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98 消解偏誤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貓天下

心岱著,薛慧瑩、葉懿瑩、達姆繪,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從歌川國芳的浮世繪,講到「貓咪收集」手機遊戲APP;從水晶講到豆子;從布書講到積木拼圖……將這些全部鎔鑄為一本收藏書的主題,就是「貓」。心岱早就是著名的貓收藏家,訴說藏品的故事往往扣連生命史,時而深刻,時而輕快。《貓天下》並不是心岱的第一本收藏書,但本書表現依然出色,足以獻給天下貓奴。
宗師級貓奴心岱的貓藏品,證明了人和物之間的複雜,不只是功能的需求,而是經由對貓的愛戀,產生了深深的連結。這已經不只是美學的層次,而是人和物、人和生物間一體的交融,在貓文化或藏品背後,竟有著哲學的意味。
這是作者的第N本喵作,卻依然萌得讓人不要不要的。這次的喵圖尤其搶戲,翻了幾頁就被療癒到,連空氣都毛茸茸的。作者對貓是真愛,是溺愛,這已經遁入喵執的境界了。【內容簡介

山椒大夫

山椒大夫、高瀨舟、雁
森鷗外著,高詹燦譯,王志弘繪,麥田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除了知道森鷗外及其家族與台灣的淵源,以及他是二戰前與夏目漱石比肩的文豪之外,我們鮮少閱讀他的創作。在逝世將近百年的今天,台灣讀者還有沒有閱讀森鷗外的必要?都這麼問了,答案當然是「有」。儘管鷗外作為軍醫曾有過重大醫療爭議,但以文學家身分來看,百年前的日本現代小說創作,其深刻的人道關懷與人文思辨仍然閃耀光芒。
森鷗外的歷史小說在看似平淡、冷靜的表面下,潛藏著犀利的觀察和淑世的熱情,彰顯著明治人的特性,具有跨時代的共鳴。這不是《山椒大夫》的第一次中譯。此前有馮度和李永熾的譯本,譯筆偏向典雅,反映著森鷗外獨特的筆調和譯者的背景。新譯版除了有精美的裝幀,更賦予新的語調,貼近現代讀者。
森鷗外的文名如雷貫耳,但具體的文學形象卻不是那麼清晰,是哈日哈到一定程度時才會接觸到的那位文豪。本書收錄的3個文本頗能看見他感時憂國的一面,字裡行間隱隱傳來時代夾縫中的道德騷動。但或許就是太入世了,不免剛愎自用,所以當軍醫駐台時才會爆出腳氣病事件。【內容簡介

中東心臟: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民、宗教,歷史與未來

On Saudi Arabia: Its People, Past, Religion, Fault Lines and Future
凱倫.伊利特.豪斯(Karen Elliott House)著,梁文傑譯,八旗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對於沙烏地阿拉伯,我們始終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除了石油、伊斯蘭教,以及對待女性的嚴格規範,我們還知道什麼?《中東心臟》由豪斯這位長期浸淫且深刻鑽研沙國事務的研究員兼報導記者出手,帶領讀者一窺紹德王室與政壇的即時現場。這是嚴肅的政治報導,卻也存在政爭宮鬥的冒險元素。這是紹德王朝第三代小王子(王儲)的政治改革大戲堂堂上演,如果要有一本能令當代台灣讀者對遙遠沙國感興趣的作品,應該就是這本。
全書最重要的或許是2018年新增訂中文版序,畢竟中東局勢瞬息萬變,英文版出版迄今這5年又是變化最劇烈的時期,沒有這篇的補充,時間的間隔將造成理解上的巨大誤差。作者記者出身,觀察敏銳,文詞犀利,這樣批判的認識有其必要,並且多為事實,但是否過於西方/美國中心,失去設身處地的同情理解,則是在閱讀本書時必須高度警醒的。
關於這個沙漠國度,一般所知無多,看了這本之後,長了點知識,卻還是不解,這正是沙漠王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女性視角,把黑布籠罩下的女性世界,靜靜帶到了台前來。這書補足一塊很大的空白,也許是市面上最好的一部沙烏地專論。【內容簡介

東京人

東京の人
川端康成著,鄭民欽譯,王志弘繪,麥田出版,799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如同長跑與短跑所使用的肌肉並不相同,長篇與短篇小說肯定也使用著不相同的「肌肉」進行創作。本書作為川端康成的「最長篇巨作」,確實展現出迥異於短篇小說的面貌。彷彿使用不同步伐、速度的奔跑姿態令人驚艷,而讀到書中細緻的女性情誼、凜然美麗的女性身姿,又會安心感到這就是川端。這個世間總有些經典不得不讀,十個人裡想必有八個人會同意:川端康成《東京人》就是這種經典。
談起川端,第一印象往往是華美近乎水晶的文字,宛如珍貴的精巧藝術。《東京人》裡川端的文字面貌則令人感到新鮮。以家庭的重組分解,作為戰後日本社會的隱喻,應用他擅長的女性描繪,交織出東京作為城市的面貌,以及生活在城市裡的眾生相。筆法平實,劇情層層轉折,呈現站在廢墟中迎向未來,不知如何是好的人們。川端經由厚重的書頁,替戰後的東京留下了一張寫實的相片。
本書連載於1954年,同年年初川端完成了另一部傑作《山之音》,同樣講戰後日本,依舊以家庭為對象,只是背景從東京換到鎌倉,筆法迥異。有興趣的讀者可併讀,體會川端不同的面容。
這本巨作時至今日才在台灣面世,可見它是一本非典川端。非就非在它的宏觀性,多出了許多典型川端少有的政治和社會面向。然而這畢竟還是川端,有他獨特的陰柔視角和對細節的耽美。初看或許有些違和,翻到後來卻有種捉迷藏的幽微樂趣,ああ、そう,ああ、そう……【內容簡介

