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計畫》漫畫家謝東霖工作筆記:打造你的專屬獲利模式

➤漫畫家的收入來源

漫畫家的收入來源有百百種。以原創內容為主的商業漫畫家,收入來源可以是稿費、版稅、改編授權金、周邊商品收入、業配廣告報酬、讀者斗內(編註:donate,贊助)、比賽獎金、獎勵補助、知識分享變現(開課)、評審費、代言費等。

既然每個漫畫家都希望追求穩定獲利,那我們就該將上述項目技能全部點滿嗎?當然不是。在聊下去之前,我想先建立一個觀念:你的「獲利模式」不需要總是囊括所有可能的收入來源。

怎麼說呢?例如,據我所知,有人僅憑平臺的稿費、以及「付費看」的分潤,就足以養家糊口。也有的漫畫家,只需要與讀者建立起訂閱制的默契,就可以長久地延續創作人生。

更何況,也不是每個漫畫家都有十八般武藝,能夠包辦所有工作。例如「知識分享變現」,需要的不只是創作才能,還需要懂得如何將知識解構、輸出,再建構,甚至搭配口才來與群眾交流。

所以,如何從這麼多種收入來源中,挑出適合的組合,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獲利模式」,才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許多漫畫都以漫畫家職業的奮鬥為主題,例如《爆漫王》(右翻開者為《爆漫王》20集)、《(新生)漫畫狂戰記》等。真正的漫畫家除了拚畫技和連載,還需要能夠掌握自己的獲利來源。圖片提供/李華

➤觀察並找到自己的「獲利模式」

接下來,我會就自己這10年來的創作生涯,分析自己的獲利模式一路上是如何演變。

 

  • 第一階段:平臺稿費(70%)+業配廣告(30%)

剛開始創作的頭幾年,我在LINE WEBTOON上連載條漫,當時稿費不高,但是創作慾望高,所以也有能量同時經營粉絲專頁,並且在粉專上畫了有別於條漫的系列作品。這系列作品,雖然沒有稿費,但是帶來了流量,所以可以利用它們接到業配廣告。

由於我刊載在LINE WEBTOON和粉專上的是完全不同的作品,因此合約方面並無衝突,能夠兩邊賺錢。現在這種獲利模式不算少見,據知,有的漫畫家在LINE WEBTOON連載條漫,同時也在其他平臺繪製收費漫畫。而且,收費漫畫的內容,是連載條漫的番外篇──當然,漫畫家有事先取得平臺編輯部的許可,才能夠如此操作。

  • 第二階段:平臺稿費(50%)+小額贊助(50%)

我與鏡文學合作展開《我在詐騙公司上班》的創作後,遂將發展重心放在經營粉絲專頁上。由於單靠鏡文學的稿費無法支撐生活開銷,但是頻頻接業配廣告又會打亂連載節奏,因此,連載一段時間之後,我決定嘗試邀請讀者進行小額贊助。

當時推動小額贊助的概念是:「如果大家喜歡這部作品,希望連載速度加快,歡迎定期小額贊助。小額贊助金額愈高,我就愈不需要依賴業配,也就不會一直中斷連載工作,連載的效率和品質就愈能提升。」

由於作品在開始啟動小額贊助以前,已經免費公開連載一段時間,累積了喜歡這部作品的讀者群。這些讀者許多都願意加入小額贊助計畫,而我也實踐承諾,大大減少業配廣告的承接,更加專注在漫畫連載上。

  • 第三階段:平臺稿費(50%)+授權收入(30%)+版稅(20%)

隨著持續不斷的創作,我的作品逐漸受到歡迎,開始有許多商業機會,稿費也更加穩定並且持續成長。

到了這個階段,我知道獲利模式又該轉變了。首先,既然自己的商業機會已增加,應該要結束小額贊助計畫,讓讀者的愛流向更需要的創作者。再來則是,商業上的成熟也代表此時如果再次承接業配廣告,作品就能夠進一步接觸到更大的市場。

基於這兩個考量,我主動關閉了小額贊助的管道,並解禁業配、歡迎商業合作。果然,當作品具備一定人氣與商業潛力後,便開始陸續賣出影視、音樂劇,以及各種授權。

另外,由於作品持續出版成冊,初期版稅相對來說不多,但隨著每次新書出版,也會帶動舊書銷量,新舊版稅累積起來,在收入中的佔比也逐漸成長,而這份成長激勵了我繼續出版下一本新書。


