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以製本工藝,想像與打造「書」的多元樣貌:專訪犬吉工作室林安狗、周武翰
去年Openbook好書獎的贈獎典禮中,「犬吉工作室Inukichi Books」的林安狗和周武翰將Openbook閱讀誌開站以來各單元精華製作而成的手工書,成為全場亮點之一。但你可能沒想過,幾秒便翻閱完畢的書本,蘊藏了多少腦汁與大量體力。
2018年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在即,我們特地拜訪位於萬華的犬吉工作室,從手工書的製作,重新認識書的「物理存在」。犬吉稱自己是「製本工」,因為這是十分耗費體力的工藝。在這篇專訪中,他們將分享製作手作書的快樂與哀愁,我們也幫大家當場體驗製作手工書的樂(一ㄚ)趣(ㄌ一ˋ)。
▇第一次逛英國手工書材料店的衝擊
犬吉的簡介寫著「成員一人兩汪」,來到工作室卻只有一隻活潑的米克斯「珈琲」直撲而來。另外一隻汪呢?林安狗指著自己笑說:「就是我啊!」(一人指的當然就是周武翰)。
兩人其實都不是全職製本,周武翰本身是設計師,林安狗除了正職工作外,也從事採訪、翻譯等文字工作。雖然已做書數年,但工作室一直是且戰且走,目前提供預約手作書工作坊,也時常到市集擺攤販售自製的筆記本與自己的詩集《翻譯行為》。
雖然一起成立了犬吉,但兩人開始接觸手工書的起點大相徑庭。
曾旅居日本的林安狗,2015年因為興趣,自行翻譯了村上春樹的〈雪拉札德〉以及《沒有女人的男人》序文,並將其製作成手工書。「那時候都是土法煉鋼,自己上網查做法。」到了日本後,她開始參加製本工作坊,一邊寫論文一邊做書。
周武翰留學英國期間,發現無論是自己念的建築,或是插畫、工業、設計、時尚,這些系所都要求學生必須將作品以一本書的方式呈現。「不只是解釋性的書,更希望像是一本故事書。」在英國,製本並不是一項冷門的選項,而是一種可以分享的技術,甚至有手工書的專門材料店,所有工具、材料一應俱全。
「材料店給我的衝擊很大,那個空間一直在我腦裡,就想說我也要做書、有個工作室。」周武翰說。
▇英、日兩地的製本文化
目前台灣製本人以散戶居多,較少交流的機會。孤獨,成了林安狗從事製本工作的強烈感受。她說,日本有許多製本協會、藝術書協會,會定期舉辦工作坊交流,也有藝術書獎項。此外,日本市場甚至能支撐起製本工廠的存在。
林安狗提到,日本製本工廠裡幾乎沒有機器的聲音,而是所有製本人站一排生產線,摺紙、切紙各司其職。「那位(製本)老師大拇指都變形,已經做了十多年,把這件事當作工藝。」
當手工製本發展到極致,可投入規模更大的資金與成本。在日本,製本工廠的「少量」製作可達500本至3000本。「有出版社想出特定版本,就會找製本師或製本工廠。成本很高,但消費者願意買單。」
在製本技術資訊充足的英國,交流機會也頗多,每個城市各自擁有社群,定期辦展覽,並且推廣教學。周武翰補充說,英國承襲了歐洲傳統,卻又不同於其他歐洲國家的風格,燙金、皮裝書或皮面精裝書為最大特色,經典式的大部頭占了很高比例。
「例如硬殼精裝書,我覺得是最簡單又最多變化能玩的形式,這大概也是英國最廣泛的製本方式。」周武翰說,一般材料店都有充足資訊提供給有心鑽研者,除了常見的皮革之外,英國也積極嘗試融入東方元素,材料店不乏中國的棉紙、宣紙,日本和紙或印度的棉麻。
▇書的物理狀態,應契合書的內在邏輯
一東一西的文化薰陶,似乎也影響了兩人對於製本的想像與實踐。
