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272 海海人生好好閱讀極品好書懶人包

發笑吸血鬼1+2

笑う吸血鬼
丸尾末廣著,黃鴻硯譯,臉譜出版,65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獨  
從關東大地震這樣的歷史背景出發,以作者擅長的暗黑、蠱怪(grotasque)畫風與世界觀,重構日本社會內部的他者處境。在作品創意、社會批判上延續前作,功力未減。【內容簡介

海浪本為海

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
金衍洙(김연수)著,胡絲婷譯,暖暖書屋,300元
推薦原因: 樂  
以韓戰過後韓國的大量「嬰兒輸出」為背景,描述被美國白人領養的韓國小孩,長大後回到故里探尋自己的身世。作者單刀切入這個在韓流崛起之後有些赧顏的過去,鋪陳了一個敏感而冷靜的故事,與其說這是一本小說,不如看成是一次心態史的細膩挖掘。【內容簡介

文明的海洋史觀

文明の海洋史観
川勝平太著,鄭天恩譯,八旗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議  
本書是上世紀末的日本史學名著,作為對梅棹忠夫「生態史觀」的回應。宏觀而言,這是當年高度發展的日本奪回歷史話語權的又一次重磅出擊,頗值得台灣學界借鏡,然而一時一地,卻也不應無差別套用。【內容簡介

街仔路採集誌

無用之用再發現!看見台式加減美學
孫于甯、劉上萱著,遠流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樂  
結合路上觀察學、無用美學、生活智慧王等創意發想,捕捉並記錄了台灣市場、街巷、騎樓下各種無用的風景。這些風景以萬年塑膠的不死之軀構成,在鄰居阿姨、肉販、耆老之妙手下,即使沒有回春,也換作市井牙慧,點綴日常。
一邊翻讀一邊心裡口白:「對對對,我也看過,我也看過。」、「ㄟ~還有這樣喔~」經過作者的匯集、標題的定義,更多了一層幽默感,在光速運轉的生活節奏中閱讀本書,十分療癒。 【內容簡介

尋常的社會設計

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
The Marriage of Design and Society: How Humans, Tools, and Environments Might Be Re-composed
鄭陸霖著,雙囍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思  
社會學者的設計實踐,將習以為常的工具、社會學理論,融會作者個人的經驗,是少見深度討論兩個領域的交集與體驗之作。【內容簡介

漫畫歐文字體の世界

零基礎秒懂,像認識新朋友一樣,入門25種經典字體
となりのヘルベチカ マンガでわかる欧文フォントの世界
芦谷國一、山本政幸著,芦谷國一繪,賴庭筠譯,原點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樂  
對於每次打開word檔只認識兩個字體:新細明體或Times New Roman(其實嚴格來說是一個字體)的讀者來說,本書將文書軟體中恆常存在的幾種字體擬人化並賦予個性,提供應用實例及字體結構解說,可更近一步理解這些字體的實用面。下次為了不同報告場合而製作不同的文字檔案時,不會再無所適從了。【內容簡介

MVP製造機

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
The MVP Machine: How Baseball’s New Nonconformists Are Using Data to Build Better Players
班.林柏(Ben Lindbergh)、崔維斯.索契克(Travis Sawchik)著,李秉昇譯,堡壘文化,63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布萊德.彼特主演的《魔球》(Money Ball)只告訴你一則關於數據計算如何讓墊底球隊打進季後賽冠軍賽(但還是沒有奪冠)的故事,本書則全面性的透過各種精彩案例故事,呈現當代大聯盟的球員養成系統,讓喜愛球賽的讀者長出另一種看球的眼光。但對於不熟悉大聯盟的讀者來說,那些粉絲如數家珍或讀到就愛心眼的人名,可能會減少閱讀樂趣。
本書以球隊與球員的個案,細緻地為讀者展現當代科技如何重新編織職業運動、團隊經營、選手成長的三角關係。對於「我還有夢」的運動人,想了解大聯盟後台的觀眾,或是想看一齣精彩運動故事的讀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內容簡介

