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9EP4》郭怡美書店趙偉仁/百年老屋的書店一歲了,歡迎交朋友

郭怡美書店開業一年了,去年開業時,Openbook閱讀誌特地專訪了書店創辦人郭重興與經理人趙偉仁,一年不到的時間,郭怡美書店已成為了大稻埕新地標,台北市重要的文化地景。我們再次邀請趙偉仁到閱讀隨身聽節目中,聊一聊這一年的冒險與實驗,書店的變與不變、營收結構如何想像?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精華摘錄】

➤郭怡美書店,台北新文化地景

主持人:郭怡美書店的崛起,好像沒有過多久,現在已經是台北市的文化地景,這樣的稱呼,對你來說有壓力嗎?

趙偉仁:其實還滿自然而然的,郭怡美的建築在大稻埕本來就滿具知名度。郭怡美商行是百年老屋,空間的設計非常有特色,在老屋中本來的知名度就還滿高的。

書店進來之後,因為投資人資源給得多一點,所以書店的呈現方式也跟其他書店不一樣。譬如我們的書量,一開始是以3萬本到5萬做規劃,可能大家比較少看到書很多的獨立書店,所以才會一開幕後,吸引到大家的目光。

➤老厝與古典音樂

主持人:在郭怡美剛開幕不久,郭社長問我可不可以在這邊策劃一些音樂的活動。因為他們小時候住在這邊,音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展開一連串的音樂活動。

趙偉仁:很多人來郭怡美聽完音樂會,覺得很輕鬆,因為這是音樂本來的樣貌。在台灣,尤其是像古典樂,或者我們最近辦的崑曲,很多時候,都必須到大型的表演場所,正襟危坐,悠閒感相對比較缺乏。

藝術或說藝文欣賞能力的養成,台灣的場所還不夠多,如果台灣認為藝術對於人文涵養的培育很重要,那我們會需要更多藝術家表演的場地,只有兩廳院或大型戲曲中心是不太夠的。作為主辦人、場地方,除了這是商業行為之外,提供音樂家適合中小型的場地,意義也滿大的,給聽眾朋友一些適合入門,甚至進階的小型的音樂會。

➤書店的變化與不變

主持人:不知道在一年之後,回想書店經營過程裡,你做了哪些改變,或者有些東西沒有改變?

趙偉仁:最基本的核心是對於「閱讀」的信仰。我們常說,要不是郭社長有很強的信仰,郭怡美書店開不起來。要不是郭社長有很強的信仰,認為只要書夠多,人就能走進來,那書店開不起來;要不是郭社長的信仰是書店要純粹一點,不要賣文創,這也做不起來。

在我的規劃中,如果純數字來想像,多賣一些咖啡,少一點書,多一些商品會更好,但郭怡美的發展會變相對平庸、安全。我們一路走來,會發現說其實台灣愛看書的人,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我對於書店的實際經營,會悲觀一些,郭社長會樂觀一些,但是我們整個走起來,第一年是比郭社長預期的樂觀狀況好一些。因為「書籍的純粹性」,讓很多人開始覺得,你們真的是很用心想要做一間書店,因為你們都沒有其他東西。這件事是有傳達到讀者的心中,所以得到讀者的支持,但我們現在想做的是,不只是因為支持而來郭怡美書店,而是因為喜歡郭怡美書店的書,所以才來郭怡美。

➤書店的營收結構

主持人:所以經營上有什麼樣的困難點?

趙偉仁:業績啊。

主持人:可能很多讀者都覺得郭怡美已經活力相當夠,人潮也滿多的。

趙偉仁:這是高峰、離峰現象,週末時人流量大,買書的人多,但是週間相對不足。其實每個月也不太一樣,7、8月特別好。9月、10月相對差一點。

另一個問題是,書店本身的成本相對高,越大的書店房租越高,人力也越多,第三個是商品的毛利結構 ,因為毛利其實很穩定,但還會受到價格上的競爭。書店進貨價,我想很多關心書店朋友已經知道,我們跟經銷商拿可能是7折,有些出版社對我們比較好,可能給我們65折。我們給會員9折,那你只剩下2折到2.5折。這些利潤要支出房租、水電等等,整個賣量要非常的大。

有時候讀到一些重慶南路盛世或者誠品信義店剛開業的坪效 ,每小時坪效上百萬。現在只要看到櫃檯裡面,有人在排隊結帳,你心裡就覺得書店的生意不錯,那種落差感其實非常大。

