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你可能看過他的導讀:地理學者洪廣冀從搖滾憤青到心向群山,跨域展現社會情懷

2024-08-05 11:30

2016年,一家藏身地下室的搖滾Live House,在炫目燈光和震耳的搖滾樂環繞下,時任助理教授的洪廣冀邀請初次見面的搖滾同好,觀看學生的樂團表演。這位搖滾同好是暖暖書屋的主編,他前不久才向洪廣冀發出邀請,請他替即將出版的博物學新書撰寫導讀。

從那時至今,洪廣冀為新書撰寫的導讀或推薦序累計有二、三十本,書的主題從自然生態、環境史到經濟史,還有本土自然書寫與人物傳記。

在台灣學術體制下,寫科普書無助於升等,寫導讀更像不務正業。是什麼讓洪廣冀提筆不輟?他的跨領域閱讀與研究興趣,又是如何養成?

➤導讀專業戶,無心插柳柳成蔭

洪廣冀1975年出生,哈佛大學科學史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他同時身兼多種角色,包括研究計畫主持人、學刊主編、策展人,也經常受邀演講、寫評論,積極參與學術推廣活動。

他的公眾形象很固定,總是一身格紋襯衫、牛仔褲,蓬捲的長髮在背後紮成一束,一上台總能侃侃而談,黝黑臉龐掛著爽朗笑容,親和力滿點。

回到無心插柳的導讀文章。洪廣冀第一本推介的書是《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第二本是博物學家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的《蘇利南昆蟲之變態》。他說:「這兩本書都非常切合我的學術關懷與博士訓練,也就是把博物學家置於歷史脈絡,透過信件、個人檔案、筆記、目錄等材料,探討生物地理學的知識建構歷程。」

然而,第二本書的導讀文章當時「拖得非常非常久,拖到主編非常焦急,我也壓力很大。」憶起往事洪廣冀仍感抱歉,因為那時他教學、行政兩頭燒,又有論文發表的壓力,心中暗想「好累,再也不接了。」

後來,這兩篇導讀隨著新書問世,同時在地理學刊、網路媒體轉載,獲得不少好評。接著又有別家出版社來敲門,就這樣不知不覺,長成一片關於書與閱讀的文字森林。

➤用科學史腦袋寫導讀,先要進入作者生命

讓人好奇的是,洪廣冀導讀的書籍多半是厚重的自然史、環境史著作。他如何看待導讀的意義?又採取怎樣的書寫策略?

「一直以來,我寫導讀是『寫給作者』,」洪廣冀說,不同於論文或學術性書評往往在「展示自己腦袋裝有多少知識」,導讀的目的是要「把作者表達出來」。為了做到這點,基本工作除了要把整本書讀完,還必須閱讀國際重要傳媒為該書所做的評論或專題報導。同時,他也會上網觀看作者的各式談話影片,即使已經認識作者,也會查看對方近況。

「我腦中一定要有那個人的樣子,才寫得出來。」洪廣冀解釋,寫導讀就像做科學史研究一樣。科學史認為,一個人的學說理論,跟此人如何養成、如何做事,都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每次接的書都超出所知範圍,有挑戰才有趣。」樂在閱讀的洪廣冀,從醞釀到落筆,還有個關卡:「得想出好的『哏』才能動筆,有時得想很久。」

舉例而言,2019年洪廣冀受邀為《面對蓋雅:新氣候體制八講》寫推薦序。該書作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對台灣的社會與科技研究學群來說是大師級人物,正巧新書出版之前,大師才來台灣訪問演講,寫序重責因此讓洪廣冀「受寵若驚,也陷入了憂鬱」。

而正是這份「憂鬱」,成為落筆的哏。洪廣冀引用16世紀畫家杜勒(Albrecht Dürer)的名作為開場,那幅畫名就叫〈憂鬱〉。他拆解畫中細節與隱喻,帶領讀者進入作者關於人類世的多層思考。


