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316 將木頭雕成琴箱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臺北來信

一匹魚著,慢工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透過一頁頁平實的敘事,一幅幅藍白色調細緻的畫作,擘劃出巨幅的時代色調與主角微觀的內心風景。細節極強的畫面,讓整體閱讀感受層層疊加,最末讀者與書中前人的身影重疊,就如同作者透過此作和一封家書,牽起與家中故老共享的歷史羈絆。這樣的作品成就的不只是一部「他人」的故事,也讓創作成為一種情感傳遞,閱讀也參與了傳承。【內容簡介

葉有慧

張西著,三采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樂  
葉有慧很平凡,也沒那麼平凡。她和所有90年代出生的台灣女孩聽一樣的歌,看一樣的電影,關於流行和長大,有一樣的疑問。有一天,她發覺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這讓她瞬間失去了平凡。葉有慧迷惘、彆扭、摸索、我行我素,放出了本我試圖描清楚自我。我們可能有過或見過好多個葉有慧,或近或遠,可能會被葉有慧搞得有點煩,摸不太清她究竟想怎樣,卻又覺得有些情有可原。張西想為讀者說清楚「一個葉有慧」,知道葉有慧原來正走在探尋「我是誰」的旅途上,這樣的旅程對我們來說,其實也並不陌生。【內容簡介

美麗的愚者

美しき愚かものたちのタブロー
原田舞葉(原田マハ)著,劉子倩譯,時報出版,560元
推薦原因: 樂  
日本首座專業西洋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的藏品主幹,乃是日本實業家松方幸次郎的「松方收藏」。習讀美術史出身的小說家原田舞葉,在前任館長的建議之下,調查了「松方收藏」的細節經緯,趁著美術館成立60週年的時機,寫出了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成立背後的故事。「松方收藏」大名鼎鼎,松方幸次郎是莫內、羅丹的知音以及大買家。故事實中有虛,讀來沉穩靜謐,描說實業家的經濟實力與文化悲願,美術品由勢不由人的流轉,以及美術館戲劇性的創成。是時代小說與美術文化史美好的結合。【內容簡介

政治檔案會說話

自由時代公民指南
陳進金、陳翠蓮、蘇慶軒、吳俊瑩、林正慧著,春山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益  
檔案研究一直以來被框限在某些學科的專業範疇,一般人極少思考自己與檔案史料的關係。而轉型正義論述與政策促成了社會大眾與檔案對話的平台,如白色恐怖檔案公開與否就成了每個人都能參與判斷討論的議題。但無論全數公開與否,遇上需要查找資料時,一般人或許會先經驗到開啟此書的例子:一位年輕人不經意在展覽物件中看見自己家人的名字,下一步能做什麼?本書正是為此而生。這是一本實用指南,從認識政治檔案的議題與類型、哪裡找、怎麼讀,到附上解讀示例,手把手告訴讀者如何處理檔案,以及如何面對歷史。【內容簡介

審判的人性弱點

Blind Injustice
馬克.戈希(Mark Godsey)著,堯嘉寧譯,商周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書名已預示了全書論點: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冤案,改革刑事司法系統。作者觀察到美國司法這一發展趨勢,投入解讀過去發生過的冤案,並在書中開展清楚行進的案例分析,並提出「認知失調」、「確認偏誤」及「記憶汙染」等3種心理問題常見於冤案的紀錄,從而導致案件難以平反。最末,作者針對司法從業人員提出的建議,就在於最基本的人本態度:不害怕承認錯誤,接受人是有侷限的。面對司法與人命,這樣的態度再怎麼重申也不為過。【內容簡介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

直擊美國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世紀懸案
The Trial of Lizzie Borden
卡菈.羅柏森(Cara Robertson)著,徐立妍譯,臺灣商務印書館,5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透過重新追溯1892年的懸案,搜集、爬梳案件主角未被談論的人生細節與親筆信件,此作意不在冷案(cold casea)熱炒,而是以當代視角,剖析案件發生當下的各式紀錄與說法,觀察性別、階級、種族等因素如何交織其中。解析被控為兇手的中產階級女性如何被當時社會輿論凝視、物化、建構後,作者呈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社會偏見,絲毫不亞於案件本身的殘酷。【內容簡介

