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39 陪孩子在擺盪中習得堅毅
●刺蝟的願望
Het verlangen van de egel
文:敦.德勒根(Toon Tellegen),圖:祖敷大輔,林敏雅譯,未來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文
刺蝟的願望說來簡單,就是邀請動物來家裡玩。但內心戲很多的牠,多次寫了邀請函又屢屢反悔,「如果大家都不來怎麼辦?」、「如果大家都來了怎麼辦?」、「如果他們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怎麼辦?」……好多好多的「怎麼辦」。就這樣,想很多的刺蝟始終沒有寄出任何一封邀請函,總是在是否跨出那一步的節骨眼上猶豫著。
這隻刺蝟,擺盪於孤獨與友情之間,臆測著外界的眼光,焦慮著尚未發生的狀況,種種的行為舉止,其實很貼近真實的人性啊,尤其處於尋求自我認同階段的青少年,讀來更是心有戚戚焉。作者以詩意又不失幽默的文字,刻畫出這個直指人心的故事,篇幅輕巧,流暢呵成。【內容簡介➤】
●香蕉爺爺香蕉奶奶
じいちゃんバナナばあちゃんバナナ
文、圖:野志明加(のしさやか),米雅譯,三民書局,299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青色的小香蕉驚奇地發現,爺爺奶奶居然脫皮了,佈滿黑色老人斑點的香蕉皮內,身段可是靈活柔軟、風韻動人,淋上巧克力後香味四溢,送進冰箱後口感更佳,原來人生可以這般老來俏啊!
黑軟的香蕉外貌並不討喜,只有內行人才懂熟成的美味。作者用擬人化的香蕉角色,來彰顯「老後人生」的美好價值,讓讀者對於食物及人生,有了新的期待與體悟,若是祖孫共讀,肯定更有滋味。【內容簡介➤】

《香蕉爺爺香蕉奶奶》內頁(三民書局提供)
●圖解量詞學習繪本
数え方のえほん
文、圖:高野紀子,林劭貞譯,小熊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本書為市面上少見的作品,有條理、有系統地以圖畫書方式,清楚且靈活融入生活情境與經驗,來教導孩子關於「量詞」的概念與應用。書中除了逐一介紹水果、衣物、文具、餐具、動植物、交通工具……等現代常用量詞外,還追溯了日本、中國、英國、古埃及等眾多文化裡,特殊的丈量方法及衍生出的量詞。故事性及趣味性十足,擴大孩子們對量詞的認識與想像。【內容簡介➤】
●思念之屋
The Building Boy
文:羅斯.蒙哥馬利(Ross Montgomery),圖:大衛.里奇斐德(David Litchfield),吳其鴻譯,維京國際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圖
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最美的豪宅、最大的博物館,都是奶奶蓋出來的,她是全天下最厲害的建築師。她說將來要為男孩蓋一棟最特別的房子。承諾還來不及實現,奶奶就去世了。男孩日以繼夜工作著,把思念與悲傷,投注在不可思議的巨大作品裡,當作品完成的那一天,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超現實的故事情節,張力強烈的圖像氛圍,充滿電影感的構圖風格,渲染力十足,讓這個關於逝去與追憶的故事主題,有著不同於過往的敘事風格。讀者彷彿置身其中,經歷一段奇幻冒險的旅程,化解壓抑的淚水,往暖心的結局走去。【內容簡介➤】

《思念之屋》內頁(維京國際提供)
●大象荷頓在孵蛋
蘇斯博士經典繪本
Horton Hatches the Egg
文、圖:蘇斯博士(Dr. Seuss),孫晴峰譯,小天下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鳥媽媽拍拍屁股飛去沙灘度假了,傻呼呼的大象於是自告奮勇,爬上樹幫忙孵蛋。儘管動物嘲笑牠、獵人用槍指著牠、寒冬凜冽包圍牠,大象卻始終堅持:「我心口如一,我說到做到。大象忠實守信,百分百可靠。」最後驚奇又美好的結局畫面,令人回味再三。
「大象荷頓」這個擇善固執的角色,早已成了兒童文學中的一個icon,如今中文版終於面市,譯文輕巧流暢,成功掌握了原有的味道與節奏,讀來更能領會蘇博士所創造神奇又幽默的世界。【內容簡介➤】
●海洋大書BLUE
The Big Book of the Blue
文、圖:烏瓦爾.佐梅爾(Yuval Zommer),劉維人譯,臺灣麥克出版,599元
知.圖推薦原因: 知 圖
打開這本大書,滿版沁藍映入眼簾,成群的游魚、蝦蟹、軟體類、海洋哺乳類……輪番現身上場。如此近距離博覽海洋世界,真有種浩瀚豁然的奇幻感受。每一個跨頁介紹一種海洋生物類別,分類清楚易讀,解說豐富有條理,繪圖趣味亦不失真實,是一本好看好讀的海洋知識啟蒙書。【內容簡介➤】