圖右為杜勒的《憂鬱》

有時,導讀的書作者若是洪廣冀熟識的朋友,便可讓他多一份視角或情感。例如,替游旨价第一本書《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寫推薦序時,洪廣冀特別點出這位森林系學弟的特質——可以獨自長期對著植物喃喃自語,卻同時珍視與他人的連結。這種既嚴謹又浪漫的學者特質,讓洪廣冀聯想到19世紀植物學者阿薩・格雷(Asa Gray)與標本採集者之間,透過書信傳遞標本,也傳達情愫(這段軼事正是洪廣冀做檔案研究發現的)。該篇序文即以此為哏,題為「代筆的情書」。

洪廣冀自謙寫稿始終不是快手,從落筆到寫完,斷斷續續至少一週。但他也自豪從未遲交,有時出差很忙,半夜兩點也要爬起來趕稿。

不同於學術根柢厚重的科普書,今(2024)年出版的《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寫的是巴奈與伴侶/戰友那布的成長故事,也道出原住民族對土地正義的追尋。這一次,洪廣冀在序文開頭坦承自己是作者的「樂迷/粉絲」,正文卻是6000字條理分明的準論文。出版後,作家蔣勳在臉書上特別感謝這篇序文:「清楚釐清從日治到國府,林業管理制度與內本鹿布農族失去傳統領域的因果關係。」粉絲的心願達成了。

➤乘著科學搖籃,孕育博物學之夢

屬於大學聯考的世代,洪廣冀喜歡說自己第一、二、三、四類組都待過:大學就讀台大森林系、所(通常屬於第四類組,台大歸在第三類組);碩博士階段因緣際會大量修習社會學、人類學(第一類組)與地理學(第二類組);博士階段專攻科學史(第一類組);如今則在地理系(第二類組)任教。然而,早於一切學院訓練之前,洪廣冀自小就是科學與人文共治。

「從他細膩的觀察與脫韁的想像中,你會想起,我們都曾經是這樣的人物。那是在小時候,你對一草一木都感到好奇,你愛你所選,執著於所愛。」——這是洪廣冀為《山林花草追尋記》所寫的導讀文字,而他自己正是一名愛上自然觀察的小孩,尤其沉迷在青蛙行為觀察,夢想是成為動物學家。

受到母親的身教與引導,從小洪廣冀的枕邊書都是文學名著,從《大仲馬》、《基督山恩仇記》、《白鯨記》等西洋文學譯本,到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紅樓夢》、《西遊記》、《封神演義》的原著,「不知為何,就很愛讀,爸媽經常帶我們去光華商場搬書。」

洪廣冀還記得,上國中後,媽媽推薦他讀《紅樓夢》,「有件事媽媽可能不會承認,就是她當時還煞費苦心地,用簽字筆把書中『情色』的段落都塗掉。當然,找出全文一點都不難。」

能靜靜讀書,也喜歡探索野外。小學開始,他會跟死黨翻過植物園「遊客止步」的圍籬,匍匐在水池邊觀察黑眶蟾蜍求偶;自己買麻藥等器具,將青蛙製作成浸泡標本;遇到圖鑑也分辨不了的品種,他還曾寫信給師大生物系呂光洋教授,信中描述棲地並附上自己拍的照片,「老師真的回信了,回答我是艾氏樹蛙。」

科展是洪廣冀大顯身手的舞台,最佳成績是國中全國第一名、高中全國第二名。念建中時獲選為「生物資優生」,持續沉醉在青蛙研究,開始尋找碩士論文硬讀、拜見台大動物系老師,週末會去中研院,跟在動物所黃鵬鵬老師的實驗室見習。

回看這段成長歷程,洪廣冀也從科學史角度詮釋:「20世紀上半葉,美國科學教育提倡的即是『大自然是一本書』,鼓勵從小培養細緻的觀察能力。只是,自然這本書並不會自然地向你顯現,必須要讀書才能讀懂自然。不同時代會有不同趨勢,無論如何,我兒時確實感受到這樣的潮流。當時台大動物系、昆蟲系教授透過擔任科展評審,積極鼓勵自然觀察,我就是受惠者。」

