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胡長松》從凡爾納到林獻堂,用台灣眼環遊世界
回想起個人的閱讀經驗,1980年代中期可以算是台灣的百科全書業務代表蓬勃的年代吧,許多在車站、學校門口擺攤,逐家逐戶按鈴拜訪的打拚業務們,把一套又一套大部頭的百科全書和名著套書推進家庭裡面。很感謝家母雖然學歷不高,卻希望我們這些小孩多讀書,而成為書籍業務的堅定支持者。這些書籍,就是我和歐美文學最早的接觸,其中有一套是書佑文化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24本,另有一套是環華出版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大約50本;前者是我青少年時期的讀物,而後者則是我高中以後的重要讀本,至今還時常捧讀。這兩套書,大致形塑了我早期的閱讀和寫作品味。
認真來看,也許那套青少年版的《世界文學名著》影響還要更長遠一點。在日後我比較能懂得文學的類型以後,才了解到,那套世界文學名著大致就是歐美浪漫傳奇文學的精華,隨著科學的興起和大航海時代的來到,當時歐美的文學也就充滿了冒險犯難的精神與探索世界的眼光,這些文學包含了《金銀島》《海底兩萬哩(即鸚鵡螺號)》《地心之旅》《魯賓遜漂流記》《所羅門王寶藏》《格列佛遊記》《基督山恩仇記》《海角一樂園》等等,讓我們這些小孩讀了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以致多年以後,當很多人說出了「海洋文學」這個名詞的時候,我竟很快就暸解到那是什麼東西了。當然,我始料未及自己有天會寫出一本台語的《幻影號的奇航》來向這些大師致敬。
在我最早期的這批歐美文學書單中,寫出《鸚鵡螺號》和《地心之旅》的法國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對科學知識有特別的迷戀,這當然源於他處在一個對科學與理性樂觀的時代。例如他的小說《環遊世界80天》,核心的設問就是當時(1872年)的人類能否藉由各種交通工具,在80天內旅行世界一圈?
縱使不乏沿途迷人的風光寫作,但這本小說核心的趣味還是科學精神,亦即,基於科學知識,人類是否確實可以掌握環境帶來的困難和挑戰。除了科學精神和冒險精神,在營救殉葬寡婦等等的橋段,凡爾納也展露出現代歐美的自由精神與俠義精神。有趣的是,在第38天,小說的主角還搭船經過了「水流險惡」的台灣海峽。整趟旅程可說妙趣橫生。主人公掌握一切,克服萬難,十分快意。
相較於歐美科學啟蒙所帶給凡爾納的自信揮灑,台灣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林獻堂,在1927年啟程的環遊世界壯舉,就顯得深思熟慮許多。在《林獻堂環球遊記》中,我們看到的是「為了台灣前途而遊」的肩負。整本遊記非常認真的記下了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觀察,已經接近人類學式的考察。從基隆出發西行,遊歷了東南亞、埃及、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荷蘭、丹麥、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士、美國,最後搭上橫渡太平洋的輪船回到日本橫濱,是一趟長達一年的旅程。
這本遊記的寶貴之處,除了以台灣人的眼光記下當時世界的各方面細節,也記下了當時這位最具代表性的台灣人對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對當時世界政局的議論。例如他在倫敦議院旁聽,仔細記下了英國內閣議會運作的現場、各政黨的分布與女性的參政。
在談及因病而不能成行考察的愛爾蘭自治雜談,他寫下:「倫敦之新聞有批評愛爾蘭政黨之紛爭,謂除上帝之外無人能救得愛爾蘭,此是英人感情的批評,果真是愛爾蘭無自治之能力乎,這豈不是笑話。」
回顧林獻堂出遊前,文協成立的歷史背景及其後的發展,這些語重心長關於民主與自治的議論,確有微言大義。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發掘林獻堂心懷民族意識的段落。
例如在書寫巴黎協和廣場四周豎立的8尊代表8個城市的女神像,他提及1870年普法戰爭後,斯特拉斯堡割讓給德國,一直到1918年一次大戰後才又復歸法國,這49年間,巴黎市民以黑紗罩在斯特拉斯堡女神雕像的身上。在談論埃及獨立的段落,他寫著「查遇爾爾則以國民為後盾,不屈不撓前仆後繼,不知灑許多志士熱血於荒煙沙漠之中,乃得有今日也。」
