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08年的高雄市立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自2011年開始關注台灣原創繪本的出版與創作,迄今已進入第6個年頭,在統計與線型圖上,已略可窺見台灣童書出版與創作的樣貌。今(2017)年,薄公英設立「台灣原創繪本研究社」,號召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讀者,每月共讀共論新近出版的本土原創繪本,並書寫記錄。
依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共計有20家出版社推出本土原創繪本(不含國家或宗教類別的出版品),共計63部作品(含再版及改版重出)。今年8月,研究社特別針對其中出版數在3本以上的出版社及其作品(計8家出版社、42本原創繪本),彙整討論其創作方向與品質,並提出讀者觀點。至於未能納入討論的出版社與作品,將會在明年(2018)1月在高雄「小房子藝廊」完整介紹與展出。
「蒲公英台灣原創繪本研究社」成員雖然並非相關學者專家,但希望能以讀者的角度,提出更貼近市場的觀點,做為出版社或繪本創作者未來創作上的參考。以下是研究社的整理。
-
調查對象:台灣原創繪本
-
出版日期:2017/01至2017/06
-
出版者:20家
-
種數:63本
![P1320999_縮.jpg](/sites/default/files/u530/P1320999_%E7%B8%AE.jpg)
台灣原創繪本研究社開會情景(蒲公英提供)
著重台灣在地文化、頗有想法的出版社。上半年已出版7部原創繪本。
▩《我家在這裡》/文、圖:黃郁欽
作者以小時候居住的家鄉為起點,拓展出台灣環境、人文思維性的繪本。【內容簡介➤】
▩《愛唱歌的小熊》/文:吳奕臻、圖:廖佩慈
這部描繪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繪本,全書繪畫風格清新,跳脫過往呈現受難者悲情、黑暗的風格,不以事件為背景故事,採用充滿正面、溫馨與相互扶持的寓意手法,提供讓讀者思索的開放式結尾。【內容簡介➤】
▩《真的有鬼嗎?》、《我可以養小狗嗎?》、《啊!小心》、《我愛怪獸》/文、圖:蘇雅純、范睿輝
以系列方式出版的作品,作者是首次發表繪本作品的新銳創作者,因為想要親手畫故事給孩子看,累積出一系列故事書,其中《真的有鬼嗎?》更是作者與當年5歲的孩子共同合作完成的。無論在繪畫風格或題材取向上,都不像目前繪本主流市場的作品,實驗性非常強。【《真的有鬼嗎?》內容簡介➤】【《我可以養小狗嗎?》內容簡介➤】【《啊!小心》內容簡介➤】【《我愛怪獸》內容簡介➤】
▩《好麥給你好麵包》/文、圖:楊馥如
從小麥的生產到實際製成麵包,是一本結合食育及攝影的繪本。【內容簡介➤】
評語:
玉山社願意出版新銳創作者的繪本,並在一年期間以系列方式出版發行,在台灣繪本市場實屬少見,或許也可能是首見。蘇雅純的系列繪本風格,顛覆讀者對繪本的想像,跳過一般認知的繪本形象,一定會有小眾喜歡這樣風格的繪本。
此外,較吸引大家目光的是台灣原創繪本創作中較不常見的攝影繪本《好麥給你好麵包》。以今日台灣社會注重的食育議題作為主軸,繪本中除以攝影作品為主要媒材外,更結合了食譜書及知識百科的性質,十分特別,也可看見出版社的努力與嘗試。
從今年玉山社的出版作品來看,除了原先持續關注的台灣在地議題繪本外,其餘作品有許多實驗性及突破。今日的主流繪本市場,已有太多出版社在經營,如何走出自己的風格,或許就是玉山社的企圖。
市場取向清楚的出版社。2017上半年共出版9本原創繪本(含2本再版)。
▩《你一半,我一半》/文、圖:曹俊彥(再版)
「你一半,我一半」充滿遊戲性口語的內文,很容易引起牙牙學語小小孩們的共鳴與喜愛。【內容簡介➤】