寫給庇里牛斯山的情書

蠻荒與瑰麗、澎湃與抒情,一個歷史與想像中的野蠻邊境
The Savage Frontier: The Pyrenees in History and the Imagination
馬修.卡爾(Matthew Carr)著,林玉菁譯,馬可孛羅文化,499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封長長的「情書」看得出作者對庇里牛斯山的深情。從長居的山民、牧羊人、勞工、學者、朝聖者、吟遊詩人、軍隊乃至近來的登山者,各種身分的旅人與住民出入這片山區,多樣的人跡和活動為本是自然存有的「野蠻」山川注入豐沛的生命力。作者爬梳材料,也長年親身入山,在意象變遷間築起庇里牛斯山厚實的歷史地層,正是作者深刻愛意的表達。身為庇里牛斯山情深義重的可靠情人,作者當之無愧。【內容簡介

中國西征

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著,葉品岑、蔡偉傑、林文凱譯,衛城出版,900元
推薦原因: 知  
本書抽離後設的民族主義,將17、18世紀的草原爭霸還給當年風起雲湧的人事往來交織。本書是清史研究轉入新向度的名著,濮德培打開了18世紀「中央歐亞」清帝國、準噶爾蒙古汗國、俄羅斯帝國三方角力的視野,不再只是從北京單向出發的眼光。既著眼於幾股政治勢力間的往來與衝突,亦考慮生態環境的型塑和支持,同時還留意到清廷以歷史書寫鞏固新收疆土的手段。藉由轉換過的視角,我們可以理解古代中國與今日中國無法劃上等號的關係,並釐清中國何以至此的變化。【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導讀》小小藝術家的成長課題:巴布與每個小孩的故事

英國藝術家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以一隻會畫圖的鳥「巴布」為主角,創作了三本圖畫書,涵蓋兒童成長發展的三大課題:自我概念(自我發展)、情緒調節(情緒發展)、人際關係(社會化發展)。杜莎以自己擅長的藝術方式闡釋小孩的成長經驗,獨具風格的創意和幽默,為成長的挑戰增添繽紛趣味。

美術館的啟發

《大藝術家巴布》是關於「我是誰?」的故事,描繪巴布被嘲笑之後,如何認識和肯定自己的價值而重建自信。許多小孩都有被嘲笑的無奈和煩惱,而且是因為名字或身體特徵這類無辜的事情。那些以為開玩笑取樂沒什麼關係的小孩,從巴布的感受應可明白,嘲弄的語言有很大的殺傷力,甚至使人完全否定自己而每天活在痛苦中。

幸好,巴布有一個特質,就是積極的想辦法,一次又一次嘗試解決問題。他運動、注意飲食,或者設法用服裝造型掩飾自己被視作缺點的特徵。巴布採取的這些行動基本上若對身體健康有幫助,都是好的。從生動的圖像(例如做運動的各種姿勢)可看到他的認真努力,值得稱讚。

問題是,他努力的動機和目標,其實落入了嘲笑者的陷阱。他想要迎合他們的偏見,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所以再怎麼努力也不能解決問題。然後,「巴布走了一段很長的路。」

這句話意味深長,暗指摸索、嘗試需要時間和耐心,而每次的掙扎和挫折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巴布來到一個轉捩點——美術館,危機變轉機的關鍵是他「大受啟發」。對兒童來說,受到藝術的啟發,從自己心裡產生真實的感動和力量,應是在美術館裡最重要的體驗。


《大藝術家巴布》內頁

接下來,圖像裡有了多元的色彩、線條和形狀,彷彿打破之前單一的歧視觀點。巴布這回有了「聰明的」主意,用藝術的創造力形塑自己的意義,表現自己的才華。起初他一邊學習一邊模仿,最後的結尾顯示,經過多次練習之後,他已經不再受制於別人的看法,而能肯定真實的自己了。

