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寫完了《故事書:福地福人居》與《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說是寫完也不準確,這書四通八達,布滿生命管線,我知道未來十年,它得以帶我去到更多的地方,它讓我正式揮別有時死灰有時復燃的生活。燃點已經抵達,我的寫作現在隨時可以起火。
為此10月首次看到實體書籍,它被水果禮盒的包裝細心盛載,如同禮物一般來到眼前,不知為何好想跟這兩本書彎身大聲說聲謝謝。好像它不再專屬於我了,謝謝只是因為它陪我走過一段不算太短的日子,當然也要謝謝那個專心寫作的自己。
現在的我比較像是自己的讀者了,可能某天有人拿著我的著作,問起知不知作者是誰呢?我會搖頭笑說不知;或者會說我認識他但好像搬走了;甚至說、聽聞作者早就不在人世。創作與我的關係提前來到全新的狀態,我正在學習接受這個狀態,並且懂得隨時放手離開。我與書同時轉了大人,但願目前我們都是最好的人。
這次書中有篇小文〈大內楊先生十二位:聽故事的人〉。寫的當下,感覺是旁看一支賣藥隊伍來到山區民宅,任意覓個騎樓,隨即開始兜售康健食品的路人甲,當然我也是仔細聽著故事的人;書成之後,群眾散去,賣藥隊伍移防下個駐點;現在我倒覺得自己更像留在現場,與無數地方媽媽偕同灑掃的當地居民,我們拿著各自從家中帶來的掃把與畚箕,齊心把現場還給現場。
只是現場總已無法復原,而我以為的久居與長住其實都是一種路過,如同童年時間,自由踩踏他人家的神明廳,說是為了抄近路去學校或菜場,主人家好大方並不管。我常不經意瞥見牆上的祖先像,聽說這些人不分性別因著生根附近都算楊家後代,多少都有遠近親疏的關係。光譜與祖譜的疊合,那是怎樣一種畫面呢。我從小很能認人,卻記不住半張亡者的臉。我像在見證遺照從過去到現在的演化。我發現彩色的最可怕。
5月下旬,家人生了大病,接獲通知那日,因為害怕至親即將獨自面對病苦,無人依傍,而我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來,無助地在車站哭出來。南下支援的這段時間,恰好也是《故事書》開始收稿的時間,失序的生活因著我堅決要讓它「成書」,於是日子有了思路與節拍,我怎能不由衷感念這兩本書呢。這書撐著幾條軸線:地號、創作關鍵字小標、21世紀的失散隊伍,但它在我的心中有份完全遮蔽的文本即是母親的苦痛。我在書中讓它成為一個祕密,而祕密能不能是一種結構?未來的寫作,我會鍥而不捨的答覆它、完成它,然後又無聲無息離開它。
這段時間,我也常想起一個故事。其實不算故事,倒像一個說法,攫取了我的耳,也攫取了我的心。故事現場是母親與我,就著南部西北雨後的宅院護龍,我們聽著外婆說著她那窮苦的成長史,雨雲煞時又到,再次嘩啦啦。外婆作為長姊,眼看弟妹陸續來到,為此必須負起家計,這般版本我們並不陌生,但我不經意聽到她形容弟與妹的方式,使用的句型,竟是感念弟妹們沒有嫌棄家貧,仍然願意投胎來做一家人。
我的內心震撼極了。一時之間,腦袋轉不過來,這是一個怎樣的視點?外婆是站在怎樣的位置,回看自己的從過去到現在:棄嫌、願意、投胎、一家人……交織而成的問題意識,它需要一個何等長與寬的載體來承擔?我嫌棄過自己的出生嗎?這些關鍵字眼得以繼續延伸,輻輳而出的想像射程,既深且廣,我正體會,它將慢慢升起溫度,直至又來到適切的燃點。
或者也想起台糖的小火車。十二、三歲,我們母子週日固定歸返菱田小鄉,外婆獨居的客廳,沒有第四台的假期白天,我習慣揹著當時美語補習班的帆布袋,裝的卻是地理課本,同個宅院護龍,場景擺設不曾更改,一人安安靜靜寫著超過預期進度的作業,貪看下一個單元是要教我們大陸棚還是等高線。鄉下真的太安靜了,母親與她的母親在秋天手作掘菱、在冬天製做蒸氣菜包,剩餘的時間仍有許多傾述不完的心事。而我的耳朵分明聽到車的鳴笛,田間鷺鷥集體驚起,於是趕緊拋下作業,跨上外公留在組合屋內的孔明車,只為追逐那台不知行在何處的小火車。我在有著嘉南大圳支線流過的平原奮力踩踏,聽聲辨位,始終不知行進中的車身到底在哪,這才想起母親曾說會社停運多年,眼前鐵路早已形同廢線。
