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描寫小人物的小說家們,大概也鮮少注意到這個孤獨的行業。即便是出版相關的人,從作者、設計、行銷、出版社、印刷廠、通路到經銷商一路細數下來,都可能忘了把它算進去。
那就是裝訂。
「不就是把一疊紙訂成冊罷了?」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或許是畢業論文要膠裝、路上拿到免費刊物有騎馬釘,或許是嘈雜的工廠,加班的工人,運轉的機器,往往跟印刷廠綁在一起,束之陰暗角落。
對51歲的智盛裝訂總經理丁清池來說,裝訂可以玩的花樣跟技巧,應該是火影忍術加上海賊鬥技,再加上死神刀法那般繁複。坐在辦公室的他,看起來溫和質樸,在我面前反覆檢視、翻閱、攤平每一本書冊的方式,宛如對待祕笈寶典,但口中談的不是鍛鍊武功的招式內容,而是浸淫多年的裝訂手藝;自18歲當學徒算起,他踏入裝訂業已33個年頭,若在武俠世界,也是一方大師了。
「以前在雲林種田,每天曬太陽、拿鋤頭,所以剛入這行覺得好輕鬆。從二伯帶我去堂哥開的裝訂廠開始,我便沒離開過這行業了。那時幾萬塊就可以開一間,員工也少,10到15個就最多了。」現在他帶領的,是60人左右的中型裝訂廠,全公司只有他一個業務。他認為裝訂是最後端,不是單憑業務把生意拉進來就好,靠的是品質跟準時交貨的信用。
更早之前的裝訂廠,僅穿線跟打釘,沒有膠裝。他進這行之時,差不多有了膠裝機,可是大部分的步驟還是手工,尤其精裝書。等到機器大量引進,作業速度加快,裝訂廠的景氣才蓬勃起來。
▇這幾年的關鍵詞:多面、獨立、專業、分工
那是黃金般的90年代,每一件事情都是好起來放著,華語樂壇與房地產正在起飛,職棒掀起前所未有的國民熱潮,每個行業擊出的球都強勁十足。「以前手工是一星期只做5000本,自動化之後一天幾萬本。那時的觀念是投資了那麼多設備,價格不能降,所以利潤很高。」他懷念地說,「只不過,手工做出來的每本書,才是真正的作品啊。」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飛到高處總會往下掉,如今的出版產業彷彿強弩之末,用盡全力卻施展不開。以前書的平均首刷量是5000到8000本,現在有3000就算不錯了。雜誌呢?從5萬本、有時創刊號還能破10萬本的盛況,到現在只剩2、3萬本,甚至萎縮為5000、1萬。
然而,他認為時局差,剛好把一些粗製濫造的都淘汰掉,即使印量減少,卻提高了複雜度、邁向精緻化。「現在的客戶比較用心,更捨得花錢把書做漂亮。印刷是平面的,要變成一本書、一個盒子這樣立體的產品,得靠後面的加工跟裝訂。如果做出特色,這本書絕對有機會被挑出來。」立體而多面,縮編且分工,獨立跟專業,大概是這幾年許多行業的關鍵詞。
成長得越龐大,越容易摔傷粉碎。可把碎片收集起來,又能拼出事物的另一種樣貌。大家都在說書市景氣不好,但以丁清池的裝訂廠為例,2015年一個月約700件單號,2016年還能增加到800件,原因正是出版門檻變低,小型出版社增加。這是屬於出版界的質量守恆:「以前雜誌至少占5成以上,後來可能是網路的關係,致使購買率降低。目前書占了多數。過去大多是雜誌有許多贈品跟包裝,現在反過來了,變成書在附贈贈品跟包裝。再加上書種跟花樣變多,所以營業額差不了多少。」樂觀的丁清池,深信書籍還會繼續成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維持穩定的營業額,處在時間之流的他,昔日是徒手抓魚足以維生,如今則添購新的機器,來增加捕撈的機會。「很多人問我,投資那麼多設備,什麼時候要回收?但保持現狀、停滯不前,客源一定會萎縮,反而虧錢。雖然回收未知,趁我還有能力的時候,就要趕快做。」
▇強大的裝訂術:pur膠裝
至於近年來,裝訂廠必備的熱門設備是什麼?這是資深編輯也不見得會懂的專業知識:「騎馬釘變很少,膠裝數量也明顯下降。為了滿足客人的要求,我3年前增加了一台pur機。前幾年還好,這一年用量相當大。之前是一個禮拜開機3、4天,現在是每天。」
除了買進pur機,丁清池還帶員工去參觀德國的印刷廠跟裝訂廠,並且重金購入一台精裝機。發現國外工廠的環境乾淨又專業,他就努力改善,盡量升級機器,「有些裝訂廠買的舊設備,很仰賴師傅的經驗值,這對年輕人沒有什麼吸引力。年輕人喜歡用電腦,所以我們的精裝機跟pur機,都是電腦化了。」比起製版跟印刷,他認為裝訂更需要人力:「製版廠電腦化,人力縮減。印刷廠的印刷機兩、三個人就可操作。唯獨裝訂廠,需要很多人來完成一套繁瑣的流程,沒辦法一台機器全部跑完。」
