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208 獨特奇拔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全裸導演 村西透伝

全裸監督 村西とおる伝
本橋信宏著,方斯華譯,柳橋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本書寫酷愛說日英夾雜晶晶體的AV名導村西透,筆法無處不傳奇,從口若懸河的話術,到誇大「火車便當」體位的發明。事實上村西的崛起上承70年代的情慾電影,更與80年代VHS錄影帶的風行相關,少了脈絡的考掘,本書將村西寫成橫空出世的奇才,略微失真。不過華麗浮誇的敘事,也與孵育村西的80年代戲劇化氛圍相呼應。
AV這個令人充滿好奇的暗黑世界,在書中淋漓盡致地呈現,書寫的筆法也巧妙烘托了AV產業華麗怪誕的氛圍。對這個無人不知但又少人通曉的行業,以及裡面的眾生相,提供了有趣的閱讀經驗。【內容簡介

荷爾蒙

科學探險如何解密掌控我們身心的神祕物質
Aroused: The History of Hormones and How They Control Just About Everything
蘭蒂.胡特.艾普斯坦(Randi Hutter Epstein)著,張瓊懿譯,行路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荷爾蒙由於隱匿不可見,相較於人體器官的醫療發展晚了許多,但在晚近被發現是人類許多疾患因素後,又成為醫學界寄望的解方。本書除了爬梳內分泌系統的研究史,也說明睪固酮、雌激素、生長激素等荷爾蒙對人類生理狀態的巨大影響,以及研究進行式的成果,是荷爾蒙主題的高品質懶人包。
本書延續了近年來科普讀物的一貫品質,俐落的書寫,抽象論理與實例的平衡,除了科學面向的鋪陳,對人文社會的影響也有一定著墨,是相當具有可讀性的科普書。【內容簡介

黑潮島航

一群海人的藍色曠野巡禮
Beyond the Blue: Kuroshio's Voyage
吳明益、張卉君、陳冠榮著,網路與書出版,56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獨   益  
順著黑潮的藍黑波浪繞行台灣,視野由向內搜索土地,改為面向海洋外眺,既開放了憑藉潮湧遷移的自由,同時也見證了人為污染海域的痕跡,讓讀者將島嶼置放進流動的脈絡,體察人與環境互動的另一層意涵。
身為海洋國家,如何從海上看台灣是個必要但缺少的觀點。這個計畫連結了漁港以及海望台灣的視野,透過港的連結,傳遞另一個角度的台灣,文筆流暢,值得細讀。【內容簡介

野犬傳命

在澳洲原住民的智慧中尋找生態共存的出路
Wild Dog Dreaming: Love and Extinction
黛博拉.羅斯(Deborah Bird Rose)著,黃懿翎譯,紅桌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以澳洲原住民野犬為萬物始祖的神話,質疑西方哲學的理性與二元論。作者由哲學、人類學、生態學與神學多方辯證,有對人類回歸生態系的抒情憧憬,也有萬靈論與基督教神學新詮釋的澎湃辯論,將論述拔升至渾然冥合的高度,但亦令人產生作者沉溺於論述激情的不安。【內容簡介

渡鴉大師

我與倫敦塔的渡鴉
The Ravenmaster: My Life with the Ravens at the Tower of London
克里斯多福.斯卡夫(Christopher Skaife)著,周彧廷譯,臺灣商務,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獨 
從來沒想過照顧倫敦塔渡鴉的皇家侍衛,會著書透露6隻渡鴉的八卦。本書並未將渡鴉神聖化為英國皇室傳統,而是由對渡鴉的觀察,擴及倫敦塔的歷史地理層面,更觸及動物權面向,顯示出作者掘鑿知識的深廣。
妙趣橫生的都市動物誌,作者旁徵博引,充滿神來之筆的敘述,將渡鴉從皇家的神聖符號還原為有血有肉的都市成員,饒富趣味。【內容簡介

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庶民文化的精神與戰爭世紀的轉變
空の帝国 アメリカの20世紀
生井英考著,黃鈺晴譯,八旗文化,5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獨 
寫20世紀初美國發展出的航空霸權,由文藝作品與影像,汲取出飛航意象在大眾文化中的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空戰與商旅移動的形式變化,鑽探俯瞰視角下的心理,觀點獨特奇拔。
本書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來看待美國歷史,相較於一般從美國歷史或國際局勢乃至整體科技的角度,本書聚焦在航空產業這個美國的世紀產物,從民間的航空熱到軍事上的空中帝國,深入淺出又獨特且首尾一致的觀點,為此系列叢書中的水準之作。【內容簡介

