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佩黑小姐的紙上記者會:大家來聊《熊熊畢勇的療癒套書》
文章整理:Dot
記者名單:
- 水腦(插畫家/童書美編)
- 吳東龍(設計師/東京文化觀察家)
- 陳太乙(本書翻譯)
- 高郁茗(光磊版權人員/最早推薦本書的人)
- 步步編輯部(出版者)
提問開始:遞麥克風~~
▉水腦(插畫家/童書美編)
Q:請問佩黑小姐一天的作息都是怎樣的?是跟畢勇和朋友們一樣有點慵懶閒適的?還是其實佩黑小姐是忙碌的3C控,卻寫畫出了我們最想過的日子~~
A:我的好奇心很重,所以從事的活動很多樣:為了各種計畫、參展,或是為了舉辦兒童工作坊,或與合作中的編輯們會面,我經常出門。所以,我花很多時間坐火車。搭火車的路程,是我什麼都不做的時刻,是放空的時刻。我生活在介於狂躁與寧靜之間的平衡。我也在自己的畫室裡工作。我試著不在電腦上花太多時間,對我來說,在紙上作畫,具體做出點什麼,是很重要的事。
我住在城裡,日子過得很忙碌,但鄉村在我的生活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會固定去我爺爺家住上一段時間,他的屋子就在大自然中。夏天的時候,我長期待在那裡,非常喜歡那緩慢的時光,白天拉得很長,城市裡的急躁喧囂嘎然而止。我會凝視風景很久很久。我喜歡生活在這種種不同的時間裡。

《熊熊畢勇的六個故事》內頁
Q:為什麼只用黑線條畫了畢勇和朋友們呢?一開始有想過要把他們畫成彩色的嗎?
A:沒有,我從來沒想過要為他們上色。我一開始就決定使用有色紙來打底,所以,對我來說,不該再加上任何色彩。我喜歡線條本身的直接效果。
▉吳東龍(設計師/東京文化觀察家)
Q:有沒有喜歡的作家或插畫家可以介紹給大家?以及,為什麼?
A:我喜歡的作者和插畫家很多,各種類型都有。有些書是我從小就喜歡的,我總試著記住當初喜歡它們的理由:活潑有力的筆觸,溫暖的插圖。比方說,我想到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

昆丁.布雷克為《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繪製的插畫(取自官網)
到了今天,我欣賞的是那些採取強烈藝術手法的插畫家:他們不斷研究,在顧及讀者喜好的同時,又能做出大膽的選擇。保羅.寇克斯(Paul Cox)、凱蒂.克羅瑟(Kitty Crowther)、喬申.庚納(Jochen Gerner)、貝諾.雅克(Benoît Jacques)、柯薇塔.巴可維斯基(Kveta Packovska)……
另外我也會在網路上逛到很多好圖,既能挑戰我們的美感又依然有跡可循,令我深深著迷。我一直很喜歡極簡線條的聰明表現。
Q:對你來說,熊這個角色是不是有一些既定的性格和印象?
A:是的,當然!正因如此,我喜歡用動物來當角色,我們對他們的性格特色有所期待。然而真正的熊讓我目瞪口呆,那是一種可以變得非常可怕的動物。不過,在人們的心目中,被當成故事人物的熊總有點慵懶,呈現一種我覺得很有趣的緩慢感。
Q:如果許願可以實現的話,你希望冬眠過後一醒來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A:要我許個願望嗎?世界和平!
▉陳太乙(本書譯者)
Q:最近臉書上有一波大熊熊熱潮(Les nounours des gobelins),大熊布娃娃出現在巴黎各個角落,不禁讓我聯想畢勇進城去游泳池的故事。佩黑小姐對這個活動有什麼想法呢?
A:我覺得想像闖入現實是可喜的事,那等於是邀請人們以另一種視角看世界。(巴黎可愛的熊熊熱潮,請按這個連結:Les nounours des gobelins)

FB上的大熊熊熱潮(擷自FB)
Q:從畢勇( Björn) 這個名字,到兩套書的黃藍雙色印刷都十分特別。想請問這樣的設計背後是否有特殊用意?
A: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意思。我選擇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聽起來似乎很有分量,有主題,而且給人寧靜的感覺。後來我才發現這個字是瑞典文裡的「熊」!關於這套書的顏色,選擇這兩個色調是因為我覺得它們看起來舒服,溫暖,而且不會太中規中矩。從好幾年前開始,我一直想用有色的紙為背景底層來創作一本書。
▉高郁茗(光磊版權人員/最早推薦本書的人)
Q:在《熊熊畢勇的大世界》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野餐。你說:「野餐是要走出家門,但在這裡,森林之中,到處都是他們的家。」在畢勇的故事中,重複著動物們著迷於人類的東西或活動。看到這群小動物在小木屋裡野餐,在小木屋裡觀察自己住的家(森林)這個橋段非常打動我。想請問您在這個故事中,曾經有什麼經驗或事情帶來這個故事的靈感?
