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通信 Vol.064》2019好書獎第一棒:閱讀大使紀培慧,預備⋯⋯跑!
內文整理:阿多利
又到了每年年底重頭戲,2019好書獎開跑嘍!在好書獎本人(誰?)仍在起跑線拉筋暖身時,O編B編爬梳台灣歷史,從茫茫書海中精挑細選(並冒著暴露年紀的危險),企劃了▝ ▚我的書架簡史⟐⟐▚▘書架上時代的樣子▜▗,邀請大家與編編們一起打開書本的時光膠囊,回望那些陪我們一起成長,見證台灣的「年度好書」。
好的!第一棒選手已經立於起跑線後,預備好衝刺姿勢了。
碰!鳴槍起跑~
擔任第一棒的是2019閱讀大使紀培慧:「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維度的宇宙,可是透過閱讀,你可以增加自己的神經突觸,看到別人那個維度的宇宙,他的起承轉合,他的意識流長什麼樣子,然後不同維度的宇宙因為這樣有了交集。」
第二棒交由葛大為&余佩真的暖身講座,他們兩人三腳,默契十足地在音樂的節奏下一齊向前衝,即將交給第三棒——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在暖身講座上,唐鳳大大會召喚出什麼樣的科技武器收服資訊巨獸呢?讓我們看下去⋯⋯
- 【活動】資訊科技與閱讀的未來(互動場)_唐鳳_2019Openbook好書獎暖身系列講座
- 【報導】殖民主義一直沒有真正死去:《異鄉人—翻案調查》作者卡梅.答悟得訪台
- 【現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日本出版:張亦絢、李琴峰與日譯者泉京鹿談以文學欺瞞的暴力
- 【座談】正子公也、森下翠,讓108條好漢在《繪卷水滸傳》活過來
- 【書・人生・阿潑】聆聽他人的故事
- 【書評】反抗運動全球化,歷史就這樣連結起來:評《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
- 【童書短評】#48 陪孩子勇於溝通,坦率說愛
我家在海邊|深夜裡的鐵道英雄|媽媽築了一個巢|男爵的鳥巢箱|森林旅館|守護海洋的人魚:雅克.庫斯托|數字王國|小鷹與老鷹|寶貝,對不起|決定了!你就是我的媽媽
- 【OB短評】#215 精彩變奏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風的十二方位|記憶的玩物|大霧中人|對我無害之人|被蜜蜂拯救的女孩|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 vol.3|光明之城|惡毒之城|棋逢對手|知識地圖|臺北歷史.空間.建築
- 【OB短評】#216 捕捉時代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不死之身的特攻兵|刺青師的美麗人生|人生海海|昨日報|吞下宇宙的男孩|繁花將逝|深南地方|父母的語言|情緒暴力
【活動訊息】書展看這裡,書店也有與校園同步的主題書展喔!
【11/08~11/17活動預告】
通通編每週都在埋頭整理閱讀活動,就是為了週五給大家一些出遊靈感,如果想要自己找藝文活動,請上:Openbook閱讀通
●11/8(五)
19:30
▶翻案《異鄉人》:殖民主義幽靈的今昔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Café Philo(臺北市台北市鎮江街3-1號)【活動頁面➤】
●11/9(六)
11:30
▶面對慾望、身體與女性:卡梅答悟得談《吞吃女人的畫家》
地點:信鴿法國書店(臺北市台北市松江路97巷9號1樓)【活動頁面➤】14:00
▶一封邀請函之小莫出任務:原畫展開展與新書分享會
地點:晨熹社繪本書店(臺中市西區博館路234號)【活動頁面➤】▶11/09(六)金車文學講堂:謝子凡【一本書的養成遊戲】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活動頁面➤】
▶觀看山林的方式,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被政府納編的原民文化
地點:微貳獨冊(臺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活動頁面➤】▶連結台灣與日本的故鄉-溫又柔的《機場時光》(作者親自出席)
地點:誠品R79 Eslite Underground-頑童學堂前廣場(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6號B1之 中山地下街第四廣場)【活動頁面➤】
▶深度閱讀柏拉圖《會飲篇》—— 「人們愛上的究竟是什麼?」
地點:伊通公園(臺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3樓)【活動頁面➤】14:30
▶聽了會變成哲學家!——一次網羅哲學家們和他們腦中的怪點子
地點:新星巷弄書屋(桃園市龜山區明興街61巷8號)【活動頁面➤】15:00
▶全球暢銷逾三百萬冊的奇幻小說《擺渡人》新書分享會
地點:誠品生活南西店(臺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4號5樓)【活動頁面➤】
