一種嘗試」。一千多年前的人,為了要解決病痛,不論是藉由民俗療法或是巫術迷信,他們都相信「精神上的道德與塵世健康相連」,而瘟疫是上天對人類放縱淫亂的懲罰。
「聲音」具有療癒的力量。在神聖的場域中,聲音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吟唱與鐘聲,莊嚴的鐘聲會守護信徒,並且會驅趕惡靈,安撫人心。中世紀的人類認為,聲音是一種訊息,會「透過人的靈氣而傳達到腦中」,「靈氣」是「難以言喻的輕盈物質,是與靈魂相連的生命氣息」。音樂則不只是一種聲音,而是「身體與靈魂的和諧共鳴」。更高層次的音樂,則不斷「迴盪在行星運動與季節變化當中」。
這樣的聆聽,不僅把外在聲音當作一種客觀事實的存在,更把主觀的內在感受結合成一體,這跟法國哲學家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所提出的「知覺現象學」,以及各種打破主客對立的西方思潮、甚至跟榮格學派的「集體潛意識」都可以合流呼應。透過身體的聆聽,是一種尋求內返與重新出發的動力源頭。
疫情期間全國居家防疫,孩子們不得上學,家人長時間閉關相處,開始出現「罵小孩、夫妻吵架」的聲景,其實人類始終透過多重感官來建構屬於自己的記憶。我們的感官有其私密情緒密碼,記載著各種愛恨情仇,往往只有在文學得以窺見,感官下的記憶是一種自我辨識,不但是「個人蒐藏」,同時也可以反映「集體現象」。
法國文學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書寫《追憶似水年華》,對感官如何喚醒個人記憶做了非常多細膩的描繪。「我聽到火車鳴笛的聲音,忽遠忽近,就像林中鳥兒的囀鳴,標明距離的遠近。汽笛聲中,我彷彿看到一片空曠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趕赴車站……」普魯斯特用身體烙印下的記憶,絕非只獨存於意識流的層次,也可以成為人類特有的精神文化內涵,甚至反應在更大環境的對應當中,更成為後人觀看那個時代法國的群體記憶。
法國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編撰的《記憶所繫之處》,就藉由馬賽曲、巴黎鐵塔、《追憶似水年華》種種流傳下來的意象,來探討「記憶」如何透過社會與文化的建構,成為一種史觀,人又如何回到特定的時空去經驗這一切。我想,疫情期間台灣集體的聲音記憶,或許是下午兩點準時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對許多人來說,那是每日固定的守候與期盼。毋庸質疑的是,透過Covid-19疫情震盪所帶來的「身體感」,可以說是整體人類共同的記憶。
此刻人類引領期盼的,是希望透過疫苗的解救,讓生活快速回歸「正常」。但是另一方面,世界戰亂紛起,疫情的苦難並沒有讓人類更加慈悲互助,反而產生更多的對立與衝突。有人說,疫情下的人類,必須痛定思痛,靈魂開悟,學習與自然重新連結,回到自己身處之地好好生活。然而,每天閉關在空調冷氣間的我們,又該如何「聽見自然」、「聽見地方」?
感官有其地圖,可以找到自己的「地方感」。奎斯威爾(Cresswell)在《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說過:「地方是作為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問起什麼是「台北的聲音」,很多人頓時都會陷入茫然的沉默,最常想到的居然都是摩托車的聲音,由此不難理解,終日在車流間穿梭移動的我們,也只能用最熟悉的車聲來記憶地方。
高科技的發明,讓我們可以穿透時空,無遠弗屆。但我逐步發現,許多記憶與感受,正隨著時光奔赴,猶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現代人的聲音記憶貧乏,與真實的環境關係疏離,這一切跟繁忙的工商業生活方式有關。我們真正喪失的,是聆聽聲音豐沛的心靈。
當我回到大自然錄音的時候,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像約翰.繆爾(John Muir)一樣,能「凝視傾聽風雨的形音,辨別不同樹木的聲音,聽到腳下枯草極細的沙沙聲。」他寫下〈雨罷森林遇暴風〉,告訴我們每一種植物都用自己的歌聲來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姿態。百年前觸動繆爾的聆聽,到了今天,我仍在台灣的森林中,與這樣的聲音相遇。繆爾提醒著我們,許多被遺忘的力量,就在大自然中,就在我們的心理。
此時此刻,在這疫情蔓延下的你,又聆聽到甚麼聲音?●
范欽慧
自然作家、野地錄音師、藝術創作者、目前為師大環教所博士候選人,同時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24年,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相信「傾聽自然」是喚醒靈魂的一種邀請。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我拿出小毛(立體麥克風),安置在書房外的小院子錄音。這是台北清晨的周間日常,因為少了人為繁忙的活動,整座城市安靜下來了,這是除了演習之外少有的狀況,巷弄間的鳥兒鳴唱得更清晰明亮,我想記錄這段疫情的聲音。
然而大部分的人對此沒有感覺,他們只躲在屋子裡看電視與滑手機,出了門,口罩緊緊蓋上,燠熱的夏日,我們的嗅覺被封鎖在薄紗帷幕背後,耳朵感受到棉繩的壓力,但是沒戴口罩將會受罰,行為也受人鄙視,因為你的身體不再只是屬於私有的領域,還具有高度的公眾性。你的體溫被高高彰顯在螢幕上,這是你的通行代號,需要接受全體驗證。別人向你噴酒精,你也座位把手噴灑酒精,就像是進行某種驅魔儀式,你對安全有了新的定義與感受。
小到只有細菌1%不到的病毒,正鋪天蓋地、深刻地影響整體人類的行為,以及集體的命運。透過感官的體現,我們正在建構一套新的身體倫理感。疫情,讓「距離」變成魔幻的名詞,幽暗又令人恐懼,有著難以掌握的力量,似乎每個人都有機會敲響死神之門。這雖然是屬於當代的集體記憶,在某一種層面,卻也是人類共同的經驗,我們的感官關照出人性心靈的需求,但是我們對於身體的想像,也會影響到我們對外的行動。
