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探討的面向,從新生兒到更年期,從18世紀西方婦產科醫學的開展到當代研究的前沿,從日常生活的切片到社會現象脈絡的觀察,圍繞著子宮這個人類生命原初的居所。
你可以挑著章節看。但是,一旦進入一個篇章,請盡可能把整章看完——因為當作者的觀點置你於驚訝或困惑之中時,她已經在下一個段落、下一段訪談,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合理的變異
一開始我對於作者戲劇性的、甚至獵奇式的筆調頗為抗拒。例如極端而罕見的案例報告,究竟發生率如何?推翻無菌子宮理論之後,無須取代以細菌爆量的想像,子宮微生物量體的數量級究竟如何,研究中有跡可循。
或許是我所受的訓練,讓我習慣在情感上保持距離,踩住所謂「科學」的角度,好讓專業審定的角色作為相對客觀的穩定參照。臨床解剖學上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正常只是一種科學模型,變異也不一定造成病態。
又如書中誇張而聳動地描寫假性月經的場景,或許是筆法上刻意要營造對比性的幽默效果,也讓我忍不住再多找一些相關的研究,企圖更精確地逼近真實。一方面這個臨床上視為正常的現象,自1955年發表到目前,幾乎沒有觀察到長期的健康影響;另一方面,即使近幾年有研究重新探討,為何並非全部的新生女嬰都會出現子宮的微量出血。
但這個族群難有組織學上的研究,使得這個概念在生理解釋上似乎言之成理,只是生理機制上難以驗證。基於機轉的論述與病理上的關聯性仍然薄弱,因此目前以生理性變化觀之是合理的,不需引起不必要的擔憂與介入。
當我愈是想在一個論點上找出臨床醫學資料佐證,就愈會進入到每一個敘事的詮釋,需要更靠近醫學史一些。回到那個時空下的場景,爬梳主流臨床技術與觀點的形成與發展,在今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原本扁平的知識與常規的解釋,窺探其顯現的形體與血肉。
我想起以前教授曾經告訴我們,「藉由孕前補充葉酸,得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與歐美的氣候與文化缺乏深綠色葉菜類攝取有關,但在台灣的飲食條件下,則不見得有明顯效益。
我開始覺察到閱讀中自己的擺盪:一是慣常於隔離感受的純粹論述與分析的狀態;一是因著感受的波動,而需要追尋論述基礎來重新定錨的狀態。呼吸,從腦袋中退一步,重新調整自己,回到我們所關注的主體、以及身體經驗。
➤與生俱來的器官與後天產生的認知
本書中許多帶來文化衝擊的段落,讓我仍舊感恩自己生在今日的台灣。儘管台灣助產師的斷層讓生產醫療化的現象更為激化,所幸,我所接受的婦產科訓練中,沒有置入西方醫學那些標籤式的用語,但有醫者仁心的典範,以及科學研究的嚴謹。
希臘時代即起的遊盪子宮、憂鬱子宮、或憤怒子宮、有敵意的子宮,乃至於性別隔離與中世紀的獵巫,子宮擁有者的框架之沉重,見於各個時代。
從古埃及的醫療文獻開始,子宮在身體裡的「不安分」一直被認為是導致女性「歇斯底里」(Hysteria)的原因,而歇斯底里的症狀在中世紀獵巫,甚至到19世紀賽勒姆女巫審判中,都可能成為女巫的證據。(圖源:wikipedia)
今日在英美的衛教文章中仍會見到的激躁子宮——即使學術界已經捨棄,但它似乎仍然存在於臨床用語中。從書中的描述可見,過往西方醫學將其描述甚至歸因於「先天性別的弱勢」或「行為不符規訓」的結果。到了現代,這種患者主訴與醫療回應脫節的情形,加上設備資源可近性與時間的限制下,可能就延遲了進一步的生理檢查與治療機會。
然而在台灣,醫療的廉價與便利,要面臨的問題反而更可能是防衛性的過度介入,以及一線人員的過勞。雖然醫學技術不是萬能,但有效的醫病溝通是可以改善健康結果的。這或許更需要社會整體支持,才有機會創造這樣的就醫環境。
中研院史語所的醫學史課綱提到,「醫療的歷史與性別政治關係密切。自18世紀末以來,婦科醫學提供的知識基礎中有諸多性別差異的建構,很輕易地提供假定的生理機制,去解釋女性生產器官與其他器官運作的相互關聯性…… 而這些知識往往用來正當化女人的社會處境,認為女人『天生』適合在私領域中,甚至可將女人排除於醫學教育之外。」
