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主張,詩第一,精神分析第二,精神醫學第三?
那個人是我,在醫學院學生青澀時代,替自己的未來埋下的奇怪想法。那時候,什麼是詩?什麼是精神分析?什麼是精神醫學?還是幼嫩想法的年紀,就無知地替自己冒險種下這個奇怪咒語。
我轉身,鷹
在山岡外盤旋,發光
提示我如何確認那單一,巨雷的
方向,允許些微偏頗和誤差
如我曾經以一生的時光
允許它不斷變換位置,顯示
飛的動機,姿勢----和休息
去而復來,完成預設的形象
獨立的個體
(鷹,楊牧,2000)
醫學院七年畢業,經過三十多年後,我才慢慢確定,真的是這樣子,我竟然不自覺地走那麼久了,直到開始計畫從看別人的書,到也要出版自己的書,這個人生順序的輪廓才真的浮現。
畢竟在四十年前,就讀醫學院前,除了國三時偷偷借閱的瓊瑤小說,和高中寒暑假看古龍和金庸的武林小說外,其它的就是埋頭在教科書,並在每次重複溫習時,順手在重點上塗上不同螢光色,直到多彩色調擠在書中的字裡行間,那是未來人生而且當時就看得見的路。
由於醫學院七年的日子裡,無知加上一些好奇,加入了學校社團「阿米巴詩社」,一群人談詩論藝,搭配頻繁的夜市喝啤酒配黑白切,書和文字才有不同的意義冒出來,外在環境的戒嚴體制才因此突顯出來,從不自覺地生活其中,到發現它就在身旁。
真的是冒出來的人生,偶遇的學校社團卻影響了一生,畢竟那是人生裡難得的時間,以學生的身分,過著詩、搖滾、爵士、電影和小說的美好日子。關於詩,楊牧、吳晟、洛夫、瘂弦、鄭愁予和後來的夏宇等人的詩,至今仍懷念。現在,我仍常隨手拿來翻閱的是,《楊牧詩集》三冊(洪範書店)、《惡之華》(波特萊爾著杜國清譯臺大出版中心)、《葉慈詩選》(楊牧編譯洪範書店)、《里爾克詩集》三冊(李魁賢譯桂冠圖書)和《聶魯達詩精選集》(陳黎/張芬齡譯,桂冠圖書)。
尤其是聶魯達的詩,我很喜歡他的天馬行空,卻又踩在地上,是至今最能激發我想像的詩。對我,他的詩仍是謎,人生的謎,是某種不想找到答案,只想一直尋找不同說法的謎。
說是懷念詩,其實是懷念那段日子。
是詩社的一群人,不務正業,相對的少進教室,常在外頭走踏,大家談些心中的想像,彷彿那是最真實的理想。文學想像當時深受學長李宇宙醫師的影響,他總是酒後略帶口吃,說著他幻想中的流浪。他帶著阿米巴的弟妹們和我,同班同學有楊明敏、王浩威和田雅各(拓跋斯.搭瑪比瑪)等,談論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詩、電影、小說和搖滾樂等,當然深受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的影響,前陣子出版人張清吉過世時,有不少人提過被這文庫深刻影響的經驗。
醫學院前的書和文字,就是圍繞在教科書裡,那是人生的大道。那時候,讀冊是在社會裡翻身出頭天的唯一大道,是我深信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現代人叫做「知識經濟」。我無法在自己的經驗裡完全推翻這種說法,不是它根深,而是它的淺薄,卻是很有力,要多少力氣來說明這老派想法,才會有新奇的意義呢?
不過,此刻我卻想把最缺乏黃金屋的詩,擺在最前頭,有些怪。
是誰主張,詩第一,精神分析第二,精神醫學第三?可以說出一些堂皇的說詞,不過就算了吧,對我來說,我需要再這麼問,是為了讓這個重大的人生方向,不是只在原來的說法裡打轉,那無法增加什麼新經驗。我把已經知道的事,再一定問自己,我很難確定這是如何被培植起來的想法。甚至多年後,回頭看時,才確定原來真的是這樣,它過著自己的日子。
只能事後再來看時,才會有不同發現,或者不像是發現,而是重新解釋曾發生過的某些事。
醫師也會寫詩耶!這有什麼稀奇,不能喔?
不可否認,對於寫詩這件事,當年的確自許有貴族味道,至少是精神的貴族。這句話在當年的阿米巴學長們,如詩人曾貴海、鄭烔明、楊寛弘和江自得等,傳說中蠻常聽到的話。有些難以想像,卻是實情,阿米巴學弟黃志中醫師,目前是高雄市衛生局長,最近選舉後可能要離辭了,在社群網頁上公開舖出宣言,我也嚇一跳,想著何其難也,只是仍需要有人如此吧。想要有些不一樣的寫書人和出版人,都需要如此振作吧。
再貼一次阿米巴宣言,1972年如斯,2018年如斯!