重返生死線

葉克膜現場的30堂修練
Return to the Point
曹乃文著,王廉瑛繪,天下生活/康健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益  
如果柯P的葉克膜是神祕莫測的救命仙丹,這裡的葉克膜就是把仙丹成分剝開來給你看。這本難得的國產醫普做得認真而細膩,雖然還是有些使用手冊的硬體質,卻依然能引領非醫療專業讀者一窺堂奧。圖說的洗練也令人驚艷,看了真感恩,希望自己永遠用不到。【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第11屆金漫獎》重大改制,整合不同分類為「年度漫畫獎」,蕭言中獲特別貢獻獎

由文化部舉辦的第11屆金漫獎入圍名單今(14)日揭曉。「漫畫才子」蕭言中獲得特別貢獻獎,近兩百件參賽作品歷經初審及複審後,共有24件作品入圍,預訂9月底揭曉得獎名單並同時舉行頒獎典禮。

為因應台灣漫畫日趨多元的創作題材及風格,本屆金漫獎首度打破獎項分類,將原有的單元、兒童、少年、少女、青年等獎項整合為「年度漫畫獎」。評審團表示,如何以全新思維審視百花齊放的台漫風景,且兼顧入圍作品深度與廣度,實為評選過程的一大挑戰。最終評審團回歸漫畫構成之基本,選入劇本情感豐沛細膩、分鏡脫俗有新意、畫面表現原創性高且富有野心,並能將所有要素統整得宜的作品,期盼入圍者能展現台灣漫畫的諸多可能性,並開展創作者與讀者的新視野。

漫畫家蕭言中近年創立「指劍畫派」,結合中國武術動態與禪學,開創個人創作新格局,評審團表示,蕭言中為多才多藝的漫畫家,身兼舞台劇導演、演員、歌唱家、主持人,其漫畫作品《童話短路》、《笨賊一籮筐》、《腦筋急轉彎》等,是許多不同年代人的共同回憶。

針對其他獎項,評審團表示,本屆漫畫新人獎入圍作品以其「未來潛力」與「對於漫畫的實驗性」作為擇選標準。跨域應用獎參賽作品充滿了想像力與熱情,在創作廣闊的光譜裡,讓故事有了伸展與蔓生的空間。漫畫編輯獎評選側重編輯於選書、企畫、溝通及整體結構掌握等細膩且綜觀的介入功力。而近來數位出版蔚為趨勢,例如網站的規畫管理也應可視作編輯功力的展現,評審並期望未來獎勵辦法能適合更多樣的編輯型態。
 
文化部表示,本屆金漫獎報名踴躍,總計有193件作品報名參賽,較去年成長74%。在賽制上,調整獎項並提高獎額及獎金,「年度漫畫獎」將有6名得獎者,其他獎項得獎者各1名,並將自「年度漫畫獎」得獎者中再選出1位「金漫大獎」得主,總體獎額增加1名,總獎金達245萬。得獎名單將於9月28日頒獎典禮現場公布。

此外,「金漫獎網路人氣獎」票選活動將於近期開跑,歡迎漫迷以行動支持本屆金漫獎入圍作品,為台漫加油打氣的同時,還有機會抽中價值500元的圖書禮券。欲知最新消息請持續關注金漫獎粉絲專頁

▇特別貢獻獎得主:蕭言中

▇年度漫畫獎 入圍作品

  • 《城市裡,有時候》,61Chi著,大辣出版
  • 《暫時先這樣》,陳沛珛著,大辣出版
  •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阮光民卷》,阮光民著,新經典文化
  • 《異人茶跡3:艋舺租屋騷動》,張季雅著,蓋亞文化
  • 《時渦》,NOBI璋著,奇果文創
  • 《再見信天翁》,LONLON著,原動力文化
  • 《夜長夢多》,日安焦慮、 曾耀慶、A Ray、Croter、陳澈著,黑眼睛文化
  • 《九命人 溺光》,星期一回收日著,東立
  • 《大城小事4》、《大城小事5》,HOM(鴻)著,時報文化
  • 《九命人 時之輪迴》,常勝著,東立
  • 《九命人 家庭訪問》,致怡+ZEI+著,東立
  • 《霹靂英雄戰紀 霹靂邪眼》,T.K章世炘著,東立
  • 《此岸.彼岸》,雷著
  • 《怪獸來我家》,張放之著,博海文化
  • 《無名歌 第二集》,ROCKAT搖滾貓著,蓋亞文化