那些年糖廠路線所經之處,運輸之外同時用來短程接駁,年輕的母親時常來到臨時月台,隻身搭乘前去鬧市麻豆,母親口中的舊港麻豆沿途架著店鋪、戲院、吃攤……彷彿麻豆也是年輕的。這樣的移動如同換上一組濾鏡,而我若同行,又將看見什麼畫面?二十幾歲的時候,曾經循著後來更廢的廢線,只為了拍一支孤立荒草叢中的平交道告示牌,學著辨認鐵路鋪設的來處與去向,想像曾經多少往返的故事在此上演。
我多麼想問那告示牌,你有否看過年輕的母親?始終停在原處的你,經過多少颱風與地震,而最後一輛小火車又在什麼時候停駛的?就像是《故事書》的開場,那名男孩彎身問起了一株九層塔、問起了一座百葉箱,在黑蚊漫天飛著的山村聚落對天發問,並且決定用長長的一生來回答。
細想這幾年來的作品,讀與寫與評與編,已然交織成為一種新技術,新技術鑄鍊著新文體,最吸引我的卻仍是老題目,也就是敘事觀點的摸索與設計:你要怎麼啟動這個故事。多年來我所偏食閱讀的藝術創作,也總在觀點上各有發明且持續精進,未來我也如此期許自己。2018年於我而言是複雜卻充實的一年,我要讓自己更沒包袱,迎接等候在我眼前的人生,帶著花甲的祝福,也帶著故事書,一株醒腦刺鼻的九層塔樹,一間得以休憩的百葉箱屋。我真的好興奮。人生我要有自己的玩法。●
楊富閔
1987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2018年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寫完了《故事書:福地福人居》與《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說是寫完也不準確,這書四通八達,布滿生命管線,我知道未來十年,它得以帶我去到更多的地方,它讓我正式揮別有時死灰有時復燃的生活。燃點已經抵達,我的寫作現在隨時可以起火。
為此10月首次看到實體書籍,它被水果禮盒的包裝細心盛載,如同禮物一般來到眼前,不知為何好想跟這兩本書彎身大聲說聲謝謝。好像它不再專屬於我了,謝謝只是因為它陪我走過一段不算太短的日子,當然也要謝謝那個專心寫作的自己。
現在的我比較像是自己的讀者了,可能某天有人拿著我的著作,問起知不知作者是誰呢?我會搖頭笑說不知;或者會說我認識他但好像搬走了;甚至說、聽聞作者早就不在人世。創作與我的關係提前來到全新的狀態,我正在學習接受這個狀態,並且懂得隨時放手離開。我與書同時轉了大人,但願目前我們都是最好的人。
這次書中有篇小文〈大內楊先生十二位:聽故事的人〉。寫的當下,感覺是旁看一支賣藥隊伍來到山區民宅,任意覓個騎樓,隨即開始兜售康健食品的路人甲,當然我也是仔細聽著故事的人;書成之後,群眾散去,賣藥隊伍移防下個駐點;現在我倒覺得自己更像留在現場,與無數地方媽媽偕同灑掃的當地居民,我們拿著各自從家中帶來的掃把與畚箕,齊心把現場還給現場。
只是現場總已無法復原,而我以為的久居與長住其實都是一種路過,如同童年時間,自由踩踏他人家的神明廳,說是為了抄近路去學校或菜場,主人家好大方並不管。我常不經意瞥見牆上的祖先像,聽說這些人不分性別因著生根附近都算楊家後代,多少都有遠近親疏的關係。光譜與祖譜的疊合,那是怎樣一種畫面呢。我從小很能認人,卻記不住半張亡者的臉。我像在見證遺照從過去到現在的演化。我發現彩色的最可怕。