因為我們有見過以前買書是多麼兇殘,跟現在這種買書不太一樣。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或者是說,還要開發一些其他事,比如收費講座或者畫展,我覺得會更實際的貼近書店未來的營收目標。

➤跟郭怡美交朋友

主持人:可以談一談會員嗎?因為郭怡美從開業就有會員制度,現在很多組織也都希望說用會員抓住一些願意跟你發展長久關係的人。

趙偉仁:坦白說,我們一開始設定的會員,希望是一些重度的閱讀者,我們會設定選書顧問幫他做每月的選書與書籍推薦。目前加入會員最直接好處是,可以享有9折購書。我們不喜歡的一件事是,「讀者來書店買書,是為了支持書店」。有些客人他來書店買書,直接開書單給你,他想要跟你購買,書店裡有的書就賣,沒有的書幫他調。但是這件事情,其實只要他願意,在網路書店可以直接搞定,他特地來書店買,是為了支持書店。我們也會賣,按照一般獨立書店的價格,原價。讀者用原價購書,簡單講,是讀者想讓書店賺錢,但這種設想對我來講,它不是正常的商業。

我們還是希望,書的價格能跟網路書店的折扣稍微靠近,所以提供給會員9折,只要讀者願意常來,你可以有9折的折扣,我們提供的服務,是我們幫你選書,選出你可能喜歡的書,你來書店看到喜歡的書,也可以得到相對一點優惠。讀者可以用不會跟網路書店差別太大的價格把買回去,這是我們原先設定會員的用意。

我們的會員很簡單就是一句話:「跟郭怡美交朋友」。我們把你當朋友,所以願意提供折扣,也歡迎你常來。這就是我們最初的原意,也希望經由這些累積,購書超過8000元之後,成為我們的VIP。我們對VIP很好。一年有10杯飲料,等於你每個月來,郭怡美就請你喝一杯咖啡。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甘耀明談青少年成長小說《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以青少年為主角,夾帶臺中地景及專業生物知識的《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由曾任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文學類評審委員的資深教師、小說家甘耀明,與教育工作者、薩提爾推手李崇建共同創作而成。

這兩位同樣畢業自東海大學中文系、年輕時曾整夜暢談文學的中生代作家,過去合寫過《對話的力量》、《薩提爾的守護之心》等提倡藉對話促進理解、跨越親子溝通籓籬的書目,也始終心繫閱讀教育推廣。他們合作《閱讀深動力》,提供家長實用的引導式對話建議,幫助孩子透過閱讀學會接納自己與他人,發展出個人洞察與觀點。《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則精準捕捉生物習性樣態、河川景貌變化。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故事靈感來自李崇建兒時與山羊、老鷹共處的童年經驗。這個故事被講述多次,但甘耀明這十多年來都百聽不厭。


甘耀明(左)與李崇建自大學時期即是以文相濡的好朋友(攝影:黃子恩/提供:2020臺中文學獎)

主角張家豪是一名平凡的國小生。畢業前夕,父母協議離婚,父親選擇帶走成績優異的弟弟,造成張家豪偌大的內心衝擊,頓時對自己信心盡失。此時,久居深山的外公意外來訪,開啟他經驗新事物的旅程:拯救一隻飛不起來的老鷹、牽著山羊上學去,瞬間變成校內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人物。後來,連老師都發現他的繪畫天賦,鼓勵張家豪參加寫生比賽。建立起自信的張家豪,還決定研究起「帕加尼祕密計畫」,試圖藉由祕密行動,喚回父親對自己的關注,同時修復家人間的關係。

在李崇建提議合作後,甘耀明運用文學技巧加以調整,共同打造出環繞自我認同及探索、亦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小說《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此書被選入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選介的文學類書目,名列70本精選之星書單。

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審推崇本書故事精彩、能激勵讀者,並表示:「這是探討青少年成長困境的小說。生命雖有挫折,但總會不斷帶來驚奇。」書中主題與敘事手法,亦對應了本次圖畫書類召集人、繪本工作者蘇懿禎對於創作者的勉勵:「嚴肅的事若能藉由文圖創作輕緩地說,孩子即使發生負面的生活經驗,也能因為閱讀而感到被同理與共鳴。」

當甘耀明走入校園,又如何與中學生介紹這本書?