【延伸閱讀】

▇漫畫新人獎 入圍作品

  • 小峱峱,作品:《守娘 上》,蓋亞文化
  • NIN,作品:《失重 第一集》,原動力文化
  • 龔韻雯,作品:《成千上萬、其他的小黑》,個人出版

【延伸閱讀】漫畫評論》溺女、纏足、換肚,清代女性種種的生命困境:讀小峱峱《守娘(上)》

▇跨域應用獎 入圍作品

  • 跨域形式:電視劇。阮光民《用九柑仔店》(遠流出版)
  • 跨域形式:舞台劇。Salah-D《「陰間條例x冥戰錄」劇場版》(開拓動漫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跨域形式:遊戲應用、虛擬角色應用、展覽及食品應用、台劇應用。韋宗成《冥戰錄》(未來數位)

【延伸閱讀】

▇漫畫編輯獎 入圍作品

  • 黃珮珊,慢工出版社編輯,作品:《夜長夢多》
  • 劉倩帆、房瑞儀,自由工作者,作品:《波音漫畫誌》
  • 張書維,慢工出版社合作編輯,作品:《OT相談室》

【延伸閱讀】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8-14 18:40
書.人生.劉奕成》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

約定好了之後,我便衷心祈願假期的來臨。等待的不是尋常的星期六、日,那不是我可以坐下來書寫心事的時候,等待的是意外來臨的假期,像是颱風假,盼望自己可以坐下,扎扎實實寫些字。

不過枯等了半個夏天,一個颱風都沒來拜訪。人們說庚子全亂,最是光怪陸離,什麼意料之外都冒出頭來。7月底的最後幾天,意料之中地生成了颱風,又意料之外地沒有造訪台灣。

所以我只好把7月僅剩的幾個閒暇時段打散重排。並沒有察覺,就在拖欠稿債,尋找藉口的這段時日中,50歲的生日不告而別。有一天,我還不經意地拍下自家書櫃的照片,順勢在社群媒體中與朋友競艷,一如意料之中,我看的書,和其他朋友擁攬的群書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我和編輯的約定,只是寫個區區兩千字,梳理說明我為何貪愛看書,沒想到自己卻在推拖延宕中忙著,忘了自己的初心。直到被逼得非得交稿的時候,才想起來,其實初心只是好奇。

這世界上的人彼此不相同,其他人的生活常令我感到好奇,不過畢竟不能自由窺看他人的生活風景,於是書和電影便成為我的眼睛,帶著我四處探看各種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說起來,也要有個引信,我與書締結的深緣,其實是意料之外的契機。

小學以前,在同學間,我算是頂愛看書的。不過那個時候的小孩子除了教科書之外,小學時看的課外書多半只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和七俠五義之類。然而台灣教育中閱讀課外讀物,顯然和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適用減法——這是所有小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就像許多人學鋼琴、學書法一樣,到了中學就得放棄。其後的時光,彷彿就像進入一座深長幽暗的隧道,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隱約看見隧道盡頭的微光。

所以剛進中學的前半年,我幾乎沒有碰過什麼課外書,日子就在無邊無盡的隨堂考、月考、期末考中緩緩推移。一如所有理著平頭的中學男生,我只是在等待日子過渡,等待著隧道過盡那一剎那的天闊雲開。

