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紐伯瑞獎、凱迪克獎揭曉,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童書出版界眾所矚目的盛事──2018年2月12日,美國圖書館學會(ALA)在冬季大會公布兒童與青少年圖書各項大獎得主,19個獎項包括最具指標性的紐伯瑞獎、凱迪克獎、普林茲文學獎(Michael L. Printz Award)等。

擁有菲律賓血統的艾琳.埃特拉達.凱利(Erin Entrada Kelly),以青少年小說《Hello, Universe》奪得2018年紐伯瑞金牌獎,該書劇情由4名中學生的觀點交織而成,隨著其中一人掉入井底後發展出的營救行動,串聯起一段意想不到的友誼。評委表示:「菲律賓民間故事與真實生活在井底交會……這個現代版的探尋故事(quest tale)以高超技巧切換敘事觀點,透過幽默與實實在在的情緒閃爍著微光。」


作家艾琳.埃特拉達.凱利及得獎作品《Hello, Universe》書封.jpg

作家艾琳.凱利(取自Erin Kelly FB)及得獎作品《Hello, Universe》書封

紐伯瑞銀牌獎得主則為:德里克.巴恩斯(Derrick Barnes)的《Crown: An Ode to the Fresh Cut》、傑森‧雷諾茲(Jason Reynolds)的《Long Way Down》及芮妮‧華生(Renée Watson)的《Piecing Me Together》。

▉象徵美國繪本最高榮譽的凱迪克獎,今年由馬修.科德爾(Matthew Cordell)創作的《Wolf in the Snow》獲得金牌。這本幾乎只以狀聲詞為文字的圖畫書,描繪迷路的女孩與脫隊的小野狼在風雪中相遇,女孩抱起幼獸,循著狼群的長嚎,將牠送回家人身邊,而狼群也看顧著女孩直到她安全返家。科德爾在遠景、中景、近景的畫面變換上掌握自如且扣人心弦。評審讚揚此書:「透過色彩與線條的敏銳品味呈現童話元素,提供引人入勝且情感滿溢的故事。」

Wolf in the Snow》BV

▉為表彰年度最傑出青少年文學而設立的普林茲文學獎,今年的金牌獎由尼娜.拉庫(Nina LaCour)的《We Are Okay》獲得。小說以第一人稱書寫主角逃避及面對過去的痛苦。拉庫擅長描寫的青少年酷兒身分探索,在本書也再度出現。

普林茲文學獎首席評委安琪拉.卡斯藤森(Angela Carstensen)讚譽得獎作品:「拉庫巧妙地將文學與藝術典故,透過聰慧卻不張揚的文字,溶入這個相當獨特、蕩氣迴腸、關於辜負和哀傷的故事中。」

【作家動態】

▉被譽為「美國安徒生」與「20世紀伊索」的作家珍.尤倫(Jane Yolen),將於3月推出青少年小說《Mapping the Bones》,這是她繼30年前的暢銷書《The Devil’s Arithmetic》和《Briar Rose》之後,再度碰觸與二戰和集中營相關的議題。尤倫著有眾多奇幻及科幻小說,知名作品包括《月下看貓頭鷹》《Owl Moon》及生活教育繪本「恐龍怎麼……」(How do dinosaurs)系列。

2016年凱迪克金牌獎作品《遇見維尼:全世界最有名小熊的真實故事》的插畫家蘇菲.布雷克爾(Sophie Blackall),即將推出新繪本《Hello Lighthouse》。這是一部對舊時代燈塔管理員致敬的作品,描繪位在世界盡頭、被大海環繞的工作與生活,直到燈塔的運作被機械取代而結束。

▉在廿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僅憑一部長篇小說和兩部短篇小說集,便榮獲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及數十座獎項,在文壇叫好又叫座的朱諾.迪亞茲(Junot Díaz),首次為兒童讀者創作,近日將出版繪本《Islandborn》。故事描述女孩Lola的家庭作業是要畫出家族移民前居住的多明尼加,親戚們都前來幫忙,向她述說自己回憶中的家鄉,有的喜悅、有的讓人心碎、有的可怕,而Lola必須用這些看似矛盾的家族故事,拼湊出她的島嶼圖像。

