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文化,被遺忘的情緒關鍵字:讀《情緒,無法翻譯》

  • 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2023-07-22 19:30

(底圖來源:Unsplash/Hiki AppAdrian Swancar

在新冠肺炎衝擊人類社會的幾年間,「情緒」突然成為時代的流行語。或許是因為疫情與連帶受到衝擊的經濟變化,乃至於國際政治局勢的緊繃,一夕之間,人類社會突然處在一個相對高壓的情境之中,「情緒」成為攸關生存的關鍵字,壓力調適與情緒管理也成為必要技藝。

然而,跨文化情境的高度疊合也成為當代社會的特色,在人們對文化背景的差異不甚熟悉的前提下,反而對彼此的情緒反應感到困惑。舉例來說,大家對於原住民就是「樂觀」的說法可能並不陌生;又或者,疫情期間印尼移工確診卻「開心」直播,若沒有理解情緒標籤下更深層的社會文化脈絡,就可能造成(甚至加深)許多成見、歧視與誤解。

這也就是《情緒,無法翻譯》這本書的價值意義所在,它點出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即情緒並非普世一致的,而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產物。


Photo by Domingo Alvarez E on Unsplash

➤不是所有情緒都普世

《情緒,無法翻譯》作者是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化與社會心理學中心的情緒與動機心理學教授芭蒂亞.梅斯基塔(Batja Mesquita)。按照中文書名的字面來說,無法翻譯的情緒似乎預設著在跨文化情境中無法相互對應的心理狀態,繼而影響各自對情緒的理解與命名。

舉例來說,書中提到日語使用同一個詞彙來表示羞恥和尷尬,而波蘭語缺乏表示厭惡的詞語。這樣的現象究竟如何解釋呢?出生於荷蘭的作者在歷經因旅居/移民而與異文化交會的經驗後,發現她過去對於「情緒是一種內在經驗」的理解,其實只是一種相對少數的狀態。許多她過去認為是普世共有的基本情緒,其實只有在WEIRD(西方Western、受過教育Educated、工業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及民主Democratic)社會文化情境中才具備,且這樣的認知相當個人化與內在取向。

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其他文化中的人們談論情緒時,通常更加涉及公共與社會關係。這也就是作者在這本書以高比例篇幅來說明的——關於情緒理解與實作,存在Mine(我的)模式與Ours(我們的)模式的不同。

➤情緒該怎麼被討論?

如果從精神醫學發展的路徑來看,其實早在1960年代,就有所謂「文化束縛症候群」(culture bound syndrome)的概念被提出來。例如在東南亞出現的「縮陽症」(koro)、印度男人對早洩失去精力的恐懼症(Dhat syndrome),乃至於日本出現的「對人恐怖症」(Taijin kyofusho)。

「文化束縛症候群」的概念一直是跨文化或比較文化精神病學領域中持續的辯論焦點,其中精神病學普世主義者將這些狀態解釋為對普遍的神經心理學或精神病理學現象的文化延伸,文化相對主義者則認為這些狀態是特定文化的獨特產物。

台灣讀者或許對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印象深刻,它是個典型以神經生理學來解釋人類情緒的作品。然而本書作者強調,人們的情緒經驗其實是一種由外而內、Outside In的過程。

隨著當代主流精神醫學界對文化的興趣減低,加上神經科學與藥理學的高度發展,神經生物學的概念甚至漸漸成為一種自我認同,當代社會也逐漸習於以神經生物學為基礎來解釋人類情緒。讀者可能對於大腦的邊緣系統與杏仁核等構造不陌生,它們已然成為當代解釋情緒的主流關鍵字,而「文化」彷彿在這個前提下消失了。

➤對過往研究的反駁

本書的論述奠基在過去對情緒已有相當貢獻的心理學研究,例如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和華萊士.弗里森(Wallace Friesen)的「臉部表情」研究。他們的研究預設了人類社會存在一組普遍的情緒類別。然而,作者在本書中引用非常多的研究案例,對此種預設提出反證,強調有些面部表情在不同的文化中會被感知與解讀為不同的情緒狀態,有些情緒單詞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會被分類到不同的類別。

接著,作者更進一步在書中大量引用跨專業學科的論述,從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與哲學的角度來申明她的論點——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文化的產物。比方說,表達真誠坦率的情感在WEIRD社會中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美德,但在許多其他文化中反而被視為不成熟的表現。

在期望你把集體需求置於個人需求之上的文化中,冷靜是一種受到偏好的情緒,而這在非西方世界似乎是常態。舉例來說,作者以人類學家茱莉亞.卡薩尼提(Julia Cassaniti)在泰北的研究來解釋面對痛苦的文化差異,她發現在佛教的教義中,成熟的人在面對苦難時必須保持超然,與其進行悲傷工作,不如接受事實,保持內心平靜。