昭和史

古川隆久著,何源湖譯,玉山社出版,520元
推薦原因: 知  
相較於其他的昭和史,作者提供了一種更超拔、更全面的鳥瞰視野。對庶民生活和非主流觀點的著墨尤其別開生面,奇巧新鮮,讓人真切感覺到某種日本的底氣——村上春樹和橫掃全球的動漫文化,果然其來有自。【內容簡介

金雀花王朝

開創英格蘭的武士國王與王后們
The Plantagenets: The Warrior Kings and Queens Who Made England
丹.瓊斯(Dan Jones)著,陸大鵬譯,馬可孛羅文化,8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英國皇室是目前存活時間最久的皇室之一,同時也是轉型最早、最大的專制王朝,此間自然有許多複雜與曲折。談中古英倫,一般多淺嚐即止於都鐸王朝,作者從故紙堆中撈出擁有法蘭西DNA的金雀花王朝,刮去黑暗時代的煤灰,還原當時的鮮明斑斕,讓傳說中的人物一一現形,功德無量。可讀性與學術的精準兼而有之,平衡感絕佳的史普之作。【內容簡介

一棵樹

林彧著,印刻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天外飛來一筆的靈光教人眼亮心動,而今再加上生老病死的人間淬煉,怨憎會、愛別離也不改其志,對遣詞造句始終一往情深,忽然就示範了一種詩的灑脫與解脫。
寫自然意象靈動跳脫,不刻意經營;寫日常生活由意外之處發想,時有驚喜。在力求語言快狠準的現在,林彧的詩如彈珠遊戲,充滿隨機妙趣。【內容簡介

爸爸,等等我!

文:粘忘凡,圖:徐芳如,青林國際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設   獨 
少見寫給成年男性的繪本,畫出了一代代成就取向的華人男性辛酸。父子輪番被時間追著跑,說穿了是社會壓力迫使男性無法停歇片刻,衡量價值取捨。圖畫筆觸稚拙硬朗,是還沒長成無奈大人的小男孩,回憶裡滿世界橫衝直撞的童年。【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短評》#46 陪孩子無懼叩問,思索生死

長腳的房子

The House with Chicken Legs
蘇菲.安德森(Sophie Anderson)著,洪毓徽譯,三民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瑪琳卡的生活與一般12歲少女截然不同,她與祖母住在一棟長了雞腳的房子,總是毫無預警地移往未知的下一站,而相依為命的祖母是「芭芭雅嘎」――亡靈守護者,瑪琳卡未來註定要接棒祖母的工作,繼續服務引渡亡者。
如此少見的「亡靈」主題,充滿奇幻及童話元素的背景設定,開頭便成功吸引讀者的好奇心,緊接著劇情發展,活人與亡者的衝突、身世的揭穿與徬徨、生命的錯失與回首,更交織出小說的精采起伏。
作者文筆優美細膩,擅於描繪角色心理變化與場景細節,替情節增添震撼效果,文學氛圍掌握得相當好,同時也將對生命與死亡的省思,巧妙藏於字裡行間,叩問讀者為何而活,離開之前又想留下什麼?除了掙扎與恐懼,還有更多的答案及選項,值得鼓起勇氣去探索。【內容簡介

波可受傷了

シマフクロウのぽこ
文:志茂田景樹 ,圖:木島誠悟,張東君譯,幼獅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本書取材自北海道的真實事件,當地獸醫駕著一台行動醫療車,四處救治被汽車、電線等人為設施傷害的野生動物,貓頭鷹波可便是其中之一。腦部受傷的波可雖然挽回了性命,兩眼卻從此一大一小,頭也歪成上下顛倒了。溫暖誠摯的畫風,從愛鳥小男孩的眼光去認識波可,很能引發孩子的同理與共鳴。如何尊重生命與環境,促成人類與動物平安共存,是本書的知識重點,也喚起人類應有的使命感。【內容簡介

一定是貓做的!

