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是文化產業還是零售業?書店店員「讀」書店

2017-04-11 12:02
唐山書店一隅(吳致良攝)

***

我原本充其量只能算是「有閱讀習慣的人」。剛成為書店店員時,面對書櫃上許多陌生的名字和潮水般湧來的新書,雖然有學習的充實感,但更多的恐怕是社會新鮮人面對新工作的焦慮。在偶有餘裕的時段,將架上的書一本本拿下來,一邊擦拭書櫃,一邊認識作品,隨著時日積累,畢竟能聚集成一定的基礎。

但平台陳列可就難了,這本新書要替換掉哪本舊書?誰要站高一點?誰要跟誰放在一塊兒?都讓人傷透腦筋。書店工作看似有趣,卻沒把握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於是休假日總是一股腦把工作拋在腦後,原本習慣去的書店也不去了,好像只要踏進那樣的空間,巨大的不確定感就迎面而來。

那樣的焦慮自此不曾消失。一段時日後,或許因為終於摸熟了工作流程,或許得到了前輩的肯定,又興起了逛書店的念頭。當我再次踏進以前常光顧的書店,視線卻落在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一開始是好奇察看別人賣的書和自己店裡有什麼不同,又會把什麼樣的書放在一起。不知不覺間,我開始「讀」書店——從陳列、裝潢到店員,觀察一間書店給人什麼樣的感受,甚至推測起店裡都是些什麼樣的客人,又是什麼樣的營運模式。

▉書店不是夢幻場景,是一門生意

還在書店工作的時候,有時會半開玩笑地說「獨立書店是文化產業,但連鎖書店是零售業」。並非認為文化和零售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各自的體系中,說話的方式的確有所不同。獨立書店因著店主的性格而吸引粉絲,連鎖書店則以品牌優勢祭出各種行銷花招攬客。

幾十年來,台灣「書店」的定義不斷改寫,從街頭巷尾的傳統書局、出版直營門市、到80年代逐漸成熟的各大連鎖體系,再到近年如雨後春筍般現身的獨立書店,還有日益蓬勃的網路書店。或許乍看像是線性的過程,但台灣書店樣貌的演變一直都充滿了實驗性,從來不曾單單朝同一個方向發展——甚至也不是彼此對立的。

17155414_414325645589103_4229096077618825993_n.jpg
讀字書店。(讀字書店提供)

因為書是一種特別的商品:既非生活必需,卻對心靈智識十分重要,有人嫌書貴,但許多書籍內容的價值可能足以改變一個人或整個世界。這種價值上的二元性,也讓書店一直以來相較於被定位為零售業,更容易歸類為帶著理想性的文化業。於是不論書店規模大小,在影視作品或文字報導中,都著重在老闆如何懷抱夢想,一步一腳印地堅持不被現實打倒,卻少有對於營運模式的觀察分析。

然而,無論是連鎖或者獨立書店,都得想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最複雜的零售業

「零售業」指的是從生產者或經銷商手中取得貨品,販售給消費者的業種。書店在本質上不僅是零售業,還很可能是其中最複雜的一種,因為這世界上沒有兩種一模一樣的書,意即商品種類極多。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比較:一般常見25坪左右的便利商店,商品種類大約3000項,但同樣大小的書店,能陳列的品項至少兩至三倍以上(端看老闆的經營方式而定),空間裡或許還有餘裕放置提供讀者休憩的桌椅。

這種少量、多品項(賣很多種書,但每單一品項賣的本數不多)的銷售模式,使得商品管理需要花費非常多心思。書店工作人員每天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處理訂書、進貨、上架、退貨及庫存管理。如果是店主或老闆,還要處理帳款結算等工作。這還不包含日常幫讀者找書、擔任網路小編、執行活動或講座,甚至提供餐飲服務......。悠哉坐著看書喝咖啡的美麗畫面,從來都不是書店工作者的常態。

讓我們再進一步討論:如果真有一間如上述所述的書店,25坪的規模,算大或小呢?

對連鎖體系而言,25坪很可能只是一間店面的零頭,但很多獨立書店的面積則小於這個數字。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資本條件,越大的賣坪不僅表示需要越高額的租金,也意味著在人員和商品上需要更大的投資(無論有形或無形),一般個人開業自然無法負擔。兩種經營方式的差異,並非只顯露在我們逛書店時所感受的氛圍,而是在起點就完全不同。

連鎖店型如同百貨公司,以較便利的位置條件、較大的賣坪和多樣化的商品選擇,提供消費者夠多的造訪動力(只要去一個地方,就能滿足所有需求)。獨立店型則像風格店舖,依賴高度個性化的環境營造、商品組合甚至經營理念,吸引認同訴求的消費者前往。

照片取自誠品生活網.jpg
誠品信義店。(取自誠品生活網)

是不是覺得形容獨立書店的這幾個關鍵詞有些似曾相識?事實上,許多連鎖書店剛興起時,也不約而同標榜過同樣的特質,但零售業要使營收成長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增加店數,在規模擴張時,為了效益平衡和維持行銷語言一致,必須做一定程度的收斂,否則若旗下有100家店各自做了100種書展,不僅成本過高,讀者也早就昏頭轉向了。

相較之下,獨立書店可以完全貫徹店主的主張(也可以說這是獨立精神的基本價值)。或許很多人從未想過,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便是以分眾市場為標的的經營方式。