《海洋大書BLUE》內頁(台灣麥克提供)
●樹林裡的房子
A House That Once Was
文:茱莉.福萊諾(Julie Fogliano),圖:藍.史密斯(Lane Smith),劉清彥譯,拾光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在樹林深處,佈滿落葉的小徑盡頭,座落一棟廢棄的舊房子。它曾經是某個人的家,有過溫度與笑語,那些遺留在房內的陳設物品,封存著遺落的時光記憶。雖已人去樓空,老房子的故事仍未止息,它敞開門窗,擁抱自然萬物棲息來去……
這是一本美麗、寧靜、溫暖,字裡行間及色彩構圖皆盈滿文學氛圍的繪本。一座無聲的老房子,引領讀者穿越想像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的詩意交界,投射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情懷,對家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珍惜與思索。【內容簡介➤】

《樹林裡的房子》內頁(拾光出版提供)
●溜達雞
文:戴芸,圖:李卓穎,信誼基金出版社,28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跑跑雞、跳跳雞、嘰嘰雞……農場裡的小雞們努力展現自己的功夫:跑得快、跳得遠、叫得響,個個都覺得自己是世界第一。有天,來了一隻溜達雞,大家問你的強項是什麼?當然就是溜達啊!無所事事過一天,邊走邊找樂子,走累了就發呆看看夕陽,無拘無束的生活節拍,走出最輕快愜意的旋律來。
「溜達」其實是孩子的天生強項,卻因為趕著成長,逐漸喪失。本書活靈活現地呈現了各個角色可愛的個性及幽默的畫面情節,傳達出孩子對於生活與環境的真實渴望與感受。揮灑自如的水墨筆觸,可動可靜,勾勒出小雞們動感的精力旺盛模樣,也描繪出主角溜達雞的閑適自在,圖像表現可圈可點。【內容簡介➤】

《溜達雞》內頁(信誼基金出版社提供)
●我是貓耶
おれはねこだぜ
文、圖:佐野洋子,林真美譯,步步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文 圖
一隻愛吃鯖魚的貓咪,正打算飽餐一頓,卻被突如其來的魚群窮追包圍,好不容易逃到黑漆漆的電影院裡,又發現無數張大的魚眼正瞪著牠……然而儘管踉蹌奔逃,這隻貓咪依然不改其志,重複大喊著:「開什麼玩笑,我是貓耶!」貓咪的天性、吃貨的堅持,才不會輕易軟弱投降呢!
故事及畫風皆難以歸類,跳脫一般思維敘事,佐野洋子就是有這樣的特異功力。她筆下的貓咪超級有戲,從一開始出場,手插口袋叼煙斗的酷帥模樣,到後來貓毛直豎落荒而逃,面部扭曲形象全失,頁頁都精彩吸睛。【內容簡介➤】

《我是貓耶》內頁(步步出版提供)
●那天,你抱著一隻天鵝回家
52則變形、幻想與深情的成人童話
安石榴著,漫遊者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讀著安石榴的文字,讓人一下子跌進夢的邊界,隨著充滿畫面感的故事馳騁想像,沉浸在童話、奇幻、神話等元素所構築的文學世界裡,捨不得回到現實。作者無疑是一個高明的說書人,用簡鍊機智的文筆,在具有挑戰性的有限篇幅裡,訴說一個又一個細緻優美且帶有童心哲思的故事。書中的52則故事,篇幅由短漸長,純熟展現童話敘事技巧,並在想像中融入現實,文字深刻蕩漾心懷,是一本精采獨特,適合國中生青少年閱讀的本土原創文學作品。【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專訪》黑夜驟然降臨,她努力召喚星星:訪非布克獎得主李懷瑜
共同企劃/Openbook閱讀誌、悅知文化
台裔美籍作家李懷瑜(Winnie M. Li)根據自身遭受性侵的經驗書寫而成的小說《生命暗章》(Dark Chapter)近日推出中文版。在此之前,此書已因2017年獲得英國「非布克獎」(Not the Booker Prize),而引起注目及討論。
「非布克獎」是由英國《衛報》主辦,在曼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優勝名單公布之前,由讀者網路提名、票選,加上《衛報》評審的專業意見,共同選出年度最受歡迎的英語小說。2017年度入圍的5部作品中,《生命暗章》備受讀者青睞,得到最高票數,評審也一致認同這是部優秀的作品。評審漢娜.麥克唐納(Hannah Bruce Macdonald)盛讚這部作品不只是勇敢且重要的故事,更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說。