如果因為你是一位阿米巴社員,有感於四遭的排擠和辱罵而有所畏懼和退縮,則你只是一隻柔軟的懦夫。
如果因為你是一位阿米巴社員,無視於四遭的建議和批評而獨步於天地之間,則你只是一隻麻木的勇夫……
好吧,就容我偏心地在台灣眾多詩人裡,提一下兩位精神科醫師晚輩和詩人,鯨向海和陳牧宏。我受他們的影響不多,但有他們這種怪奇的存在,台灣才是有趣的世界。可以確定,我們平行存在,我卻有他們是青色勝過藍的愉悅感,但我對他們的影響幾乎為零,因此他們的青跟我是無關的。
就在這裡放上一首自己的短詩吧。是什麼道理呢?沒什麼道理,而是人生的橫生枝節。
我努力回想
雲霧在高腳杯裡
糾纏幾顆星星
是否透明後
夢就不願再站出來
說亮話
其實,是邊走邊發現一些理由,讓自己覺得就是這樣,反映著我沒有理由,只是想要美化和浪漫化,這個人生的奇怪順序。畢竟此刻想得到的緣由,都只是人性策展的一部分,創作者需要隨時找路走下去,卻很難說是往前或往後走?
一路走來,外在現實上,十幾年前結合同道楊明敏、劉佳昌和周仁宇等人,呼應夢想開始組織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並和國際精神分析學會開始接觸,目標是要以自己的語言學習精神分析,以自己的語言自由地說自己。這才真正知道自己的人生真的走進了當年記憶模糊的順序裡。有一個暗暗的期待,等待那一天來到,可以真的開始做醫學院學生時的夢想,好好寫些自己的想法吧,把天上飛的天馬行空,轉換成字裡行間的弦外之音。
有沒有搞錯啊,竟然有人說:精神分析是實務的詩。
在忙碌的診療室和精神科病房的工作裡,有了實作的經驗後,看見英國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亞當.菲立普(Adam Phillips)說「精神分析是實務的詩」,不是在診療室裡和個案談詩論藝,而是在想像和科學裡,添加藝術的柴火。不過,我是在他這麼說之前,就開始想要把以前的經驗結合起來,包括精神分析、詩、小說和藝術,以自己的文字來表達。
菲立普的書是有趣的精神分析書寫,例如,《調情──亞當.菲立普論生命中的不確定》、《育嬰室的野獸:亞當.菲立普論成長》、《達爾文的蚯蚓──亞當.菲立普論生與死》和《吻、搔癢與煩悶:亞當.菲立普論隱藏的人性》。
當然不是模仿他,得走自己的路,原創性是很重要的事。不過,我也深受《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影響,至今仍以不可見,卻深具影響力的方式,暗暗作用著。
佛洛伊德談自己的理論,他說那都是臆測。他也說,沒有臆測,寸步難行。書和文字就是這樣吧,我同時相信,讀冊人是最沒路用的人,至今還無法完全相信,書和文字是光明,只要光明來了,暗黑就會退場。
其實,暗黑只會變身更暗黑,更難被看見,卻因此更想讓文字伸頭進去,看看那是什麼,注定是永無止盡吧。畢竟,心理上只要阻抗的所在,出路就在那裡,只因阻抗最多的地方,就是文化和文明最有生機的所在。
平時出門總是隨身帶一兩本書,開玩笑的說法是,不然走路會無法平衡。
甚至就算只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可能會想坐下來,休息一下。做什呢?看一下書,讀幾行字吧。字是很奇怪的存在,有它自己的命運,一如人生在字裡行間。關於書寫文字,驚覺自己只是在實踐醫學院學生時代閱讀的總合,反映著當年的「新潮文庫」裡,混合著精神分析和文學,閱讀竟以這這種方式,暗示著我眼前的道路,現實裡只能平實一步一步走,內心是山巒起伏的小徑。
火車在車站裡
做夢,沒有防衛,
沒有引擎,熟睡著。
(火車之夢,聶魯達著,陳黎/張芬齡譯)●
蔡榮裕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師資深督導,無境文化出版公司精神分析系列【思想起】潛意識叢書策劃。著有《都是潛意識搞的鬼》、《精神分析說人話》、《精神分析能動創傷幾根寒毛?》、《憂鬱幾顆洋蔥?精神分析想說》、《不是拿走油燈就沒事了:「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進階(技術篇)》、《我,離自己有多遠呢?:精神分析想像變性者的心酸事》等書,以及彭奇章/彭瑋寧/蔡榮裕合著《圍牆裡的精神分析:監所性侵犯治療的困局 × 語言的想像》。另有專文在《村上春樹與精神分析:心的顏色和森林的歌》和《搖滾樂與精神分析:力比多對世界的吶喊》等。
Tags: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是誰主張,詩第一,精神分析第二,精神醫學第三?