➤從搖滾憤青到心向群山

然而,高三那年,洪廣冀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打擊,他沒有通過大學甄試入學的門檻,設定好的科學之路突然斷裂。滿懷挫折與憤怒的他,與一群好友在搖滾樂中找到出口,並且互相勉勵:「我們要好好念書、考上大學,上大學就來組團!」

考上台大後參加椰風搖滾社,除了玩團,社團學長姐會帶讀左派書,「當然是讀不懂,但顯得很酷。」此外他們還發行刊物、寫樂評、舉辦藝術節,平時會在酒吧演出,還自製音樂卡帶,放在學校旁的唐山書店寄賣,搞得風風火火,森林系只是微弱的背景音。


高中樂團照片,前方為鼓手洪廣冀。(圖源:洪廣冀)

升大三是團員們考慮生涯走向、選擇退團的轉捩點,洪廣冀也選擇「從良」。雖然他內心對未來充滿困惑:「我念森林系,森林好像很重要,佔國土面積一半以上,但森林到底是什麼?」

那是台灣林業政策轉向全面禁止伐木的年代,森林系傳統課程諸如計算材積、伐木技術等已無用武之地。洪廣冀想要走入山林尋找線索,頭一次登百岳的經驗是參加商業登山團,跟登山社老闆混熟後,他以擔任挑夫來換取隨隊上山的機會,得以密集走訪熱門高山路線。同時期他還擔任老師助理,到山區蹲點,也幫同學做野外植物調查,就這樣把自己拋在山上。

等等!玩團跟爬高山可以無縫接軌嗎?洪廣冀解釋:「我們這一團的風格是節奏很快,我又是負責打鼓的,鼓要打得好,下盤很重要,不時要去跑操場十圈,有時要綁鐵塊練腳力,進入爬山沒有任何困難。」

➤愛其所選,執著於所愛

真正震撼來自大學畢業的暑假,他有機會參加一團從北大武山到南湖大山的中央山脈大縱走,這趟歷時83天的山旅,一方面讓身心調校歸零,「而且,待在山上夠久,人對荒野投射的一切浪漫情懷都會消失掉」,洪廣冀也確實體驗到生死一瞬。

另一方面,他才真正睜眼看到,「大自然並不是沒有人的所在,高山上反而處處是人的痕跡。」不論是原住民的工寮或遺跡,都或隱或顯,揭示森林史的滄桑。


洪廣冀上山尋訪台灣林業史的從業人員。(圖源:洪廣冀)

這趟山林洗禮促使洪廣冀開始關注「人與社會」,碩士論文選擇新竹的司馬庫斯部落為題,想要探討以社區為主體的自然資源經營之道。整個研究所時期,他更積極探索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領域。

「選修這些科系的課,壓力都好大,覺得本科同學讀好多,都知道馬克思、韋伯,我趕緊找一堆社科書硬讀。」直到博士班時選修了人類學系黃應貴老師的經濟人類學,透過每週一本民族誌的操練,洪廣冀越念越有心得,更在黃老師的鼓勵與肯定下,確認自己具有讀人文社會科學的本事。

後來的發展,洪廣冀的教師網頁寫得很清楚。只要談起求學歷程,他總會說出一長串感謝的人與事,「過去的我從台灣的知識氛圍與這塊土地吸取養分,現在的我若具備些許能力,都會想回饋,也很珍惜這些機會。」跨域策展是這種心情,寫導讀亦是。

我們還多知道了關於格紋襯衫與牛仔褲的小故事:原來,這身造型反映洪廣冀的自我認同:既是玩團時期熱衷的「油漬搖滾」(Grunge)一派的基本穿搭(不明白者請看「槍與玫瑰」樂團(Guns N' Roses)的歌曲MV〈Don't Cry〉),也是大三起走向群山的服裝標配。

可以說,這個人從年輕到中年,不論上山或下山,都愛其所選,執著於所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