在婦產科領域中,不乏女性與協產者的智慧被去脈絡地挪用、當作男性醫師的「發明」而據為己有的故事。從首次導入無菌技術的剖腹產場景,與麥角新鹼及催產素的發明與血淚,到首次「成功的」子宮切除術(你不會想到主刀者是誰)、子宮痛症與遊蕩子宮之謎。作者藉由一個又一個歷史場景的戲劇性重建,在無聲的史料中填上對白。研究報告中的受試者,從沉默的統計數字中出現了聲音,匯流而成眾聲喧嘩。
影響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艾莉斯.楊(Iris Young),尤其關注知識的性別政治。「艾莉斯.楊質疑許多專家,包括具有女性主義思維者,似乎皆預設女孩與女人應有『正確的』生理知識,亦即主流醫學知識。這類知識可能造成女人與其身體的異化,並引用Emily Martin的研究,指出具較少科學知識的女人,通常在談月經時,較能觸及她們身體變化的經驗及與他人的關係。」
此外,學者王秀雲在台灣女性初經經驗的研究也指出:「科學知識並未降低隱藏月經的必要或月經與骯髒的連結,衛生棉的廣告也強化女性必須保持清潔的身體規範。科技進步並不等於解放,也與女性社會處境的改善沒有必然關聯。」
是的,純粹理性、脫離身體經驗的知識灌輸不會是女性處境的最佳解。或許,艾莉斯.楊所描述的「主流醫學的標準範式造成身體經驗的客體化」,不只發生在女性患者身上,在醫者身上亦如是。經歷了醫學臨床的訓練,我也曾一度與感受性的自我疏離。時至今日,當這些情緒與感受重現的時候,我仍在找回他們的樣貌、重新命名,讓這股曾經四散在診間、無處逃躲而又淤積於身體某處的能量、沉寂於心底的湧動,再次回歸重整,成為下一次我在診間、在檢查台、甚或生產場域面對患者與產家時,所能給出的支持。
跟著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與訪談,我也回溯自己10多年來與「他們」在診間的相遇:16歲的MRKH妹妹知道自己無法經歷月經與懷孕時止不住的眼淚、看似三姊妹的AIS(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雄性素無感受性症候群)患者其實是三兄弟、熟讀賀爾蒙使用指引的跨女、發現早期無痛性子宮頸擴張時鎮定安撫伴侶的孕婦、將作抹片視如瑜珈練習的自在經驗,以及在溫柔順勢生產的場域中,尋求賦權而具主體性的孕產經驗,並隨之轉化的產家們。
大多時候,我感覺作者的目光大約是對於某個對立面的凝視。有時候凝視成了一種令人不解的固執,讓我在對立面之間擺盪,以回看與探詢這目光本身——過份強調地將醫學術語塑造成引起患者自責的主因,讓我疑惑是該段訪談太具引導性?還是我的疏離慣性發作而少了同理?
術語的改變,或許無法消除患者所受的苦。醫療是「人」照顧「人」的專業。真正需要的,或許是整個醫療場域中,心理層次的涵納與敏感度,如何能承接病況對於空間中每一個「人」的衝擊。
書中作者與學術研究者的訪談,則呈現了另一番光景,彷彿見證了當代女性/子宮擁有者在醫療科學領域的重新賦權:即使仍然艱難,在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科學家、有聲量的臨床醫師,各自演變、呈現出迥異的非主流樣貌,再度拉扯著當代女性的身體與意識形態。
無論東方或西方醫學史,女性鮮少出現於歷史的明面。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為美國第一位獲得醫學學位的女性。(圖源:wikipedia)
➤綻放的自由
月經自由選背後的價值,會帶來真正的自由嗎?子宮類器官研究室的支持性氛圍,難道又落入性別的刻板印象?另類療法的文化挪用現象,是否加深了父權框架?面對月經與更年期,我們可否有更加寬廣與涵納的整體意象?
如果人造子宮技術可以實現,胎兒與母體之間的訊息傳遞,會被甚麼取代?在順勢生產與孕期照護的現場,我們嘗試將物理治療學界張拉整體(tensegrity)與中醫身體結構網絡的概念整合進來,開啟了新的視野、也或許是新的身體框架?
當書末進入今日世界的角落,我們看見尚未擺脫的種族生殖滅絕危機,以及在美國再度壟罩的生殖控制陰影。淹沒於數位工具之中、媒體識讀能力仍在重建、又處在政治險境中的台灣人民,我們會為社會的未來做出甚麼樣的選擇?