那個人是我,在醫學院學生青澀時代,替自己的未來埋下的奇怪想法。那時候,什麼是詩?什麼是精神分析?什麼是精神醫學?還是幼嫩想法的年紀,就無知地替自己冒險種下這個奇怪咒語。
醫學院七年畢業,經過三十多年後,我才慢慢確定,真的是這樣子,我竟然不自覺地走那麼久了,直到開始計畫從看別人的書,到也要出版自己的書,這個人生順序的輪廓才真的浮現。
畢竟在四十年前,就讀醫學院前,除了國三時偷偷借閱的瓊瑤小說,和高中寒暑假看古龍和金庸的武林小說外,其它的就是埋頭在教科書,並在每次重複溫習時,順手在重點上塗上不同螢光色,直到多彩色調擠在書中的字裡行間,那是未來人生而且當時就看得見的路。
由於醫學院七年的日子裡,無知加上一些好奇,加入了學校社團「阿米巴詩社」,一群人談詩論藝,搭配頻繁的夜市喝啤酒配黑白切,書和文字才有不同的意義冒出來,外在環境的戒嚴體制才因此突顯出來,從不自覺地生活其中,到發現它就在身旁。
真的是冒出來的人生,偶遇的學校社團卻影響了一生,畢竟那是人生裡難得的時間,以學生的身分,過著詩、搖滾、爵士、電影和小說的美好日子。關於詩,楊牧、吳晟、洛夫、瘂弦、鄭愁予和後來的夏宇等人的詩,至今仍懷念。現在,我仍常隨手拿來翻閱的是,《楊牧詩集》三冊(洪範書店)、《惡之華》(波特萊爾著杜國清譯臺大出版中心)、《葉慈詩選》(楊牧編譯洪範書店)、《里爾克詩集》三冊(李魁賢譯桂冠圖書)和《聶魯達詩精選集》(陳黎/張芬齡譯,桂冠圖書)。
尤其是聶魯達的詩,我很喜歡他的天馬行空,卻又踩在地上,是至今最能激發我想像的詩。對我,他的詩仍是謎,人生的謎,是某種不想找到答案,只想一直尋找不同說法的謎。
說是懷念詩,其實是懷念那段日子。
是詩社的一群人,不務正業,相對的少進教室,常在外頭走踏,大家談些心中的想像,彷彿那是最真實的理想。文學想像當時深受學長李宇宙醫師的影響,他總是酒後略帶口吃,說著他幻想中的流浪。他帶著阿米巴的弟妹們和我,同班同學有楊明敏、王浩威和田雅各(拓跋斯.搭瑪比瑪)等,談論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詩、電影、小說和搖滾樂等,當然深受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的影響,前陣子出版人張清吉過世時,有不少人提過被這文庫深刻影響的經驗。
醫學院前的書和文字,就是圍繞在教科書裡,那是人生的大道。那時候,讀冊是在社會裡翻身出頭天的唯一大道,是我深信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現代人叫做「知識經濟」。我無法在自己的經驗裡完全推翻這種說法,不是它根深,而是它的淺薄,卻是很有力,要多少力氣來說明這老派想法,才會有新奇的意義呢?
不過,此刻我卻想把最缺乏黃金屋的詩,擺在最前頭,有些怪。
是誰主張,詩第一,精神分析第二,精神醫學第三?可以說出一些堂皇的說詞,不過就算了吧,對我來說,我需要再這麼問,是為了讓這個重大的人生方向,不是只在原來的說法裡打轉,那無法增加什麼新經驗。我把已經知道的事,再一定問自己,我很難確定這是如何被培植起來的想法。甚至多年後,回頭看時,才確定原來真的是這樣,它過著自己的日子。
只能事後再來看時,才會有不同發現,或者不像是發現,而是重新解釋曾發生過的某些事。
醫師也會寫詩耶!這有什麼稀奇,不能喔?