▉選品力=取捨的藝術

這種規模上的差異,具體反映在兩種書店對於商品操作的取捨。無論統計指出近年台灣總出書量如何減少,一年三萬多種仍不是個小數目。許多愛書人或許都有這種經驗:在數百坪大的書店裡,找不到幾本自己想看的書,卻在十坪的小書店裡買到荷包空空。正如前所述,連鎖書店的優勢之一是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因為客層廣泛,橫跨多種類型及層次的書籍是必要的。例如食譜書,不僅包含新手入門的簡易類型,也有動輒數千元的大部頭著作。店員雖然有一定的自主空間,可以選擇將自己喜歡的書擺放在較好的位置,卻同時必須配合公司當下的行銷活動,或更敏銳地隨暢銷趨勢調整陳列。

這是書店店員的80/20法則:花20%的精力把暢銷書堆在那裡,一個月賣幾百本,而另外80%的精力則放在自己很想做,但可能知音不多的書展主題上。我相信很多負責藝術設計類型的店員,前(2015)年底在賣著色書的時候,心裡都是翻著白眼的,不過因為營收壓力暫時解除,也有更多餘裕可以陳列自己喜歡的畫冊或作品集。或許遇上了慧眼的讀者,帶走一本《仿培根的三習作》,豈不是皆大歡喜。

在連鎖書店對於商品通常是來者不拒,僅在量體和陳列上依照質感和客群調配的情況下,由於品項繁多,以至於有些讀者常覺得眼花撩亂,不知如何下手。一個稱職的連鎖書店店員,必須能讓自己負責的領域呈現出清楚的層次,無論是一般的遊逛讀者、業餘愛好者或專業讀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書。

1977385_964711813608789_1594351345385654882_n.jpg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除銷售之外,也推行諸多文化活動。圖為行李箱改裝的行動書車,在台北車站提供借閱服務。(燦爛時光提供)

獨立書店在資本和人力上的限制,反而成為選品特色的關鍵。既然沒有太多空間可以採購,那麼每一本買進來的書,都必定要符合店主認可的某種價值。書店可能因為關懷本土,而搜羅有關台灣人文史地的書種;或者關注美學,而以經營藝術設計書籍為專業。

這些書店不僅會吸引原本就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長期下來更有機會拓展並推廣至原本對其一無所悉的人。這些潛在的消費者可能偶然踏進書店,參與一場精采的講座、與店主或其他讀者閒聊,甚至只是看到一本封面美麗的書,就此開始一段新的閱讀旅程,而這旅程,將帶領他們走向更遠、更好的視野。

在這個被動接收資訊的網路時代,書店是少數能夠不斷提供刺激的空間。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走入某些「小」書店時,曾經如何為時間與知識的厚度所震懾,那都是書店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書」本身並沒有差異性,面對各種競爭,還能讓客人願意一再光顧的最大理由,正是書店所給予的「內容」。這個道理看似感性,其實沒有絕對的理性是做不到的。「少即是多」,越小的書店,越需要精準的選品眼光,讓讀者每次到訪都會對眼前的世界耳目一新。

▉釐清選品脈絡,深耕閱讀

 無論是連鎖書店以比例取捨,或是獨立書店的萬中選一,一個「好的書架」,維護都必須耗費極大心力。這不僅是由於書店工作繁瑣,更因為(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有點意外),書並不是一種恆常存在的商品。無論曾經多麽暢銷、如何經典,只要後續的銷售曲線降低到一定水準,就可能因為評估需求無法滿足最低再刷量,而從書店消失——有時只是短期消失,但也或許就此斷版。

持續長銷的書,會因為版權到期或其他因素而無法再刷;還在市面流通的書,只要一度缺貨沒有補到,就可能從此從店內書櫃上消失。更別說因為空間有限而書海無涯,無論多大間的書店,實在乏人問津的品項,也會在評估之後決定退回給廠商。書店工作者若不夠用功,主動探尋每一本書背後的故事,和出版脈絡裡的源遠流長,這些沒讀過、聽過、看過的書,便真的成了不存在的書,而那些消逝無形的文字結晶,無疑是不可計量的龐大損失。

每個主題都有值得永遠陳列在架上的作品。同一主題除了要有適合各層次讀者的書,也要有不同觀點甚至不同時代的論述,以及延伸的相關著作。不僅平台策展如此,書架上更能展現專業店員的基本功。

就像「自然書寫」少不了《寂靜的春天》、「電影」類少不了遠流「電影館」書系,每本書都是一個「點」,需要連結成線和面,才能提供讀者完整的閱讀面貌。更進一步,則是讓主題彼此之間產生關聯、長出細密豐富的層次,甚至打破既定類型的分野,創造新觀點。要做到這個程度,光依靠當下的經驗是絕對不夠的。一間書店儘管空間再美、咖啡再好,如果書店工作者無法釐清選品的脈絡,便無法深耕閱讀,長久經營。

通路若缺乏多樣性,閱讀市場也會趨於單一,長此以往,讀者接觸的內容將越來越限縮。無論書店規模大小,只要選書精準,必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或許在「書」是否還有存在的不可替代性都受到質疑的今天,這個討論有些不合時宜,但專業的選品力,能夠引領讀者藉由閱讀面對整個世界,這,也是書店之所以存在的價值。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