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獨立書店"相關的文章列表
報導》地方書店田野調查:青年世代如何看待地方書店?
台灣實體書店的樣貌在近30年產生劇烈變化,圖書產值快速萎縮,通路的競爭與消長改寫了書市的規則。整體而言,飲鴆止渴的產業環境加速實體書店的凋零,民眾生活場景中的實體書店一間一間消失,它們存在的生命週期... 閱讀更多
現場》「推廣閱讀」文化幣做到了嗎?獨立書店使用觀察
「推廣閱讀」無庸置疑已是國家方針。過去以來,作為出版主管機關的文化部,除了以各種獎助方案振興產業,也曾以發放「藝Fun券」等方式,從消費端挹注產業發展。今年,文化部更首創「文化幣」點數概念,針對18... 閱讀更多
報導》花蓮獨立書店緩緩書屋,期望續約且不再獨力承擔,與政府和台鐵一起活化老屋
花蓮獨立書店「Pasela’an緩緩書屋」自2019年開始,承租光復車站旁的日治時期台鐵老宿舍,歷經疫情的衝擊,持續深耕地方文史田調工作,舉辦多場講座、工作坊,匯聚並串聯移居返鄉的民眾,... 閱讀更多
話題》飛地書店降落西門町滿週年!打造世界性的社群據點,使離散者有處可聚
2022年春天,曾任《端傳媒》總編輯、區塊鏈平台《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公告即將在西門町開設書店,驚動四面八方,掀起台灣出版界與香港社群熱烈討論。她在臉書闡述:「飛地的誕生,... 閱讀更多
圖書賤售戰,下》面對惡性競爭,出版人不卑微!圖書定價制怎麼推?業界協商再現端倪,能否得到共識?
➤博客來削價促銷引爭議,大家怎麼看? 這次博客來風波引起討論熱潮,但近年來每次折扣爭議,最終總因業界無法達成共識,而無所作為。畢竟,各出版社與通路往來各有不同條件與考量。 在這波討論中,... 閱讀更多
書店觀察》浪漫理想不夠用!羅玫玲談數位時代實體書店如何變形求生
書店是20世紀的文化中心,是大眾吸收實用訊息與尖端潮流的資訊站。小說與輕鬆文本的閱讀,更是生活娛樂之一。以往我們常說自己在書店販賣的是知識、資訊、娛樂,然而,在今日台灣,... 閱讀更多
圖書賤售戰,上》兩大電商競相削價,超低折扣震盪市場,最終誰得利?
從新書79折、會員日優惠,到各式書展促銷,點開網路書店頁面,折扣早已是日常。而隨著雙11、週年慶、各節日禮物季等電商的促銷一波波放送,網路書店也不得不跟上價格戰的潮流。 今年3月初,... 閱讀更多
書店觀察》走過台灣書店30年,接下來的路在哪?資深書店人的回望
1991年我踏入書店這一行時,並不知道20世紀的最後10年,原來是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金十年。 ➤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金十年 90年代社會解放,經濟持續成長,... 閱讀更多
話題》我們來開100家書店好不好:訪大稻埕郭怡美書店郭重興與趙偉仁
「我開書店就是一個不甘心。」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說,他之所以起心動念開書店,是因為無法坐視台灣一個嚴重的危機。 「說起韓國,大家最有感。幾年前台灣人還自以為比韓國富裕一點,現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