眼看卅多歲的德國師傅來台組裝精裝機,年紀輕輕,既能獨立作業,又特別認真講究,丁清池也不免感慨起國內人才的流失:「想留住人,第一個待遇跟福利都要好。我常跟員工說,我希望你們領到的都比同業高。第二個就是環境跟管理。有些年輕人留不住,不見得是因為薪資,而是管理出了問題。」
過去當學徒的,是每一個步驟都要會,想升格為師傅,也必須做滿3年4個月才能獨當一面。師傅要求嚴格,而今已寬鬆許多。問起待遇如何?「進來門檻低,起初的薪水不含勞健保、年終的話,約2、3萬。一旦學到技能,待遇是翻倍的。有些師傅可以月領8、9萬,一般的也有5、6萬。」只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工作有許多不同以往的想法跟自主性。覺得枯燥的,沒想過朽木也有逢春生華之時;如入圍城而待不住的,卻體會不了裡頭的功夫可以深到另一個世界去。
我笑著問,還有缺人嗎?丁清池熱切地回說,很缺啊快來快來。
▇無經驗可的徵才條件
「裝訂廠的刀車很常找不到師傅。跟印刷廠的刀車不同,裝訂廠的刀車是要裁印刷品,非常注重分毫的差距,準確度要高。像廠裡的精裝機、膠裝機跟摺紙機,都有數據可以參考跟調整,但裁刀靠的是經驗。所以裁刀師傅的薪水最高,也最難請到人。」而為了減低各種工作傷害,他把較吵的機器盡量移到戶外,也增設吸塵的設備。針對裁刀師傅的負重腰傷問題,則做了堆高,還採買了機械手臂。「現在的裁刀師傅跟我們廿幾年了,40歲左右。我們提升廠內的設備,就是為了讓師傅們可以做久一點。」
請他開徵才條件讓我寫在文章裡,他有點無奈:「肯吃苦就好了。沒什麼必備的條件。現在的年輕人,肯學肯做的不多。」比起其他同行,丁清池的裝訂廠平均年齡算低的了,有廿幾歲的,最大年紀的師傅也不過四十多。這歸因於他喜歡找不熟悉新機器的年輕人來操作,此外,也跟他如何看待這行業的未來有關。
「我覺得未來的關鍵在於人,機械設備都是錢買得到。不管廠裡有多少人,我還是一直在找人才進來,讓他們在這個產業有所貢獻。畢竟這個行業不會消失,只有跟不上的會被淘汰。」
一開始聊的都是書跟機器,後來就圍繞在人身上。丁清池說,進再多的設備,都抵不上一兩個好師傅。一如武俠世界的劍術刀譜再奇巧,能不能培育出使之精湛的下一代,才是門派生存的命脈。
現今社會越來越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只在於領固定薪水以及獲得一點成就感,除此,便與自己私下的生活無涉。這次採訪終生都在此行業的丁清池,卻發現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即生活;工作跟愛很相似:一旦獻身,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採訪:刀刀
攝影:王志元
拍攝地點:智盛裝訂公司
▇OB豆知識:什麼是pur膠裝?
一般常見的裝訂方式,是無線的熱熔膠裝,成冊後不易展開,久翻容易脫頁。反觀pur膠裝的優點,則是耐溫差、黏著性佳,適合各種精裝書、平裝書,無論大小開本,書背都能攤平、不易起皺。
其屬於不可逆的固體膠。通常是整桶密封,不能跟空氣接觸。因為一遇到空氣中的水分,就會產生不可逆的交聯反應,即使拿打火機去燒也不會改變,與紙張的黏合相當牢固。所以上完膠,用不完就要丟掉。比一般膠更貴、工序更多,但比穿線便宜一些。
Tags:
擅長描寫小人物的小說家們,大概也鮮少注意到這個孤獨的行業。即便是出版相關的人,從作者、設計、行銷、出版社、印刷廠、通路到經銷商一路細數下來,都可能忘了把它算進去。
那就是裝訂。
「不就是把一疊紙訂成冊罷了?」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或許是畢業論文要膠裝、路上拿到免費刊物有騎馬釘,或許是嘈雜的工廠,加班的工人,運轉的機器,往往跟印刷廠綁在一起,束之陰暗角落。
對51歲的智盛裝訂總經理丁清池來說,裝訂可以玩的花樣跟技巧,應該是火影忍術加上海賊鬥技,再加上死神刀法那般繁複。坐在辦公室的他,看起來溫和質樸,在我面前反覆檢視、翻閱、攤平每一本書冊的方式,宛如對待祕笈寶典,但口中談的不是鍛鍊武功的招式內容,而是浸淫多年的裝訂手藝;自18歲當學徒算起,他踏入裝訂業已33個年頭,若在武俠世界,也是一方大師了。