Islandborn》的適讀年齡雖然設定在5到8歲,不過,迪亞茲仍延續在成人書領域探討過的主題,包括移民與認同,集體記憶的重量,以及關於錯置與歸屬的情緒。


Junot Díaz.jpg

朱諾.迪亞茲及《Islandborn》書封(照片取自官網,photo by Nina Subin)

【產業新聞】

為了慶祝超經典繪本《來喝下午茶的老虎》出版半世紀,英國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與動畫製作公司Lupus Films將攜手推出動畫版。《來喝下午茶的老虎》是國寶級作家/插畫家朱迪絲.克爾(Judith Kerr)的第一部作品,於1968年面世至今長銷500萬冊,其後出版的「貓咪莫可」系列(The Mog series,1970-2002)亦廣受歡迎。Lupus Films公司經手過的經典繪本包括《雪人》、《英倫戀曲》(Ethel & Ernest)及《我們要去捉狗熊》,此次的合作可說是備受期待。

▉美國兒童及青少年出版界爆發暢銷作家的性醜聞。

去年年底,作家安妮.烏爾蘇(Anne Ursu)針對「兒童出版界性騷擾」啟動問卷調查,收到近90則回覆。2月初她針對調查結果在自媒體平台Medium.com發表文章後,如同#MeToo運動,相關指控即在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被點名的人中,眾所熟知的包括《移動迷宮》系列作者詹姆士.達許納(James Dashner)與《漢娜的遺言》作者傑伊.艾夏(Jay Asher)。目前,兩人的經紀公司皆聲明終止合作,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SCBWI)宣布他們因違反協會規定而予以開除會籍,達許納的出版商藍燈書屋亦表示不再出版其著作。


James Dashner&Jay Asher.jpg

作家詹姆士.達許納(左)及傑伊.艾夏(取自wiki)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月繪本大師》所有的創作,只為了說故事:圖畫書大師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

美國圖畫書作家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以無字圖畫書聞名世界,他的作品豐富有力的圖像語彙,蘊含了跨文化的特質,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也獲得許多重要的獎項。他曾三度贏得凱迪克金獎,包括1992年獲獎的《瘋狂星期二》、2002年的《豬頭三兄弟》及2007年的《海底來的祕密》。這3個獎項令他成為繼瑪夏.布朗(Marcia Brown)之後,第二位同樣贏得3座凱迪克金獎的作家。威斯納另有3部作品《夢幻大飛行》、《七號夢工廠》及《鬆餅先生》,也獲得凱迪克銀獎。


大衛威斯納IMG_2508.JPG

美國圖畫書作家大衛.威斯納(莊世瑩提供)

▉從小立志當藝術家

威斯納於1956年2月出生在美國紐澤西州的Bridgewater小鎮,他是這個溫暖和樂、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幾乎才剛學會握住蠟筆時,威斯納就開始畫畫了,大家都叫他「愛畫畫的大衛」。他最初的啟蒙老師是母親,擔任工程師的父親則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畫筆和顏料,還把他的作品一一註明日期,妥善珍藏。

然而,這個8歲就立志將來要成為藝術家的小孩,在學校並沒有受到鼓勵。有一次晨間自習時,威斯納把作業紙拿來畫畫,老師氣得在他的畫上寫道:「大衛喜歡畫畫勝過寫作業。」他自己卻覺得這是老師整學年給他最好的評語。

愛畫畫的威斯納沒有上過美術才藝班,他成天跟著哥哥在家附近探險和尋寶。青蛙群聚的沼澤,寂靜神祕的墓園,充滿新奇物件的廢棄物處理場,都成了孩子們最有趣的遊樂場。他喜歡看漫畫、卡通和電影,還會為它們編寫嶄新的情節。家庭百科全書上生動的恐龍圖片,更是讓他感到興味盎然。

威斯納像史前人類畫洞窟壁畫一樣,在臥室裡畫滿了從後院「追捕」而來的恐龍。但直到12歲時他才發現,原來書上的恐龍圖片並不是照片,而是由藝術家查爾斯.奈特(Charles Knight)創作的,它還成為後來很多人繪製恐龍形象時模擬的基礎。威斯納第一次意識到,圖畫具有能讓人信服的強大力量。


小時候畫的恐龍IMG_2010.JPG

威斯納小時候畫的恐龍圖(莊世瑩提供)