「19世紀中期的醫療傳統仍然將人視為一個整體,」醫學史提醒我們:「不將疾病視為是特定身體部位或器官的問題,而是一種影響全身的狀態,醫者不僅需要了解藥物與療法,也需要對於病人的歷史與家庭有所瞭解。」
19世紀末新興的科學意識形態,倚賴實驗室的證據來瞭解疾病、發展特定局部的病理解剖學,促成了專科化的興起,造就當代主流醫學的樣貌。臨床經驗更加脫離了患者的主觀經驗與其生活整體的背景,轉為對於科技的依賴與崇拜。細菌學與抗生素的發明,儼然是今日主流醫學中對抗式治療思維最具體的樣貌之一。
當今醫學界已經認知到,人與微生物、人與環境之間共存、互動的關係密不可分。站在西方工業化白人男性醫療權威的對立面,我們曾經擺盪到另一個、或許是多重的極端。有沒有機會建構一種朝向健康運作的生活,支持著人們隨著自然的日夜節律以及月相週期、順勢而活,一如古老傳統醫學與哲學中,看見人體小宇宙的運作與大宇宙的呼應?
在這當中,醫學與科學的研究,會是自然與身體智慧的驗證、而科技則能協助我們在整合與平衡的路上,安身立命於自然之中。
本書不會是子宮身體經驗的決定性版本,專業也不會是權威角色,再多的註解與文獻都不能取代一個主體經驗。當代女性及子宮擁有者,在真正理解與探索自我的歷程中,許多的障蔽不只要在歷史社會文化脈絡上,還要在意識形態上,去辨識以及穿越當代科學權威與大眾的主流價值;在時間軸線上拉扯,在地域文化上迂迴。
相信本書每一位讀者在思維與感受交流之中,都會擁有某個片刻,描繪與串聯起屬於自己與子宮之間的生命敘事。●
子宮:生命故事的起源
Womb: The Inside Story of Where We All Began
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譯者:賴嬋
出版:堡壘文化
定價:60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目前是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系統(NHS)的助產師。哈佛大學畢業後,莉亞在生下第一個女兒後離開了電視圈的工作,轉而投身她的畢生志業——女性健康產業。她從陪產員開始,幫助並陪伴懷孕及生產的女性。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莉亞正式成為助產師。取得助產師資格後,她便在國民保健服務系統下的各產前護理診所、檢傷分類處及產房工作。此外,莉亞還主持了網路廣播節目《助產師說的那些事》(What the Midwife Said ,暫譯)。
Tags:
這本書探討的面向,從新生兒到更年期,從18世紀西方婦產科醫學的開展到當代研究的前沿,從日常生活的切片到社會現象脈絡的觀察,圍繞著子宮這個人類生命原初的居所。
你可以挑著章節看。但是,一旦進入一個篇章,請盡可能把整章看完——因為當作者的觀點置你於驚訝或困惑之中時,她已經在下一個段落、下一段訪談,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合理的變異
一開始我對於作者戲劇性的、甚至獵奇式的筆調頗為抗拒。例如極端而罕見的案例報告,究竟發生率如何?推翻無菌子宮理論之後,無須取代以細菌爆量的想像,子宮微生物量體的數量級究竟如何,研究中有跡可循。
或許是我所受的訓練,讓我習慣在情感上保持距離,踩住所謂「科學」的角度,好讓專業審定的角色作為相對客觀的穩定參照。臨床解剖學上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正常只是一種科學模型,變異也不一定造成病態。
又如書中誇張而聳動地描寫假性月經的場景,或許是筆法上刻意要營造對比性的幽默效果,也讓我忍不住再多找一些相關的研究,企圖更精確地逼近真實。一方面這個臨床上視為正常的現象,自1955年發表到目前,幾乎沒有觀察到長期的健康影響;另一方面,即使近幾年有研究重新探討,為何並非全部的新生女嬰都會出現子宮的微量出血。
但這個族群難有組織學上的研究,使得這個概念在生理解釋上似乎言之成理,只是生理機制上難以驗證。基於機轉的論述與病理上的關聯性仍然薄弱,因此目前以生理性變化觀之是合理的,不需引起不必要的擔憂與介入。
當我愈是想在一個論點上找出臨床醫學資料佐證,就愈會進入到每一個敘事的詮釋,需要更靠近醫學史一些。回到那個時空下的場景,爬梳主流臨床技術與觀點的形成與發展,在今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原本扁平的知識與常規的解釋,窺探其顯現的形體與血肉。