巴布在美術館裡看到的藝術家作品,除了馬蒂斯和波洛克的,還有像畢卡索、蒙德里安、米羅、康丁斯基等人的風格,可延伸介紹更多這些藝術家的創作給小孩欣賞。鼓勵孩子想一想,巴布看著這許多藝術作品時,想到或感覺到什麼?文字說他大受啟發,是什麼意思?作者在這兩頁留了很大的想像空間,讓每個讀者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認識和肯定自己的好辦法。

看世界多美麗

《巴布的藍色時期》是關於失落和悲傷的故事,描繪巴布的好朋友蝙蝠突然離去,失落難過的巴布如何從情緒泥沼裡找回生活的動力。情緒的困擾會降低學習意願,破壞自信心和人際關係。因此,認識和分辨情緒,以及找出適合的方式去調節或處理情緒,是小孩必學的功課。

麻煩的是,處在情緒漩渦裡的小孩,常根本不明白自己怎麼了,也不懂得尋求幫助,就像這個故事裡的巴布。小孩閱讀巴布的故事,可像照鏡子一樣看見自己。讀者藉由認識角色的感受和行為而理解自己的內心,在情節中抒發並梳理自己的情緒,在故事的解答得到鼓勵和安慰。

蝙蝠從上一本書裡就一直陪伴著巴布,這個故事一開始講述他們是最要好的朋友,巴布在起始頁面上的動作也強化了文字的敘述。接下來兩頁生動的圖像,顯示他們不僅有友情,而且形影不離。可是後兩頁,蝙蝠卻突然離開,而且沒有說明原因。後來我們知道,此時的蝙蝠可能有情緒問題,覺得自己必須「離開一陣子」,但他無法說明,恐怕因為他自己也不明白。


《巴布的藍色時期》內頁

這樣不明不白的情形對小孩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好友的分離並不只是形體的分開,也可能造成情感的撕裂,感覺自己某個部分也被帶走了,「破了一個藍色的大洞」具體形容了巴布心裡的傷口。這樣的破洞使人如落深淵,並可能引發對友情、自己或甚至人生的負面聯想,逐漸喪失正確的判斷力,以負面的眼光建構出負面且不斷縮小的世界,然後,整個世界只剩下憂傷。當其他鳥疑問「顏色怎麼都不見了?」既像暗指蝙蝠的離去使巴布的生活失去色彩,也像在隱喻真正的巴布不見了。

幸好,雖然巴布畫的全是憂鬱的藍色,他畢竟沒有放棄畫畫,仍一直為其他朋友畫圖,因此他不是完全孤立的,有機會被看見、理解和幫助。朋友們知道巴布需要重新看見什麼。大家跟他一起在黑夜裡走了很久,直到「太陽正好升起來」。所謂重見光明,其實是重新想起自己原本擁有的美麗色彩。畫面上色彩與明暗的表現,真的讓人感受到說不出的複雜心情。從興奮、疲累、睡夢到醒來,巴布彷彿經歷一場蛻變成長。理解蝙蝠和理解巴布同樣重要,而在情緒困擾時「看見」寬廣與美麗的世界,真的值得慶祝和感謝。

故事的結尾點出顏色在繪畫藝術裡的多重意義,而「藍色時期」的典故來自著名藝術家畢卡索。大約1900到1904年間,他受到好友自殺和生活因素影響,作品多以陰鬱的藍色為主,因此被稱為「藍色時期」。大人可以引導小孩欣賞藝術家們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情緒感受,無論喜不喜歡畫圖,小孩或可因此受到啟發而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


《巴布的藍色時期》內頁

為最好的自己奮戰

《巴布的藝術大戰!》是關於人際間競爭與合作的故事,描繪巴布與另一位藝術家不斷較量作品,要證明自己是最棒的藝術家,在一場混戰後,他對於藝術創作與人際關係都有了新的領悟。

從前兩本書裡我們知道,巴布喜歡並擅長繪畫,他的作品也很受歡迎喜愛。這些好事帶來自信,也可能產生驕傲。他認為自己是最棒的藝術家,而且是唯一的,因此無法忍受新來的羅伊也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讚賞,這使他在還不認識羅伊之前,就開始嫉妒他了。