命運的安排讓愚騃的中學生大出意料之外,我在3月31日發生了嚴重車禍,必須留在家中靜養。為什麼我可以把日期記得這麼清楚?因為第二天兄長到學校幫忙請假的時候,同學們以為是愚人節的玩笑而哄堂大笑,以致完全沒有同學來探視住院的我,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因為必須在家長期臥床,看著天花板的日子極為無聊,我央求雙親多買些書來給我看。爸媽不知道輾轉拜託了誰,買來千奇百怪的套書,包括金庸小說、大英百科、漢聲百科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意外開啟了我喜歡以書當枕的歲月。除了在臥床的兩個月內,瘋狂地啃食完這些套書之外,接下來就像上癮一樣,我養成了每天翻一本書的習慣至今。旅行的貼身行囊中,往往除了書還是書,不管是從來沒翻閱過的,還是重溫舊書,都令我盡享其中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這其中,我喜歡的書多半是詩和小說,原因或許就在於意料之外。感到百無聊賴時,我會憑空想像一個世界的形貌,卻無法驗證那個世界是否也存在別人的腦海中。我會去思考一種難以理解的心情,也無法揣想那是否也近似於其他人的感受,所以透過閱讀詩和小說,窺看他人的想像有了驗證的可能。我心中想像著某種心情或某個故事,若能和別人的想像大異其趣,自覺能出乎他人的意料之外,不亦樂乎。

當然,被別人說出自己想說卻不知如何形容的感受,也是會心一笑的起點。我實則鍾愛詩多過小說,或許是詩刻意不對準的焦距釀造模糊的風景,讓彼此的想像容易共鳴。年輕時驚艷於鄭愁予的〈賦別〉:「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對於我來說,簡直和當時正在做的愚蠢情事相互套疊,若合符節。有人能精準地說出那樣的心情,能不會心一笑,自我解嘲?

求學時代,抗議遊行此起彼落,對於稚嫩卻情緒高張的我所來說,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連立場都搞不清楚,卻常常四處湊熱鬧,算來只是在窮攪和。讀到向陽的〈立場〉,猛然覺得醍醐灌頂,於是常常在後來的歲月中吟詠:「你問我立場,沈默地/我望著天空的飛鳥而拒絕/答腔」。

等到年紀漸長,就喜歡起羅葉的「我願是妳的風景」和「遺書」,朗讀他的書,心情不由自主與詩共振。神奇的是:彷彿音樂也自然揚起,充滿在耳畔胸臆。我念著念著「若有久別的朋友來尋,請轉告他們我去哪裡,此後可有人間的消息已無妨,我只是掛念你。 」依稀聽到自己鍾愛的輓歌輕輕響起,深感連告別的話語,都有他人更了解自己。


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取自goodreads

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好的詩,都是詩中有故事。好的故事中也有詩,所以我也喜歡故事,尤其是小說。在各個小說家中,我最常被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故事俘虜。她的小說除了輕巧地勾勒出人們的內心風景,而且多屬短篇,篇幅對東奔西跑的我剛剛好,我通常都是把握生活中機不可失的空檔,趁機咀嚼她筆下的吉光片羽。

孟若開啟了我另一扇門,讓我得以堂而皇之去欣賞意料之外的人們的心情,最後才發現看似大相逕庭的人,可以有著相似的心情。有段時間我出差時手上捧著夾著的,都是孟若的小開本中譯本。出差的夥伴不乏感到好奇,當我說明這是遠在加拿大、大我40歲的作家作品時,才猛然發現亞熱帶和寒帶的反差,與作者年齡、性別的差異,甚至於幾千里的距離,並沒有影響閱讀心靈風景的能見度。

孟若和平凡生活談詩論藝,和平凡的人物極盡曖昧,平凡到我以為她描繪的人與心靈風景近在眼前,其實根本遠在天邊。

有趣的是,2013年孟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我恰恰好在加拿大出差,背包中就是她的《公開的祕密》。這是巧合,也是意料之外。但如果常常有書伴身,許多意料之外或許本來就是意料之中。看書,能溫習意料之中,也能捕捉意料之外,更充滿意料之中的種種意料之外,而且如此美好。

所以我愛看書。


劉奕成
致力於金融相關領域超過20年,資歷完整紮實。業務範圍涵蓋投資銀行、企業金融、財富管理、風險控管等。曾擔任國泰世華金控副總、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巴克萊銀行台北分行董事總經理、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LINE BIZ PLUS北亞金融董事總經理。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8-13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