2008年,李懷瑜前往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參加北愛簽訂和平協議10週年紀念活動。熱愛健行的她,獨自前往貝爾法斯特西部的森林散步健行時,遭到一名15歲少年性侵。在這起不幸事件之後,她不只留下心理創傷、為自己身體是否會遭受感染擔憂,還得獨自面對醫療體系、檢警單位、法院、媒體與世人的目光,最後她選擇將這些經歷與內心轉折寫入《生命暗章》。李懷瑜接受《愛爾蘭新聞》(The Irish News)訪問時表示:「事件發生後沒多久,我就決定把它寫出來,這是一段非常久的過程。」
《生命暗章》書中女主角同樣是美國遊客,在公園遭到一名青少年性侵。故事從被襲擊事件說起,敘述一路行來,被事件撕裂的自我如何重新融合成為一個人,一個仍然可以成為的自己,同時也是過去一直以來的自己。本書更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並不停留在受害者的立場,李懷瑜甚至另闢敘述視角,以同理心來揣摩加害者:他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成長過程是否有足夠溫暖,環境如合型塑他的人格,甚至,他為什麼這麼做。
「我在事後不停思考兩個問題。第一,這名15歲男孩到底在想什麼,竟然對陌生人犯下如此罪行?第二,他到底知不知道這會對我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李懷瑜說:「我不知道答案,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兩個問題一直盤旋在我腦中,促使我寫出這本小說。」
不論國內外,#MeToo運動方興未艾,曾受性暴力、性侵害的人們不再壓抑,勇敢為自己發聲。同為性侵受害者,李懷瑜勇敢面對人生最黑暗的篇章,透過書寫來療癒、陪伴每一顆受損的心;她同時用更大的同理心,刻畫了加害者的心路歷程,除去世人對性犯罪中兩造的刻板印象,肯定彼此生而為人的存在。作者期許社會與公家機關能打破偏見,給予合宜的協助與支持。Openbook與悅知文化共同企劃,希望透過李懷瑜的專訪,將本書的勇敢與溫暖更加直接、有力的帶給讀者。
Q:本書是依據您親身經歷的事件書寫而成,細膩地刻劃人物內心的轉折,劇情鋪陳充滿情緒張力。想請問您在撰寫時是如何保持客觀,將自己及小說角色分割,理性地述說事情經過?
李懷瑜:關於薇薇安(女主角)的描寫,過程中確實為我帶來極大的情感挑戰。述說薇薇安的創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憂鬱的狀態,我必須重溫人生中最不堪的事件。身為作家,使用近距離的第三人稱觀點,確實能夠拉開少許距離,讓我得以回顧自身經歷的創傷,盡最大可能重新以虛構方式呈現。
我進行了許多實驗性寫作,如何以語言準確表達薇薇安在特定時刻經歷的孤立及分裂的感受。描寫這些部分時,我確實哭了許多次。但我也隱約感受到因此獲得的力量,因為我可以告訴自己:「看啊,我經歷過那樣的事,但都已經過去了。」此外,以個人的真實經歷為基礎來創作小說,讓我自覺有能力控制創傷,這是我經歷犯罪行為的當下所無法完成的事。
Q:在故事中分別描寫了加害者與受害者的心境,我們可以看到加害者強尼的成長,甚至他成為大人後的心路歷程。請問您為何會如此設計,又是如何思考原生家庭影響、形塑人格特質的重要性?
李懷瑜:若是少了強尼的觀點,《生命暗章》將變成一本全然不同的小說,而我在寫作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樂趣。藉由同理心描寫強尼,我希望擴張同時身為作者與倖存者,在思考上的極限。我也認為,社會必須開始以「人」的角度看待加害者,包括他們的經歷、教養,以及人格特質等,他們並非天生就是「怪物」,是這些事導致他們犯下性暴力的罪行。倘若,我們不願意理解導致犯罪行為的各種因素,恐怕就永遠無法預防此類犯行,未來也依舊會發生憾事。
沒錯,絕對是如此,我們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以及童年經歷,在在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態度,最終也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然而,這些因素大部分卻只是憑藉運氣而決定──畢竟,我們無法選擇生在怎樣的家庭、以及父母以何種方式扶養我們成為大人。因此,我認為絕對有必要考量,同樣一個人若出生在不同環境,可能就會成為截然不同的模樣。
Q:關於加害者強尼的角色形象及內心世界,您是如何揣摩其心理上的變化及思考邏輯?