10月下旬,甘耀明抵達位於臺中市南屯區的大墩國中,進行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講座分享,介紹《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一開場,甘耀明就以別開生面的方式來自我介紹:「我是一名作家,作家就是文字說謊專家。我虛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世界,邀請你們來進入這個世界聽聽。」他向孩子們提到發想故事的李崇建,家裡曾經在河邊養了一頭山羊:「他發現羊什麼都吃,就像吸塵器。於是他靈機一動,把課本、作業本都丟給羊吃!」台下有了笑聲,不想寫作業的心情是跨越世代的。

甘耀明接著說,當時李崇建被老師問起作業簿怎麼破破爛爛,是不是自己撕毀的?他理直氣壯直說是家裡山羊吃掉的。第二天,他從河邊把羊死拖活拉帶到學校,就是為了向同學老師證明,作業本真的是被羊吃掉的!甘耀明生動模仿李崇建如何使盡力氣帶羊到學校,還有驚訝到下巴快掉下來的老師同學表情。唱作俱佳,逗得台下聽故事的學生們捧腹大笑。

書中故事除了提到張家豪有一頭山羊外,還有另一個動物主角:老鷹。

甘耀明首先介紹起老鷹的排泄物——「老鷹的大便不是一顆一顆掉下來,是直接屁股往後、噴在牆上。」台下學生一陣笑語騷動,開始熱烈討論。「這是真的!我有去調查過。老鷹的大便可以拿來幹嘛?」甘耀明邀請學生舉手回答,什麼答案都可以。有個同學小聲說,畫畫。甘耀明聽了眼睛一亮:「小說裡面老鷹大便真的是拿來畫畫。」在《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小說裡的老鷹,就是因為用大便來畫圖,最後變成全縣的畫圖高手。

甘耀明說明,鳥類的構造「泄殖腔」很特別,在消化排泄過程中,尿酸會在泄殖腔內混合糞便、吸水形成白色糊膏狀。因此鳥屎可以提煉成美容用的中藥——「慈禧太后愛用。而且,蝙蝠、老鼠、老鷹的大便經過處理,都可以入(中)藥。」甘耀明補充。

活動最後,甘耀明詢問學生有沒有飼養動物的經驗?並溫馨提醒:現在有《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可捕捉、飼養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養動物要合乎規定喔!」

【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完整書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為什麼大雄是主角?讀《哆啦A夢》論

家喻戶曉且充滿趣味的漫畫《哆啦A夢》雖然主要是小學生取向,但其中包含了許多藤子.F.不二雄對於人和世界的理解和想法。杉田俊介的《哆啦A夢論》,對此提出了相當精彩深入的詮釋。


藤子.F.不二雄(圖源:wikipedia)

因為是日本國民漫畫,過去已有許多人試圖分析《哆啦A夢》的思想,但某些書籍只是把漫畫當作素材,發揮個人看法,往往偏離了藤子.F.不二雄原作的內容。

杉田俊介雖然自謙本書只是他個人從小閱讀《哆啦A夢》的想法,但大多數見解都十分具有說服力,甚至可能很接近藤子.F.不二雄本人創作時直接或間接的想法。因為杉田論述時,是根基於散見在長篇和短篇的大量原著故事內容,而非僅僅抓住一些孤立的例子即抒發己見。

結合短篇跟大長篇的哆啦A夢

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將《哆啦A夢》的短篇〈日常生活〉與大長篇(以在異世界為主)結合在一起探討,並輔以藤子.F.不二雄的《SF短篇集》作為佐證。

一般常認為,《哆啦A夢》大長篇和短篇的人物設定、角色個性等等明顯有所不同。然而透過杉田深入的分析,我們看到長篇和短篇,其實代表了一貫主題的不同面向。

比如大雄與哆啦A夢的關係,以及大雄與靜香、胖虎、小夫的關係,雖然在短篇中已有探討,但到了非日常的大長篇中,又更進一步深化。所謂角色個性上的變化,其實是同樣的人在非日常的情境中,展現了不同的人格面向。


大長篇《大雄與鐵人兵團》。(圖源:wikipedia)

又例如杉田在分析大長篇的第二章中,著重探索宗教、政治、科學、進化四大主題。雖然藤子.F.不二雄在大長篇中對這些主題有更深入的描寫,但其實許多短篇早已顯露了相關的看法。當然有些主題在兒童向的《哆啦A夢》中還無法徹底發揮,但在本書延伸探討的《SF短篇集》中,就可見到更多層次的呈現。