C'est le Chat!
文:大衛.卡利(Davide Cali),圖:瑪嘉莉.克拉弗雷(Magali Clavelet),尉遲秀譯,步步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鼠球球突然倒地不起,把其他老鼠們都嚇壞了,一口咬定這起死亡事件「一定是貓做的!」只有偵探鼠堅持「有疑必問」的辦案精神,一步步抽絲剝繭,尋找證人,蒐集證據,追查比對,最後水落石出的真相結局,恐怕連書前的讀者,都會大吃一驚。
這是一本畫風逗趣,內容懸疑,讀來幽默亦不失哲思的繪本。孩子很容易跟著書中的偵探鼠,一起融入故事情境,發揮福爾摩斯精神緝凶,並在閱讀過程中,學習打破刻板成見,體察明辨是非真偽的重要。整本書的構圖與文字之間,暗藏許多有意思的玄機與關聯,能啟發孩子的觀察樂趣與思辨能力。【內容簡介

9789579380300_b1.jpg


9789579380300_b2.jpg

《一定是貓做的!》內頁(步步出版提供)

我不想當公主

A ja nie chcę być księżniczką
文:賈格許.卡斯德克(Grzegorz Kasdepke),圖:艾蜜莉.吉貝克(Emilia Dziubak),謝靜雯譯,台灣東方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瑪麗喜歡找全家人一起玩扮家家酒,但她拒絕當公主,而要飾演龍,而且還把爸爸扮演的騎士一口吃掉。究竟是為什麼呢?有一天,瑪麗決定不演龍了,她是否決定要演公主呢……
活靈活現的人物角色,突破刻板的趣味情節,讓這本追求女性自我定位的繪本,讀來毫不嚴肅俗套。把寓意巧藏在生活遊戲中,孩子一讀就通,作者手法之高明可見一斑。【內容簡介

媽媽的魔法包包

かあさんのまほうのかばん
文:橫路惠子,圖:中澤久美子,陳珊珊譯,小天下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媽媽的紅色大包包,好像有魔法一樣,隨時都能變出妹妹需要的東西,尿布玩具圍兜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小元的東西,讓他有點吃醋。有一天,小元從家裡的舊照片裡,發現媽媽從前也是背著這個紅色大包包,帶著還小的他出門,裡頭有糖果、摺紙、怪獸玩具、昆蟲圖鑑、裝石頭樹葉的小袋子……裝的全是他的寶貝。原來,沉甸甸的包包裡裝的不是魔法,而是愛,小元決定自己也準備一個包包,把全家人喜歡的東西都放進去。
每一位媽媽都有個傳說中的「媽媽包」,裡面裝的東西,各自精彩,反映了每個孩子的習性偏好、育兒撇步,以及滿載的愛。本書能勾起親子間的甜蜜回憶與共鳴,光是細數書裡及自己包包裡的各種寶物,便能感到盈滿的溫暖心意,略顯樸拙的畫風,反而更具溫潤可親的生活感。不刻意說愛,卻滿滿是愛,是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內容簡介

為什麼,為什麼不?

文:王淑芬,圖:何耘之,信誼基金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起床、吃餅乾、交換禮物、打翻牛奶……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眼裡發光,擷取箇中細節,寫成一首首趣味飽滿、語感輕巧的童詩,恰恰滿足初識字小讀者的好奇心與想像力,用輕鬆無框架的心情讀詩、認識詩,愛上詩。筆觸奔放,帶點隨意風格的插圖,搭配得恰到好處,每頁都是一個悠遊自在的文字遊戲場,適合親子或師生班級,一起共讀、共賞、共寫、共玩。【內容簡介

感謝書

The Thankful Book
文、圖:陶德.帕爾(Todd Parr),謝靜雯,維京出版,28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謝謝我的頭髮,讓我跟別人不一樣;謝謝我的耳朵,讓我可以聽見「我愛你」;謝謝朋友,謝謝寵物,謝謝秋天的落葉與冬天的雪人……書中的每一頁,都是感謝,不只對人,也對世間的萬事萬物。直率的畫風,重複的節奏,非常適合小小孩閱讀,一一觀察、點名身邊的角色與之互動,並以珍惜感恩的態度面對生活。【內容簡介

gan_xie_shu_01.png


gan_xie_jie_ri_.png

《感謝書》內頁(維京出版提供)

