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好好道別
一位哲學教授寫給自殺兒子的告白,一段精神分析的療癒旅程
Blown Away: Refinding Life After My Son’s Suicide
理查.布斯比(Richard Boothby)著,陳依萍譯,商周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思 議 樂 益
翻開此書時雖然明確知道自己正在閱讀他人喪親的故事,但作者文筆動人深刻,有如小說一般細緻開展聽聞兒子死訊時的各種時刻心境,甚至讓悲傷透出美感,將人深深拉進敘事中。這是一部沉澱十數年後的生命書寫,談論缺席的愛、談論自責自恨、談論幻想與逃避,然而讀來一點也不「事不關己」,反倒與作者一起重新與已逝生命產生連結,是一部會觸碰到心靈深處的佳作。【內容簡介➤】
●成為一個男人
To Be a Man
妮可.克勞斯(Nicole Krauss)著,施清真譯,啟明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平滑肌感的短篇集。作者直白的文體很懂得如何直搗核心,不經意就把親朋好友的祕密抖了出來,卻沒人會覺得大驚小怪,因為彼此都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下一個歪打正著的標的。撕破臉又若無其事,這是最好的解脫。【內容簡介➤】
●1875.福爾摩沙之旅
俄國海軍保羅.伊比斯的臺灣調查筆記
Экскурсия на Формозу. 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путешествие П. И. Ибиса
保羅.伊比斯(Pavel Ivanovich Ibis)著,江杰翰、吳進仁、劉柏賢、陳韻聿譯,劉宇衛(Valentin Golovachev)編著,聯經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俄羅斯青年伊比斯23歲時,隨著海軍環球航行停留香港,來到福爾摩沙,並進行長一個半月,從恆春半島至淡水的踏查之旅,隔兩年即病逝於義大利。他身後留下的筆記檔案,一直到2019年才由研究者在聖彼得堡俄羅斯海軍公文檔案館發掘,後直接從俄文翻譯成為此書。這份珍貴的史料,出版意義深遠,讓一個半世紀前的俄羅斯青年與台灣原住民的交集浮上歷史,也在殖民凝視外,增加跨文化視角的個人記錄。【內容簡介➤】
●形狀
資訊、生物、策略、民主和所有事物背後隱藏的幾何學
Shape: The Hidden Geometry of Information, Biology, Strategy, Democracy, and Everything Else
喬丹.艾倫伯格(Jordan Ellenberg)著,蔡丹婷譯,鷹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作者前世大概是柏拉圖學院的院生,深諳「不識幾何者,不得入內」的院訓。幾何是這個次元的基本架構,然而卻沒多少作品像本書一樣,把這點論證得如此周延,連政治和決策的人文領域也不放過。懂不懂幾何都可以來看一下,看了就登堂入室了。【內容簡介➤】
●我的躁鬱媽媽
穿越風暴的生存之道
恆昕、李嘉修著,張老師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這是一本經過沉澱、細細斟酌後寫成的精神疾病認識與照護筆記,文字冷靜清晰,不帶有過多主觀評論,但也不疏離不旁觀。面對看不到傷口、沒有明確病兆/灶的疾病,談療癒何其困難;而沒有盡頭與無預警的陪病壓力,也可能因此讓人失去未來與時間感。此書正視伴隨疾病而來的生命困境,分析可能的面對方式,以及最重要的,不忘記陪病者自身也需要被理解與協助。【內容簡介➤】
●寂靜的地球
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
Silent Earth: Averting the Insect Apocalypse
戴夫.古爾森(Dave Goulson)著,盧相如譯,臺灣商務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益
這本書似乎是繼1963年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之後,另一個為昆蟲與地球高呼危機之作。然而超過半世紀後,失去蟲鳴的不只是春天一個季節,而是整個地球上已減少超過80%的昆蟲數量,此書有理有據的訴說昆蟲的生命樣態、以及進入滅絕危機的各種時刻和原因。拯救環境危機、更新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就從重新認識昆蟲開始。【內容簡介➤】
●企鵝的憂鬱
Смерть постороннего
安德烈.克考夫(Andrey Kurkov)著,穆卓芸譯,愛米粒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後蘇聯時代(1996年)出版的奇想小說,以一隻企鵝與不得志作家為黑色喜劇的主角,嘲諷社會的疏離與不安。作者身在2022年、戰火下成為難民的情境下,為這部上世紀的小說作序,讓蘇聯解體後,社會共感的「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成為當今世界政治的最大諷刺。但他也發揮小說家超越邊界的文字能力,邀請讀者一起想像2022年企鵝主角,現在將身在何處。【內容簡介➤】
●娃娃與標本師
The Doll Factory
伊莉莎白.麥克尼爾(Elizabeth Macneal)著,黃亦安譯,馬可孛羅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小說背景設定於維多莉亞時期(1850年代)的倫敦,在工業化高度發展下的英國社會,社會問題與對於勞動的需求倍增,女性與青少年亦被動員進入公共領域,或成為學徒,也經常出現社會案件。小說主角即是製作人偶、標本的學徒,在追求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被捲入慾望帶來的驚悚悲劇中。小說展現作者鑽研製作標本的知識、掌握時代氛圍的能力、塑造獨特角色的功力,讀來讓人不忍釋卷。【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Tags:
●我們沒有好好道別
一位哲學教授寫給自殺兒子的告白,一段精神分析的療癒旅程
Blown Away: Refinding Life After My Son’s Suicide
理查.布斯比(Richard Boothby)著,陳依萍譯,商周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思 議 樂 益