A:在呈現動物們的佈局時,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牠們讓我有機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的世界。牠們的行為跟人類不同,但會試著去弄懂人類的邏輯。在這場野餐中,牠們覺得有異國情調的部分,是去「別的地方」,也就是說,「不在自己家裡」。所以,牠們的看東西的角度跟小孩很像:每樣東西(燭台、長椅、窗戶)都能被重新發掘。我們大人的眼睛太習慣這些東西,有時會忘記要更新視野。

《熊熊畢勇的大世界》內頁
Q:請問會有畢勇和他的動物朋友第三集嗎?會有更多角色像烏龜,來加入畢勇的冒險故事嗎?
A:我想不會了。總之,就算有也不是馬上出。因為我還有很多其他計畫,而且重點是,如果沒有新鮮事可以敘述,我就不想再畫畢勇的故事了,除非我覺得有那個必要,不得不做,或出現了什麼事值得讓畢勇去好好體會一番。我不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所以我會耐心等待,不刻意去想,也許某一天,畢勇又有什麼故事想說。
▉步步編輯部(出版者)
Q:請問熊熊畢勇是以你自己的性格為原型嗎?
A:哈哈!不是,他比較像是我想要擁有的那種朋友。不過我們之間確實有一些共同點。我會對世界上的事物提問(而這本書讓我可以透過畢勇來問問題)。跟他一樣,我深受大自然觸動,也喜歡觀察事物和人。我需要踩在青草地上的感覺。而當我去鄉村的時候,最療癒的事,莫過於背貼泥土,面朝藍天,伸展身體躺在地上。
我是一個做事積極的人,但什麼事也不做的寧靜時光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是我身心和諧的一部分。
Q: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對應到故事中動物的角色呢?
A:其實並沒有。每一位次要角色的個性,都是隨著故事進行慢慢發展出來的。我後來發現,隨著故事的進展,他們好像自行決定了每隻動物的個性。誰來當智慧發言人?有點偷懶什麼都不做的是誰?總是興奮激動的又是誰?幾乎都是他們自己選出來的。●
|
|
作者簡介: 戴芬妮.佩黑(Delphine Perret) 畢業於斯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院(ESAD Strasbourg)。她做書、畫圖和寫字,也做一些其他的事。她喜物體和圖像,她會認真聆聽一些生活中的小雜音,她騎著她的腳踏車穿梭街道,也喜歡刮除浴室牆壁上的舊油漆,這些都是她的日常生活。她也喜歡和別人一起工作。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感覺到一種純真,一些細膩和童趣。作者的網站:www.chezdelphine.net |
OB短評》#160 折射真相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毒家企業
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優化客戶服務,毒梟如何經營販毒集團?
Narconomics: How to Run A Drug Cartel
湯姆.溫萊特(Tom Wainwright)著,吳煒聲譯,寶鼎出版,43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文 樂 獨 益
毒品跟上癮的問題一直是重要的歷史問題,但除了用道德視角去探討身體與藥品濫用的關係外,我們若將毒品視為經濟體,那它的運作方式與邏輯為何,將是關鍵問題。
不同於其他毒品書的教化意味,本書簡直像《絕命毒師》的上市版,儘管上的還是地下的黑市。作者在深入毒品來源地拉丁美洲調查後,發現毒品交易的機制已可完全以經濟理性來衡量。地上經濟有企業併購品牌定位,地下經濟也有;地上經濟的網路訂購取貨受到規範,地下經濟在暗網上毒品槍枝什麼都賣,服務還貼心到家,媲美Amazon的客製化物流。作者以經濟學眼光,將毒品全球流通的故事寫得精采,也藉由毒品卡特爾(cartel)的發展,提供毒品防治策略的另一思路,即由政府收編管控毒品買賣。雖有爭議,仍值得深思。【內容簡介➤】
●她的名字是
그녀 이름은
趙南柱著,張琪惠譯,遠流出版,310元
推薦原因: 思 議 文 樂 益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新作,平實敘述韓國社會的女性處境問題,收錄了六十幾名女性的心聲,將被消抹的聲音釋放出來,令人驚覺韓國女性遇到色狼的機會遠勝過暖男歐巴,30歲前沒撞上拯救人生的白馬王子,全世界都當你是滯銷貨。此類普遍的問題,反而因為「不特殊」而被淹沒,進而忽視。本書剝開韓劇甜美的表皮,揭露了六歲到六十多歲韓國女性的壓抑處境,或許韓劇只有婆媽血淚大亂鬥最寫實。【內容簡介➤】
●花燕
脫北少年的生死邊界
소년, 자유를 훔치다
金革(김혁)著,郭佳樺譯,臺灣商務,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獨