19:00
▶11/9胡展誥《擺脫邊緣人生》新書分享會
地點:TABF Bookstore(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62號)【活動頁面➤】
●11/10(日)
14:00
▶2019下半年「大家的私房課——生活智慧的傳統與現代」
地點:紀州庵3樓人文講堂(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5:00
▶森且行──灰矮星×土星的私人幽會
地點:詩生活-詩人雜貨店(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75巷37號)【活動頁面➤】
●11/11(一)
11:00
▶【免費】繪本說讀玩2019年11月份
地點: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99巷3號)【活動頁面➤】
19:40
▶10.28開課!週一晚間華文文學讀書會,讀王禎和《香格里拉》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之1號)【活動頁面➤】
●11/12(二)
10:30
▶【免費】繪本說讀玩2019年11月份
地點: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99巷3號)【活動頁面➤】
13:30
▶屏科大― 《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台灣與香港的案例》新書發表會
地點: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1號【活動頁面➤】
●11/13(三)
20:00
▶【2019Openbook好書獎暖身系列講座】資訊科技與閱讀的未來(互動場)——唐鳳
地點:誠品書店信義店 3F閱讀者書房(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F)【活動頁面➤】
●11/14(四)
19:00
▶【喀書塾】-讀書會,用推理看盡人性:〔欲望之靡:尤.奈斯博〕
地點:何嘉仁書店民權店(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8樓)【活動頁面➤】
●11/15(五)
11:00
▶傾城微光:小說《繁花》新書發表會暨金宇澄文學插畫展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臺北市100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19:30
▶小說聚場《女兒房》|鄧九雲X両両製造
地點:MICA雲母(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9號2F)【活動頁面➤】
20:00
▶《阿鼻劍》三十週年系列講座
地點:薄霧書店(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樓)【活動頁面➤】
●11/16(六)
11:00
▶蓮鄉媽媽親子繪本讀書會
地點: 中正大學活動中心麗文書局三樓童書區(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大學路168號)【活動頁面➤】
▶傾城微光:小說《繁花》新書發表會暨金宇澄文學插畫展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臺北市100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4:00
▶陳淑瑤《雲山》新書分享會
地點:微貳獨冊(臺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活動頁面➤】
▶深度閱讀柏拉圖《會飲篇》—— 「人們愛上的究竟是什麼?」
地點:伊通公園(臺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3樓)【活動頁面➤】
14:30
▶小說聚場《女兒房》|鄧九雲X両両製造
地點:MICA雲母(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9號2F)【活動頁面➤】
15:00
▶穿越現實與夢的邊界——村上春樹創作40周年系列講座
地點:梓書房(臺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活動頁面➤】15:30
▶《優氧新醫學》新書上市座談
地點:台南政大書城 地下1樓(臺南市臺南市西門路二段120號B1)【活動頁面➤】
16:30
▶悲傷時除了讀詩,還要午睡-談中原中也與悲傷書寫
地點:Daily 常日書房(新北市三重區頂崁街192巷2號)【活動頁面➤】19:30
▶11.16(六)晚間,葉覓覓的雲南、四川之旅分享會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之1號)【活動頁面➤】▶小說聚場《女兒房》|鄧九雲X両両製造