高中時期,威斯納開始對藝術史產生強烈興趣,他到圖書館大量翻閱畫冊,立刻被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等大師的作品吸引。不過,與其說「蒙娜麗莎」是一幅引人入勝的肖像畫,威斯納覺得這幅畫背景的風景更為迷人,好像是外星人居住的神祕所在。

荷蘭畫家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善於精確描繪生活的細節,他的畫作也讓威斯納深深著迷,彷彿可以隨著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到風景中漫步。還有超現實主義畫派的基里訶(Giorgio De Chirico)、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達利(Salvador Dalí)等畫家,他們為了表達奇思異想,運用了許多特殊的技法,以及採用精密的寫實手法來展現令人不安的夢幻世界。少年威斯納默默地從這些藝術家的腳步中,尋找自己創作的方向。

▉用圖畫記錄腦海裡的故事

進入紐約羅德島設計學院修習,是威斯納邁向專業創作者的第一步。他在這裡不只學會畫畫和各種做書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解決問題」,從各種角度去探索,尤其是為一開始看起來很奇怪、不尋常的路徑,尋求獨特的解決方案。

獲獎無數的圖畫書大師大衛.麥考利(David Macaulay),是威斯納在學院中遇到的明師。當時威斯納的水彩技巧已相當嫻熟,正苦思創作的方向,麥考利適時啟發他認識如何構成圖畫書。

麥考利於1990年出版的《黑與白》,被譽為「後設圖畫書的先聲」,而威斯納在2001年出版的《豬頭三兄弟》,無論在敘事、象徵或形式上,都跨越了兒童圖畫書的邊界,將後設圖畫書的可能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大膽打破框架的表現,真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也是大師與大師之間美好的傳承。

影響威斯納專注在創作無字圖畫書的關鍵,是《狂人的鼓》(Mad Man’s Drum)這本書。這本探討善與惡、生與死的寓意小說,是曾獲凱迪克金獎的林多.華德(Lynd Ward)的作品。華德用130幅黑白版畫,講述這個主題深沉、畫面繁複的故事,全書完全沒有文字,讀者必需主動在圖像中尋找情節的聯繫,並加入自己的詮釋,是一本適合成人閱讀的圖畫小說。


狂人的鼓.jpg

《狂人的鼓》書封及內頁(圖片取自wiki)

威斯納一直在思考「如何說故事」,讀到這本書後,內心震撼不已。他終於找到了未來的方向:無字圖畫書真是絕佳的創作文體。

受到啟發後,威斯納立刻行動,他依據福利茲.萊伯(Fritz Leiber)的短篇小說〈Gonna Roll the Bones〉,創作了一本40頁的無字書。此外他還創作了一幅巨型壁畫,描繪物體在夢境中變形的主題。這些嘗試,不斷地打磨他說故事的技藝。威斯納喜歡看到自己的想法具體呈現,他總是不停地畫,留下思考的軌跡,就像小孩的塗鴉,以直觀的方式記錄下腦海裡的各種想像。

▉經過縝密思考,創造奇幻情境

「靈感」是業餘愛好者的藉口,直接動手吧!在工作過程中,靈感自然會湧現。事實上,如何把自認為有趣的想法發展成好的故事,這才是真正的難關。通常威斯納會先檢視素描本裡的構圖,思考如何布局,然後著手做分鏡圖,接著對畫面中要呈現的角色和事物進行詳細的研究。


分鏡圖IMG_2037.JPG

威斯納的分鏡圖(莊世瑩提供)

以《鬆餅先生》為例,威斯納先觀察自家的寵物貓如何行動。為了畫出外星人各種角度的形象和動作,他特別製作了模型,還為模型穿上長袍,以想像外星人動作時,外袍的皺褶和垂墜感。他打上燈光,去觀察陰影,甚至向語言學家請益,為外星人設計了一套語言字母表。


鬆餅先生.jpg

《鬆餅先生》內頁(莊世瑩翻拍)

威斯納縝密思考故事的每個元素,把握每個細節,最終才能創造出讓讀者接受的世界。他常用「啊哈!」來形容靈光乍現、終於找到每本書如何呈現的時刻,也唯有做好所有準備之後,才能體驗到這個魔術時刻。接下來,這位紙上的電影導演,會用他最擅長的水彩技法,創造出寓幻想於真實的世界。