漫畫情節中,漫畫家無不追求作品暢銷。現實上多元收入來源才是安全之道(左為《爆漫王》內頁,右為《(新生)漫畫狂戰記》內頁)。圖片提供/李華

➤定心丸與持續累積,兩大關鍵維持獲利成長

歸納這10年中,我能夠獲利並持續成長的原因,有兩大關鍵:

 

第一,保持與平臺合作。

因為有平臺的穩定稿費與資源,我才能以此為基礎,在不恐慌的狀況下去開發(或等待)其他收入來源。有一顆定心丸很重要,除了能維持作品產出,也可以讓創作者更冷靜靈活的分析自己的現況。如果剛出道的漫畫家沒有平臺連載這種定心丸,也建議要找到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前一份工作累積的存款。在跟LINE WEBTOON合作之初,我也是仰賴以前的工作存款跟各種SOHO接案來穩定軍心。

第二,持續經營自媒體。

我的粉絲專頁早在LINE WEBTOON邀稿前就開始發展,逐漸累積起來的人流是後來可以接業配廣告的基礎。同時,雖然平臺收入一直在我的獲利模式中佔比頗重,但我心態上卻不會特別依賴平臺──因為多年下來吸引的讀者群,都知道要去哪裡看我的漫畫。讀者就是護城河,就算哪天離開平臺,我依然知道讀者在哪裡,並且有管道向他們說話,召喚他們來看作品。


打造穩定獲利模式,讓自己在漫畫的路上走得長久(圖為《(新生)漫畫狂戰記》內頁)。圖片提供/李華

➤配合階段性需求,靈活重組獲利模式

現在,我合作的平臺換到MOJOIN,業務類型也更為多元,所以獲利模式又有所調整了:平臺稿費(50%)+授權收入(15%)+版稅(20%)+知識分享變現(10%)+評審費(5%)。

漫畫創作的路,只要一直堅持走下去,資本和機會就能逐步累積。如今除了每當有新作品,就有愈來愈多的舊作品一同連動銷售,這些經驗知識也可以成為另一種收入來源,例如像這篇文章所賺到的稿費,或是擔任課程講師或評審……不只收入,自己的專業地位也會逐步提升。升級之後,也許又能解鎖其他的收入來源項目,讓獲利模式保有彈性變動的可能。

獲利模式可以萬變,端看自己每一個階段的需求是什麼。相信你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在夢想上堅持下去的方式


《漫射報+》
國家漫畫博物館自籌備期起,過去以《漫射報》為名出版主題刊物,共發刊6期,編輯視角各有不同。國家漫畫博物館於2023年底正式落腳臺中,收穫著珍貴的回饋與善意,現在《漫射報+》重回舞臺.ᐟ .ᐟ 記錄籌備過程的多彩回憶,並將研究調查成果與圖像視野,持續與大家共享。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漫言堂》漫畫家如何打造專屬獲利模式」。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5-08-18 09:00
報導》生命起落的過程是平行的迴圈:范亦昕《倒退走在餘暉裡》ft. 林薇晨

座談一開始,主持人九歌出版社總編輯陳素芳描述,范亦昕在《倒退走在餘暉裡》寫到生命的不同景色,是透過她自身的觀景窗,讓讀者可以看見成長的疏離和拉扯。從在臺北居無定所的生活,寫到天真地認為可以自行火化愛貓的遺體,范亦昕的文字壓抑又乾淨,始終都不為展現激烈,沒有描繪控訴或迫害,而是以靜謐的筆觸書寫著,一種自覺、自省的情感,像是面對熊熊大火,仍然決心溫柔擁抱。

范亦昕說,談到散文集,常認為是需要擬定主題去撰寫,但她認為,寫下日常生活中每個當下的體悟,也會隱隱連成一個主題。回到散文最根本的意義來說,也許就是生活的記錄。她將這場對談主題命名為「平行的迴圈」,也是意指人們日復一日的生活,像是生命的起落最終會繞成一個個圓形,而在諸多平行的圓形中,生命將與歲月碰撞而變得柔軟。

➤如果格格不入,就自成一格

作家林薇晨與讀者分享她閱讀這本書時,對〈早晚的事〉這段文字特別有感:「智齒和脾性都是渾然天成,它們沒有選擇地長成這模樣,在無法被阻斷而不斷壯大的日子裡,不自覺地開始推擠碰撞到了身邊的其他存在,於是自己痛苦,也使他人難受,發炎、紅腫、痛。最終強制被拔除,留下了空洞洞的痛。」她說,這可以看見作家自我養成的過程,因為發現了自身的格格不入,或始終站在邊緣的位置,才可以去體會所有的異常。這是范亦昕寫作給人的明確感覺。