地點:MICA雲母(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9號2F)【活動頁面➤】
●11/17(日)
11:00
▶傾城微光:小說《繁花》新書發表會暨金宇澄文學插畫展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臺北市100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4:00
▶2019下半年「大家的私房課——生活智慧的傳統與現代」
地點:紀州庵3樓人文講堂(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活動頁面➤】
▶11.17,馬世芳+鍾永豐——說說早期巴布.狄倫
地點: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之1號)【活動頁面➤】14:30
▶小說聚場《女兒房》|鄧九雲X両両製造
地點:MICA雲母(臺北市大安區浦城街19號2F)【活動頁面➤】
20:00
▶《阿鼻劍》三十週年系列講座
地點:薄霧書店(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樓)【活動頁面➤】
繪本書房》用繪本開出一樹花
2019年9月底,由Musée de l’illustration de Moulins(MIJ)舉辦的第5屆插畫雙年展,法國平面設計師方內特.梅麗耶(Fanette Mellier)邀約了瑪嘉莉.呂什(Magali Le Huche)、多馬.巴阿(Thomas Baas)等11位插畫家,各自描繪一朵花的輪廓,再由她來裝飾、上色,然後佈置在城市各角落,送給每個有緣與之相遇的過客。
法國平面設計師方內特.梅麗耶邀約了11位插畫家,各自描繪一朵花的輪廓。(圖片來源:Facebook)
這項實驗性的創作活動,不僅將藝術展示空間拉大,也為入秋一片蕭瑟街景添色不少。
在台灣,每天在霧霾中醒來睡去幾乎成了常態,詩人鯨向海在《這天海浪》中寫道:「城市的能見度那麼低/我討厭有人還可以/憑著寂寞/把我認出來。」除了寂寞外,如何在灰沉沉的景象裡清出一方明亮純淨角落,讓我們認出彼此?或許像梅麗耶那樣,在城市角落用藝術創作開花;或許到繪本中找契機,讓我們在能見度如此低的生活中,憑著繪本中的一樹花開而辨識出對方。
▉用靈魂開出一園花:《迷失的靈魂》(Zgubiona dusza)
《迷失的靈魂》波蘭文版(左)及法文版(取自繪者喬安娜.康哲友個人網頁)
日前諾貝爾文學獎補公布了2018年的得主: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除了小說之外,2017年朵卡萩曾出版過一部圖畫書《迷失的靈魂》(Zgubiona dusza),還獲得2018年波隆納書展的虛構類入圍呢!(註)
顧名思義,《迷失的靈魂》這本圖畫書說的是關於靈魂迷失的故事:
某個男子行事敏捷,因為做得快,不知不覺就做得多;為了做得更多,不知不覺便做得更快。如此循環下來,他漸漸將靈魂拋到身後,雖然偶而也會感到生活貧乏,卻仍繼續如是度日。
直到某一天,在差旅途中的男子,腦子忽然一片空白,只剩人生三問:「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要做什麼?」他最後求助以智慧稱著的名醫,得到的處方是:「等待」。
(取自繪者喬安娜•康哲友個人網頁)
(以描圖紙隔開兩頁,圖片來源:童里繪本洋行 Maison Temps-Rêves提供)
男子別無他法,只得找個地方,試著靜心等待靈魂吧!他等了好久好久,鬢髮已然及腰,終於那個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靈魂現身門前。
翻到這一頁時,令人愣了一下。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可曾設想過:靈魂長什麼樣子?男子的靈魂跟自己想像的有差距嗎?我們的靈魂又有怎樣的面貌?而你我認得出自己的靈魂嗎?
(圖片來源:繪者喬安娜.康哲友個人網頁)
因為文本與圖像各自獨立,故事可以獨自支撐全局,然而加了插畫後,多了一處空間、一位新角色,和文本產生對話。插畫家喬安娜.康哲友(Joanna Concejo,《沒有名字的老人》圖文作者)運用色鉛筆質地、方格筆記襯底和描圖紙間隔,營造懷舊、朦朧、溫潤的觸感。這些圖像也許是男子因匆促生活而刻下粗糙的皮膚,也許是一路追趕、跌撞的靈魂,也許是潛在心田裡等著綻放的種子,既貼切表露文本核心,也自成敘事語彙傳達想法。
(取自康哲友個人網頁)
他們,男子和久別重逢的靈魂,從此以後不徐不疾地過著悠哉怡然的日子。畫面隨著沉沉灰黑色調,一路走進綠意春色書頁。我們看見男子閒置許久、埋入土裡的鐘錶綻開出一朵朵絢麗花兒的那一幕,感動得想起印度諺語:「趕路三天,要在板凳上歇一歇,好讓靈魂跟上腳步。」啊,花開是要時間的,而時間是需要靈魂的呀!
▉用熱愛開出一朵花:《羅賓之星》(L’étoile de Robin)
《羅賓之星》書封及內頁(取自出版社官網)
封面左側呈現兩個尖端對立的三角,像沙漏似的,上方流瀉下來的星子撒在一頭佇立山巔的羊身上,山峰被雲海環繞。大片藍色的背景中,視覺集中在棕羊上,完全不搶戲卻自然成為焦點,隱隱暗示故事的調性:《羅賓之星》,是一隻羊戮力追星的故事嗎?