這種事很常見,就像白雪公主的壞皇后一心想當世上最美麗的女人,就像許多小孩在追求卓越、第一名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落入人性的陷阱裡。「驕傲在敗壞以先,嫉妒使人瘋狂」,這兩項人性的弱點是小孩必須學習警醒克服的心理障礙。孩童之間惡性的比較和競爭,其實常來自於教養環境的壓力或成人的評價方式。他們有時就像巴布,外在表現強悍兇狠的競爭姿態,其實只是因為脆弱的內心非常害怕失去別人的肯定和喜愛。


《巴布的藝術大戰!》內頁

巴布懷著不友善的想法去見羅伊,根本無意好好認識羅伊的作品,只想證明自己比對方更棒。他批評羅伊的作品很平常,被攻擊的羅伊自然還擊,批評巴布的圖畫很無聊。藝術批評是嚴謹的學問,但這兩位藝術家受到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影響,像無賴般互相叫罵。

繪畫和雕塑是不同的技藝。巴布從來沒有做過雕塑,但他似乎在焦慮激動中忘記自己的才華、強項是什麼,進入一場註定要輸的比賽。比較兩人的作品,巴布的主題偏向表象的平面陳述,羅伊的概念意涵與隱喻顯然更立體豐富。這樣的結果讓巴布更慌亂焦急了,於是他偷偷做了很糟糕的事。果然驕傲與嫉妒使人敗壞瘋狂,使明明有才華和創意的藝術家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藝術家該做和不該做的事,忘記藝術創作的意義。

一心想贏的巴布,輸掉了自己。震撼的爆炸結束了一切紛亂,也將他震醒了。痛悔的眼淚洗滌人心,他真心認錯道歉,願意彌補傷害。恢復正常的巴布想起自己的才華,想到以合作取代對抗的好主意。兩位藝術家一起發揮各自所長,創造出更豐盛的美好。


《巴布的藝術大戰!》內頁

貓頭鷹所謂的不尋常,不只誇獎作品,也讚嘆人性終究有美好的可能。巴布最後的領悟對小孩很重要:再優秀有才華的人也必須學會和別人和平相處;更重要的是,跟自己和諧相處。每個人有獨特的恩賜才華,懂得欣賞別人是成長的能力。如果成長是一場奮鬥,努力的目標應是今天的自己有沒有比昨天更成熟,有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對世界有更好的貢獻。

書中呈現的藝術作品以「普普藝術」(Popular Art,簡稱Pop Art)為主,運用大眾流行的商業文化元素符號為素材(如棒棒糖、漢堡、黃色小鴨),賦予不同的含義,特色是具象且通俗易懂。如著名的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以食物為題材,或傑夫.昆斯(Jeff Koons)創作了巨大的氣球狗,許多普普藝術作品幽默詼諧,小孩會覺得很好玩。作者不僅玩圖像創意,也巧妙安排設計文字的趣味,希望讀者都能享受藝術創意的美好樂趣,不執著於「誰是最棒的藝術家」這種蠢事。