▩《我的水果寶寶》/文、圖:陳麗雅
將各式水果擬人化,並針對不同水果的生長情況,而在版頁上有橫式與直式的變化,屬於幼兒認知操作型的繪本。【內容簡介➤】
▩《交換一天》/文、圖:廖書荻
你會想和誰交換過一天呢?作者巧妙安排小女孩與飼養的狗兒,交換一天體驗彼此的生活,引領小讀者換位思考。【內容簡介➤】
▩《寶寶的一天 媽媽的一天》/文:林美琴、圖:黃郁軒
讓寶寶和媽媽分別從雙封面各自出發,然後在書頁的中間相遇,並互道晚安。充滿探索、趣味、安全感的幼兒繪本。【內容簡介➤】
▩《啊!》/文:林美琴、圖:黃郁軒
希望引導寶寶意識到語調與情緒間的關係,屬於生活認知的繪本。【內容簡介➤】
▩《有時候》/文、圖:阿力金吉兒
描繪時間與生命的更迭,如同書末的一段話:「有時候,一刹那就是永恆!」頗具哲思的繪本。【內容簡介➤】
▩《尋找顏色:繪本故鄉劍淵之旅》/文、圖:陳瑞秋
透過顏色認識北國四季,同時也是繪本的故鄉:日本北海道劍淵的故事。【內容簡介➤】
▩《這個可以吃嗎?》/文、圖:林柏廷
突破以往單一口令的教育方式,改採互動式的一問一答,增加親子共讀的樂趣,搭配蠟筆童趣的筆觸畫風,增添此書的溫暖度。【內容簡介➤】
▩《愛蓋章的國王》/文、圖:許書寧(再版)
充滿教育意涵的繪本,主要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內容簡介➤】
評語:
小魯文化上半年的原創繪本以幼幼書居多,其中多位創作者都是經驗豐富或曾獲國外獎項的繪本插畫作家,因此整體品質具有一定水準。
較特別也值得觀察的是《寶寶的一天 媽媽的一天》及《啊!》這兩本作品,原本專精在繪本教學運用的兒童文學工作者,跨界創作文字,並以幼兒為主要對象,再搭配擅長繪製寶寶書的插畫家的圖像,讓此套幼幼書更貼近家長的需求與喜好,是市場性鮮明的繪本作品。
雖是成立不久的出版社,但出版的繪本品質相當優異。上半年已出版4部原創繪本(含2部改版重出)。
▩《燈塔的一天》/圖:林傳宗(改版重出)
這是一本無字書,海的樣子在每個人心中的感受不太一樣,所以讀者可依著自己與海的情感詮釋此書。【內容簡介➤】
▩《騎著恐龍去上學》/文:劉思源、圖:林小杯(改版重出)
本書2009年曾由愛智圖書出版,這次由步步改版而重新面市。故事以孩子騎著恐龍去上學發想,搭配林小杯塗鴉式的風格,簡單又貼近大小讀者的心。【內容簡介➤】
▩《九色鹿》/文:林秀穗、圖:廖健宏
以敦煌壁畫九色鹿的故事為藍本,注入繪本動人的元素,巧妙運用鳥兒做為說故事人,讓藏傳佛教的故事更貼近現在讀者。整本書以黑色與金色為基調,印刷品質十分專業到位,為該書增色不少。【內容簡介➤】
▩《風獅吼》/文、圖:劉如桂
以金門的風獅爺文化及鱟為主,是一本結合金門當地傳統文化與生態的繪本。【內容簡介➤】
評語:
步步是一間剛成立不久的出版社,雖然出版量及品牌能見度還不是很高,但無論是選書或印刷都頗具水平。一來可能是所出版的繪本,皆來自成熟作者,另一方面,從實際的成品觀察,編輯的能力也具相當水準,特別是將某些台灣已絕版的好繪本,賦予全新的樣貌,以更貼近現在讀者的風格改版重現。未來若能提供更多機會給台灣繪本創作的新手,相信定能為台灣原創繪本注入新的氣象。
小天下是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旗下的童書出版社,讀者心目中頗具份量的童書出版品牌。今年度已出版3本原創繪本。
▩《車票去哪裡?》/文、圖:劉旭恭
車票可以帶著旅人到想望之地,此書裡的車票則引領讀者走入不可思議之處,充滿幻想也深具人文關懷。【內容簡介➤】
▩《大象亮亮》/文:王文華、圖:黃祈嘉
這是與兒童燙傷基金會合作的繪本,探討「接納與關懷」議題。【內容簡介➤】
▩《微笑警察》/文:劉清彥、圖:呂游銘
一本紀實繪本,不談警察工作的豐功偉業或勞苦功高的事蹟,反之以孩童的視角,看見日常中警察平凡的一面。【內容簡介➤】
評語:
小天下上半年的原創繪本明顯是以生活教育為目標,合作的作者都是童書界的知名作家,加上原有的品牌知名度,在市場上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青睞。不過小天下的整體出版方向略顯保守,若能以自身品牌影響力,開創更富創意或多元的繪本題材,相信能為繪本讀者群帶來更寬廣的閱讀視野。
很願意提供新銳創作者機會的出版社,上半年已出版6部原創繪本。
▩《幸好我是小灰狼》/文、圖:許育榮
這是一場漫長的自我探尋之旅,讓讀者學會懂得看見、珍愛自己與他人,體會愛與關懷的真諦。【內容簡介➤】
▩《翔翔搭電梯》/文:李玟萱、圖:施佳伶
這部大人對幼童展現體恤與鼓勵的作品,希望透過故事,讓孩子勇於面對內心的恐懼。【內容簡介➤】
▩《台灣地圖》/文、圖:陳又凌
一本標註台灣風土人物及景點的地圖繪本。【內容簡介➤】
▩《有你,真好》/文、圖:林純純
此繪本的繪畫風格美麗夢幻,故事立意也很溫暖,如同書名,有你,真好。【內容簡介➤】
▩《酒釀》/文、圖:孫心瑜
以古早的米釀製作的過程,帶出故事主人翁成長的故事,充滿了濃濃的家的味道。【內容簡介➤】
▩《阿妞一家》/文、圖:酈苡庭、林俐
清楚說明性別平等及學習接納的故事,是台灣目前少見到的性別議題繪本。【內容簡介➤】
評語:
聯經出版公司的童書系列,勇於嘗試接納新的創作風格或新銳作家,同時對於台灣的時事動態也有敏銳的洞察力,能抓住當下較受關注的議題,以風土民情、人文關懷為軸來出版。不過,也因為出版的議題相當多元,相對地對讀者來說,出版定位與方向就顯得較為模糊。
和英是台灣早期少數投注於原創繪本開發,並致力於銷售版權至國外市場的出版社。上半年已出版5部原創繪本(含4本再版)。
▩《米米說不》、《米米不想畫畫》/文:周逸芬、圖:陳致元(再版)
講述小女孩米米在生活裡遇到的各種心情,屬於情緒類繪本。【《米米說不》內容簡介➤】【《米米不想畫畫》內容簡介➤】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文、圖:陳致元(再版)
以送禮的日子作為故事的背景,邀請讀者思考「禮物」真摯意涵為何的繪本。【內容簡介➤】
▩《阿迪和朱莉》/文、圖:陳致元(再版)
不同的兩個生命,因為相遇而開啟了更寬廣的生命可能,該書採用上下分頁設計。【內容簡介➤】
▩《左右》/文、圖:葉安德
無字繪本,講述關於離別和重逢的故事。【內容簡介➤】
評語:
和英過去曾設置繪本創作獎,幫助台灣早期新銳繪本創作者出道,同時也致力將台灣原創繪本帶入國際繪本市場。近年來因重心轉移投注於動畫、電視劇製作,無論是翻譯繪本或台灣原創繪本的出版量皆已減少,或以舊書再版為主,是較為可惜之處。
只出版台灣原創童書及繪本的出版社,上半年出版6部原創繪本。
▩《一直一直躺著睡》/文、圖:陳沛珛
這是一本將冬日早上起床時,常見的賴床和不甘願,化成具有生活感的有趣繪本。【內容簡介➤】
▩《拉拉的皇冠》/文、圖:WaHa Huang
真實的勇於做自己,自信才是最美的皇冠,一本耐人尋味的繪本。【內容簡介➤】
▩《小班》/文、圖:李若昕
記得給自己一點安靜的時間,仍然可以在很快的世界裡過著慢慢的自己。這本書的發想來自於一次版畫的創作,作者將版畫的概念隱藏於內頁之中,包含所使用的顏色,並深刻表現出貓頭鷹「發懶本性」的藝術型的繪本。【內容簡介➤】
▩《蹦蹦虎過元宵》/文:王文華、圖:洪福田
物品因命名而有了生命與故事。「我是誰?」「存在的價值為何?」找尋自我認同的
繪本。【內容簡介➤】
▩《搭便車》/文:貓小小、圖:貓魚
本書充滿童趣,時空設定在幻想與現實中交錯。當主角出場時,大大的出現在畫面中,呈現出動物的特質,也再次強調現在是哪種動物要搭車了。【內容簡介➤】
▩《再玩一下下嘛!》/文、圖:李憶婷
「再一下下」是很多孩子與父母討價還價的口頭禪,卻是父母容易買單的話語。本書提供大人與孩子相處模式的思考。【內容簡介➤】
評語:
由於只出版台灣原創繪本,巴巴文化雖然每年的出版總量不算多,但從作品中可以看出,該公司給予新銳插畫家極高的出版機會,為台灣的原創注入許多新的能量。巴巴文化上半年作品的特色是富有童趣、充滿想像及對在地文化的關注。然而整體而言,這些新生代的繪本作者雖然在圖像表現上十分搶眼,但在故事的文字表現上則還不是那麼成熟。
親子天下是天下雜誌出版公司旗下的童書部門,主題側重教育、知識以及親子教養,上半年出版4部原創繪本(含1部改版重出)。
▩《十二生肖的故事》/文、圖:頼馬(改版重出)
賴馬的舊作更換出版社重新問世,講述傳統文化十二生肖的故事,配上童趣且角色豐富的插圖,在童書市場屬於長銷型繪本。【內容簡介➤】
▩《小豬乖乖:乖乖坐馬桶》、《小豬乖乖:乖乖愛幫忙》、《小豬乖乖:乖乖溜滑梯》/文、圖:陳致元
小豬乖乖系列的目標讀者是剛脫離大人,準備建構自我意識的孩子(約3歲左右),這是套家長普偏覺得實用的生活教育繪本。【《小豬乖乖:乖乖坐馬桶》內容簡介➤】【《小豬乖乖:乖乖愛幫忙》內容簡介➤】【《小豬乖乖:乖乖溜滑梯》內容簡介➤】
評語:
親子天下的原創繪本創作者,大多兼具知名度與成熟度,作品質量上都具有很高的水準,也具體反映在銷售數字上,是市場的常勝軍。出版定位清楚,品牌辨識度極高,且長期深耕親子議題,已培養出廣大的忠實消費族群。期盼該出版社能藉此基礎,多多出版台灣原創繪本,讓更多人看見。
【綜合觀點】
在許多人眼中,繪本的定位仍屬於「兒童閱讀的書」,大部分繪本作家也是以兒童為主要的目標讀者群。但是,不管是繪本創作或消費層面,幾乎都是由大人決定兒童該看什麼樣的繪本。換句話說,掏錢的是父母,出版社一定要先討父母們的喜歡,才有好的銷售成績。
大人常常會用「我以為」的角度來猜測孩子的喜好,出版社若只是針對出錢購買的大人做書,便可能忽略了小小讀者心理的發展與需求。
希望出版幼幼書的出版社,不要只依大人的「我以為」來做書,而能真正認識或考量幼兒心理與生理的發展,並運用繪本的屬性來經營。研究社的夥伴會持續觀察未來的繪本出版品,也期待能看見更多貼近幼兒發展與興趣的本土創作。
![20171020_182637_縮.jpg](/sites/default/files/u530/20171020_182637_%E7%B8%AE.jpg)
(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提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本土繪本的內容及功能設定越見豐富多元。在社員們共讀的過程中,常常在一本繪本中,同時找到結合了故事、遊戲、百科、食譜、著色本等各形各色的「功能」。雖說可以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體驗,但也不禁思索:過度龐雜的內容,對於讀者會是豐富的資訊吸收,抑或無意間造成閱讀上的干擾?這個問題,就留待創作者、出版社及讀者自己感受。
在童書市場中,消費者不見得都懂繪本,面對眾多作品,往往不知該如何挑選。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時間有限,很多人無法在書店花太多時間挑選好作品,因此常依賴一些推薦書的平台,看看書介。這個現象的結果是,消費者往往只選擇品牌,但這樣一來,難免容易陷入「品牌迷思」的狀況,失去身為讀者應該有的選書與思考能力。
不可否認,依據出版社品牌與知名創作者來選書,基本上是比較有保障的,也因此知名度較高的出版社或創作者,銷售量就會比較好,創作者也比較傾向選擇有品牌的出版社出書。如此循環,難免產生大者恆大的效應,對於市場的健全、作品及出版的多元等面向,長遠來看都有潛在的隱憂。
在今日的繪本出版中,針對目前已建立自身品牌形象的出版社,我們期待它們體認到自己的影響力,並展現專業的選書及編輯能力,為讀者把關,精選且出版好的作品,避免在數量的追求下犧牲品質。在原創繪本部分,不要過度倚賴明星作者的作品,給予新的創作者機會。等待、陪伴創作者逐漸成熟,才是長久培育台灣原創作品的重要關鍵。