「一開始只是想找到適合的裝訂方式,裝訂自己的作品。」周武翰將製本比喻為「關於自己的遊戲」,他認為做一本書,等於訴說一個故事,「思考一本書的故事就像在整理,做書就是整理這些資訊的方式。開始把它們當故事看待時,會發現哪些內容需要改變、可能要增加哪些圖像,更了解自己的作品想要說什麼。」
選紙、設計、製作內頁、裝訂,透過製本的種種環節,書不再只是內容的載體,形式的設計加強內容的意義,而內容也成為設計的一部分。看似材料物質的拼貼,實則是完成了一本書的內在邏輯。
書不只是被動地「被完成」,其邏輯也反過來影響了製作者。「書可以是心中的一種比喻。」周武翰說。
▇做書是嚴謹的工藝
對自稱喜歡「硬幹」的林安狗而言,書更像是不停鍛鍊、將身體及心靈無限推進的過程。「製本就是痛並快樂著,」她舉例道,有時來學做手工書的學員製作過程中出現瑕疵,便會說「沒關係,手作風嘛!」。
「我心裡就會想,什麼手作風!我可以理解每個人來學的目的都不一樣,但我沒辦法這樣自我安慰。那時會意識到,自己還滿認真看待這件事的。」
製本看似浪漫,但對林安狗來說,在那素樸的、親手反覆的作業中,隱藏著需豁出整個生命投入才能抵達的極致,是一項精密的工藝,也是體力活。「做書習慣了,身體自會有一套內在的工序,太久沒用就需要一直拾回做書的感覺。我的目標是想跟其他厲害的製本老師一樣,有一套內在的身體秩序跟材料形成循環系統。」
林安狗在日本上的第一堂課,教的就是倘若不順著紙的絲流,再怎麼摺也摺不平整。「紙乍看是平面的,其實是立體的,要了解它、順從它,這有助於我修身養性。」製本鍛鍊身心,彷彿整個人與工具材料融為一體,才能每一步,都有神。
▇每本書,都有適合自己的裝訂方式
翻開一本書,多數人最快注意到的可能是內容或排版設計,但一本書如何以最適宜的形式呈現,裝訂是極重要的一環。
裝訂,不僅是將內容紙頁與封面結合在一起,透過不同材料、不同裝訂方式的選擇,也更能夠創造出一本書更豐富的面貌。同時,這也是許多製本家不斷追求創新的技術。
去年犬吉為Openbook好書獎製作了6本手工書。一開始,犬吉便設定為展覽用書,「大本、有份量,翻閱的時候,手不用壓著也能完全平攤。」周武翰說,製本過程就必須將翻閱的動作考慮進去。
這6本書的裝訂方式,包含暴風雪裝幀、可將整本書直立展示的風琴折,或是用帳簿釘,可再繼續放進紙頁加厚。周武翰也發明了新的裝訂方式,將紙頁多留一截黏到前一頁,避免多次翻閱後紙頁漸漸脫落。6本書,就用了6種裝訂方式。用巧思與不容出錯的精準度,將零散的紙頁結合成一本本獨一無二的書。

一本書翻過去,不過幾秒鐘,卻花去犬吉十餘日的時間,因為他們將之視為工藝作品,細思其中的各項環節。
▇手工製本,創造更加豐富的書籍形式
做書,其實非常耗費體力。繁瑣的準備作業、屏氣凝神下刀一瞬,紙若切歪了只能重頭來過、不容中斷地心無旁騖。雖然做書已經可以機械化,但犬吉選擇辛苦的手工製本,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追求的是用自己的身體、手指將這些材料裝訂在一起,希望裝訂或材料可以有更多選擇。」周武翰停了幾秒,又笑著說,「聽起來有點笨笨的。」
複雜的裝訂方式與多元的材料,意味著很難大量生產。在這樣的限制底下,卻又能為書創造更豐富的形式,甚至是,容納更多可能。
回顧林安狗與周武翰對於製本的想像與態度,前者宛如日本職人般,在埋頭硬幹中不斷推進自己;後者則是藉由做書,找到一種穿透各領域的思考邏輯。兩人的起始與歷程看似殊途,犬吉卻成為他們同歸的路。
▇後記:製本真的是個體力活啊!