數位世界的孩子系列套書

一起認識網路社會與數位時代的關鍵議題
Digital Citizens series: My Digital Rights and Rules. My Digital Health and Weallness. My Digital Community and Media. My Digital Safety and Security
文:班.赫柏德(Ben Hubbard),圖:迪亞哥.瓦斯柏格(Diego Vaisberg),洪翠薇譯,親子天下,120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網路社會如同大叢林,明瞭生存其中的權利及義務,保護自己也尊重他人,是大人小孩都該具備的現代知識與素養。本套書,正呼應了這樣的迫切需求,共分4冊主題:「網路人權」、「網路安全」、「網路健康」、「社群媒體」,涵蓋完整,深入淺出,以幽默易懂的漫畫及文字,幫助讀者做足準備,晉身優質數位公民。
書中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什麼是隱私權?什麼是非法下載?網路言論尺度如何拿捏?傳播假消息是否觸法?如何避免誤入網路陷阱,保護個資?如何避免網路成癮?如何展現良好的網路禮儀?……這些連大人也搞不太懂的諸多狀況,在書裡都有完整且清晰的教戰提醒,一讀就通,非常實用。【內容簡介

用的東西,大有來頭!

文:胡定豪、趙瑜婷、阮筱琪、陳韻竹、黃正勇,圖:森酪梨、馬樂原、徐橘喵、黃小嘟、愛馬兒,國語日報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知 
書桌上的鉛筆、橡皮擦、報紙、郵件,浴室裡的肥皂、鏡子、衛生紙,以及生活中常見的衣服、雨傘、煙火、氣球,都是如何做出來的呢?鑰匙如何開鎖?垃圾丟上清潔車後,又去了哪裡?……孩子口中常問的許多「為什麼」、「怎麼了」,這本書都包了,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及活潑易懂的繪圖,趣味解惑,發掘身邊食衣住行的學問奧妙。
本書從企劃、作者、編輯、製作到書中所描述的各式物品,全都是「Made In Taiwan」,甚至請來台灣各行各業的公會祕書長及管理負責人跨刀相助,提供專業諮詢,不僅力求知識正確無誤,也讓孩子藉由這些MIT物品,更加了解自己成長的土地。這是台灣獨有的作品,展現出版社的用心。【內容簡介

小昆蟲大舞臺

獨特觀察角度的昆蟲圖鑑
虫.むし.オンステージ
文、攝影:森上信夫,黃悠然譯,小熊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這是一本不走正經路線的昆蟲圖鑑,透過一場讀者看了必定哈哈大笑的紙上實境秀,彰顯作者耐性與功力的縮時攝影集。84種昆蟲一一被請上舞台,用微距鏡頭拍攝臉部及全身,寫實到位的肢體演出,配上趣味有梗的對白,叫人看了心花怒放,長知識的同時也長出笑紋啦。
脫殼變身、動感熱舞、俊美選秀、饒舌對決、有點失禮但又很有看頭的大便秀……一場場昆蟲爆笑演出,都是精心拍攝與巧妙編排的成果,背後所需的功夫與心力,令人深深地讚嘆與佩服!【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遞迴的記憶,人生的主題:評《記憶的玩物》

《記憶的玩物》原文書名叫《Recursion》。

「Recursion」是個數學及電腦科學用語,大多譯成「遞迴」,是透過重複執行相同步驟來定義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要移動100顆蘋果,就先移動1顆蘋果,然後重複99次這個步驟。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埋頭做苦工的過程,但十分適合用來精確定義抽象的數學名詞,或利用電腦的快速運算來對付複雜龐大的問題——只要能夠將問題分解成類似的子問題,一次解決一個,最後就可以解決整個大問題。

這個原文書名搭上中譯書名很有意思。

因為把「記憶」和「Recursion」技術合在一起,容易讓你認為這個故事講的是「記憶的重置」,想像出「因為某事有問題,就回到問題發生的記憶點去解決」的迴圈情節,而故事開始時出現的虛構病症「偽記憶症候群」(FMS)分明呼應了這個想像。不過讀得再多一點,你會發覺作者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的野心不僅於此——他真正想講的是「時光旅行」。