范亦昕解釋為什麼會用拔智齒這個過程,來形容自己的成長、述說人變得柔軟。一旦水平智齒因橫向發展而壓迫到前排的牙齒,牙齒會潰散般變得歪七扭八,所以必須拔除無用的智齒。范亦昕覺得,她自身的個性彷彿就是一個水平智齒,因為讓人感到疼痛,所以必須被矯正,好比生命中可能有些事情就是必須發生。  

林薇晨指出,《倒退走在餘暉裡》這本書裡,經常出現「調整」這個意念。例如〈調音師的午後〉,范亦昕寫調音師為一架老舊的二手鋼琴調音。為鋼琴定期調音,是為了讓它的音準長期維持在正常的水平,猶如人也需要定期調整,才能平衡、穩定。

她不禁揣想,作者是不是對於某種矯正或調整,有種像是執念或偏執的情感?或者作者一直面臨生活中各式各樣加諸於身上的壓力?「亦昕的散文呈現一種關於強烈規訓的觀察:必須要調整自己才可以合格。」林薇晨說。

自己是不是個矯正的偏執狂?范亦昕笑著說,其實調整可以用在許多不同的面向。例如〈調音師的午後〉,每一架鋼琴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個性,甚至有些琴鍵的聲可能相差了一兩赫茲的頻率,但也沒關係,因為那才最符合它的樣子,「到底什麼樣的展現,會是大家喜歡的、會符合這個社會可以接受的?可能我內心深處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於是在寫〈調音師的午後〉時,把調音這件事呼應到自己身上。」

➤餘暉亦是餘灰,燃燒之後餘下的珍貴風景

講座中,兩位作家談到關於家人的情感。范亦昕透露,曾經有件耿耿於懷的小事被她寫進書裡,是一場關於信任的玩笑。

小時候有一次過年,父親在眾多親戚朋友面前,笑稱她把保管的紅包錢弄丟了。其實她沒有,然而沒人相信年幼的她,大家紛紛說小孩就是不會保管東西、不負責任云云。在那個當下,小孩對家人的信任瓦解。

范亦昕在幾十年後回憶,覺得這起事件真是「無聊的小事」,對於她父親可能也是。但時過境遷,只有她心裡手足無措的那個小孩明白,這件事是一道巨大的傷口,或是一道沒有被解開的結。

范亦昕書寫如何與家人和解的過程,若使用第三人稱時,她說這是尚未接受和理解這一切的時候,直到她覺得問題真正被解決的當下,她才可以好好寫出「他」就是她爸爸。而「他」的使用,也可以代表所有人,可能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事情。范亦昕留給讀者一個隨性代入的空間,或許此刻有另一個人,也正在經歷同樣的事。

在書的後記裡,范亦昕寫道:「『餘暉』唸起來也是『餘灰』。生命是一場轟然的烈焰,經過的、揮別的都是餘灰,是珍貴的餘物。而我所寫下的一切,也正是我一路走來一路燒盡後,回望而去最珍貴的一片風景。」

她認為時間是一直燃燒的,下一刻就沒了,而燃燒之後堆積出的是此刻,以及我們即將面對閃著光的前方,繼續往前走下去。范亦昕說:「希望大家可以關注生活中,各種類似美好的小事與所發生的美好的瞬間。」

倒退走在餘暉裡

作者:范亦昕
出版:九歌出版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范亦昕

1991年生於桃園,落腳台北數十年,國北教大語創所畢,現職行銷企劃。相信寫作是魔法(或者是巫術),能蠱惑人心或者撫順靈魂。作品偶爾見刊於報章雜誌、線上媒體等,作品多次收錄於九歌年度散文選集,曾獲鍾肇政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評》冒險之路一定要帶的東西:讀《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讀過無數個冒險故事,做過無數個漂流迷航的白日夢,在自己的祕密基地裡收藏了許多預備在絕境求生的百寶箱,祕密筆記本裡寫了許許多多無人島的探索生存計畫,看著魯賓遜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一切回歸原始的重新開始,哪怕步步艱困危險也讓人心嚮往之。對困居喧鬧塵囂、被世俗規則侷限的我們來說,在荒蕪的絕境裡自由的呼吸和大膽的冒險,是多麼奢侈難得啊!