著名的醫療人類學者南西.薛柏休斯(Nancy Scheper-Hughes)在探討巴西婦女情緒的民族誌《沒有哭泣的死亡》(Death Without Weeping)中也指出類似的情緒狀態,她認為這種「安靜的文化」(culture of silence),反映了一種在結構困境下存在的策略。


醫療人類學者南西.薛柏休斯(Photo by Tony Rinaldo)《沒有哭泣的死亡》

當然,值此之時,我們必須了解,「文化」必然不會是一種封閉而固化的框架。「文化束縛症候群」這個在上個世紀文化精神醫學中曾流行一時的概念,在此刻人們移動迅速且交流頻繁的世代中早已受到挑戰。以日本「對人恐怖症」為例,諸君難道沒有發現,在歷經全球COVID-19大流行之後,那種害怕他人眼光、擔心被他人討厭而避免人際往來的症狀,似乎也擴散到世界各地了。

這正證明了,文化再也不是一種邊界固定,而是意義上能夠不斷流動、擴散並且共享的概念。回頭來看,《情緒,無法翻譯》中提到的「文化」確實也是如此。儘管作者在書中舉了許多人類學研究案例,說明在不同的社會、國家情境中獨特的情緒反應與語彙,但重點在於「文化」是一種集體的解釋模式,必須置於外在的規範與期待之下來理解。

➤情緒與情感

此外,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指出情緒不只是一種靜態的名詞分類,同時更是一種動態的實踐。作者特別使用「做情緒」(do emotions)這個詞彙,我相信這必然是受到社會學或性別研究中強調的「做性別」(doing gender)概念影響。「做性別」強調了性別本身的社會建構過程,涉及了在社會中感知、互動和各種微觀政治活動的日常行動。

那麼,情緒本身也是一種在特定文化脈絡中,以及與人產生連結的過程中所採取的實踐。無論是愛、親密感、恐懼、憤怒,悲傷,這些屬於某些特定類屬的心理反應,其實都涉及了某種特定文化脈絡下的價值判斷。這或許也與當代逐漸受到重視的情動理論立場不謀而合。近年來,人文學科和人文社會科學中的「情感轉向」(affect turns)再次引起了學界的關切。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提出情感的動態與生成變化概念。(圖源:wikipedia

「情感」(或譯為「情動」)的概念最初或許可以追溯到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所指出的,情感被定義為各種身體之間的動態關係,涉及了身體對其他身體產生影響和被其他身體影響的能力。

心理學家也繼而提出類似的概念,例如瑪格麗特.韋瑟勒(Margaret Wetherell)提出的「情感實踐」,強調情感本身是一種身體化的意義與創造行動,它反映的是個人主體與社會組織、權力結構之間的協商。

➤台灣的特殊情緒文化

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它大量引用人類學的田野資料作為論據,其中也不乏台灣的案例(例如台灣學者馮涵棣在親職教養的研究中觀察到,台灣母親以「羞恥感」作為一種教養策略)。對台灣讀者而言,這些日常的價值觀傳遞也許早就令人習以為常,但這本書中將台灣拿來與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例並陳討論,或許會令讀者更加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教養文化如此獨特。

當然,我相信要深入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來了解情緒,仍需長篇幅民族誌的細膩敘事來解釋。本書固然意圖強烈,可惜的是篇幅有限,部分現象敘述顯得零碎。然而總的來說,它仍是一部精采而重要的著作,在當代心理學或精神醫學的訓練與實作逐漸將文化擱置的此時此刻,總算有人將這個曾經受到重視的概念,加入更多材料再翻炒一番。

這本書的出現,也在這個仇外心態(xenophobia)當道的後疫情社會中,提供人們更加互相尊重、同理的教戰法則。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Between Us: How Cultures Create Emotions
作者:芭蒂亞.梅斯基塔(Batja Mesquita)
譯者: 王年愷、陳永祥
出版:臉譜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芭蒂亞.梅斯基塔

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化與社會心理學中心情緒與動機心理學教授,研究工作大多集中於文化脈絡在情緒中扮演的基本角色。著作主題多半與情緒的文化差異,以及文化適應和情緒有關。曾擔任《認知與情緒》期刊(Cognition and Emotion)和《情緒評論》期刊(Emotion Review)副總編輯,目前擔任《情緒、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和《社會與人格心理學指南》(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編輯委員會委員。荷蘭皇家人文與科學院、國際心理科學學會、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美國心理學學會、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院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