談到「進化與命運」這個龐大的主題,書中第一章以短篇中較趣味,但杉田稱之為「恐怖」的時間悖論相關故事(例如多個哆啦A夢一起作作業的故事)來陳述。到了第二章,又以此為基礎,把視角拉到大長篇如《大雄與鐵人兵團》,整個改變一個星球歷史的分析。由此都可看出杉田對於整部作品的熟悉和深入掌握。

在宗教主題上,杉田除了分析各個大長篇宏大的架構(尤其是《大雄的日本誕生》、《雲之王國》和《創世日紀》)與聖經故事思想的運用結合,也同時對比短篇故事中各種「神」的不同形象,以及創世相關道具的故事中,藤子.F.不二雄對神與人的觀點想法。

政治主題方面,杉田以小觀大,除了在大長篇中實際看到獨裁政權的可怕(如《宇宙小戰爭》、《日本誕生》),也不忘回頭看看,其實獨裁的想法並不如此遙遠,任何一個強而有力的道具(如獨裁按鈕、攜帶型國會、無敵砲台)都可能讓即使是小學生的大雄或其他主角,因而走向為個人欲望所驅使,甚至變成類似獨裁者。


說出一個人的名字並按下獨裁按鈕,那個人便會從世界上消失,並且所有人都會忘記它存在。(圖源:哆啦A夢wiki)

科技快速發展的可能問題,一直是《哆啦A夢》中的重要課題。杉田也從短篇中大雄常使用失敗的各種科技道具的應用結果,以及各種機器人的道具角色,與大長篇《白金迷宮》中對人與科技的擔憂反思相對照。而與之相關的自然環保議題,則由短篇中大雄與非人類自然事物的親近,與大長篇《動物行星》、《雲之王國》更直接的反省相呼應。

杉田在針對藤子.F.不二雄的分析中指出,他對人與世界很多方面是悲觀的。我很贊同這樣的看法,幾部著名的大長篇,以及書中提到的《SF短篇集》之所以讓人感覺餘韻無窮,正是因為帶著一股遺憾與哀傷。

屢戰屢敗的精神

在以趣味為主的短篇中,這點雖然沒那麼強烈,但杉田認為,在藤子.F.不二雄心目中,小自大雄或哆啦A夢的行為想法,大至整個文明都不斷在努力嘗試卻屢屢失敗,甚至可能走向毀滅。這樣的想法圍繞在許多作品上。

雖然呈現出這麼多悲觀的想法,不過杉田認為,藤子.F.不二雄最終仍透過《哆啦A夢》帶給讀者不少歡樂與希望,大多數人仍然能靠著一些努力,「一點一點地變好」。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能鼓舞包括我在內無數讀者的原因。


野比大雄。(圖源:wikipedia)

杉田指出,不管在短篇或長篇,「承諾」與「保證」都是藤子.F.不二雄的重要核心事物,無論是大雄對親人、對哆啦A夢、對其他朋友,以及對自己(未來的自己或過去的自己)都是,即使實際上可能做得不夠好,都不應放棄它。杉田以這個概念串起許多看似不相關的長短篇故事,也是相當精釆的切入點。

最後回到本書(以及《哆啦A夢》)的主角大雄,這個藤子.F.不二雄口中作為自己寫照的角色。他看似擁有眾多缺點,個性軟弱,做什麼事都常常失敗,卻能不失去身為人最重要的「真」(引用靜香的爸爸所說「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十分可貴的。

杉田進一步認為,大雄雖然活在懦弱與許多缺點中,但並沒有全盤否定自己,也不會放棄努力改變自己,而是在這樣的現實中掙扎,一方面尊重自己的特質,一方面試圖成長。而這點,可能就是大雄帶給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最好的啟發了。

透過杉田的這本書,我們彷彿順著這部大作,作了一趟深度旅遊。無論你對《哆啦A夢》原本就非常熟悉,或者只有童年遙遠的回憶,都能從中得到滿滿的收獲。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哆啦A夢論
ドラえもん論:ラジカルな「弱さ」の思想
作者:杉田俊介
譯者:彭俊人
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杉田俊介

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評論家。法政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主修日本文學。活躍於文藝刊物、思想刊物等各式各樣的媒體,除了在文學、動畫、漫畫等評論活動之外,他對於作品核心的解讀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著有《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JOJO論》(這兩本已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中文版),以及《戰爭與虛構》(作品社)、《長渆剛論》(每日新聞出版)、《無能力評論》(大月書店)、《非主流的品格》(集英社新書)等書。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張遠(「哆啦A夢wiki」創建者、投資理財部落客)
2023-11-06 12:5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