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98 消解偏誤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貓天下
心岱著,薛慧瑩、葉懿瑩、達姆繪,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從歌川國芳的浮世繪,講到「貓咪收集」手機遊戲APP;從水晶講到豆子;從布書講到積木拼圖……將這些全部鎔鑄為一本收藏書的主題,就是「貓」。心岱早就是著名的貓收藏家,訴說藏品的故事往往扣連生命史,時而深刻,時而輕快。《貓天下》並不是心岱的第一本收藏書,但本書表現依然出色,足以獻給天下貓奴。
宗師級貓奴心岱的貓藏品,證明了人和物之間的複雜,不只是功能的需求,而是經由對貓的愛戀,產生了深深的連結。這已經不只是美學的層次,而是人和物、人和生物間一體的交融,在貓文化或藏品背後,竟有著哲學的意味。
這是作者的第N本喵作,卻依然萌得讓人不要不要的。這次的喵圖尤其搶戲,翻了幾頁就被療癒到,連空氣都毛茸茸的。作者對貓是真愛,是溺愛,這已經遁入喵執的境界了。【內容簡介➤】
●山椒大夫
山椒大夫、高瀨舟、雁
森鷗外著,高詹燦譯,王志弘繪,麥田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除了知道森鷗外及其家族與台灣的淵源,以及他是二戰前與夏目漱石比肩的文豪之外,我們鮮少閱讀他的創作。在逝世將近百年的今天,台灣讀者還有沒有閱讀森鷗外的必要?都這麼問了,答案當然是「有」。儘管鷗外作為軍醫曾有過重大醫療爭議,但以文學家身分來看,百年前的日本現代小說創作,其深刻的人道關懷與人文思辨仍然閃耀光芒。
森鷗外的歷史小說在看似平淡、冷靜的表面下,潛藏著犀利的觀察和淑世的熱情,彰顯著明治人的特性,具有跨時代的共鳴。這不是《山椒大夫》的第一次中譯。此前有馮度和李永熾的譯本,譯筆偏向典雅,反映著森鷗外獨特的筆調和譯者的背景。新譯版除了有精美的裝幀,更賦予新的語調,貼近現代讀者。
森鷗外的文名如雷貫耳,但具體的文學形象卻不是那麼清晰,是哈日哈到一定程度時才會接觸到的那位文豪。本書收錄的3個文本頗能看見他感時憂國的一面,字裡行間隱隱傳來時代夾縫中的道德騷動。但或許就是太入世了,不免剛愎自用,所以當軍醫駐台時才會爆出腳氣病事件。【內容簡介➤】
●中東心臟: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民、宗教,歷史與未來
On Saudi Arabia: Its People, Past, Religion, Fault Lines and Future
凱倫.伊利特.豪斯(Karen Elliott House)著,梁文傑譯,八旗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對於沙烏地阿拉伯,我們始終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除了石油、伊斯蘭教,以及對待女性的嚴格規範,我們還知道什麼?《中東心臟》由豪斯這位長期浸淫且深刻鑽研沙國事務的研究員兼報導記者出手,帶領讀者一窺紹德王室與政壇的即時現場。這是嚴肅的政治報導,卻也存在政爭宮鬥的冒險元素。這是紹德王朝第三代小王子(王儲)的政治改革大戲堂堂上演,如果要有一本能令當代台灣讀者對遙遠沙國感興趣的作品,應該就是這本。
全書最重要的或許是2018年新增訂中文版序,畢竟中東局勢瞬息萬變,英文版出版迄今這5年又是變化最劇烈的時期,沒有這篇的補充,時間的間隔將造成理解上的巨大誤差。作者記者出身,觀察敏銳,文詞犀利,這樣批判的認識有其必要,並且多為事實,但是否過於西方/美國中心,失去設身處地的同情理解,則是在閱讀本書時必須高度警醒的。