不可否認,對於寫詩這件事,當年的確自許有貴族味道,至少是精神的貴族。這句話在當年的阿米巴學長們,如詩人曾貴海、鄭烔明、楊寛弘和江自得等,傳說中蠻常聽到的話。有些難以想像,卻是實情,阿米巴學弟黃志中醫師,目前是高雄市衛生局長,最近選舉後可能要離辭了,在社群網頁上公開舖出宣言,我也嚇一跳,想著何其難也,只是仍需要有人如此吧。想要有些不一樣的寫書人和出版人,都需要如此振作吧。
好吧,就容我偏心地在台灣眾多詩人裡,提一下兩位精神科醫師晚輩和詩人,鯨向海和陳牧宏。我受他們的影響不多,但有他們這種怪奇的存在,台灣才是有趣的世界。可以確定,我們平行存在,我卻有他們是青色勝過藍的愉悅感,但我對他們的影響幾乎為零,因此他們的青跟我是無關的。
就在這裡放上一首自己的短詩吧。是什麼道理呢?沒什麼道理,而是人生的橫生枝節。
其實,是邊走邊發現一些理由,讓自己覺得就是這樣,反映著我沒有理由,只是想要美化和浪漫化,這個人生的奇怪順序。畢竟此刻想得到的緣由,都只是人性策展的一部分,創作者需要隨時找路走下去,卻很難說是往前或往後走?
一路走來,外在現實上,十幾年前結合同道楊明敏、劉佳昌和周仁宇等人,呼應夢想開始組織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並和國際精神分析學會開始接觸,目標是要以自己的語言學習精神分析,以自己的語言自由地說自己。這才真正知道自己的人生真的走進了當年記憶模糊的順序裡。有一個暗暗的期待,等待那一天來到,可以真的開始做醫學院學生時的夢想,好好寫些自己的想法吧,把天上飛的天馬行空,轉換成字裡行間的弦外之音。
有沒有搞錯啊,竟然有人說:精神分析是實務的詩。
在忙碌的診療室和精神科病房的工作裡,有了實作的經驗後,看見英國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亞當.菲立普(Adam Phillips)說「精神分析是實務的詩」,不是在診療室裡和個案談詩論藝,而是在想像和科學裡,添加藝術的柴火。不過,我是在他這麼說之前,就開始想要把以前的經驗結合起來,包括精神分析、詩、小說和藝術,以自己的文字來表達。
菲立普的書是有趣的精神分析書寫,例如,《調情──亞當.菲立普論生命中的不確定》、《育嬰室的野獸:亞當.菲立普論成長》、《達爾文的蚯蚓──亞當.菲立普論生與死》和《吻、搔癢與煩悶:亞當.菲立普論隱藏的人性》。
當然不是模仿他,得走自己的路,原創性是很重要的事。不過,我也深受《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影響,至今仍以不可見,卻深具影響力的方式,暗暗作用著。
佛洛伊德談自己的理論,他說那都是臆測。他也說,沒有臆測,寸步難行。書和文字就是這樣吧,我同時相信,讀冊人是最沒路用的人,至今還無法完全相信,書和文字是光明,只要光明來了,暗黑就會退場。
其實,暗黑只會變身更暗黑,更難被看見,卻因此更想讓文字伸頭進去,看看那是什麼,注定是永無止盡吧。畢竟,心理上只要阻抗的所在,出路就在那裡,只因阻抗最多的地方,就是文化和文明最有生機的所在。
平時出門總是隨身帶一兩本書,開玩笑的說法是,不然走路會無法平衡。
甚至就算只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可能會想坐下來,休息一下。做什呢?看一下書,讀幾行字吧。字是很奇怪的存在,有它自己的命運,一如人生在字裡行間。關於書寫文字,驚覺自己只是在實踐醫學院學生時代閱讀的總合,反映著當年的「新潮文庫」裡,混合著精神分析和文學,閱讀竟以這這種方式,暗示著我眼前的道路,現實裡只能平實一步一步走,內心是山巒起伏的小徑。
蔡榮裕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兼執行委員會委員,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師資深督導,無境文化出版公司精神分析系列【思想起】潛意識叢書策劃。著有《都是潛意識搞的鬼》、《精神分析說人話》、《精神分析能動創傷幾根寒毛?》、《憂鬱幾顆洋蔥?精神分析想說》、《不是拿走油燈就沒事了:「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進階(技術篇)》、《我,離自己有多遠呢?:精神分析想像變性者的心酸事》等書,以及彭奇章/彭瑋寧/蔡榮裕合著《圍牆裡的精神分析:監所性侵犯治療的困局 × 語言的想像》。另有專文在《村上春樹與精神分析:心的顏色和森林的歌》和《搖滾樂與精神分析:力比多對世界的吶喊》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書.人生.陳思宏》瞎讀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書.人生.崔舜華》圖書館松鼠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 閱讀更多
書.人生.楊双子》汝讀書敢有讀閒仔冊遮爾認真!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