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EP7》手工書達人王淑芬/在這世上,我們心有所愛,為他/她做一本手工書
喜歡手工書的人,一定聽過王淑芬,她2004年出版的《手工書55招》,是台灣第一本介紹此技藝的專書,掀起了手工書熱潮。多年來,她創作與寫作不輟,不僅出版手工書的工具書,也創作許多精彩的兒童圖書。她將手工書藝術帶入生活,採訪時,她提到:「在這世上,我們心有所愛,所以為他/她做一本手工書。」她為兒女做成長紀錄,為心儀的故事製作立體書版本,為心愛的貓而創作。想認識手工書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特別來賓:王淑芬
閱讀寫作雙達人。1961年生於台灣台南縣左鎮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務主任、輔導主任。不但會寫有趣的故事,還主持過數個電視廣播節目來推廣兒童文學閱讀。更喜歡做手工書,架設出台灣第一個手工書專屬網頁:「幸福的手工書」,並獲邀參加韓國國際Book Art大展。熱銷手工書:《一張紙做一本書》、《一張紙做立體書》、《一張紙玩一首詩》、《繪本動起來》,甫出版即造成轟動,是親子一同動手做的最佳讀物。
▇本集精彩重點
- 在生活應用上,我將手工書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自娛娛人,我自己做了很多的手工書,像聖誕節的時候,我會做幾本手工書贈送給朋友;有時候也不為什麼,就是做了,送給自己的,這是一個很棒的自我對話的過程。還有另一類,是商業的手工書,像國外一直都有手工書製作者,將作品拿出來販賣。也有一類工匠,專門幫人做珍本古籍的修復。
- 從平面白紙,變成一本立體書,有文有圖的製作過程中,大腦的活動是非常多元的。其中包含了藝術的能力、文學組織的能力,以及,可能大家都沒想過──要有空間的智能。
王淑芬的手工書作品
內容與形式的結合,是王淑芬十分重視的,左上以咖啡為主的詩作,她便製作了咖啡杯狀的書籍:右上是她為《愛麗絲夢遊仙境》製作的立體書;左下是以雕刻橡皮印後,蓋在書上,成為每頁的文字框線;右下獻給小王子的書籍,以心形表示,以示此書應以心讀之。
- 現代人,很少有靜下心來的時刻。不為什麼,就跟自己對話,拿一枝筆、一張紙,做一本小書,寫點什麼、畫點什麼。不是要出版,也不是為了什麼,而是跟自己的心靈對話。
- 我們人生中有權利,也有義務,一定要保留一些時間是屬於自己的,那來做一本手工書也好,或者畫一張卡片也好。
- 這家印度出版社,叫Tara Books,像是社會企業的概念,幫助當地窮困的人,教他們學會一技之長,採用當地的紙材,製作的過程都是手工的,譬如說手工折書、手工印刷,每一本書都是絹版印刷。
- 國外有些年輕朋友也很有意思,他們把手工書做成項鍊、手環、耳環,賦予書籍新的生命。
- 有一年,我教六年級,因為學期末都會請他們做一本手工書,是最簡單的八格書。八格書可以用一張紙做出來,其中會包含3個跨頁,第一個跨頁做自我介紹,第二是寫自己喜歡的東西,第三則寫自己的未來。其中有位小男生,我印象很深刻,他在第三頁寫,他將來當心理醫師還要一面寫詩(笑)!從此以後,他常在下課時間,當別的男孩拿著籃球跑出教室時,他則走到我面前,在我桌上放下一首詩。畢業典禮前一天,他送了我一本他親手做的迷你詩集。這大概是我收藏的最珍貴的禮物吧。每當我看到這本小書,便會回想起那段時間,與一位小男孩交換詩句的日子。
提起這部學生的作品,王淑芬說是自己收過最珍貴的禮物。
王淑芬送給爾雅出版總編輯隱地的手工書其中一頁
王淑芬作品,名為《到家了》的手工書,攤開後,也以家的形狀顯示
【下集預告】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8/27首播,主題:總編選書術大公開 ft.韓國文學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英美書房》再見,童妮.摩里森,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消息】
史諾登於推特的貼文(擷自twitter)
《蒙塔巴諾探長》電視劇預告
【業界新聞】
曼布克獎於2013年宣布開放英國、愛爾蘭以外的其他國家作品入圍之後,曾引發爭議,論者擔心往後獎項將被美國人主宰。2016和2017年的曼布克獎得主也確實皆為美國作家,分別是保羅.貝蒂(Paul Beatty)的《背叛》和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的《林肯在中陰》。然而這次的長名單中,美國入圍者罕見只有長年旅居英國的美籍作家Lucy Ellmann以《Ducks, Newburyport》列名其中。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