聳入雲霄的山巒中,住著一群羱羊,他們喜歡頂著頭上如彎月般的犄角「咔!喀!」互鬥。
而羅賓不似其他夥伴好武逞勇,他寧可將時間花在探索群峰上。這隻對自己居住的高山野嶺充滿好奇的山羊,有一天發現了某處深谷,於是不顧其他羱羊的挑釁,決定獨自往山巔蹦跳攀越,一探藏於雲後的世界。
秉著「被討厭的勇氣」,羅賓雖然孤獨無伴,卻在隻身行旅途中結識了許多生物。紅嘴山鴉為他引路,來到有著遼闊視野的山尖;土撥鼠發出噓鳴提醒他:獵人接近了;黑琴雞指導他在雪地安全行走的祕訣⋯⋯日復一日,羅賓漸漸熟捻這座山林的一切。
整體故事平和溫順,並沒有高潮突梯的情節,然而這本書的圖像設計感十足,以幾何圖形塑造角色,用色大膽飽和,構圖張力十足,每展開一頁,都流瀉出一股把人帶往奇妙國度的魔幻力量。
《羅賓之星》內頁(取自出版社官網)
義大利籍的作者菲利浦.佐丹諾(Philip Giordano)有一半菲律賓血統,但他的作品嗅不出國界、種族,自成一方淨土。他另有一部作品《燕子》,同樣幾何構圖,配色奪目。
回到故事來。離群索居的羅賓在某個寒風呼嘯的冬日清晨,忽然聽到一隻紅尾鴝捎來關於他朋友們的消息:羊群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而受困,急需羅賓前往救援。
羅賓對山勢地形暸若指掌,成功拯救了不幸陷在雪地裡的同伴,順而成為羊群的領袖,直至他年歲老邁。
垂暮之年的羅賓又攀上山巔,他瞭望滿天星斗,再次感受自己青春重拾,於是蹬腿一躍,加入星群。羅賓回眸瞭望藍星,那顆他生長的星球,鍾愛的山嶺,最佳的夥伴,一滴淚水如流星落向他先前立足的山尖,霎時綻放出一株星形花朵,那是溫柔的「羅賓之星」!
羅賓之星,是一朵花呀,是一隻努力活出自我的羊用盡一生綻放開的花呀!
▉用想像開出一路花:《因為幾滴水的緣故⋯》
(Pour quelques gouttes d’eau)
(取自繪者黛絲朋個人網頁)
我們會怎麼形容炙熱高溫的環境?過度曝光似的景象、新竄出皮膚的汗水隨即蒸發、融化的柏油路面⋯⋯文字作者安.喬娜(Anne Jonas)在《因為幾滴水⋯》書中這樣描繪:「太陽曬融了影子」、「沒有比唇邊顫動的水珠更為珍貴的了」、「對水渴望的喜悅燒灼著所有人。」
是的,故事中的主角札依娜(Zahina)正是出生在這麼一個極其炎熱乾旱的國家,水,是此處最珍稀的資源。她還在踉蹌學步的年紀,只嚐到一絲絲母乳的香醇,便得協助大人,加入「生存」戰鬥的行列,用一口小壺到遠處汲水,沿途飽受太陽的啃噬。
(取自黛絲朋個人網頁)
隨著父親往返汲水路途數千趟,札依娜不僅學著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也渴望了解語言背後藏著的世界。她收藏路上聽來的語詞,結合打水路上東張西望看見的大小事物,開始默默編織起一個又一個想像的故事:獅子伏臥的灌木叢、頭頂迷路的雲慌張追趕著、非洲鼓高聲宣告幼兒新生的喜悅、一股芳香被花跑得老遠⋯⋯這樣的分心,導致壺水一點點滴灑出來。
(取自書店網頁)
何等珍貴的水就這樣被乾涸的土地吸乾了,札依娜當然感到內疚,可是她實在忍不住對周遭的好奇想像,也日益感受到自己所能使用的字眼如此有限。然而,她還是得頭頂小壺,還是得蹣跚尾隨父親遠行,還是左右張望,還是奇思異想,還是……不小心灑出幾滴水。
喬娜詩意的文字,如札依娜連身裙上的小花,亮燦燦地舖撒在暗沉凝重的氛圍裡,使得故事讀來又悲傷又美麗。當然插畫也功不可沒,過去瑪麗.黛絲朋(Marie Desbons)慣用卡通誇張造型、高彩明亮的用色來營造畫面,感覺就像色素多到誘人的糖果,深受小公主們喜愛。但這回她一改風格,選擇色鉛筆來搭配故事,大量灰黑色系再襯以小幅度的紅色,既聚焦又照亮畫面。漂亮糖果變成健康雜糧,好看嗎?依然動人、美麗!
