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A&HCI)編輯委員、生命教育諮詢委員。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主任、士林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哲學與文化月刊》社長、韓國建國大學Brain Pool研究學者。學術專長為中西倫理學、儒家哲學、兒童哲學、生命教育。著有《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兒童哲學的理論與實務》、《在愛智的路上行走——潘小慧的六十芳華》等個人專書10本、合著5本,以及學術論文約170篇。
不少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主張「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當孩子開始會說話後,就開始玩語言的遊戲,總是不斷地說話和發問。孩子會自言自語,也會問大人問題,問些什麼呢?他們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閱讀更多
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與文化月刊》(A&HCI)編輯委員、生命教育諮詢委員。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主任、士林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哲學與文化月刊》社長、韓國建國大學Brain Pool研究學者。學術專長為中西倫理學、儒家哲學、兒童哲學、生命教育。著有《倫理的理論與實踐》、《兒童哲學的理論與實務》、《在愛智的路上行走——潘小慧的六十芳華》等個人專書10本、合著5本,以及學術論文約170篇。
童書》父子問答中的人生哲學:從《爸爸,10多不多?》感受絕對的愛
不少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主張「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當孩子開始會說話後,就開始玩語言的遊戲,總是不斷地說話和發問。孩子會自言自語,也會問大人問題,問些什麼呢?他們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