我想起以前教授曾經告訴我們,「藉由孕前補充葉酸,得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與歐美的氣候與文化缺乏深綠色葉菜類攝取有關,但在台灣的飲食條件下,則不見得有明顯效益。
我開始覺察到閱讀中自己的擺盪:一是慣常於隔離感受的純粹論述與分析的狀態;一是因著感受的波動,而需要追尋論述基礎來重新定錨的狀態。呼吸,從腦袋中退一步,重新調整自己,回到我們所關注的主體、以及身體經驗。
➤與生俱來的器官與後天產生的認知
本書中許多帶來文化衝擊的段落,讓我仍舊感恩自己生在今日的台灣。儘管台灣助產師的斷層讓生產醫療化的現象更為激化,所幸,我所接受的婦產科訓練中,沒有置入西方醫學那些標籤式的用語,但有醫者仁心的典範,以及科學研究的嚴謹。
希臘時代即起的遊盪子宮、憂鬱子宮、或憤怒子宮、有敵意的子宮,乃至於性別隔離與中世紀的獵巫,子宮擁有者的框架之沉重,見於各個時代。
今日在英美的衛教文章中仍會見到的激躁子宮——即使學術界已經捨棄,但它似乎仍然存在於臨床用語中。從書中的描述可見,過往西方醫學將其描述甚至歸因於「先天性別的弱勢」或「行為不符規訓」的結果。到了現代,這種患者主訴與醫療回應脫節的情形,加上設備資源可近性與時間的限制下,可能就延遲了進一步的生理檢查與治療機會。
然而在台灣,醫療的廉價與便利,要面臨的問題反而更可能是防衛性的過度介入,以及一線人員的過勞。雖然醫學技術不是萬能,但有效的醫病溝通是可以改善健康結果的。這或許更需要社會整體支持,才有機會創造這樣的就醫環境。
中研院史語所的醫學史課綱提到,「醫療的歷史與性別政治關係密切。自18世紀末以來,婦科醫學提供的知識基礎中有諸多性別差異的建構,很輕易地提供假定的生理機制,去解釋女性生產器官與其他器官運作的相互關聯性……而這些知識往往用來正當化女人的社會處境,認為女人『天生』適合在私領域中,甚至可將女人排除於醫學教育之外。」
在婦產科領域中,不乏女性與協產者的智慧被去脈絡地挪用、當作男性醫師的「發明」而據為己有的故事。從首次導入無菌技術的剖腹產場景,與麥角新鹼及催產素的發明與血淚,到首次「成功的」子宮切除術(你不會想到主刀者是誰)、子宮痛症與遊蕩子宮之謎。作者藉由一個又一個歷史場景的戲劇性重建,在無聲的史料中填上對白。研究報告中的受試者,從沉默的統計數字中出現了聲音,匯流而成眾聲喧嘩。
影響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艾莉斯.楊(Iris Young),尤其關注知識的性別政治。「艾莉斯.楊質疑許多專家,包括具有女性主義思維者,似乎皆預設女孩與女人應有『正確的』生理知識,亦即主流醫學知識。這類知識可能造成女人與其身體的異化,並引用Emily Martin的研究,指出具較少科學知識的女人,通常在談月經時,較能觸及她們身體變化的經驗及與他人的關係。」
此外,學者王秀雲在台灣女性初經經驗的研究也指出:「科學知識並未降低隱藏月經的必要或月經與骯髒的連結,衛生棉的廣告也強化女性必須保持清潔的身體規範。科技進步並不等於解放,也與女性社會處境的改善沒有必然關聯。」
是的,純粹理性、脫離身體經驗的知識灌輸不會是女性處境的最佳解。或許,艾莉斯.楊所描述的「主流醫學的標準範式造成身體經驗的客體化」,不只發生在女性患者身上,在醫者身上亦如是。經歷了醫學臨床的訓練,我也曾一度與感受性的自我疏離。時至今日,當這些情緒與感受重現的時候,我仍在找回他們的樣貌、重新命名,讓這股曾經四散在診間、無處逃躲而又淤積於身體某處的能量、沉寂於心底的湧動,再次回歸重整,成為下一次我在診間、在檢查台、甚或生產場域面對患者與產家時,所能給出的支持。
跟著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與訪談,我也回溯自己10多年來與「他們」在診間的相遇:16歲的MRKH妹妹知道自己無法經歷月經與懷孕時止不住的眼淚、看似三姊妹的AIS(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雄性素無感受性症候群)患者其實是三兄弟、熟讀賀爾蒙使用指引的跨女、發現早期無痛性子宮頸擴張時鎮定安撫伴侶的孕婦、將作抹片視如瑜珈練習的自在經驗,以及在溫柔順勢生產的場域中,尋求賦權而具主體性的孕產經驗,並隨之轉化的產家們。
大多時候,我感覺作者的目光大約是對於某個對立面的凝視。有時候凝視成了一種令人不解的固執,讓我在對立面之間擺盪,以回看與探詢這目光本身——過份強調地將醫學術語塑造成引起患者自責的主因,讓我疑惑是該段訪談太具引導性?還是我的疏離慣性發作而少了同理?