瑪莉安.杜莎在一場對青少年的演講中,送給孩子們四點建議:「不要停止學習、要勤奮努力、跟隨自己的熱情、對人友善。」我想,這三本圖畫書文圖並茂的傳達了她的心意。

瑪莉安.杜莎朗讀英文版《巴布的藝術大戰!》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 大藝術家巴布
Bob The Artist
作者: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 
譯者:柯倩華
出版:三民書局
定價:329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 巴布的藍色時期
作者: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
譯者:柯倩華
出版:三民書局
定價:329元
內容簡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巴布的藝術大戰!
作者: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
譯者:柯倩華
出版:三民書局
定價:32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 
國際知名的得獎插畫家與平面設計師,鮮明的手繪字與畫風獨樹一格,曾為Formula 1賽車設計海報、為英國郵政設計郵票、為HP及韓國三星製做廣告,也是Let''s Make Some Great Art 系列叢書和《大藝術家巴布》、《巴布的藍色時期》的作者。她和丈夫及兩個兒子住在倫敦。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1-05-29 12:00
東亞書房》三浦紫苑新作《哀歌不響》被譽為「2021最有活力」青春小說,及其它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曾出版《多田便利屋》、《哪啊哪啊~神去村》、《沒有愛的世界》的直木獎作家三浦紫苑,睽違3年再次推出小說新作《哀歌不響》(双葉社),廣獲各大書店店員好評,被讚為「想要一再閱讀」、「2021最有活力」、「共感度超高」的青春小說。被海與山環繞的餅湯溫泉,早已不復昔日的繁榮。在這個閒適而蕭條的小鎮生活的高二生怜,一邊擔憂著複雜的家庭問題及不得不面對的志願選擇,一邊被自由奔放的友人們耍得團團轉,過著煩惱不斷的每一天。三浦透過極為平凡的男子高中生們無厘頭的日常,書寫少年們認識自身、理解他人,漸漸朝向大人之路邁進的成長軌跡。評論家大矢博子評述:「無論沉浸於悲傷與否,明日總會到來。既然如此,笑著過活絕對是更好的選擇。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生命力與智慧,便是這個故事希望傳達的概念。」

■寫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烏鴉的拇指》、《光媒之花》、《龍神之雨》等暢銷小說的文學獎作家道尾秀介,將在本月底出版最新長篇力作《雷神》(新潮社)。一通威脅電話,成為埼玉縣料理店老闆藤原幸人一連串慘劇的開始。昭和年即將結束時,母親的離奇死亡及毒殺事件降臨到藤原家。為了查明真相,幸人與姊姊亞沙實一同試著潛入舊習仍存的故鄉。母親因何而死?父親又是否真的犯了「罪」?村裡舉行傳統祭典「神鳴講」那日降下的雷擊、震撼後世信件、父親終其一生試圖隱藏的照片,以及數十年後發生的新的悲劇,這之間暗藏什麼聯繫呢?透過現在與過去、善意與惡意的交錯,道尾為讀者帶來「過去的我絕對無法寫出的自信之作」。

■著有《一瞬之光》、《不可或缺的人》、《一億元的分手費》的直木獎作家白石一文,本月底出版長篇小說新作《藍泉的魔人們》(新潮社)。小説家前澤倫文與戀人同住於新宿區的高塔式住宅大樓,在這棟名為「藍泉塔新宿」、總戶數1300戶的大樓中,美國、俄羅斯、中國的重要人物相繼離奇死亡,現場更據傳有白色幽靈出沒。為了挖掘死亡謎團,前澤在大樓中展開調查,卻意外發現隱藏在大樓中的驚天祕密。
《藍泉的魔人們》以男女的未來為題,思考女性自生產中解放、性對於人類而言失去必要性、與人工智慧之間的性成為可能之後,男女之間、人與人之間該何去何從,又該如何安置愛與情感。本書在《週刊新潮》連載期間即引發話題,其訴說的前衛異想與文明情慾,猶如挑戰人類繁殖與存續型態的現代啟示錄。

■著有《安傑爾之蝶》、《冬雷》、《雪之鐵樹》,去年又以《銀花之藏》入圍直木獎的小說家遠田潤子,於上個月底出版新作《綠蔭深處》(小學館),書寫74歲老人與25歲青年的奇蹟道路旅程。「哥哥啊,我現在要去殺你了喔。」在大阪經營咖哩店的三宅紘二郎,某日因為一張明信片上的漢詩,喚起塵封50年的黑暗記憶,並在迎來人生暮年的此刻下定決心手刃兄長。紘二郎匆匆購入一部二手車,便要啟程前往兄長居住的大分縣日田。而此時,賣出不良二手車心懷愧疚的前中古車店長劉,出現在紘二郎的眼前,成為他前往大分縣的代駕人。年齡堪比紘二郎孫子的劉,在6日的旅途中漸漸拯救紘二郎孤獨壓抑的內心,然而,劉身上卻也背負著沉重的祕密。遠田透過老人與青年二人的公路之旅,開展出一篇關於愛恨、執念與救贖的感動之作。