準確點兒講,是因為研究「記憶」而發生的「時光旅行」。

雖然「時光旅行」在現實世界尚未成真,但這個設計想來比單純的「記憶重置」更切合實際——對於某時某地某人某事的記憶,其實會與人生當中的某個特定時點連結,想要「記憶重置」,就得進行「時光旅行」。

不使用任何「時光機器」仍是有辦法進行「時光旅行」的,在H. G. 威爾斯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之前,馬克.吐溫在1889年出版的〈A Connecticut Yankee in King Arthur's Court〉,主角就是個從19世紀末回到亞瑟王時代的農夫,而他逆向穿越時空的方法相當簡單,就是被敲暈腦袋。

是的。置入「時光旅行」元素的故事,重點大多不在「如何進行時光旅行」。

既然這是個現實當中還不存在的技術,那麼無論以科技或魔法去解釋都沒問題。說起來,利用「記憶重置」去完成這事,比其他設定更有意義。這類故事真正花費篇幅描述的情節,會是時光旅行之後,主角在不同時代的經歷,討論重點可能是這些經歷帶給主角什麼啟發,或者帶給世界什麼轉變。這些啟發與轉變,才是故事埋藏主題的所在。

有趣的是,克勞奇的故事主題,扣回了「記憶」。

故事的「主題」不見得是很難解釋的複雜東西,但會是一個可以透過許多不同角度不同面向去討論的東西。討論的角度越多、面向越廣,越能夠透過一個主題折射出許多人間思考。而也因為「主題」有這樣的特質,所以值得用一整個故事、好幾個不同角色的人生經歷去相互組合出它的豐富。如此一來,這個故事就有了自己的靈魂,即使它明顯使用了某種類型小說的架構或特色,它也絕對不會只是用來單純消遣的類型小說。

而「主題」與「類型小說」的相互連結,是《記憶的玩物》最特別也最好看的部分。

拆解故事,會發現每個設定都能在其他類型小說裡找到類似說法,但經過克勞奇充滿創意的組合,就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一如他在前作《人生複本》(Dark Matter)中的奇妙安排,起手式似乎是看慣了的魔術,但一轉眼卻變出始料未及的驚喜,而且每個變化,都緊扣故事的主題核心。

這是《記憶的玩物》值得一讀的原因。

《記憶的玩物》伊始以雙線進行,一是男主角警探試圖搭救一名因「偽記憶」發作而打算自殺的女子,另一則是女主角科學家對「記憶」的相關實驗。兩名主角互不相識、甚至身處不同時空,但在雙線巧妙扣接之後,故事開始出現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遞迴」——細心一點的話,你還會察覺,其實原來的雙線故事就在遞迴結構當中。

遞迴乍看是要解決某個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故事主題的變形,而故事主題又與遞迴產生的原因有關。在數個迴圈之後,充滿科幻小說感覺的情節居然像推理小說終局之前的謎團開解,本已越來越繁複的連鎖效應倏地收結,解決了最初、也是最終的問題。

你會因而讚嘆,因為這次的閱讀經驗成為一段煙火般燦爛的記憶。

或者,你會明白那個埋在所有遞迴盡頭,讓你開始思考人生的主題。

ji_yi_de_wan_wu_shu_feng_.jpg 記憶的玩物
Recursion
作者: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
譯者:顏湘如
出版:寂寞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布萊克.克勞奇(Blake Crouch)
1978 年生於北卡羅萊納州的山邊小鎮,2000 年取得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語文與創意寫作學位,直到 04、05 年才獲得出版小說的機會,其餘就只在推理雜誌發表短篇,或透過自費出版發表故事。2015年,在小說改編電視影集推波之下,克勞奇成為新一代科幻驚悚懸疑的超新星。所有早先關於驚悚故事的記憶,都在他身上復活了。不論是向《雙峰》致敬的《松林異境》系列,或是改編成懸疑影集《一善之差》(Good Behavior),以及暢銷小說《人生複本》,都不斷引讀者重溫史蒂芬金、麥可克萊頓(著有《侏羅紀公園》)等驚悚名家營造的閱讀氛圍。而《人生複本》不但在美國書展、各大動漫展成為關注焦點,克勞奇本人也因索尼影業買下電影改編權,跨界成為電影編劇。最新作品《記憶的玩物》在出版前已獲Netflix高價搶標改編,並將寫下影、視雙宇宙同步開展的新紀錄。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9-28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