對於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小型出版社或原創作品,正因沒有品牌的刻板印象,若能多方嘗試各種不同類型、媒材與議題的出版,勇於為原創繪本發現新的可能,開拓讀者對原創繪本的想像與視野,將會是身為讀者的我們所樂見的。●
![04_4.jpg](/sites/default/files/u530/04_4.jpg)
(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提供)
-
蒲公英「台灣原創繪本研究社」成員名單:
王旻臻、文蘭、呂宮儀、邱彥綾、洪雅鈴、陳秀芬、劉容娟、蔡佳伶、蔡佳恩、
賴秀雯、蘇讚封
-
觀察員:洪絹添、姜慧燕
-
主持人:王怡鳳、謝沛霓
延伸閱讀:
高雄市立蒲公英
故事閱讀推廣協會
2008年成立,設立蒲公英親子圖書館,推廣家庭早讀觀念,同時長期關注台灣原創繪本發展,每月辦理繪本原畫展、繪本講座及成人讀書會等。現於高雄市區經營小房子書舖及藝廊。
Facebook專頁: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
Email:doslakaohsiung@gmail.com
|
小房子書舖
童書書店,也是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的據點。
Facebook專頁:小房子書鋪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文橫二路115巷15號
電話:(07)338-0887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日 上午10:00-下午6:00(中午不休息);週一及週二定休
|
專訪》「你相信我吧,雖然我跟你一樣害怕。」——鄭宜農幫李屏瑤進行變臉手術(咦)
▇ 當一個S遇到一個M
兩個女生故事要從2016年1月3日說起,音樂人鄭宜農寫了一篇臉書文,誠實地告知與音樂人楊大正結束婚姻關係,同時說明了自己當時的情感狀態,為人生做出重大抉擇。小說家李屏瑤心疼她承受的壓力,一邊佩服她的勇敢,便把自己描述女校愛情故事的著作《向光植物》送給當時還不認識的鄭宜農。但鄭宜農當時試圖切斷一切社交關係,一頭栽進宇宙學、植物學、動物學的書籍,熱衷於探問存在的本質。所以那本《向光植物》要到很久之後,才被鄭宜農讀到,也連結起兩人緣分。
鄭宜農說:「那個時候我的世界正在重新建立,有一些新的人進來,我遇到湯舒雯,遇到小光,後來遇到顏訥,就是一批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會變成朋友的人。我花了一段時間摸索該怎麼接受她們帶給我的,那是一個幫助我重新面對這個世界的過程。」
鄭宜農易感,而身處音樂圈的她又形容那是一個「沒有組織的世界」,「但是作家們是很有組織的一群人,他們講話很快,很俐落,每一件事情都能很有條理的去解析⋯⋯其實,那是一個比較強勢的方式,可是那個方式反而對我有用。」李屏瑤以一貫冷靜的語氣說:「妳就是一個M啊。」鄭宜農說對,所以這些人用一個很S的方式對待她,「我就這樣一步步被她們拉出來。」
問李屏瑤兩人平時都聊些什麼,電影?文學?社會議題?李屏瑤說,「我們平常都在講垃圾話啊,我們好不深喔!」鄭宜農認為那是因為兩人品味契合,在許多社會議題上意見也相近,反而不需要特別討論。只是李屏瑤喜歡鄭宜農總愛丟語音訊息給她,「其實我有一點點故意,我想要對方把聲音放出來」,鄭宜農帶著她招牌的賊笑說完,李屏瑤回應說:「點開訊息一開始就聽到『Hi Hi,你現在在忙嗎?』在公共場合聽超羞恥的!」
▇ 標籤撕不掉怎麼辦?就把它用壞啊!