峰迴路轉

卓韻芝著,香港三聯,5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喜歡書裡那種破碎的漫遊情調,沒什麼遠大無謂的高遠宣示,或者空洞矯情的自我標榜,就只是一介平凡女子,於世間以身實踐班雅明的理論,找尋潛伏在日常景色裡乍現的靈光。在不同的城市間切換,又用灰色書頁穿插著人生,讀著讀著,突然醒悟:人生不過就是場處處峰迴路轉的漫遊,每個人最終都是短暫的過客。
這本散文集有點文青,有點漫遊,有點狡辯,有點自省,有點無國界,有點撲朔迷離……這些有點不是不夠,而是看透了的心知肚明。作者在此展演了她不拘一格的混搭與跨界,被她看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一圈漠漠的光暈。【內容簡介

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

Criminal : The truth about why people do bad things
湯姆.蓋許(Tom Gash)著,堯嘉寧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這本犯罪學是來踢館犯罪學的——許多對犯罪的成見,本來就是想當然耳的人云亦云,再加上天馬行空的腦補。本書非常適合推薦給每個人體內的那位酸民。
一則又一則對迷思的反駁,是從實務出發的觀察。每一條常見的偏誤,都如作者一開始點出的,陷在「英雄對壞人」或「受害者對生存者」兩種不同的偏見裡,相信有人天生惡人,或認為每個罪犯都是社會結構的產物。作者指出現實往往沒有那麼單純,但也不是完全無藥可救,有時只需要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這份緊扣著現實的認識,相比於常常流於空談的類似爭論,更顯珍貴。
人們對「犯罪」、「犯罪人」、「犯罪團體」的錯誤認知,原來可能來自統計學的謬誤,甚至是來自於情緒膨脹的想像。湯姆.蓋許運用數據庫重新勾勒「犯罪」的另一種面貌──這個挑戰人們直覺的「犯罪」面貌,或許令人不可思議,或者令人深感冒犯,然而卻可能是「犯罪」之於這個世界更加真實的一面。做好心理準備了嗎?翻開《被誤解的犯罪學》吧!
內容簡介

地方創生:觀光、特產、地方品牌的28則生存智慧

木下齊著,張佩瑩譯,不二家,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獨     
書名、封面乍眼一看以為是社區營造的老生常談,內文排版風格也容易叫人輕忽以待,實際上卻是木下齊合併十餘年的第一線經驗以及管理創見,對國家地方活化議題提出的針砭之作,不容小覷。在逐日重視社區規劃、地方再造的當代台灣以及相關從業工作者,《地方創生》堪稱是策略發想與實務操作的參考書。
談地方營造的書很多,但大多是去脈絡的功歌頌德,好像只要把他人成功的案例移植過來,經驗就能自動複製,不用擔心橘化為枳的水土不服,更不用花心思設想屬於土地原有的面貌和表情。作為第一線工作者,書中最吸引人的是對無數「理所當然」的批判,打破諸如吉祥物帶動地方經濟的空洞神話,直言一昧盼望補助金帶來的傷害。全書以略顯銅臭味卻十分務實的角度,提出地方自給自足的可能。道理說破了,其實也就是簡單一句,要務實而非務虛。
這本書戳破了許多關於地方創生的假象和想像,不過作者也不是光說不練的揭弊者,而是身經百戰的投資人,提得出一針見血的規劃案。這本教戰手冊硬碰硬,不打誑語,也許救得了台灣的蚊子館們和面目模糊的地方文創。【內容簡介

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

Les disparues d’Orsay
史蒂芬.勒窪諾瓦(Stéphane Levallois)著,陳文瑤譯,積木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文   樂   獨 
這毫無疑問是巴黎奧賽美術館的業配漫畫吧!看完只想這樣吐槽。主角維吉爾某一個夜晚發現藝術品的女性全數失蹤,從而展開一段奇幻冒險,作者勒窪諾瓦從而光明正大地將奧賽美術館諸多作品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啊,這個是米勒的《拾穗》,哦那個是畢卡索的哪個作品呢?真是太想吐槽,一不小心就把《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翻到最後一頁。網路梗圖的塞繆爾.詹森若是有知,都要跑出來說一句「我到底看了……?」──不過,這是稱讚。
以法國為基地、在台灣幾乎沒有名氣的繪者,從出版角度觀之,出版這樣一本書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千變萬化的圖像,本身就是引人入勝的故事。從維吉爾到波特萊爾,看似單純的情節,在圖像的營造下延展出無限想像的可能。
書中有兩道不同的畫風交錯:名畫的臨摹構成了表面,推動著劇情的進行,不只炫技,不只知識講授,而是對西方藝術史的詮釋和轉化。另一道在劇情底層流動,隱而不顯的潛流,則是對科幻的致意,除了作者自承的《2001太空漫遊》,還有同是法國的傑作《雪國列車》,某些畫面甚至帶有一絲《異形》的影子。表裡之間,引導讀者的想像力不斷變換,是理解博物館或藝術的方式,是科技或奇幻的型態更迭,同時也是所有創作者從靈魂深處對繆思的呼喊和渴望。
這部奧塞美術館驚魂記,操作性嫌疑濃厚,不過卻無損於作者的畫功和靈動的視角,有些畫面甚至會讓人以為是在看莫比斯的作品——這毋寧是更驚喜也更驚悚的驚魂記。【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