(取自黛絲朋個人網頁)
回到故事。札依娜不敢跟大人坦承自己犯錯,懷著愧疚上路,卻又忍不住好奇。一個不留神,哎呀!壺砸破了,水立刻被土地「飲盡」。札依娜崩潰大哭,將這些日子的壓抑、隱瞞和苦悶一股腦兒跟父親傾訴。
「原來就是你呀!我們日復一日走了又走的這條路,之所以變得這麼美麗,原來就是你灑下的那幾滴水啊!」順著爸爸指的方向望去,札依娜驚訝地發現:曾幾何時這條走了上千回的路竟然開滿了鮮花,其中還引來各種昆蟲和動物呢!
(出自繪者個人網頁)
這是一則談論「責任」、「命運」、「成長」、「罪惡感」和「想像的力量」等多元主題的繪本。結尾的處理,「想像力」的綻放,讓許多在惡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得到莫大寬慰。這部作品獲選為201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少文學推薦書(UNICEF: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實至名歸。兒童基金會更特地為它錄製影片和聲音檔,保障視障兒童閱讀及票選的權益。
我們並不能決定出生地,你我的童年都是被註定的,可是我們可以藉由「認知」得到不同解讀,藉由「想像」標定未來藍圖,讓許多年少時的不得已,變成滋養的力量。
因為幾滴水的緣故,這位小小夢想家不經意地把汲水必經之路,澆灌成一條花道。
在能見度這麼低的生活裡,希望我們用靈魂、熱愛、想像開出一樹花,屆時你我錯肩而過時,是憑著一樹花開而認出彼此來。●
【同場加映】
作者是大家熟悉的艾立克.巴圖(Éric Battut),台灣已引進他的多部作品,如《色彩的翅膀》、《戰役》、《樹的聲音》、《想念的沙漠》、小老鼠系列等等。但現有的許多中文版繪本,仍未及他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可見作者產量驚人。
這回要介紹的小豆子,造型、用色與構圖都一秉風格:主角比例極小、劇場式的布局以及高飽和的色彩。那麼故事呢?
小豆子誕生在一株豐滿的豆藤家族,但他胸懷壯志、心向遠方。於是遠離家園,要做個不一樣的豆子。
一路上他遇見華麗的孔雀、威風的老虎和高壯的大象,於是小豆子陸續別上一根羽毛,身上描繪斑紋和臉上套了條鼻管,如此模樣返家,立刻遭受眾親友取笑。
「我是顆多可笑的豆子啊!」小豆子對自己說,「但我也是顆有各種可能的豆子。」
於是小豆子挖了一個洞,伴著羽毛、鼻管和條紋躺進洞中。
將近一年過去,小豆子躺著的地方長出一株豆藤,上頭結滿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小豆子呢!
這是1962年初版,於2017年復刻再版的圖畫書。圖文作者Jacqueline Ayer為了她的兩個女兒,從時尚業、織品設計轉戰童書創作。因為曾旅居東南亞一段歲月,她的繪本很多著墨在泰國的風土民情,這本《紙花樹》也是依據該國傳說而作。
Sitha懷抱著小弟弟,佇立在路邊看著來往車輛,那是小村唯一通往城市的道路。某天,路上出現背著一樹紙花的老人。禁不起Sitha好奇一再發問,老人送給小女孩一朵小紙花,並聲稱花中內藏一顆小種子,只要種進土裡,「也許」能開出一樹紙花。
老人離去後,Sitha滿懷期待種下花種,但再怎麼細心照顧也等不到那個「也許」。直到某日,老人隨著一團舞者再度來到小村,他見到Sitha因為那朵紙花的「也許」結局,受盡村童嘲笑,感嘆自己言語的份量,於是他徹夜做了一件事……
Sitha一清早走出屋外,哇!一台階的紙花和一株開得滿滿的紙花樹。
畫面布局平靜,人物像舞台劇似的擺放身子,以鉛筆素描為底再綴以色彩,長、橫式版型,相當耐看。(註)
西班牙作者Gustavo Roldán的創作,G先生的造型讓人聯想到粉紅頑皮豹中的警察Sergeant Deux-Deux。
G先生住在安靜、寸草不生的沙漠,看他揮鋤墾地,猜猜他的計畫是什麼?種植花園?才不是呢!他要種--音--樂--!
因為沙漠太安靜了,但是,音樂怎麼種啊?
瞧G先生認真翻土、播種、澆水,一翻頁,哇!種子爆開……不禁令人瞬間笑出聲來!
平凡是因為太合乎常理了,也許你我正需要一些不合邏輯的事。
最後G先生種出了好大的一株樹,引來好大一群樂界高手,他們為G先生開了一場鬧熱滾滾的演奏會。是的,他「種」出計畫中的音樂了!
你有什麼古怪計畫呢?快動手種下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