關於這個沙漠國度,一般所知無多,看了這本之後,長了點知識,卻還是不解,這正是沙漠王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女性視角,把黑布籠罩下的女性世界,靜靜帶到了台前來。這書補足一塊很大的空白,也許是市面上最好的一部沙烏地專論。【內容簡介➤】
●東京人
東京の人
川端康成著,鄭民欽譯,王志弘繪,麥田出版,799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如同長跑與短跑所使用的肌肉並不相同,長篇與短篇小說肯定也使用著不相同的「肌肉」進行創作。本書作為川端康成的「最長篇巨作」,確實展現出迥異於短篇小說的面貌。彷彿使用不同步伐、速度的奔跑姿態令人驚艷,而讀到書中細緻的女性情誼、凜然美麗的女性身姿,又會安心感到這就是川端。這個世間總有些經典不得不讀,十個人裡想必有八個人會同意:川端康成《東京人》就是這種經典。
談起川端,第一印象往往是華美近乎水晶的文字,宛如珍貴的精巧藝術。《東京人》裡川端的文字面貌則令人感到新鮮。以家庭的重組分解,作為戰後日本社會的隱喻,應用他擅長的女性描繪,交織出東京作為城市的面貌,以及生活在城市裡的眾生相。筆法平實,劇情層層轉折,呈現站在廢墟中迎向未來,不知如何是好的人們。川端經由厚重的書頁,替戰後的東京留下了一張寫實的相片。
本書連載於1954年,同年年初川端完成了另一部傑作《山之音》,同樣講戰後日本,依舊以家庭為對象,只是背景從東京換到鎌倉,筆法迥異。有興趣的讀者可併讀,體會川端不同的面容。
這本巨作時至今日才在台灣面世,可見它是一本非典川端。非就非在它的宏觀性,多出了許多典型川端少有的政治和社會面向。然而這畢竟還是川端,有他獨特的陰柔視角和對細節的耽美。初看或許有些違和,翻到後來卻有種捉迷藏的幽微樂趣,ああ、そう,ああ、そう……【內容簡介➤】
●峰迴路轉
卓韻芝著,香港三聯,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喜歡書裡那種破碎的漫遊情調,沒什麼遠大無謂的高遠宣示,或者空洞矯情的自我標榜,就只是一介平凡女子,於世間以身實踐班雅明的理論,找尋潛伏在日常景色裡乍現的靈光。在不同的城市間切換,又用灰色書頁穿插著人生,讀著讀著,突然醒悟:人生不過就是場處處峰迴路轉的漫遊,每個人最終都是短暫的過客。
這本散文集有點文青,有點漫遊,有點狡辯,有點自省,有點無國界,有點撲朔迷離……這些有點不是不夠,而是看透了的心知肚明。作者在此展演了她不拘一格的混搭與跨界,被她看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一圈漠漠的光暈。【內容簡介➤】
●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
Criminal : The truth about why people do bad things
湯姆.蓋許(Tom Gash)著,堯嘉寧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益
這本犯罪學是來踢館犯罪學的——許多對犯罪的成見,本來就是想當然耳的人云亦云,再加上天馬行空的腦補。本書非常適合推薦給每個人體內的那位酸民。
一則又一則對迷思的反駁,是從實務出發的觀察。每一條常見的偏誤,都如作者一開始點出的,陷在「英雄對壞人」或「受害者對生存者」兩種不同的偏見裡,相信有人天生惡人,或認為每個罪犯都是社會結構的產物。作者指出現實往往沒有那麼單純,但也不是完全無藥可救,有時只需要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這份緊扣著現實的認識,相比於常常流於空談的類似爭論,更顯珍貴。
人們對「犯罪」、「犯罪人」、「犯罪團體」的錯誤認知,原來可能來自統計學的謬誤,甚至是來自於情緒膨脹的想像。湯姆.蓋許運用數據庫重新勾勒「犯罪」的另一種面貌──這個挑戰人們直覺的「犯罪」面貌,或許令人不可思議,或者令人深感冒犯,然而卻可能是「犯罪」之於這個世界更加真實的一面。做好心理準備了嗎?翻開《被誤解的犯罪學》吧!