5月下旬,家人生了大病,接獲通知那日,因為害怕至親即將獨自面對病苦,無人依傍,而我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來,無助地在車站哭出來。南下支援的這段時間,恰好也是《故事書》開始收稿的時間,失序的生活因著我堅決要讓它「成書」,於是日子有了思路與節拍,我怎能不由衷感念這兩本書呢。這書撐著幾條軸線:地號、創作關鍵字小標、21世紀的失散隊伍,但它在我的心中有份完全遮蔽的文本即是母親的苦痛。我在書中讓它成為一個祕密,而祕密能不能是一種結構?未來的寫作,我會鍥而不捨的答覆它、完成它,然後又無聲無息離開它。
這段時間,我也常想起一個故事。其實不算故事,倒像一個說法,攫取了我的耳,也攫取了我的心。故事現場是母親與我,就著南部西北雨後的宅院護龍,我們聽著外婆說著她那窮苦的成長史,雨雲煞時又到,再次嘩啦啦。外婆作為長姊,眼看弟妹陸續來到,為此必須負起家計,這般版本我們並不陌生,但我不經意聽到她形容弟與妹的方式,使用的句型,竟是感念弟妹們沒有嫌棄家貧,仍然願意投胎來做一家人。
我的內心震撼極了。一時之間,腦袋轉不過來,這是一個怎樣的視點?外婆是站在怎樣的位置,回看自己的從過去到現在:棄嫌、願意、投胎、一家人……交織而成的問題意識,它需要一個何等長與寬的載體來承擔?我嫌棄過自己的出生嗎?這些關鍵字眼得以繼續延伸,輻輳而出的想像射程,既深且廣,我正體會,它將慢慢升起溫度,直至又來到適切的燃點。
或者也想起台糖的小火車。十二、三歲,我們母子週日固定歸返菱田小鄉,外婆獨居的客廳,沒有第四台的假期白天,我習慣揹著當時美語補習班的帆布袋,裝的卻是地理課本,同個宅院護龍,場景擺設不曾更改,一人安安靜靜寫著超過預期進度的作業,貪看下一個單元是要教我們大陸棚還是等高線。鄉下真的太安靜了,母親與她的母親在秋天手作掘菱、在冬天製做蒸氣菜包,剩餘的時間仍有許多傾述不完的心事。而我的耳朵分明聽到車的鳴笛,田間鷺鷥集體驚起,於是趕緊拋下作業,跨上外公留在組合屋內的孔明車,只為追逐那台不知行在何處的小火車。我在有著嘉南大圳支線流過的平原奮力踩踏,聽聲辨位,始終不知行進中的車身到底在哪,這才想起母親曾說會社停運多年,眼前鐵路早已形同廢線。
那些年糖廠路線所經之處,運輸之外同時用來短程接駁,年輕的母親時常來到臨時月台,隻身搭乘前去鬧市麻豆,母親口中的舊港麻豆沿途架著店鋪、戲院、吃攤……彷彿麻豆也是年輕的。這樣的移動如同換上一組濾鏡,而我若同行,又將看見什麼畫面?二十幾歲的時候,曾經循著後來更廢的廢線,只為了拍一支孤立荒草叢中的平交道告示牌,學著辨認鐵路鋪設的來處與去向,想像曾經多少往返的故事在此上演。
我多麼想問那告示牌,你有否看過年輕的母親?始終停在原處的你,經過多少颱風與地震,而最後一輛小火車又在什麼時候停駛的?就像是《故事書》的開場,那名男孩彎身問起了一株九層塔、問起了一座百葉箱,在黑蚊漫天飛著的山村聚落對天發問,並且決定用長長的一生來回答。
細想這幾年來的作品,讀與寫與評與編,已然交織成為一種新技術,新技術鑄鍊著新文體,最吸引我的卻仍是老題目,也就是敘事觀點的摸索與設計:你要怎麼啟動這個故事。多年來我所偏食閱讀的藝術創作,也總在觀點上各有發明且持續精進,未來我也如此期許自己。2018年於我而言是複雜卻充實的一年,我要讓自己更沒包袱,迎接等候在我眼前的人生,帶著花甲的祝福,也帶著故事書,一株醒腦刺鼻的九層塔樹,一間得以休憩的百葉箱屋。我真的好興奮。人生我要有自己的玩法。●
楊富閔
1987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書.人生.果子離》武俠小說的孤讀之樂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蔡榮裕》什麼年代了,還詩!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陳思宏》瞎讀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