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評苦雨之地》植物學者董景生:感受冠層流動的風與陽光

  • 董景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
2019-01-28 16:20

〈臺灣鐵杉〉,媒材:色鉛筆、畫紙,手繪、影像後製:吳明益(新經典文化提供)

〈冰盾之森〉主人翁的情人是攀樹科學家,意外發生後她陷入憂鬱,求助於一種特殊的治療法,因此常進入一個南極探險的夢境裡。

——吳明益,《苦雨之地》後記

生態學概念最初來自德國生物學家,生態學Ökologie是指「家」的「科學」,近代衍生為研究生物與周圍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生態學家側重物種在棲地環境上發生的關係,土壤、空氣、水、溫溼度等棲地對生物造成影響,生物也可能因此適應了惡劣的環境。〈冰盾之森〉這篇小說的兩個主要場景;酷寒孤絕的南極羅斯冰盾(棚)(Ross Ice Shelf)工作站,以及充滿多樣性生命但杳無人煙的樹冠層,對生態學家來說是浪漫無比的熱點場域。

面積將近52萬平方公里的羅斯冰棚,較台灣總面積大上十多倍,是世界最大的冰棚,理查.伯德(Richard E. Byrd)經典的極地冒險日誌《獨自一人》(Alone,1938)便是以此為場景。海面高聳如棚架般的羅斯冰棚能隔絕從南極大陸流入北冰洋的流冰,近年來,科學家為了監測暖化,在此展開許多氣象監測計畫,酷寒的低溫對於短期在此工作的研究人員來說,提供迥異於其他生態系的環境與活動,例如在工作站內以燈光種植蔬菜,在低溫的環境裡運動避免肌肉萎縮等等,堪比外星探索電影。

我曾造訪日本東進江市的南極探險家紀念館「西堀榮三郎記念探検の殿堂」,這位明治年間的探險家,以日本史上學術與各界探險名人為主題,亟欲喚起人們心中的探險精神。在此有幸一窺南極料理人生活與食譜展,近代的極地觀測研究分工明確,已與探險家時期截然不同,儘管如此,吳明益在〈冰盾之森〉中對極地生活的描述,情境生動、細節鮮明,還是讓我不禁讚嘆再三。

不同於探險頻道的野生動物節目裡對於藍鯨、企鵝、海豹的獵奇報導,生活在南極的研究人員,心態上與極地觀光客截然不同。為了具體的研究目標,他們展開各項勞動紀錄工作,室外超越人體極限的低溫下,生理忙於維持基礎運作,心智活動因此更加內斂深刻。

同樣令森林工作者感動的攀樹場景亦是如此。亞熱帶台灣在颱風肆虐下,最高的台灣杉猶能長到70公尺以上,在霧林帶垂直生長的針葉樹冠層,生物多樣性極高,是附生植物如蘭科與蕨類的生育地,也是飛鼠、貓頭鷹、樹蛙、螞蟻甲蟲等許多昆蟲的家。樹冠層生氣盎然,不同季節各種動植物的覓食、授粉、交配、繁殖行為,讓高空中的冠層顯得熱鬧非凡。

樹木的死或萌蘗重生具備各種樣貌,因種類而異。在〈冰盾之森〉這篇小說中,攀樹是為了研究鐵杉病害而攀樹取樣,以釐清樹木病因。台灣高海拔鐵杉林,蒼勁古木突出峭壁絕境,實則樹大免不了生病,松生擬層孔菌(猴板凳)、樹幹上的各種腐朽病,葉片的銹病,在樹木的基部或樹幹出現,也添增了攀樹調查的危險性。

tai_wan_tie_shan_00.jpg
台灣鐵杉(取自認識植物

即便如此,攀樹探索僅存在過去原住民的生命經驗中,早期原住民採集生活甚至尋覓獵徑,靠著矯健的技巧徒手攀爬,迄今由於高度以及技術的限制,使得我們對於樹冠層的了解仍非常少。筆者曾於研究中攀樹,見證發展歷程,近年來國際間各種攀樹團體逐漸蓬勃發展,台灣也開始舉辦各種攀樹活動了。我揣想吳明益可能具攀樹經驗,才能詳細描繪過程,場景調度令人嘆服。

樹冠探索需要攀樹者的技巧與專心、精確的丟擲能力與繩結技巧,還要仔細觀察避免誤踩爛心枝條。攀樹不盡然是孤獨的過程,然而在攀樹繩、脆弱的枝條、保定的夥伴間,隔著遙遠的高度,人似乎更容易開展自我的對話。

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山巔或樹冠頂各種無人之境應該也會充滿各式探索旅程,逐漸失去其孤獨性吧。

關於攀樹者背負載人上樹體驗,大概在激烈耗力的登高過程後,能感受到冠層流動的風與陽光,冠層比較乾爽,顯著有別於森林底層,運動攀樹者或研究團隊有時會在樹頂搭帳篷過夜,我的原住民響導朋友便曾經背負小兒麻痺者上登玉山。那麼,攀樹過程中的五感體驗,到底是負重者的體驗?抑或是當事人的登臨體驗?具備群體性的登山體驗,跟一個人的登山體驗,差別在於某些共同性嗎?我每次看到類似的描述忍不住心中都會這麼想。

另一樁感想則與樹木生命相關,近年來德國的樹木科學家,研究樹木透過氣味的釋放以及地下菌根的連結,以化學方式在樹林內傳遞溝通,詩意的樹木溝通方式,使得現今VR技術已經可以做到的「虛構森林」更加「真實」。

更加寫實的,近代登山活動突然追逐起高山美食,登臨一段其實已整備良好的山徑後,高山協作員煮起羊肉爐或燒酒雞,佐以溪水冰凍的大西瓜,這種風氣不知何時吹起?但顯然社會階層下的研究人員,撙節研究經費,上山能搭伙就搭伙,帶個冷便當或泡麵上山加熱,已是我輩研究人員日常的小確幸。

根據鹿野忠雄在《山、雲與藩人》的說法,探險家時代的原住民研究人員,僅賴一把鹽、一袋米,佐以一些辣椒,隨身的打火石起火,就可以登山打獵多日。對比今日,隨著文明演進,登山攀樹文化也跟著轉化,恐怕各自有各自的浪漫。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長年研究螞蟻這種社會昆蟲,從生物多樣性研究轉換到社會社會生物學,建構出生物群體適應演化的概念,在《苦雨之地》這幾篇小說中,缺憾的個體,搭配不同的生態環境,逐漸交纏適應,形成現有的複雜樣貌,對生物學背景的讀者來說,或許能有進一步的延伸解讀。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科評苦雨之​​地 和科學家來場文學散步】


ku_yu_zhi_di_s.jpg苦雨之地
The Land of Little Rain​
作者:吳明益
繪者:吳明益、吳亞庭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吳明益
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曾六度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入圍曼布克國際獎,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獲法國島嶼文學小說獎、日本書店大獎翻譯類第三名、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等。作品已售出十餘國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