【內容簡介➤】
●地方創生:觀光、特產、地方品牌的28則生存智慧
木下齊著,張佩瑩譯,不二家,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益
書名、封面乍眼一看以為是社區營造的老生常談,內文排版風格也容易叫人輕忽以待,實際上卻是木下齊合併十餘年的第一線經驗以及管理創見,對國家地方活化議題提出的針砭之作,不容小覷。在逐日重視社區規劃、地方再造的當代台灣以及相關從業工作者,《地方創生》堪稱是策略發想與實務操作的參考書。
談地方營造的書很多,但大多是去脈絡的功歌頌德,好像只要把他人成功的案例移植過來,經驗就能自動複製,不用擔心橘化為枳的水土不服,更不用花心思設想屬於土地原有的面貌和表情。作為第一線工作者,書中最吸引人的是對無數「理所當然」的批判,打破諸如吉祥物帶動地方經濟的空洞神話,直言一昧盼望補助金帶來的傷害。全書以略顯銅臭味卻十分務實的角度,提出地方自給自足的可能。道理說破了,其實也就是簡單一句,要務實而非務虛。
這本書戳破了許多關於地方創生的假象和想像,不過作者也不是光說不練的揭弊者,而是身經百戰的投資人,提得出一針見血的規劃案。這本教戰手冊硬碰硬,不打誑語,也許救得了台灣的蚊子館們和面目模糊的地方文創。【內容簡介➤】
●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
Les disparues d’Orsay
史蒂芬.勒窪諾瓦(Stéphane Levallois)著,陳文瑤譯,積木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文 樂 獨
這毫無疑問是巴黎奧賽美術館的業配漫畫吧!看完只想這樣吐槽。主角維吉爾某一個夜晚發現藝術品的女性全數失蹤,從而展開一段奇幻冒險,作者勒窪諾瓦從而光明正大地將奧賽美術館諸多作品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啊,這個是米勒的《拾穗》,哦那個是畢卡索的哪個作品呢?真是太想吐槽,一不小心就把《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翻到最後一頁。網路梗圖的塞繆爾.詹森若是有知,都要跑出來說一句「我到底看了……?」──不過,這是稱讚。
以法國為基地、在台灣幾乎沒有名氣的繪者,從出版角度觀之,出版這樣一本書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千變萬化的圖像,本身就是引人入勝的故事。從維吉爾到波特萊爾,看似單純的情節,在圖像的營造下延展出無限想像的可能。
書中有兩道不同的畫風交錯:名畫的臨摹構成了表面,推動著劇情的進行,不只炫技,不只知識講授,而是對西方藝術史的詮釋和轉化。另一道在劇情底層流動,隱而不顯的潛流,則是對科幻的致意,除了作者自承的《2001太空漫遊》,還有同是法國的傑作《雪國列車》,某些畫面甚至帶有一絲《異形》的影子。表裡之間,引導讀者的想像力不斷變換,是理解博物館或藝術的方式,是科技或奇幻的型態更迭,同時也是所有創作者從靈魂深處對繆思的呼喊和渴望。
這部奧塞美術館驚魂記,操作性嫌疑濃厚,不過卻無損於作者的畫功和靈動的視角,有些畫面甚至會讓人以為是在看莫比斯的作品——這毋寧是更驚喜也更驚悚的驚魂記。【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日本書房》出版市場的官能文藝學:男公關、女偶像和書
日本出版市場的總產值巔峰是1996年的2兆6,563億日幣,而2017年僅剩1兆3,701億日幣,幾乎腰斬。日本出版業界面對20年來的不景氣浪潮,做出許多抵抗,最近甚至有出版社跳過通路大盤,直接跟網路書店或者實體書店談進貨事宜,試圖在一片不景氣之中開源節流,尋得一線生機。
除了大破大立尋求生機,也有人將目光放回人與書最原初的相遇。依據《朝日新聞》報導,去年(2017)10月,東京新宿最熱鬧的不夜城歌舞伎町,開了一家特別的書店:「歌舞伎町Book Center」。造訪過東京的人都知道,新宿歌舞伎町是充滿燈紅酒綠的風化區,夜色越深越是散發成人的魅惑氣息,像是台北市的林森北路條通一帶。到底是怎樣的書店,才會開在這種地段呢?