雖然是無字圖畫書,威斯納細膩精緻的圖像中,往往隱藏著前後相連的訊息,營造出跌宕曲折的情節。他筆下的場景變化多端,視角如同攝影機的鏡頭靈活調配,結合漫畫式方框的分割和疊合,並運用電影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來推動故事的劇情。

讀者在威斯納富有韻律感的節奏中,彷彿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探險,在虛實變換中,體驗不可思議的奇幻情境。閱讀威斯納的作品,有如走進電影院,欣賞了一部精彩的影片。

▉用無字的圖畫鼓勵孩子思考和觀察

不管是對創作者或讀者來說,無字圖畫書和帶有文字的作品是大不相同的。少了作者的聲音來講故事,讀者的焦點會更接近圖像,以自己內在的聲音來理解故事,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閱讀中。

威斯納從來不擔心讀者對細節的解釋是否和他一樣,他希望讀者能自由地發揮想像,獲得各種解讀的樂趣。許多成人習慣線性的閱讀方式,在讀到沒有文字引導的無字圖畫書時,心中便隱藏著害怕會誤讀的不安。這些人因此嘲弄或質疑威斯納:「你的書真的是給孩子看的嗎?」

威斯納認為,創作者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清晰明確,小讀者就能跟上故事的節奏。「讀圖」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視覺的樂趣可以為孩子帶來驚奇與感動,並活躍他們的想像力。因此,無字圖畫書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鼓勵他們動腦去思考和推理。找出圖與圖之間的聯繫,給予小讀者廣闊的詮釋空間和再創作的自由。成人需要給他們更多的信任,並和孩子在共讀中,進行更多直接的對話與交流。


S__31072266.jpg

《豬頭三兄弟》內頁(莊世瑩翻拍)

威斯納經常在生活中發現創作的新契機。他從來沒使用過平板電腦,有一次他在一家「蘋果專賣店」(Apple Store)消磨時間,店員向他展示iPad的操作方法。當他見到店員運用手指來縮放螢幕,讓畫面不停放大時,突然靈光一閃:「哇!這將是一個探索說故事新方法的利器。」

從在設計學院求學時期,威斯納就不停思索:如何才能創造出突破線性發展的故事。他的《豬頭三兄弟》和《海底來的祕密》二部作品,雖然已經將紙本書的線性敘事手法推向了新境界,但威斯納還是不滿足。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念茲在茲,現在因為新科技的誕生,他的想法終於得以實現了。

2015年,威斯納推出他親自設計的教育類APP「Spot」,這是同類型應用程式的先驅。有別於其他遊戲或教育軟體,威斯納創造了一個結合藝術與想像力的夢幻宇宙,對熟悉威斯納作品的讀者來說,螢幕上的圖像有似曾相識的元素,但又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驚喜。

Spot的實際演示影片

不論是上天下地還是星際旅行,遊戲中的整個世界是相互連結的,層層深掘下去,似有無窮無盡的路徑,不同的連結又指向另一個不可思議的領域。孩子們在其間漫遊,當失去導航被困住時,需要主動提出更多問題才能脫困。這個應用程式鼓勵孩子以自己的發現為跳板,運用批判性的思考和觀察,來編織自己的創意故事。

S__31072269.jpg


S__31072272.jpg

Spot遊戲畫面截圖(莊世瑩提供)

「故事」才是最根本的

威斯納於2017年出版的新作《人魚女孩》(Fish Girl),已經在台發行中譯本。這是他與作家唐娜.喬.納波里首度合作,二位名家都是初次嘗試「圖像小說」這個創作文類。

納波里是語言學家,也是美國知名的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家。她擅長各種文類,尤以重新詮釋童話故事、神話和傳奇見長,曾在台灣出版的《魔法陣》改寫自格林童話「糖果屋」,《呼吸》改寫自「斑衣吹笛人」,《人魚女孩》則將安徒生的《小美人魚》脫胎換骨,轉化為現代的都市傳奇。


S__31072276.jpg

《人魚女孩》內頁(莊世瑩翻拍)

儘管威斯納非常熟悉32頁的兒童圖畫書形式,但他認為,藝術家若要有所成長,就必須樂於進入陌生的領域,才能學到新點子,讓創意不斷進化。在這個日益視覺化的世界裡,「圖像小說」已成為新興發展的文類,因此不斷嘗試把故事說得更精彩的威斯納,勇敢地接受了這項挑戰。