難得來到工作室,犬吉不忘為編輯們安排體驗製作手工書。身為時常用「手作風」為粗心找藉口的我們,抱著誠惶誠恐又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手工書的製作。打開犬吉貼心準備的材料包,除了內頁之外,還包含了製作封面、封底及書背用的卡紙。
愉快的選紙之後,要在紙上畫出等距直線就夠讓人緊張了,更別說剪紙時還得先憋氣才敢下刀。經過周武翰及林安狗的說明,我們才知道書頭布的作用在於讓書籍更牢固,而從外觀看不到的寒冷紗,原來有強化內頁書背的效果。
摺紙途中,我們趁機使用了製本專用工具「骨刀」,有它相助,摺出來的紙既平整又俐落。一刀在手,很容易讓人產生「我好專業」的錯覺,但緊接著在下一步驟時又打回原形,捧著材料驚惶失措地問老師怎麼辦。
準備將封面與內頁結合的瞬間,加倍謹慎緊張的感覺湧生而出,此時我們終於稍稍體會到製本人的工作壓力有多大。在兩位職人的鼎力相助之下,我們的素人手工書大功告成,這才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短短20分鐘,體驗了一本書從無到有的過程,了解到的不僅僅是書本的結構及組成。原來畫一條直線、摺紙的一寸發力、抓準間距對齊卡紙等等動作,都需要全神貫注,鎖緊發條繃緊肌肉神經才能精準完成每個步驟。這才領略到,為何他們說,製本是一種體力活。●
▇犬吉工作室INUKICHI BOOKS|FB
- 紙本販售|不定期出沒市集,FB.IG私訊訂購。
- Zine裝幀|歡迎各種內容創作者FB.IG私訊客製。
- 製本工作坊|市集現場遇到200元/人,客製化工作室單堂課程(3人開課)900~/人,附萬華特色下午茶。
現場》陽光、綠地、書本,大家的森林圖書館——2018台灣閱讀節
在灰濛濛的台北冬天,金色陽光還是抽空拜訪了這座城市。位在城中央的大安森林公園,家長、孩子總出動,一同享受難得的好天氣,草地上有孩子跑呀、跳呀,還有孩子拿著蘸了肥皂水的長桿,舞出一個個泡泡。不過,這天似乎有什麼不一樣。在草皮上、人行道間,竟然飄著講故事的聲音,還有好些攤位上擺著一本本的書,等待有緣人的邂逅。
一年一度由國家圖書館所策劃的台灣閱讀節,在12月1日正式登場,還沒降溫的,除了天氣,更有愛書人的熱情。
▇鼓聲、儀隊、歡笑聲:遊行開始囉!
閱讀節一早由「森林樂章.夢想起飛大遊行」熱鬧開場。誰說愛書只是安靜坐著讀書?森巴坊打擊樂團、成功高中儀隊為遊行開頭,咚咚鼓聲與整齊劃一的步伐,帶領著愛書人齊步向前。
來自各地的愛書人穿著不同的打扮,有人輕裝上陣,手拿氣球、牌子,臉上的燦爛笑容就是最好的化妝;有人則是有備而來:來自彰化縣員林市的愛書人,變裝成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角色;台北市永樂國小的大小朋友,搖身一變成了西遊記的齊天大聖、豬八戒。
緊接著遊行之後,「嘉年華活動開幕暨圖書館傑出人士貢獻獎頒獎典禮」由新市國小兒童節奏打擊樂團的演出揭開序幕。
教育部長葉俊榮致詞強調:「閱讀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份。」他表示,這幾年來,各地的公共圖書館無論設備、藏書、內涵還是服務,都在不斷精進、強化,就連許多學校圖書館的動線、外觀也都在改變,使大家更容易親近圖書館,支持了社會的閱讀風氣。
葉俊榮說:「台灣有非常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各地都有非常棒的風情,這些內容透過圖書、出版傳達給國民,國民會進一步去發揚。」他期待台灣社會能充滿書香,培養愛閱讀、與自己和他人對話的素養。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處長黃立遠則從環境出發:「大安森林除了給市民休閒使用以外,也希望營造一個好的閱讀空間,讓大家以後帶書來閱讀。」他特別提到,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將營造森林小木屋遊憩區,讓整座公園以後都是圖書館。
葉俊榮也頒贈「圖書館傑出人士貢獻獎」給11位獲獎的地方首長、圖書館主管及館員,以感謝各個角色在不同崗位上對閱讀的付出。
▇前人造樹,後人乘涼的「黃金十年成果展」
在兒童區小舞台有「閱讀黃金十年成果展」。現場除了有展示牌,也有各地公共圖書館辦理主題閱讀活動。民眾不只可以玩得開心,也有機會看到這些平常不被看見,卻影響了所有人的心血。
2009年,教育部開始推動圖書館創新服務,升級閱讀環境、設備、館藏,10年間於全國設置12所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增加超過43萬冊圖書,全國有236所公共圖書館完成空間改造,544個館次服務設備升級。
其中,還有11所圖書館被選為「書香卓越典範圖書館」,每一所都有其特色主軸,例如:南島映像、島嶼文化、自然生態、樂齡服務等。