隨著愈來愈多脫北者經歷出版,北韓社會各種面相也逐一揭露,外界對這個封閉國度的想像也不再如過往單一。繼《脫北者,男同志》、《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等不同身分的脫北者發聲後,本書作者也以「花燕」身分──以乞討、偷竊維生的流浪少年──這個遊走於體制之外的族群來述說逃離北韓的過往,並討論饑寒交迫的「花燕」是如何躲過嚴密的監控體系,在夾縫中生存,努力尋求自由空間與利益。讓人一窺極權鐵幕的千瘡百孔,顛覆了我們對北韓的想像。【內容簡介➤】
●鈽托邦
失去選擇的幸福與核子競賽下的世界墳場
Plutopia: Nuclear Families, Atomic Cities, and the Great Soviet and American Plutonium Disasters
凱特.布朗(Kate Brown)著,張家綺,行人文化,62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樂 獨
蘇聯與美國之前數十載的冷戰,創造出兩個左右派國家對峙的印象。然而左右派推到盡頭都趨向於極權主義,以理念來控制人民,宛如科幻小說的情節,具體而微折射出一整個時代的恐慌。
本書描述兩個宛如攣生子般的核武工廠城市,兩者皆聚集了中產工程師,成為富庶單一的社群,對放射性元素廢料污染鄰近地區充耳不聞。作者沿著雙城的研究,突出特殊能源對政治性格的影響,核子科技應用的黑暗面,以及所產生的不可逆的毀滅性影響,皆是能源討論裡遺失的一塊。在戰爭尚未遠去,至今依然主宰著世界的運作之時,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內容簡介➤】
●破譯邊疆.破解帝國
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型
From Frontier Policy to Foreign Policy: The Question of In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opolitics in Qing China
馬世嘉(Matthew W. Mosca)著,羅盛吉譯,臺灣商務,6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樂 獨 益
新清史基本上已經被標籤化,許多人不明就裡地跟著鮮明立場的評論文章去理解所謂新清史的學術發展,反倒是扁平化了過去幾十年西方學者運用邊疆民族的文獻重新編織歷史的努力。本書作者運用大量史料,調動了許多罕見語系的文獻,還接上地緣政治、心態史、地圖史等近來的顯學,透析清廷掌握邊疆及鄰國資訊的能力,由此説明清代掌控邊疆的能力及對外政策的遞變,以及西方帝國擴張時期,北京皇廷面對海上與內陸威脅的態度歧異。看得人驚喜連連,也進一步提醒了所謂中華帝國大一統天下的虛妄性。【內容簡介➤】
●成人漫畫表現史
エロマンガ表現史
稀見理都著,陳識中譯,台灣東販,4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本書絕對可以擔當粉紅準邪典。以為A漫的二次元紙上極樂都是真的?本書告訴你,一切都是幻覺。日本成人漫畫中,大得甩出殘像的乳房,觸手插入的透視畫面,貌似癲癇般狂吐唾沫的「啊嘿顏」(高潮時的表情),都有一位偉大的發明者,透過想像與繪畫技法,設計出表現模式,沿用成習後,為漫畫讀者所熟知。 作者一本正經考掘色情圖像的沿革,有種反差的趣味,從中也可探究出色情圖像如何被日本出版界收編與標準化,順便思考一下戀物和物化。【內容簡介➤】
●黑澤明:電影天皇
焦雄屏著,蓋亞出版,33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文 樂 益
黑澤明無疑是20世紀東亞地區最重要的導演之ㄧ。好萊塢過去曾吸收許多外國導演技法,納入主流電影敘事,黑澤明便是具備獨特影像美學的其中翹楚。經典電影作品需要富含功力並具系統性的解釋與導讀,作者對黑澤明的理解已經累積到相當的程度,解析導演在攝影、場景設計與劇情上的匠心巧思,點評饒富玩味,知識滿點,盡顯一代影評人的深度與態度。【內容簡介➤】
●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
王御風、黃于津著,玉山社,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說到台灣最出名的幾種水果,不是香蕉就是鳳梨,鳳梨罐頭也不算陌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諧音討喜的水果曾是台灣經濟的命脈之一。作者從鳳梨的栽種談起,詳述台灣的鳳梨產業,講的是鳳梨,實是集經濟史、地方史、殖民史三者於一身。
這本鳳梨罐頭儘管做得不大可口易讀,卻是真材實料,把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提調出來,有著話當年復古往事的甜,也有著命運不由自主、史事風雲變動的酸,為從日治到四小龍時代的台灣經濟發展,留下一筆原汁原味的完整史料。【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