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The Art of Charlie Chan Hock Chye
劉敬賢(Sonny Liew)著,黎湛平譯,貓頭鷹出版,910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樂 益
這本獲得美國漫畫界大獎艾斯納獎的圖像小說,以虛構的漫畫家「陳福財」重構2條歷史軸線:新加坡政治史,以及漫畫史。作者透過逼真的史料創作(私人照片、新聞報導、政治雜誌)塑造主角經歷1960年代的學運、暴動、反殖民抗爭,也創造了虛構作品,致敬原子小金剛、蜘蛛人、蝙蝠俠等東西方經典,讓政治與文化緊密鑲嵌在一起,將被禁絕、遺忘的歷史,以「虛構的真實」巧妙帶回(也喚回)當代社會記憶,挑戰傳統歷史敘事,也抵抗遺忘的暴力。【內容簡介➤】
●學會好好睡
我的失眠抗戰日誌
The Insomnia Diaries: How I Learned to Sleep Again
米蘭達.里維(Miranda Levy)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44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睡眠問題常見於現代生活,正因為「現代」帶來各種科技、飲食、藥物、習慣的極端化,而我們也習於轉向科學(精神科、腦神經、呼吸伸展法)尋求解法,想來有點找鬼拿藥方之感。此書作者亦經歷了各種現代醫學治療,甚至試過催眠、靈氣,但本書意不在分享治療方法,而是呈現「睡眠問題」的複雜性。此複雜性就遍佈、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作者悉心記錄下來的「日記」,或許是最能細細感應、慢慢克服問題的線索。【內容簡介➤】
●怪誕故事集
Opowiadania bizarne
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著,鄭凱庭譯,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10個不同篇幅與主題的故事,但有著高度的完整性,全通好好收束在書名中。各篇小說寫戰爭、魔幻、生態、動物、兒童、死亡、末日等本世紀常見的主題,但朵卡萩竟能再寫出新的意義,更新讀者對各個主題可能的預設與既定想像,往前帶向另一種世界觀,拉開一條新思路,這是閱讀小說最讓人滿意的經驗了。【內容簡介➤】
●造反的細胞
生命最古老的叛變,癌症治療的最新演化出路
Rebel Cell: Cancer, Evolution, and the Science of Life
凱特.艾尼(Kat Arney)著,甘錫安譯,奇光出版,44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這是一部關於「細胞」的生物醫學民族誌。作者將癌症細胞與治療作為此書主題,並企圖在多數篇章對既有癌症細胞的醫學建構提出不同解釋,以此另闢路徑,思索癌症治療的可能方法。但書中不僅只有對於癌症的醫學性討論,更多關乎「細胞」生物學式的演化故事、被疾病醫學壟斷的知識建構,以及從生態與心態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在多方面更新了現有的疾病認知。【內容簡介➤】
●紅房子
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
李桐豪著,鏡文學,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穿梭於紀實報導與口述回憶,《紅房子》通過梳理史料紀錄以及江湖傳聞,重構圓山大飯店的過往風華以及與當代臺灣政經、社會等各層面的聯繫。有鑒於先前關於圓山大飯店的報導寫作已有相當積累,作者另闢蹊徑,引領讀者在野史與信史之間,重新認識圓山大飯店鮮為人知的過往。【內容簡介➤】
●開放水域
Open Water
迦勒.阿祖馬.尼爾森(Caleb Azumah Nelson)著,洪世民譯,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水域是開放的,人心卻是隔離的,其中一堵牆就叫膚色。這部愛情小說詩意繾綣,宛如一篇漫長的告白,絮絮叨叨訴說著誇界之戀的複雜與簡單——簡單是愛情,複雜是人情。【內容簡介➤】
●迷蛇記
The Essex Serpent
莎拉.派瑞 (Sarah Perry)著,聞若婷譯,漫遊者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設定於1890年代、以女性科學家為主角的社會歷史小說,但並非是狄更斯那種寫實,而是有著生物考古這一小說主題帶來的奇幻感。從女性角色重看自然史、博物史,讓科學高速發展的年代與並存的遠古傳說迷思相互辯證,當然還有友誼和愛情這樣的恆常主題,讀來內涵豐富、引人入勝。【內容簡介➤】
●大海借路
周梅春著,玉山社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設定於1937至1975年、橫跨日本殖民與戰後社會變遷的背景下,小說描繪了從台南青鯤鯓南渡到高雄七賢找尋屬於自己人生的女性故事。海洋村落、移民、女性三種視角豐富了台灣文學既有的鄉土敘事,讓「鄉與土」不再是固定的、地域性的、男性國族的主要內涵。這部小說向歷史借來了一個生命的原型,也開拓了生命的可能性。【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Tags:
●漫畫之王陳福財的新加坡史
The Art of Charlie Chan Hock Chye
劉敬賢(Sonny Liew)著,黎湛平譯,貓頭鷹出版,910元
推薦原因: 設 議 樂 益
這本獲得美國漫畫界大獎艾斯納獎的圖像小說,以虛構的漫畫家「陳福財」重構2條歷史軸線:新加坡政治史,以及漫畫史。作者透過逼真的史料創作(私人照片、新聞報導、政治雜誌)塑造主角經歷1960年代的學運、暴動、反殖民抗爭,也創造了虛構作品,致敬原子小金剛、蜘蛛人、蝙蝠俠等東西方經典,讓政治與文化緊密鑲嵌在一起,將被禁絕、遺忘的歷史,以「虛構的真實」巧妙帶回(也喚回)當代社會記憶,挑戰傳統歷史敘事,也抵抗遺忘的暴力。【內容簡介➤】
●學會好好睡
我的失眠抗戰日誌
The Insomnia Diaries: How I Learned to Sleep Again
米蘭達.里維(Miranda Levy)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44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益
睡眠問題常見於現代生活,正因為「現代」帶來各種科技、飲食、藥物、習慣的極端化,而我們也習於轉向科學(精神科、腦神經、呼吸伸展法)尋求解法,想來有點找鬼拿藥方之感。此書作者亦經歷了各種現代醫學治療,甚至試過催眠、靈氣,但本書意不在分享治療方法,而是呈現「睡眠問題」的複雜性。此複雜性就遍佈、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作者悉心記錄下來的「日記」,或許是最能細細感應、慢慢克服問題的線索。【內容簡介➤】
●怪誕故事集
Opowiadania bizarne
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著,鄭凱庭譯,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10個不同篇幅與主題的故事,但有著高度的完整性,全通好好收束在書名中。各篇小說寫戰爭、魔幻、生態、動物、兒童、死亡、末日等本世紀常見的主題,但朵卡萩竟能再寫出新的意義,更新讀者對各個主題可能的預設與既定想像,往前帶向另一種世界觀,拉開一條新思路,這是閱讀小說最讓人滿意的經驗了。【內容簡介➤】
●造反的細胞
生命最古老的叛變,癌症治療的最新演化出路
Rebel Cell: Cancer, Evolution, and the Science of Life
凱特.艾尼(Kat Arney)著,甘錫安譯,奇光出版,44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這是一部關於「細胞」的生物醫學民族誌。作者將癌症細胞與治療作為此書主題,並企圖在多數篇章對既有癌症細胞的醫學建構提出不同解釋,以此另闢路徑,思索癌症治療的可能方法。但書中不僅只有對於癌症的醫學性討論,更多關乎「細胞」生物學式的演化故事、被疾病醫學壟斷的知識建構,以及從生態與心態角度思考的重要性,在多方面更新了現有的疾病認知。【內容簡介➤】
●紅房子
圓山大飯店的當時與此刻
李桐豪著,鏡文學,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穿梭於紀實報導與口述回憶,《紅房子》通過梳理史料紀錄以及江湖傳聞,重構圓山大飯店的過往風華以及與當代臺灣政經、社會等各層面的聯繫。有鑒於先前關於圓山大飯店的報導寫作已有相當積累,作者另闢蹊徑,引領讀者在野史與信史之間,重新認識圓山大飯店鮮為人知的過往。【內容簡介➤】
●開放水域
Open Water
迦勒.阿祖馬.尼爾森(Caleb Azumah Nelson)著,洪世民譯,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水域是開放的,人心卻是隔離的,其中一堵牆就叫膚色。這部愛情小說詩意繾綣,宛如一篇漫長的告白,絮絮叨叨訴說著誇界之戀的複雜與簡單——簡單是愛情,複雜是人情。【內容簡介➤】
●迷蛇記
The Essex Serpent
莎拉.派瑞 (Sarah Perry)著,聞若婷譯,漫遊者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設定於1890年代、以女性科學家為主角的社會歷史小說,但並非是狄更斯那種寫實,而是有著生物考古這一小說主題帶來的奇幻感。從女性角色重看自然史、博物史,讓科學高速發展的年代與並存的遠古傳說迷思相互辯證,當然還有友誼和愛情這樣的恆常主題,讀來內涵豐富、引人入勝。【內容簡介➤】
●大海借路
周梅春著,玉山社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設定於1937至1975年、橫跨日本殖民與戰後社會變遷的背景下,小說描繪了從台南青鯤鯓南渡到高雄七賢找尋屬於自己人生的女性故事。海洋村落、移民、女性三種視角豐富了台灣文學既有的鄉土敘事,讓「鄉與土」不再是固定的、地域性的、男性國族的主要內涵。這部小說向歷史借來了一個生命的原型,也開拓了生命的可能性。【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雲遊者
閱讀更多
評論》披露「圓山大飯店」的前世今生:台灣史學者讀《紅房子》
閱讀更多
書評》華燈初上,鄉土歸返:評周梅春《大海借路》中的女性形象與生命寓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