詩人穆里兒.盧凱瑟(Muriel Rukeyser)曾在她的詩作〈黑暗的速度〉中寫道:「這個宇宙是由故事組成,而不是原子。」對於一生致力於以圖畫說故事的威斯納而言,應該再同意不過了。威斯納曾說:「『說故事』是我在從事藝術創作中最喜歡的部分,甚至比成為一名畫家還喜歡。故事處理了圖像的動機,事實上我認為,我的繪畫作品裡,總是有敘事的質素在其中。」

是的,威斯納的作品是他生命歷程的總和,總是述說著由記憶和夢想編織的故事。他認為一本優質的圖畫書除了能啟發想像力之外,「故事」才是最根本的,沒有好的故事,就沒有其他的一切。

威斯納用幽默的圖像,讓讀者見識了日常生活中的玄奇,但他本人非常嚴謹。曾有讀者問他:「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的圖畫書作家?」他不說技巧、不談形式,他回答:「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覺得做圖畫書這件事情很重要。」

這就是創作者能把故事說得動人的至高心法吧。

人魚女孩.jpg人魚女孩
Fish Girl
唐娜.喬.納波里(Donna Jo Napoli)、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張政婷譯,格林文化出版,620元,【內容簡介

豬頭三兄弟.jpg豬頭三兄弟
The Three Pigs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黃筱茵譯,格林文化出版,280元,【內容簡介

海底來的祕密.jpg海底來的秘密
Flotsam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格林文化出版,280元,【內容簡介

藝術大搖滾.jpg藝術大搖滾
Art and Max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黃聿君譯,格林文化出版,280元,【內容簡介

鬆餅先生!.jpg鬆餅先生!
Mr. Wuffles!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王欣榆譯,格林文化出版,280元,【內容簡介

7號夢工廠.jpg7號夢工廠
Sector 7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格林文化出版,280元,【內容簡介

瘋狂星期二.jpg瘋狂星期二
Tuesday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格林文化出版,250元,【內容簡介

夢幻大飛行.jpg夢幻大飛行
Free Fall
大衛.威斯納(David Wiesner)著,遠流出版,250元,【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生日快樂》Openbook閱讀誌 1週年專題回顧

2017年2月15日,Openbook閱讀誌開站。時至今日,我們滿一歲了。

我們相信,每一本書的背後,總有一雙正在閱讀的眼睛;我們提供原生報導,也準備了書評、文化觀察與人物採訪,只為打開書本的那一刻,與你相逢。 

這一年來,謝謝你陪我們走過那麼多字句。或許,仍有一些風景來不及進入你的眼睛,我們幫你準備在下方,請隨意走走看看,若你讀到了也覺得滿意,就是我們最好的生日禮物。

Life is an openbook,謝謝正在閱讀的你,讓我們繼續為你存在。

▉2017年詩專題

「假如屈原也玩FB,還開IG帳號?」曾是票房毒藥的詩集,如今銷售亮眼,不僅再刷消息不斷,詩講座也屢屢爆滿。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詩的生態有了劇烈轉變?答案可能就在社群媒體。

OB_屈原詩_main_0.jpg

▉理想的告別

當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求個好死」已是長壽的現代人更終極的企盼。面對無可避免的最後終點,我們在知識上、法令上、心態上、情感上,都準備好了嗎?Openbook閱讀誌與天下文化50+好好、《元氣周報》、聯合報元氣網、博客來網路書店、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紫藤廬,跨媒體攜手合作,共同報導,一起預約一場,理想的告別。

23031422_316880062053565_6924184729601333162_n.jpg

主視覺設計:林小杯

▉2018台北國際書展

我們知道你已經追了N年的書展,每年都捧著白花花的鈔票貢獻圖書產業,我們愛你❤️(趁機告白),6天的展期中有超過500場活動。Openbook在資訊海中淘金,為你報導最精彩的活動……

主圖_2_0.jpg

▉餐桌對話

在食物面前,我們誠實。在他人身邊,我們陪伴。想說的話很多很多,不如留在餐桌上慢慢聊……

_DSC4712.jpg

▉同人現場

去過台北國際書展、華山的華文朗讀節,那你肯定也沒錯過「同人誌祭典」吧!CWT、FF、ICE,你傻傻分不清楚嗎?與商業書籍比起來,同人誌雖然印製數量相對少量,但創作者為數眾多。也因為創作相對自由,連帶的書籍裝幀與週邊製作也琳琅滿目,極為多樣……