鄭宜農和李屏瑤的個性是兩個極端。拍照的時候,李屏瑤穩穩地端坐,雙手擺在腿上,腰桿挺得直直的,就像她說話的時候,平穩,精準,在一條軌道上。鄭宜農身上每一個角落都有戲,時而聳肩、擺手,手指頭和腳底板拍響桌面和地板,頻繁調動身體的姿態,如劇本場次的切換。她說話像唱歌,不同話題有各自的節奏,每一句話依照情緒的節拍或停或走,篤定的時候她用力點頭,搭配著銳利眼神,思索的時候她低著身體,一直低到桌面,像要把頭埋進肚子裡。
「我以前不是一個善於表達自己的人,所以我才會寫歌,因為寫歌幫助我統整想法,我的肢體動作也幫助我表達。」鄭宜農是這樣一個敏於細節的人,總在概念通向詞彙的路上再三挑揀,於是那些游移與不確定的模糊性就化為她善於變化的個性。李屏瑤說:「剛認識她的時候,覺得她像是原石,有很多角度,很多保護層,但是你感覺到她是很認真地在磨削自己,呈現最精緻的那些面。」李屏瑤每一句話說完,鄭宜農就用力點頭說嗯,感覺被深深地懂了。
在李屏瑤的那條軌道上,鄭宜農看見一個沒有符號的人。她說,「小光單純喜歡著她感到愉悅的事情」,然後擺了一個憋笑的表情,「比如爬樹,她喜歡爬樹,在樹上喝啤酒,感覺很爽,還拍照給我看。」鄭宜農形容李屏瑤活得很「健康」,不願意被任何標籤歸類,所以常有人說李屏瑤是T,她偏要說自己是少女,是正妹,還有人說她是女神,「既然沒有辦法把標籤拿掉,那我就狂貼,把它們全都用壞。」李屏瑤說。
鄭宜農對於標籤有同樣的排拒,但若李屏瑤是用異質性的矛盾破壞標籤的固定指涉,那麼鄭宜農採用的則是另一種策略:她要懷疑所有工業化生產的定義,甚至要小心翼翼地確認自己存在的本質。所以她身體力行地去體驗那些標籤的意義,正如李屏瑤的觀察:「我覺得她是一個對世間有包容力的人,她的模糊是為了追求更精準的東西。」
▇ 那些酒精教會我們的事情
若要為鄭宜農的新書《幹上俱樂部:3D妖獸變形實錄》找到一個關鍵詞,「酒」一定是首善之選,她在書裡寫下十八個朋友的故事,故事全都與酒精糾纏。她用酒精交朋友,用酒精記憶失去,標記關係的終結。而鄭宜農的包容讓這些人安心地交付自己,包括李屏瑤。
「我記得我人生第一次宿醉就是⋯⋯」,李屏瑤話還沒說完,鄭宜農像被按下開關,發出「欸~~」的驚呼眼神發亮地看著李屏瑤,看來李屏瑤那次真的醉得很慘。「那晚我走出酒吧跟她說我(的電力)只剩下3%,回家洗澡要抓著毛巾架,像走在一艘小艇上,一直覺得風浪怎麼這麼大。」一直走在直線上的李屏瑤,遇到鄭宜農也學會了放鬆,「我覺得鄭宜農真的教會我好多事情。」
朋友之間的陪伴,是一加一大於二。但是,一個人是好的,兩個人加在一起才會好。關於陪伴,李屏瑤說:「我覺得那是一種互相的動態平衡,所以會有一些互相拉扯的關係,在那樣拉拉扯扯的兩人三腳中,要確認自己的狀態好一點的時候,才會有力氣去確認別人的狀態,才有辦法避免自己倒下去。」即便走到人生關鍵的分岔口,鄭宜農也保持著強烈的求生意志,這時候遇見了李屏瑤、湯舒雯、顏訥這幾株向光植物,她們分享了各自的狀態,沒有非得向著光,同時也作伴摸索黑暗的形貌——那是人生,滋味面貌都更模糊複雜的經驗聚合。