除了硬體設施的進步,這10年間圖書館也推出了「館際互借服務」、「超商取還書」,也不定期舉辦活動供民眾參加,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吸引讀者進入圖書館。
閱讀黃金十年不只發生在公共圖書館,在校園中,閱讀的推廣也遍地開花,校園圖書館年年增加藏書,教育部也頒發閱讀磐石獎,鼓勵國民中小學重視學生閱讀知能,甚至補助學校將圖書館轉型為學校社區共讀站,擴大社區居民就近借書的機會。
在成果展當天,不同的圖書館為民眾帶來繽紛體驗。以「南島映像」為主軸的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讓民眾體驗射箭、編織;台中市立圖書館大安分館則舉辦「土地公搏杯比賽」,給大小朋友現場擲交。
政府與民間點點滴滴的心血,匯流成了閱讀推廣的一股活水,在「閱讀黃金十年成果展」中,可以看見所有「理所當然」從來都不理所當然。
▇草地上有說書聲:來聽大安高工同學講故事
除了「閱讀黃金十年成果展」,在大安森林公園的其他地方,也還有許多活動。「用閱讀拯救世界」、「漫步森林趣」、「森林小書房」、「環保愛地球」、「書香大市集」等攤位散布在公園中,帶給人無數驚喜。在草地上的「森林故事村」,更是架起了一個個帳篷,每個帳篷裡頭,都有個獨特的故事世界靜候光臨。
Openbook當然沒有缺席,還與大安高工師生合作,讓熱血青春的同學們介紹當天才熱騰騰揭曉的Openbook好書獎中「最佳童書與青少年書」得獎書的故事。
大安高工國文老師周家嵐長期耕耘校園閱讀活動,在她與圖書館工作夥伴的推動下,每一年該校都有數不清的閱讀活動,吸引學生走入圖書館。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每年的文學獎「金質獎」與「暑假圓夢金」,鼓勵同學主動閱讀、記錄心得。每次參與過後,總會有不少同學留了下來,競爭擔任圖書館的「閱讀代言人」。
在參與台灣閱讀節之前,大安高工的這群閱讀大使已經旁聽過Openbook好書獎童書組的決選會議,也在學校多次演練,排演時,還有幼兒文學專家葉嘉青與暢銷作家歐陽立中參與指導。大安高工同學陳塏岑形容:「我們很嚴謹地做練習,學到很多口語表達的發法,也學會整理故事的重點。」
Openbook閱讀誌與大安高工一同合作的「Openbook好書獎 小朋友的故事屋」
▇把技能帶出學校,走到大小朋友面前說故事
「你看!這隻魚,好大、好大喔!你猜猜看,牠有多大,要不要比比看?其實,牠比你比的還要十幾倍大喔!」許宸維見到有人要訪問,總是不斷推託,強調別人比較厲害,不過一到小朋友面前,他立刻架勢十足,帶著孩子遨遊《奇妙的海洋滅絕動物繪本圖鑑/奇妙的陸地滅絕動物繪本圖鑑》。
「小朋友最純真啦!你給他多少好奇心,他就給你多少反饋,如果你沒有勾起他的好奇心,他就走了。」許宸維笑著說。講起如何說故事,大安高工同學人人有一套錦囊妙計。
王明宇負責講《安妮日記:【漫畫版】》,他自己也戲稱那是「灰暗、不適合小孩」的故事,但他試著找出其中容易理解的觀念。「青少年的話,我可以告訴他們,不要拿自己學到的技能來迫害別人。」王明宇仔細分別客群:「如果是小孩,那就讓他們知道,我們都很幸運,所以更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愛自己的家人。」
高齊也有同樣的煩惱,他的《檸檬圖書館》也是本沉重的書,於是他也安排了「分級制」:「如果是對年紀大一點的聽眾,就跟他們說:要主動關懷別人,自己遇到困難時,也要主動尋求幫助。對小朋友的話,就是傳達『你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擅長帶活動的高齊也有自己的說故事撇步:「我一開始會進行默契培養,在開頭跟他們說,等一下拍手就拍一下,大家拍手時間一致的時候,小朋友就會覺得很好玩!」
洪承裕負責講林良的童詩選《蝸牛》以及繪本《左先生與右先生》,說書工作沒有比較輕鬆,不過在輪到別人說故事時,他總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戴上小蜜蜂麥克風,開始到附近喊道:「有沒有人要聽故事?」替同伴招攬聽眾。
大安高工洪承裕同學正與孩子講述Openbook好書獎的得獎作品
沒有特地安排,但一切分工都自動上了軌道,這或許正是大安高工團隊的魅力。
周家嵐講起學生,眼睛裡都是驕傲:「一開始我還會擔心,他們能不能跟這麼不固定的客層說故事,但我後來發現根本不用擔心。有時候,別的同學聽同學主講故事,他就可以直接上去講那個故事,他們的理解力、表達力都非常好。」
帳篷底下微風徐徐,陽光灑落在帳篷四周的草地,在這適合睡午覺的天氣中,來聽故事的小朋友沒有絲毫倦意,大安高工同學唱作俱佳地說書,小朋友們興奮地笑著、鬧著。
「我一直覺得,在課堂外,我們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狀態。」周家嵐說,這句話無論是指說書的大安高工同學,或者是指聽故事的小朋友,皆是如此。台灣閱讀節,從城市綠地想像文字世界,從閱讀出發,讓故事連結不同的人。●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