這家書店老闆是在歌舞伎町經營男公關俱樂部、酒吧、餐廳、美容等商店「Smappa! Group」的經營者手塚Maki。手塚本身是個愛書人,先前為了推廣讀書風氣,在集團公司內設下許多辦法獎勵。比方說在部落格寫下讀書心得,公司就補貼購書津貼;舉辦夏目漱石讀書會;在辦公室設置大型書櫃等等,然而成效都不好,心中於是萌生開一家書店的念頭。
手塚非常清楚,這個世道之下,在歌舞伎町這個地段如果只是開一家普通書店,也許開店那天就可以開始倒數關門的日子。因此他找上一位「開書店」的專家:株式會社Tokyo Pistol老闆草彅洋平。草彅原本是雜誌編輯,2006年離開出版社,開創了Tokyo Pistol這家公司,不被傳統紙本甚至新興網路媒體限制,以「編輯」特有的視點進行多媒體創作、活動與空間經營,甚至還有社區總體營造等各種創造設計業務。
2012年草彅在日本近代文學館內,成功經營複合式咖啡店Bundan Coffee & Beer,店內收集了兩萬本書,包括不少珍稀絕版名家作品,讓讀者直接在店內享受文學作品與美好咖啡啤酒,提供獨特的文學體驗,一炮打響名號。
在手塚和草彅兩人的通力合作下,歌舞伎町Book Center建立起一個與歌舞伎町氣息十分相符的獨特主題:Love。不像一般書店,歌舞伎町Book Center店內有吧枱提供飲品,還有大型投影幕,適合舉辦各種活動。店中陳列了大約400本精選書籍,書腰分成三色:黑色、鮮紅與粉紅。
黑色書腰的作品多以充滿愛恨情仇、曲折蜿蜒的愛為主題,比方說佐野真一的《東電OL殺人事件》、三島由紀夫的《春之雪》、馳星周的《不夜城》。鮮紅色書腰代表能鼓起勇氣肯定自己的愛。比方山田宗樹《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業田良家的《自虐之詩》等等。粉紅色書腰則是純純的初戀及青春。書店的營業時間不長,從上午11點至下午5點,下午3點到5點的時段則會有目前正在俱樂部服務的現役男公關來接待客人。
擔任歌舞伎町Book Center店長,也負責選書的是東京神樂坂的校閱公司「鷗來堂」老闆柳下恭平。柳下原本也是在出版社擔任編輯,2014年從出版社跳出來,自行成立了專門為書籍校正・校閱的鷗來堂,並在公司附近開了「海鷗書店」(カモメブックス)。
2017年5月,柳下創設了專責企劃經營書店等店鋪的專案團隊editorial Jetset,協助許多書店、百貨公司書籍賣場脫胎換骨。柳下表示,出版界有許多人知道如何「做一本書」,卻很少人絞盡腦汁去想怎麼「賣一本書」。他認為書籍的銷售不應侷限於傳統型態的書店當中,而應該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讓讀者接觸到書,化整為零,細水長流。柳下偷偷爆料,自己在進入出版業之前也曾經當過男公關,這也是他跟歌舞伎町Book Center的緣份吧。
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風化區裡,有家男公關擔任店員的書店,看起來噱頭很大,也讓人懷疑是否只是噱頭。可是歌舞伎町Book Center背後卻有一個愛書成癡,從讀者身分轉身成為出版產業第一線的經營者,以及兩名專業人員從出版業生產端,跨越到前線直接與消費者接觸。從作者、編輯、書店一直到讀者的出版產業鍊,重新打散排列組合,異業結盟擦撞出的新火花,正是歌舞伎町Book Center的亮點所在。歌舞伎町Book Center的經營是否能夠異軍突起,仍有待觀察,然而這種全新的嘗試激起的小小漣漪,或許幾年後仍會在廣大的書市裡掀起波濤。
除了男公關書店之外,2017年底日本書市還有一個新的異業結盟,就是女偶像與文庫本的合作。文庫本是日本特有的出版書系,通常是銷售成績不俗的單行本,在發行幾年後推出的廉價版(也有些是新作品)。大小是A6判105*148mm的口袋書,價格通常不會高過1000日圓(約新台幣273元),在日本大概是吃一餐麥當勞的價格。簡而言之,就是可以用划算的價格買到暢銷書,又方便攜帶,適合在通勤路上或零碎的閒暇時間從口袋包包裡拿出來讀的作品,是非常受歡迎的書系。
講談社旗下的「講談社文庫」於1971年創刊,去年慶祝46周年,於是找來當紅偶像團體「乃木坂46」合作,推出了「乃木坂文庫」。