術語的改變,或許無法消除患者所受的苦。醫療是「人」照顧「人」的專業。真正需要的,或許是整個醫療場域中,心理層次的涵納與敏感度,如何能承接病況對於空間中每一個「人」的衝擊。
書中作者與學術研究者的訪談,則呈現了另一番光景,彷彿見證了當代女性/子宮擁有者在醫療科學領域的重新賦權:即使仍然艱難,在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科學家、有聲量的臨床醫師,各自演變、呈現出迥異的非主流樣貌,再度拉扯著當代女性的身體與意識形態。
➤綻放的自由
月經自由選背後的價值,會帶來真正的自由嗎?子宮類器官研究室的支持性氛圍,難道又落入性別的刻板印象?另類療法的文化挪用現象,是否加深了父權框架?面對月經與更年期,我們可否有更加寬廣與涵納的整體意象?
如果人造子宮技術可以實現,胎兒與母體之間的訊息傳遞,會被甚麼取代?在順勢生產與孕期照護的現場,我們嘗試將物理治療學界張拉整體(tensegrity)與中醫身體結構網絡的概念整合進來,開啟了新的視野、也或許是新的身體框架?
當書末進入今日世界的角落,我們看見尚未擺脫的種族生殖滅絕危機,以及在美國再度壟罩的生殖控制陰影。淹沒於數位工具之中、媒體識讀能力仍在重建、又處在政治險境中的台灣人民,我們會為社會的未來做出甚麼樣的選擇?
「19世紀中期的醫療傳統仍然將人視為一個整體,」醫學史提醒我們:「不將疾病視為是特定身體部位或器官的問題,而是一種影響全身的狀態,醫者不僅需要了解藥物與療法,也需要對於病人的歷史與家庭有所瞭解。」
19世紀末新興的科學意識形態,倚賴實驗室的證據來瞭解疾病、發展特定局部的病理解剖學,促成了專科化的興起,造就當代主流醫學的樣貌。臨床經驗更加脫離了患者的主觀經驗與其生活整體的背景,轉為對於科技的依賴與崇拜。細菌學與抗生素的發明,儼然是今日主流醫學中對抗式治療思維最具體的樣貌之一。
當今醫學界已經認知到,人與微生物、人與環境之間共存、互動的關係密不可分。站在西方工業化白人男性醫療權威的對立面,我們曾經擺盪到另一個、或許是多重的極端。有沒有機會建構一種朝向健康運作的生活,支持著人們隨著自然的日夜節律以及月相週期、順勢而活,一如古老傳統醫學與哲學中,看見人體小宇宙的運作與大宇宙的呼應?
在這當中,醫學與科學的研究,會是自然與身體智慧的驗證、而科技則能協助我們在整合與平衡的路上,安身立命於自然之中。
本書不會是子宮身體經驗的決定性版本,專業也不會是權威角色,再多的註解與文獻都不能取代一個主體經驗。當代女性及子宮擁有者,在真正理解與探索自我的歷程中,許多的障蔽不只要在歷史社會文化脈絡上,還要在意識形態上,去辨識以及穿越當代科學權威與大眾的主流價值;在時間軸線上拉扯,在地域文化上迂迴。
相信本書每一位讀者在思維與感受交流之中,都會擁有某個片刻,描繪與串聯起屬於自己與子宮之間的生命敘事。●
子宮:生命故事的起源
Womb: The Inside Story of Where We All Began
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譯者:賴嬋
出版:堡壘文化
定價:6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目前是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系統(NHS)的助產師。哈佛大學畢業後,莉亞在生下第一個女兒後離開了電視圈的工作,轉而投身她的畢生志業——女性健康產業。她從陪產員開始,幫助並陪伴懷孕及生產的女性。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莉亞正式成為助產師。取得助產師資格後,她便在國民保健服務系統下的各產前護理診所、檢傷分類處及產房工作。此外,莉亞還主持了網路廣播節目《助產師說的那些事》(What the Midwife Said,暫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對談》盛可以vs.九歌總編輯陳素芳:子宮,究竟是女人的樂園還是牢籠?
閱讀更多
書評》以女性視角逆寫正典:歐法洛的《哈姆奈特》
閱讀更多
話題》旅行和性的共同語法:《T子%%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