李屏瑤《無眠》中的兩個女生吳凡與林維寧,也是在互相陪伴之中走向新的生命階段,然後她們交換名字,象徵一切歸零。鄭宜農認識李屏瑤之後不再失眠了,她開始戒冷飲,認真保養皮膚,學著對自己好一點,終於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樣子,並且試著一直維持在這樣的狀態。
▇ 面膜準備好了,快來變臉吧
「那就麻煩兩位開始變臉吧。」攝影師桑杉學在一旁說道。
鄭宜農專注地把面膜敷在李屏瑤臉上時,桌上的化妝鏡映照出兩人的神情:李屏瑤臉上的面膜印著日本經典漫畫《北斗神拳》拳四郎的招牌表情,而鄭宜農繃著滿臉笑意。是因為拳四郎嗎?還是因為兩人絕佳的默契?這一幕看來熟悉,如同《霸王別姬》裡程蝶衣仔細拿著墨筆為段小樓勾臉時的情景,彼時鏡裡人戲合一的真虞姬畢竟留不住下戲後的假霸王,而鄭宜農與李屏瑤的這場戲同樣是不瘋魔不成活,但絕對是搞笑的那種。
即便是性格沉穩灑脫的李屏瑤,在臉上替換了第二張面膜,頓時從拳四郎轉生為夢工廠系列動畫《史瑞克》中的鞋貓劍客,終於還是忍不住扭捏了起來。這讓鄭宜農終於玩偶般地放聲大笑,滿室迴盪著呵呵呵呵的笑聲,為此她誇張地做了一個納悶的表情,問說「欸,今天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啊?」「還不是因為妳要出書!」義氣相挺的李屏瑤說完,轉身一個走位,還是安分地繼續下一場戲,她們這次翻玩電影《切膚慾謀》的知名場景。平時冷靜的李屏瑤現在臉上盡是呆萌可愛,看來鄭宜農的變臉手術相當成功。●
幹上俱樂部:3D妖獸變形實錄
作者:鄭宜農
出版:麥田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鄭宜農
台灣獨立創作女歌手、演員、劇作家。
不斷變化的美麗星球──最值得期待的新世代女性唱作人。
2007年以電影《夏天的尾巴》出道,並榮獲第44屆金馬獎最佳新進演員提名。曾組樂團「猛虎巧克力」、Special Project「小福氣」,並發行個人專輯《海王星》、《Pluto》,征戰國內外各大音樂節,現場演出實力備受肯定。
這十年來,經歷了演員、編劇、電影配樂、唱作人等身分,展現飽滿及全面的創作才華。舞台下,更嘗試以文學提煉人性潛埋的碎亮輝芒,直面生活、撿拾微小純粹的細節。她既灑脫又夠堅定,散文踩踏於虛實之間,刺穿種種生命的悖反與矛盾;「畢竟身而為人,內心即是黑色的洞,我只希望藉著書寫,在這片黑暗中點燃一抹燭光。」
相關著作:《幹上俱樂部:3D妖獸變形實錄》
作者:李屏瑤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屏瑤
1984年出生,台北蘆洲人,文字工作者。中山女高,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北藝大劇本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劇本《無眠》入選牯嶺街小劇場2015年為你朗讀新銳劇本;2016年二月出版首部小說《向光植物》。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