從台灣看凡爾納筆下主人公環遊世界的暢快豪情和林獻堂世界環遊的憂國憂民,前者是歐美科學、理性、自由、法律精神的化身,後者則是來自初覺醒的被殖民地謙卑的學習者與追求者,兩相對照,不能不感慨,也不能不折服。也或許是因為那次環球旅行,林獻堂對世界政治制度的考察與體會得以更為深刻,讓他後來能對中國古老的政治形態有敏銳的察覺,並預告了離台之後留給風雨台灣的歷史哀歌吧。
在近期出版的《文協精神台灣詩》中,我讀到林獻堂於1949年離台赴日後寫下的詩句:
軍政紛紛似亂絲,黎民飢餓苦安之?風濤萬里重洋隔,欲吐哀音只賦詩。
——詩題〈步文芳君冬日雅集原韻〉,收錄於《文協精神台灣詩》第144頁。
這豈非歷史的殘酷?同屬重洋之隔,讓人不得不懷念起同一位作者在20年前的遠方國度所留下的豪情壯語了。
歷史不能回頭,但幸好,因為前人的腳步,閱讀歷史的吾輩台灣人子孫們,仍得以借鏡先賢的血淚緩緩前行。今年適逢文協百年,各地多有紀念的活動,林獻堂先生也再度被台灣人懷念起來。就在文協成立百週年前夕的10月16日傍晚,在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一場「臺灣眼世界心:環球遊記音樂會」,是由李哲藝作曲、歐聰陽製作、游源鏗作詞及吟唱、灣聲樂團演出的精采表演,筆者有幸能親臨。
詩人兼戲曲家游源鏗,正是以林獻堂的環球遊記為發想,將林獻堂遊記中的國家城市串聯,譜寫出10段台語漢詩,並親自吟唱。其中的「美利堅」一段相當令人動容。游源鏗的詩句如下:
走遍天涯 為求自主立身地
問君良知 怎忍蓄奴分烏白
嘔心血 奮力開創新世界
開視野 合眾齊心建共和
何方是祖國?
火炬照處 心頭方寸有疆土
哪需念故鄉?
來歷不論 攜手之地即故鄉
借美國的獨立講台灣的新共和,雖百年前的林獻堂遊記未必有那麼直白的表述,但是,歷經百年風雨,後代的子孫們奮力向前,把林獻堂先生未竟的願望書陳出來,在文協百年的今日,他老先生必也是樂意的吧!如此來觀林獻堂先生的遊記,其意義就更顯完備了。●
P.S.「臺灣眼世界心:環球遊記」將在2022年元旦下午的灣聲樂團新年音樂會,以交響樂團編制,於國家音樂廳演出,非常值得一聽。
胡長松
高雄市人。第3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得主。詩人、小說家、現代台語文學的推動者,現任《台文戰線》雜誌社社長。目前有華語小說《柴山少年安魂曲》等2本、台語小說《槍聲》、《復活的人》、《幻影號的奇航》等6本和1本台語詩集出版。
東亞書房》出道作《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於阿嘉莎.克莉絲蒂獎獲評審滿分評價,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新人作家逢坂冬馬以出道作《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摘得第11屆日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獎,得獎作品在上個月由早川書房正式發行單行本。《少女同志,向敵人開槍吧》是目前為止唯一在阿嘉莎.克莉絲蒂獎評選中,獲得所有評審滿分評價的作品,書籍出版前便在社群媒體引發討論。
故事背景設定在蘇德戰爭白熱化的1942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少女謝拉菲瑪,在一次德軍襲擊中目睹母親和村民慘死。被蘇聯紅軍女兵士依麗娜解救的謝拉菲瑪,面臨「要戰鬥還是死亡」的選擇,並決定成為女性狙擊兵,懷抱著復仇信念開始日復一日的訓練。然而,前往史達林格勒戰役前線,在無數交錯的死亡中穿梭的謝拉菲瑪,最終卻迎來意想不到的「真正的敵人」。書評家北上次郎盛讚:「本書全然不似新人作品的完成度,實在另人嘆服。」作家桐野夏生則評論:「這部作品並非歌頌英勇事蹟,而是講述成為狙擊兵的少女經歷失與得的故事。」
「你想要降生到這個世界嗎?」如果人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出生,世界的樣貌會如何變化呢?故事背景設在落實「合意出生制度」的近未來日本。父母在孩子出生前,需要根據遺傳、環境等因素,向其告知來到世上的「生存難易度」,並將出生與否的選擇權交到孩子手中,而不顧本人意願,將拒絕出生的孩子生下來的人,則會觸犯「強制出生」的罪責。