這樣浪漫的魯賓遜情懷,即使時隔一個世紀,仍能給予面臨資訊大爆炸、科技主導生活的年輕世代一個精神脫逃的出口。你也會常常問自己或是孩子:「如果有一天漂流到荒島」、「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嗎?如果把自己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去,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需要準備什麼呢?

打開《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這本書前,會以為即將要讀到的是,近期討論熱烈的末日生存指南和急難救助包,腦中飛快蒐羅了自己應該要準備什麼生活必需品,或安全救護的糧食和工具。

一陣慌忙下,看見扉頁上的兩個孩子一個輕鬆從容的穿起紅色吊帶褲,另一個用窗口晾著的小床單打包了地圖、望遠鏡、水壺和各種工具(或玩具?),拎起一本書就出發去荒島,看起來甚至比去公園野餐還要輕便呀!

來到這座荒島後,孩子們用書搭起了帳篷,脫下吊帶褲就去海濱探險,那本神奇的書讓他們可以在餓時充飢、冷時保暖,豔陽下防曬,無聊時解悶,並且隨時可以展開書頁的羽翼載著孩子們探索荒島的每個角落。這樣看來,在荒島求生,可能會發生百百種狀況,需要準備什麼呢?只需要準備一本書!?

啊,原來如此呀!讀到此處才會拍案讚嘆,順著圖文裡暗藏的各種線索,你會發現這座荒島並非遙不可及,或者應該說,每個人心底都有這樣一座荒島。它是一個獨處的片刻,一個無所事事、無處可去、無話可說的「空檔」,準備什麼也無用。唯有張開眼睛,打開一本書,在這樣的一座荒島上,用孩子無邪好奇的眼睛去閱讀、去感受,你才得以生存,才能看見美麗的風景,尋得獨特的寶藏。

我想喜愛閱讀的人都能懂得,當你沉浸在閱讀裡的時光,靜悄悄的只能聽到翻動書頁的聲音。就像漂流到一座與世隔絕的荒島,第一腳踩進冰涼的海水時的驚喜,被各種陌生事物包圍時的興奮,在書頁間四處探索冒險,流連忘返,恍若隔世。只要有書相伴,就能去到你永遠也意想不到的境地,閱讀一本書,就如同探索一座荒島,不是嗎?

藉由《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的提問,帶你走進時虛時實的隱喻時空,不論是初讀即頓悟,或是讀了幾回合才了然於心,覓得了這本書的圖文裡埋伏的奧妙寓意,都會深深感動著迷。每再回頭仔細讀一遍,就會在這些色彩繽紛像糖果一樣的荒島風景裡,發現更多巧妙有趣的比喻。

我很喜歡那頁孩子們用書做各種伸展體操的畫面,一邊運動又一邊打開書來讀著。還有那頁孩子們以書為舟,以書頁為帆,設計各種脫逃計畫,但看來也只是愜意的順風而行。最喜歡的是最後孩子們回到居住的濱海小鎮裡,小鎮的居民們看似安居樂業,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原來有好幾個是懷抱著夢想準備出發的冒險家。看似群居,其實都在各自的島上努力且自得其樂的生活著。

在這座美麗如夢境般的荒島悠遊,每一頁、每一步都如此讓人著迷,想珍藏在心底的書架上,時時拿出來展開,重遊無數遍也不會厭倦,當然也想要讓更多人發現荒島的迷人之處。儘管大家抵達的荒島未必是同一座,即使來到同一座荒島看到的也不會是同樣的風景,或許就是這樣,閱讀才會亙古如新的引人入勝。

你也迫不及待要出發了嗎?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呢?我想每個人臉上那滿心期待的微笑裡都有自己最完美的答案。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
Per sopravvivere su un'isola deserta
作者:羅蘭索.柯爾特拉奇(Lorenzo Coltellacci)
繪者:愛麗絲.歐根連(Alice Ourghanlian)
譯者:張淑瓊
出版:小典藏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羅蘭索.柯爾特拉奇(Lorenzo Coltellacci)

1992年出生於羅馬,是一位圖像小說與繪本創作者。2016年出版第一本作品後,便開始在圖像故事的世界裡持續創作。他的作品風格多樣,並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繪者簡介:愛麗絲.歐根連(Alice Ourghanlian)

2002年出生於法國,現就讀於巴黎École Estienne藝術學院插畫系。她的作品風格溫柔細膩,常描繪具有歷史感的城市場景與角色故事,並曾入選波隆那插畫展。


點擊照片,查看職務說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Sylvie(晨熹社繪本書店闆娘)
2025-08-16 11:5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