在《中世紀的身體》中,我們試著理解那曾經經歷過黑死病與瘟疫的中世紀,如何透過身體來記憶一個時代。作者哈特涅(Jack Hartnell)談到,中世紀的人了解身體,是「想要探索宇宙完整意義的一種嘗試」。一千多年前的人,為了要解決病痛,不論是藉由民俗療法或是巫術迷信,他們都相信「精神上的道德與塵世健康相連」,而瘟疫是上天對人類放縱淫亂的懲罰。
「聲音」具有療癒的力量。在神聖的場域中,聲音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吟唱與鐘聲,莊嚴的鐘聲會守護信徒,並且會驅趕惡靈,安撫人心。中世紀的人類認為,聲音是一種訊息,會「透過人的靈氣而傳達到腦中」,「靈氣」是「難以言喻的輕盈物質,是與靈魂相連的生命氣息」。音樂則不只是一種聲音,而是「身體與靈魂的和諧共鳴」。更高層次的音樂,則不斷「迴盪在行星運動與季節變化當中」。
這樣的聆聽,不僅把外在聲音當作一種客觀事實的存在,更把主觀的內在感受結合成一體,這跟法國哲學家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所提出的「知覺現象學」,以及各種打破主客對立的西方思潮、甚至跟榮格學派的「集體潛意識」都可以合流呼應。透過身體的聆聽,是一種尋求內返與重新出發的動力源頭。
疫情期間全國居家防疫,孩子們不得上學,家人長時間閉關相處,開始出現「罵小孩、夫妻吵架」的聲景,其實人類始終透過多重感官來建構屬於自己的記憶。我們的感官有其私密情緒密碼,記載著各種愛恨情仇,往往只有在文學得以窺見,感官下的記憶是一種自我辨識,不但是「個人蒐藏」,同時也可以反映「集體現象」。
法國文學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書寫《追憶似水年華》,對感官如何喚醒個人記憶做了非常多細膩的描繪。「我聽到火車鳴笛的聲音,忽遠忽近,就像林中鳥兒的囀鳴,標明距離的遠近。汽笛聲中,我彷彿看到一片空曠的田野,匆匆的旅人趕赴車站……」普魯斯特用身體烙印下的記憶,絕非只獨存於意識流的層次,也可以成為人類特有的精神文化內涵,甚至反應在更大環境的對應當中,更成為後人觀看那個時代法國的群體記憶。
法國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所編撰的《記憶所繫之處》,就藉由馬賽曲、巴黎鐵塔、《追憶似水年華》種種流傳下來的意象,來探討「記憶」如何透過社會與文化的建構,成為一種史觀,人又如何回到特定的時空去經驗這一切。我想,疫情期間台灣集體的聲音記憶,或許是下午兩點準時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對許多人來說,那是每日固定的守候與期盼。毋庸質疑的是,透過Covid-19疫情震盪所帶來的「身體感」,可以說是整體人類共同的記憶。
此刻人類引領期盼的,是希望透過疫苗的解救,讓生活快速回歸「正常」。但是另一方面,世界戰亂紛起,疫情的苦難並沒有讓人類更加慈悲互助,反而產生更多的對立與衝突。有人說,疫情下的人類,必須痛定思痛,靈魂開悟,學習與自然重新連結,回到自己身處之地好好生活。然而,每天閉關在空調冷氣間的我們,又該如何「聽見自然」、「聽見地方」?
感官有其地圖,可以找到自己的「地方感」。奎斯威爾(Cresswell)在《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說過:「地方是作為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問起什麼是「台北的聲音」,很多人頓時都會陷入茫然的沉默,最常想到的居然都是摩托車的聲音,由此不難理解,終日在車流間穿梭移動的我們,也只能用最熟悉的車聲來記憶地方。
高科技的發明,讓我們可以穿透時空,無遠弗屆。但我逐步發現,許多記憶與感受,正隨著時光奔赴,猶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現代人的聲音記憶貧乏,與真實的環境關係疏離,這一切跟繁忙的工商業生活方式有關。我們真正喪失的,是聆聽聲音豐沛的心靈。
當我回到大自然錄音的時候,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像約翰.繆爾(John Muir)一樣,能「凝視傾聽風雨的形音,辨別不同樹木的聲音,聽到腳下枯草極細的沙沙聲。」他寫下〈雨罷森林遇暴風〉,告訴我們每一種植物都用自己的歌聲來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姿態。百年前觸動繆爾的聆聽,到了今天,我仍在台灣的森林中,與這樣的聲音相遇。繆爾提醒著我們,許多被遺忘的力量,就在大自然中,就在我們的心理。
此時此刻,在這疫情蔓延下的你,又聆聽到甚麼聲音?●
范欽慧
自然作家、野地錄音師、藝術創作者、目前為師大環教所博士候選人,同時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24年,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相信「傾聽自然」是喚醒靈魂的一種邀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聆聽寂靜4》攝影師Ivy Chen:「拋開母親、妻子、女兒的身份,穿越寂靜的隧道」
在周遭無時無刻聲訊嘈雜的時代,片刻的安靜實屬奢求。我們如何尋得寂靜?如何在靜寂中感受生命?Openbook邀請天文、廣播、視障者服務與攝影領域的四位職人,...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4EP7》音樂藝術家王榆鈞/用聲音與詩歌對話 ft.「不朽的青春」展覽音樂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
書.人生.廖振富》書牽萬里緣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