李懷瑜:我希望讀者理解強尼為何做出那樣的行為。他從小在家暴環境中成長,由此學習到特定的厭女觀念與暴力行為。強尼從小就是個貧窮的邊緣人,而身為漂旅人更讓他面臨許多歧視──他認為世界不在乎他,那麼,他又何必在乎其他人?因為他能獲取的東西太少,致使他學到的是「有得拿就快拿」,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什麼後果。
(photo by isabellaquintana,取自pixabay)
Q:對您來說,寫下這部作品是否為一種情感宣洩、精神淨化的過程?
李懷瑜:由於我持續在寫作,我認為寫下我遭到強暴的經驗,也是必然的事。發生了改變我人生的重大事件,我怎麼能不用自己的筆去談論呢?更何況,我知道這個議題關係到我們國家的許多人。
事實上,遭受攻擊後過了幾週,我便寫下《生命暗章》的序幕,由此產生寫作這本書的靈感(受害者與加害者視角交替呈現)。但我知道,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做好準備,並且真正寫出這本書。我必須與創傷經驗拉開距離,才能好好訴說這個故事。
5年之後,當我終於動筆寫下《生命暗章》,過程絕不輕鬆。但寫出遭受強暴的經歷絕對比實際體驗來得輕鬆。而且寫出來讓我能夠將自身的創傷轉化為我所精通的藝術形式──成為具正面意義、有成果的作品,而這與真實經歷恰恰相反。
Q:您曾經擔任電影製片,這樣的影像工作經驗對小說創作是否有影響呢?
李懷瑜:確實,我曾經從事電影製片工作,後來改行寫作,因此我依然熱愛電影。我經常看電影(不挑類型、製片、國家),身為現代作家,我認為寫作與影視敘事必須保持象徵性的關係,因為讀者、觀眾與影視關係密切。現在的讀者不像過往的人們那麼有耐性,他們習慣以視覺想像畫面;而寫作小說時,作者有機會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心思想(這是電影做不到的)。因此,理想的小說家在訴說故事的同時,也必須在視覺動態描寫與深刻內心思想之間取得平衡。
Q:能否談談各國讀者對於本書的反應如何?
李懷瑜:整體而言,讀者們的回饋都相當正面,世界各地的讀者反應也非常熱烈。很不幸的是,性侵不分國家。我的韓國出版社安排我前往首爾,進行緊湊的宣傳行程。他們將我的書與南韓的#MeToo運動進行連結。因此,我有幸與韓國當地的女性主義專家、性侵倖存者與相關運動人士對談,我的小說讓他們深受感動。
由於故事與角色背景設定為愛爾蘭,愛爾蘭當地也有許多讀者極有共鳴,也因為近年愛爾蘭推動女性主義運動,例如通過公投讓墮胎合法化(廢除憲法第八修正案);另外,貝爾法斯特橄欖球員強暴案的審判,也受到當地高度重視,民意沸沸揚揚。此外,也有南非讀者告訴我,強暴與性侵在他們國內頻繁發生,以致於被視為正常,因此,他們認為極有必要以更公開的方式思考這些罪行。
在#MeToo運動和#TimesUp運動的發源地美國,我遇到許多熱心的讀者,男女都有,他們也希望有一本書能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將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觀點一併呈現。
《生命暗章》各國版本
Q:透過這部作品,您希望如何改變或影響這個世界?
李懷瑜:我希望,有一天受害者們能以更公開的方式談論經歷,不必因此感到羞恥或遭受批判。同時,我也希望,有一天各國公家機關能妥善提供受害者需要的協助,並公正地將罪咎與責任加諸於理應背負的人。我願意相信,那天一定會到來,而所有人都有力量參與推動及實現。●
Dark Chapter
作者:李懷瑜(Winnie M Li)
譯者:陳芙陽
出版:悅知文化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懷瑜
台裔美籍作家,也是製作人,在三大洲間從事創作產業工作。
哈佛大學畢業,曾經撰寫旅行導覽,製作獨立電影,籌辦影展,並且開發生態旅遊計劃。以優異成績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創意寫作文學碩士之後,目前為各媒體寫作和發聲,主持藝術節,同時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媒體通訊博士研究員。
2015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新人匕首獎中,李懷瑜得到高度讚揚,並且獲得2016年SI Leeds文學獎第二名。現居倫敦,也熱衷旅行。
《生命暗章》是她的第一本小說,贏得2017年衛報的《非布克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