翻開此書時雖然明確知道自己正在閱讀他人喪親的故事,但作者文筆動人深刻,有如小說一般細緻開展聽聞兒子死訊時的各種時刻心境,甚至讓悲傷透出美感,將人深深拉進敘事中。這是一部沉澱十數年後的生命書寫,談論缺席的愛、談論自責自恨、談論幻想與逃避,然而讀來一點也不「事不關己」,反倒與作者一起重新與已逝生命產生連結,是一部會觸碰到心靈深處的佳作。【內容簡介➤】
●成為一個男人
To Be a Man
妮可.克勞斯(Nicole Krauss)著,施清真譯,啟明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平滑肌感的短篇集。作者直白的文體很懂得如何直搗核心,不經意就把親朋好友的祕密抖了出來,卻沒人會覺得大驚小怪,因為彼此都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下一個歪打正著的標的。撕破臉又若無其事,這是最好的解脫。【內容簡介➤】
●1875.福爾摩沙之旅
俄國海軍保羅.伊比斯的臺灣調查筆記
Экскурсия на Формозу. 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путешествие П. И. Ибиса
保羅.伊比斯(Pavel Ivanovich Ibis)著,江杰翰、吳進仁、劉柏賢、陳韻聿譯,劉宇衛(Valentin Golovachev)編著,聯經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俄羅斯青年伊比斯23歲時,隨著海軍環球航行停留香港,來到福爾摩沙,並進行長一個半月,從恆春半島至淡水的踏查之旅,隔兩年即病逝於義大利。他身後留下的筆記檔案,一直到2019年才由研究者在聖彼得堡俄羅斯海軍公文檔案館發掘,後直接從俄文翻譯成為此書。這份珍貴的史料,出版意義深遠,讓一個半世紀前的俄羅斯青年與台灣原住民的交集浮上歷史,也在殖民凝視外,增加跨文化視角的個人記錄。【內容簡介➤】
●形狀
資訊、生物、策略、民主和所有事物背後隱藏的幾何學
Shape: The Hidden Geometry of Information, Biology, Strategy, Democracy, and Everything Else
喬丹.艾倫伯格(Jordan Ellenberg)著,蔡丹婷譯,鷹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作者前世大概是柏拉圖學院的院生,深諳「不識幾何者,不得入內」的院訓。幾何是這個次元的基本架構,然而卻沒多少作品像本書一樣,把這點論證得如此周延,連政治和決策的人文領域也不放過。懂不懂幾何都可以來看一下,看了就登堂入室了。【內容簡介➤】
●我的躁鬱媽媽
穿越風暴的生存之道
恆昕、李嘉修著,張老師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這是一本經過沉澱、細細斟酌後寫成的精神疾病認識與照護筆記,文字冷靜清晰,不帶有過多主觀評論,但也不疏離不旁觀。面對看不到傷口、沒有明確病兆/灶的疾病,談療癒何其困難;而沒有盡頭與無預警的陪病壓力,也可能因此讓人失去未來與時間感。此書正視伴隨疾病而來的生命困境,分析可能的面對方式,以及最重要的,不忘記陪病者自身也需要被理解與協助。【內容簡介➤】
●寂靜的地球
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
Silent Earth: Averting the Insect Apocalypse
戴夫.古爾森(Dave Goulson)著,盧相如譯,臺灣商務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益
這本書似乎是繼1963年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之後,另一個為昆蟲與地球高呼危機之作。然而超過半世紀後,失去蟲鳴的不只是春天一個季節,而是整個地球上已減少超過80%的昆蟲數量,此書有理有據的訴說昆蟲的生命樣態、以及進入滅絕危機的各種時刻和原因。拯救環境危機、更新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就從重新認識昆蟲開始。【內容簡介➤】
●企鵝的憂鬱
Смерть постороннего
安德烈.克考夫(Andrey Kurkov)著,穆卓芸譯,愛米粒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後蘇聯時代(1996年)出版的奇想小說,以一隻企鵝與不得志作家為黑色喜劇的主角,嘲諷社會的疏離與不安。作者身在2022年、戰火下成為難民的情境下,為這部上世紀的小說作序,讓蘇聯解體後,社會共感的「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成為當今世界政治的最大諷刺。但他也發揮小說家超越邊界的文字能力,邀請讀者一起想像2022年企鵝主角,現在將身在何處。【內容簡介➤】
●娃娃與標本師
The Doll Factory
伊莉莎白.麥克尼爾(Elizabeth Macneal)著,黃亦安譯,馬可孛羅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小說背景設定於維多莉亞時期(1850年代)的倫敦,在工業化高度發展下的英國社會,社會問題與對於勞動的需求倍增,女性與青少年亦被動員進入公共領域,或成為學徒,也經常出現社會案件。小說主角即是製作人偶、標本的學徒,在追求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被捲入慾望帶來的驚悚悲劇中。小說展現作者鑽研製作標本的知識、掌握時代氛圍的能力、塑造獨特角色的功力,讀來讓人不忍釋卷。【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話題》林蔚昀從《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看台灣面臨戰爭威脅所需要的危機意識及具體準備
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事至今已過7個月,仍不見休止。俄國總統普丁9月下旬動作頻頻:21日頒布動員徵兵令,以致役男不惜自斷手腳,避免入伍到烏克蘭當砲灰;... 閱讀更多
OB短評》#393 另闢新思路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
OB短評》#392 溫婉相伴左右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