18301971_260411064367132_6042025599614639173_n.jpg

▉香港專題

香港不無聊,密集閱讀香港行程,出發!我們邀請知名詞人周耀輝,擔任2017年4月伴讀;資深書店工作人沈如瑩,談港台書店差異;香港小說家紅眼談香港人比香港無聊;《Breakazine! 突破書誌》編輯顧問梁柏堅,與《號外City Magazine》主編Nico Tang,談紙本媒體經營……

_DSC9715 (2)_1.jpg

(攝影:王志元)

▉2017世界閱讀日

常聽到很多人說,現在大學生都不讀書了。

真是這樣嗎?Openbook閱讀誌特地前進大學,請大學生分享正在閱讀的書。沒想到,從漫畫到詩集,再到郵局特考叢書,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17917594_256081674800071_7804918264162109770_o_0.jpg

▉裝訂現場

愛書人注意,我們「裝訂廠」集合!

熟稔出版流程的讀者,從作者、設計、行銷、出版社、印刷廠、通路到經銷商一路細數下來,都可能忘了把「它」算進去。但沒有「它」,就沒有「紙本書」的存在。那就是「裝訂」……

裝訂流程_主圖_0.jpg

(攝影:王志元)

▉印刷現場

印刷業是出版業的龍骨,扮演關鍵角色。但鮮少有人知道一本書是如何印出來的。Openbook閱讀誌開站特別企劃「直擊印刷現場」系列報導,讓大家理解手中這本書的生命原點,同時還拍攝影片,帶你身歷其境。

車先生_16比9.jpg

(攝影:王志元)

▉冊店頭家

一直往前走的獨立書店,為了一直閱讀的你我而存在。獻給每一個過去、現代、未來的冊店頭家。當我們討論獨立書店,我們看見什麼?是經營困難、熱血賣肝,還是文化輸出力……

facebook-01_縮.jpg

(圖像設計:阿諾)

▉繪本書房

邀請致力於推廣童書閱讀的「YY老師」朱靜容,定期為大家導覽介紹好看有趣的國外繪本……

haut03.jpg

▉書店經營

資深書店工作人沈如瑩撰稿。她曾在台灣連鎖書店工作超過十年,也曾外派到香港書店工作多年。藉由她的觀察,一窺書店經營的特殊面向……

誠品:截自Youtube.png

▉亂步專題

江戶川亂步,人稱「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是日本重要的小說家與評論家。以他為名的「江戶川亂步獎」,是所有推理新人作家鯉躍龍門的重要指標。知名的漫畫《名偵探柯南》,更是受其影響甚深。Openbook閱讀誌趁著獨步文化出版一系列江戶川亂步的作品之際,合作推出亂步專題……

OPENBOOK01.jpg

▉2017Openbook年度好書獎

埋首書堆之中,用一整年的時間緩慢推進,讀著讀著,我們終於抵達了2017Openbook好書獎。

Openbook自尚未開站前,便已著手準備年度好書的評選過程,經過次次的審閱、討論、辯論,再經過重重關卡複選、決選,精挑細選了四大領域共40種2017年度精彩著作,衷心推薦給你。所有的掏選都有其理由,我們準備了年度好書觀察報告與各大類別的評審報告,也為每本得獎書整理了短評與專頁,並為得獎作家拍攝肖像照,紀念這美好的一刻……

webcover_1000x560-01.jpg

▉我的好書,我自己定義

生活繁忙無比,想必閱讀成了奢侈的事,無論如何,還盼你記得:打開來讀,有人陪你。這裡,有兩百多位讀者的與Openbook共享他們的2017年度好書。

23847429_324708974604007_5370304481391386457_o.jpg

如果你還看不夠的話,網站還有許多固定單元,也非常精彩,如下:

▉深度書評

花開時節_主圖.jpg

▉OB短評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OB短評#63.jpg

▉世界書房

The Best We Could Do_03.jpg

▉人物專訪

主圖_19.jpg

▉每月伴讀

banner03 (1).jpg

▉童書短評

童書短評#13_100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2-14 15:4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