■以新潮社新人賞得獎作《槍》踏入文壇,其後又以《遮光》、《泥土裡的孩子》、《掏摸》等小說橫掃多座文學大獎的中村文則,本月初出版最新代表作《卡牌師》(朝日新聞出版)。身為一名不相信占卜的占卜師,同時也是違法賭場荷官的主角,因某個組織的指令而捲入麻煩事件中,成了冷酷資產家的顧問占卜師。「現在就絕望還太早了!」中村以極致的臨場感及心理描寫,勾勒不向蠻橫世界妥協的燦爛之光。

■備受歡迎的《深夜咖啡店》系列作者古內一繪,繼2018年底的《再見了!深夜咖啡店》後,再次推出美食系小說《最棒的下午茶作法》(中央公論新社)。在老舖旅館工作的涼音,終於如願被分派到心心念念的營銷部服務課下午茶團隊。歡欣鼓舞充滿動力的她,積極地提出新企劃,卻被西點師一句「不是新穎就是好」澆熄滿腔熱血。「所謂最棒的下午茶,到底是什麼呢?」古內透過春夏秋冬的季節甜點,以及人物們的糾葛與成長,書寫幸福滿溢的美食物語。

■以書寫BL小說發跡,著有《愛情可以分割嗎?》、《Off Air》等代表作的一穂ミチ,於上個月底出版一般向短篇小說集《Small World》(講談社)。假裝夫妻和諧的家庭主婦與家庭不幸的少年、和離婚回娘家的姊姊再次一同生活的高中生弟弟、開心迎接長孫誕生卻迎來不幸的祖母與女兒家族、偷偷信件往來的男女、無法好好溝通的父與子、未能說出重要的話便迎來分別的高中生等,一穂透過6個獨立篇章,譜寫在廣大世界中懷抱自己的小世界、各有各的煩惱、痛苦、憂愁與希望的人們的故事,以細緻幽微的情感刻畫、共鳴感十足的人物,以及令人難忘的尾韻,獲得書店店員與眾多讀者一致好評。


左起:《卡牌師》、《最棒的下午茶作法》、《Small World》

【業界新聞】

■日本漫畫家暨插畫家今日町子,於本月中推出新書《Distance:我的#stayhome日記》(rn press),以極簡的文字及平易近人的手繪插圖,細緻描摹2020年4月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社交距離」成為理所當然的新日常後,人群以及街町的樣貌。今日町子的筆觸帶著柔和的靜謐感,以貼近人物的角度,呈現一幅又一幅繪畫日記,揭露一年來疫情環繞下依舊努力生活的平凡人們,其日常的不便與改變。


《Distance:我的#stayhome日記》內頁(取自amazon

■在電視台報導最前線從業22年的日本女記者鈴木梓,上個月以筆名水野梓跨足文壇,發行社會派懸疑寫實小說《蝴蝶沉眠之處》(ポプラ社),書寫命案過後,事件關係人的「後續」。水野表示:「每次一有事件發生,媒體立刻聞聲而至,但事件落幕後相關追蹤卻寥寥無幾。我想做的工作,是在攝影機離開後,去仔細傾聽未被聽見的無言之聲。」
水野在擔任日本電視台《NNN檔案》節目製作人時,接觸到有冤罪疑慮的飯塚事件,命案的發展和死刑受刑人家屬的現況,讓她有許多觸動和啟發,並成為創作的契機。《蝴蝶沉眠之處》講述電視台女記者與警察權力之間的暗鬥與角力,以及對罪與罰和「真正的贖罪」的探求。一名小學生自學校屋頂墜樓而死,女記者以霸凌自殺的方向進行調查取材,卻發現少年的母親是過去疑似因冤罪判死的「加害者」女兒。過去的殺人事件與墜樓案是否有著什麼牽扯呢?水野受訪時提到,高舉公正中立的主流媒體無法碰觸的情感面,以及事件的深層樣貌,唯有透過小說才得以傳達,故而提筆寫下這個故事。