自1927年第一次文庫本熱潮興起時,岩波和新潮兩大出版社就順勢推出了自己的文庫書系,1949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沒多久,角川也創立角川文庫。相較之下,1971年創刊的講談社文庫可以說非常年輕。
然而,講談社文庫在創刊年就推出了100冊文庫本,最初是以夏目漱石為首的近現代日本文學經典名著為主,夾雜古今中外的學術專著。1976年又推出講談社學術文庫、1988年推出文藝文庫,後來陸續又推出漫畫文庫、主要收錄電影原著小說的X文庫、以少女小說為主的X文庫Tees’s Heart、輕小說文庫等等,眾多子品牌,可以看出講談社文庫系列受歡迎的程度。也因為講談社文庫帶來的熱潮,中央公論、文藝春秋、集英社等出版社也爭相推出文庫系列,在1970年代掀起了第二波文庫本熱潮。
以此而言,講談社文庫和乃木坂46的異業結盟,並不是講談社文庫銷路不彰的強心針,而是出版業的暢銷書系與流行樂界偶像團體的跨界合作。乃木坂文庫是講談社從現有文庫作品中精選出46部,每一本請一位乃木坂46成員重拍封面。入選的46部作品從日本近現代文學大家的經典作,如赤川次郎的《三姊妹偵探團》、芥川龍之介的《竹藪中》、遠藤周作的《我.拋棄了的.女人》,橫跨到現今最炙手可熱小說家的創作,如甫獲2018年書店大獎的辻村深月《零八零七》、在台灣擁有大批書迷的湊佳苗《反轉》、芥川獎作家村田沙耶香的《老鼠》等。其他還有台灣讀者熟悉的作家林真理子、多和田葉子、瀨戶內寂聽、村上隆、吉田修一、森博嗣、恩田陸、角田光代、小川洋子、江國香織、石田衣良……光看到這些作家大名,就可以知道這個系列的銷售絕對掛保證。
除了請當紅偶像拍攝封面,乃木坂文庫還有一些特殊的策略。
這3個特色都是希望歌迷能實際光臨書店,用自己的眼睛和手,再次感受實體書籍的美好。
事實上,乃木坂文庫並不是新點子。且不提其他藝人與出版社的合作,或者登上封面促銷,2009年乃木坂46的前輩AKB48就曾經跟文華社文庫合作,推出6部作品,請AKB48當紅成員大島優子、前田敦子、板野友美等6位拍攝封面,概念手法是一模一樣的。
當年AKB48與文華社文庫的合作並未引起熱潮,因此講談社的乃木坂文庫企畫推出時,日本出版業普遍不看好。沒想到新書鋪貨上架後,歌迷一湧而上,人氣成員封面的作品馬上被搶購一空。乃木坂文庫的實際銷售數字並沒有公開,通路商日販只公布「市場消化率」和「與上個月相比的成長率」第一名西野七瀨和第二名齋藤飛鳥封面的小說,市場消化率都超過95%。也就是說,如果出版社印製了100本書,則留在架上的不到5本,有95本以上已成功銷售出去。對粉絲來說,這些書已成為夢幻逸品,有幸在店頭看到,不要思考一定要立刻拿去櫃台結帳,否則一猶豫可能就再也買不到了。
至於成長率方面,整體乃木坂文庫的平均成長率有990%,也就是說這波活動為講談社文庫創造了將近10倍的銷售佳績。而第一名由西野七瀨擔任封面的林真理子《新裝版・向星星許願》,成長率更達到137250%,這個驚人的數字實在讓人咋舌。也就是說,如果上個月普通版《新裝版・向星星許願》賣了100本,西野封面版就賣了將近14萬本。雖說日本書市規模比台灣大很多,但10萬本也足以躋身年度暢銷書排行了。
乃木坂文庫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縝密的行銷企劃帶來的甜美果實。講談社並不只是借用當紅偶像團體的人氣,而是利用偶像的號召力,帶動歌迷(也就是很久沒造訪書店的消費者)再次走進書店。一旦消費者進入書店,就有可能拿起其他書翻閱,進一步促進更多購買書籍的可能。
換個角度想,無論書店的經營陳設有多用心,如果消費者不上門,就無法感受到店員的這份努力。更何況,乃木坂文庫的46部小說都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歌迷把心愛的偶像封面買回家,如果願意花一點時間讀讀看,一定能夠再次親身感受閱讀的美好,也預約了下一個購書的可能。乃木坂文庫並不是炒短線的行銷活動,而是能帶動讀者、書籍、書店與出版社之間良性循環的催化劑。
在各種新興娛樂方式圍攻之下,出版市場的萎縮在日本也是一個既定的事實。然而日本的出版業界並沒有灰心,而是透過各種不同的行業結盟,從男公關、從女偶像出發,不僅向出版市場注入一股活水,也再度召喚讀者造訪實體書店、重新體驗閱讀的喜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