然而,對新生命滿懷期待的女性,若受到腹中朝夕相處9個月的孩子「拒絕」,又該是何等的痛苦與衝擊呢?《生命祝福》一書從與同性結婚、接受人工受孕的主角立花彩華的視角,講述期盼孩子到來的伴侶,面對合意出生制度的複雜心緒,並從中帶出對於生命的思考與抉擇。
某個除夕夜,3名年過80的男女在旅館會合,一起喝酒緬懷過去,接著一同用獵槍結束生命。3人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過去和經歷呢?他們的妻子、孩子以及友人,皆無法理解他們自行了斷的理由。江國以看似詭異而唐突的死亡事件,以及被遺留的周遭親友的日常,勾勒出人生中各式各樣的喪失,以及各式各樣的終結。
■7度入圍直木獎、去年終於以《少年與犬》抱回獎項的日本作家馳星周,於本月初出版直木獎獲獎後第一部長篇小說《黃金旅程》(集英社)。裝蹄師平野敬是北海道養老牧場的經營者。這間牧場原先由阿敬友人和泉亮介的雙親所經營,在身為馬術師的亮介因持有興奮劑被捕入獄後轉讓給了阿敬。牧場中最吸引阿敬注意的,是一匹健壯驕傲卻暴躁難以馴服的尾花栗毛馬。某天在賽馬場與尾花栗毛馬的馬主相遇時,阿敬發現比賽中的馬匹變得過度興奮,心存疑惑的他因而展開了調查。其後,與黑道勢力拉扯、在綁架衝突中撿回一命的阿敬,及出獄後受阿敬鼓勵想藉由賽馬重新奮起的亮介,都將自己的人生託付在馬匹身上。馳星周透過賽馬引發的各式衝突,勾勒出屬於人與馬的冒險旅程。
■2015年以出道作品《孤獨者》及《Wind Notes》分別摘得第16屆小學館文庫小說獎及第22屆松本清張獎的日本作家額賀澪,於本月底出版長篇小說新作《領略世界之美》(双葉社),講述兄弟自殺後,被遺留的雙生子踏上旅程,走訪馬爾他、台灣、倫敦、紐約、南美等地的服喪之旅。蓮見貴斗與尚斗是一對同卵雙生兄弟。某天,身為人氣演員的弟弟尚斗,未留下遺書就自殺身亡。葬禮結束後數日,貴斗找到尚斗留下的手機,以臉部解鎖後發現未讀信件中有一張前往禮文島的電子機票。想要自殺的尚斗,為何還規畫了旅行呢?貴斗為了了解弟弟生前的煩惱,以及抒發無法阻止重要之人離世的後悔,而前往世界各地,並在過程中探尋「活著」以及「面對死亡」所代表的意義。
【業界新聞】
■日本書籍雜誌販售龍頭「日本出版販賣株式會社」(通稱日販),總結今年截至11月底的年度銷售排名,前三名分別為永松茂久的《共感對話:1分鐘讓人喜歡的對話術》(すばる舍)、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的《拯救手機腦》(新潮社),以及宇佐見鈴的《本命,燃燒》(河出書房新社)。永松書寫的會話教戰手冊《共感對話》,從初次相見、新生活、職場、學校、家長群組等11種不同情境,講授37個實用對話技巧。瑞典國民心理學家韓森的新作《拯救手機腦》,從腦科學的角度,分析現代社會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帶來的焦慮和危害,以及面對這些衝擊的因應之道,本書中譯本亦將於明年1月在台灣出版。宇佐見的《本命,燃燒》詳細資訊,可見東亞書房2021年1月藝文短訊。書籍通路經銷公司「東販」的年度銷售榜,則由大川隆法的《祕密之法:改變人生的嶄新世界觀》(幸福的科學出版)攻占榜首。
【得獎消息】
■第27屆中山義秀文學獎,由蟬谷惠實的《妖怪心中》(角川出版)獲選。《妖怪心中》亦曾在今年中奪得日本歷史時代作家協會新人獎。作品詳細資訊,可見東亞書房2021年8月藝文短訊。
在《中國共產黨、及其百年》一書中,石川對迎向100週年的中國共產黨進行深入解析,從20世紀中葉的發展、地下經濟的流通、改革開放的影響等多個角度,探討其如何成為掌握廣袤領土的龐大政權。評委認為石川的取徑,從不同視點展現日本所不知道的中國樣貌,或可成為日本面對中國時全新的指南針。除司馬遼太郎獎外,此書亦是第33屆亞洲.太平洋獎特別獎得主。
■第38屆織田作之助賞於本月17日公布,社會學家岸政彥的都市小說集《Lilian》(新潮社)成為本屆獎項得主。《Lilian》一書講述住在大阪市郊的男性爵士貝斯手,與他在附近酒吧認識的女性之間的故事。岸政彥以音符般流暢的文字,以及主角們的對話,交織出兩人的城市生活光景。擔任評審委員的作家石井慎二認為,這部作品鮮活地呈現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喪失感,以及相互的溫情。●
➤延伸閱讀:話題》窗前貓咪眼中的奇妙路人:讀社會學家岸政彦的《片斷人間》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