■以刑事劇《古畑任三郎》廣為人知的日本資深實力派男演員田村正和,近日傳出已於今年4月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壽77歳。出道超過60年的他,自1960到80年代就因演出許多時代劇而活躍於日本藝壇,90年代更因出演紳士刑警古畑任三郎一角,成為資深影迷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田村參演的電影及電視劇多不勝數,其中亦包含許多知名文學家的作品改編,譬如松本清張系列的《黑革記事本》1982年版、《疑惑》、《十萬分之一的偶然》、山本周五郎的《樅樹挺立時》、吉川英治的《新書太閤記》,據說更因柴田錬三郎本人的青睞,被指派為柴田所著《眠狂四郎》舞台版主角,亦參與橫跨數個年代的《眠狂四郎》電視劇、電影版演出。


日本實力派資深男演員田村正和 (取自映画.com

■日本出版社白泉社20日上午發出訃告:以作品《烙印勇士》聞名於世的知名漫畫家三浦建太郎,已於5月6日因急性主動脈剝離辭世,享年54歲。
《烙印勇士》於1989年開始連載,以精湛的畫工、龐大的中世紀魔法世界,及深刻的劇情吸引無數讀者。在殘酷暴力的故事中,細膩的筆觸賦予人物深刻的悲劇精神。系列累計發行量已超過4000萬本,並曾推出動畫和遊戲。作者離世消息公告之後,台灣和日本眾多讀者感嘆:再也等不到結局了。


《烙印勇士》作者三浦建太郎於5月6日辭世(取自wiki

【得獎消息】

■第34屆三島由紀夫獎及山本周五郎獎評選結果於月中出爐,小說家乘代雄介以《行旅練習》(講談社)奪得本屆三島由紀夫獎,山本周五郎獎則由佐藤究的《特斯卡特利波卡》(角川出版)摘得桂冠。
乘代在2015年以出道作《自十七八起》奪得第58屆群像新人獎,其後又出版了《真正的讀書家》、《最佳任務》等作品。今年初發行的道路小說《行旅練習》,講述即將就讀中學的足球少女與小說家叔父二人,在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既定行程的春假期間,一同沿著利根川,從千葉縣我孫子徒步走到茨城縣職業足球俱樂部「鹿島鹿角」根據地的過程。行旅的練習,亦是練習的行旅。乘代在宛如公路電影的場景及沿途自然景致的描寫中,融入小說家的文字練習、姪女的足球練習,以至於「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的人生修行。
有鬼才之稱的山本周五郎獎得主佐藤究,過去亦曾以《紅玉髓的死神》、《QJKJQ》、《Ank: A Mirroring Ape》等深具神祕色彩的小說奪得多項獎座。本次獲獎的《特斯卡特利波卡》,以墨西哥及日本川崎兩個交錯的舞台,呈現沾染麻藥及器官買賣鮮血的資本主義與阿茲特克古文明交會的暗影,以及在令和年間甦醒的黑暗神話。知名藝文記者內藤麻里子評論本作為「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魔幻寫實大作」,評論家大森望則稱之為「犯罪小說與世界文學的融合」。


乘代雄介《行旅練習》(左)與佐藤究《特斯卡特利波卡》

■第74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於上個月底公告,坂上泉的《Invisible》(文藝春秋)及櫻田智也的《蟬蛻》(東京創元社)並列獲選為長編及連作短編集部門得主。《蟬蛻》為櫻田筆下第二本以昆蟲狂熱偵探魞澤泉為主角的小說,與上一部《探照燈與誘蛾燈》同為連作短篇。身為資深昆蟲宅的魞澤,不知為何總是在尋訪昆蟲的過程中遭遇各種不可思議的事件。櫻田透過〈蟬蛻〉、〈小町蜘蛛〉、〈彼方的甲蟲〉、〈螢火蟲計畫〉、〈南撒哈拉之蠅〉5個以昆蟲為名的篇章,講述暗含悲傷、愛憐等人性情感的懸疑短篇。關於坂上泉的警探小說《Invisible》,則詳見東亞書房2021年2月藝文短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