「以前在雲林種田,每天曬太陽、拿鋤頭,所以剛入這行覺得好輕鬆。從二伯帶我去堂哥開的裝訂廠開始,我便沒離開過這行業了。那時幾萬塊就可以開一間,員工也少,10到15個就最多了。」現在他帶領的,是60人左右的中型裝訂廠,全公司只有他一個業務。他認為裝訂是最後端,不是單憑業務把生意拉進來就好,靠的是品質跟準時交貨的信用。
更早之前的裝訂廠,僅穿線跟打釘,沒有膠裝。他進這行之時,差不多有了膠裝機,可是大部分的步驟還是手工,尤其精裝書。等到機器大量引進,作業速度加快,裝訂廠的景氣才蓬勃起來。
▇這幾年的關鍵詞:多面、獨立、專業、分工
那是黃金般的90年代,每一件事情都是好起來放著,華語樂壇與房地產正在起飛,職棒掀起前所未有的國民熱潮,每個行業擊出的球都強勁十足。「以前手工是一星期只做5000本,自動化之後一天幾萬本。那時的觀念是投資了那麼多設備,價格不能降,所以利潤很高。」他懷念地說,「只不過,手工做出來的每本書,才是真正的作品啊。」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飛到高處總會往下掉,如今的出版產業彷彿強弩之末,用盡全力卻施展不開。以前書的平均首刷量是5000到8000本,現在有3000就算不錯了。雜誌呢?從5萬本、有時創刊號還能破10萬本的盛況,到現在只剩2、3萬本,甚至萎縮為5000、1萬。
然而,他認為時局差,剛好把一些粗製濫造的都淘汰掉,即使印量減少,卻提高了複雜度、邁向精緻化。「現在的客戶比較用心,更捨得花錢把書做漂亮。印刷是平面的,要變成一本書、一個盒子這樣立體的產品,得靠後面的加工跟裝訂。如果做出特色,這本書絕對有機會被挑出來。」立體而多面,縮編且分工,獨立跟專業,大概是這幾年許多行業的關鍵詞。
成長得越龐大,越容易摔傷粉碎。可把碎片收集起來,又能拼出事物的另一種樣貌。大家都在說書市景氣不好,但以丁清池的裝訂廠為例,2015年一個月約700件單號,2016年還能增加到800件,原因正是出版門檻變低,小型出版社增加。這是屬於出版界的質量守恆:「以前雜誌至少占5成以上,後來可能是網路的關係,致使購買率降低。目前書占了多數。過去大多是雜誌有許多贈品跟包裝,現在反過來了,變成書在附贈贈品跟包裝。再加上書種跟花樣變多,所以營業額差不了多少。」樂觀的丁清池,深信書籍還會繼續成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維持穩定的營業額,處在時間之流的他,昔日是徒手抓魚足以維生,如今則添購新的機器,來增加捕撈的機會。「很多人問我,投資那麼多設備,什麼時候要回收?但保持現狀、停滯不前,客源一定會萎縮,反而虧錢。雖然回收未知,趁我還有能力的時候,就要趕快做。」
▇強大的裝訂術:pur膠裝
至於近年來,裝訂廠必備的熱門設備是什麼?這是資深編輯也不見得會懂的專業知識:「騎馬釘變很少,膠裝數量也明顯下降。為了滿足客人的要求,我3年前增加了一台pur機。前幾年還好,這一年用量相當大。之前是一個禮拜開機3、4天,現在是每天。」
除了買進pur機,丁清池還帶員工去參觀德國的印刷廠跟裝訂廠,並且重金購入一台精裝機。發現國外工廠的環境乾淨又專業,他就努力改善,盡量升級機器,「有些裝訂廠買的舊設備,很仰賴師傅的經驗值,這對年輕人沒有什麼吸引力。年輕人喜歡用電腦,所以我們的精裝機跟pur機,都是電腦化了。」比起製版跟印刷,他認為裝訂更需要人力:「製版廠電腦化,人力縮減。印刷廠的印刷機兩、三個人就可操作。唯獨裝訂廠,需要很多人來完成一套繁瑣的流程,沒辦法一台機器全部跑完。」
眼看卅多歲的德國師傅來台組裝精裝機,年紀輕輕,既能獨立作業,又特別認真講究,丁清池也不免感慨起國內人才的流失:「想留住人,第一個待遇跟福利都要好。我常跟員工說,我希望你們領到的都比同業高。第二個就是環境跟管理。有些年輕人留不住,不見得是因為薪資,而是管理出了問題。」
過去當學徒的,是每一個步驟都要會,想升格為師傅,也必須做滿3年4個月才能獨當一面。師傅要求嚴格,而今已寬鬆許多。問起待遇如何?「進來門檻低,起初的薪水不含勞健保、年終的話,約2、3萬。一旦學到技能,待遇是翻倍的。有些師傅可以月領8、9萬,一般的也有5、6萬。」只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工作有許多不同以往的想法跟自主性。覺得枯燥的,沒想過朽木也有逢春生華之時;如入圍城而待不住的,卻體會不了裡頭的功夫可以深到另一個世界去。
我笑著問,還有缺人嗎?丁清池熱切地回說,很缺啊快來快來。
▇無經驗可的徵才條件
「裝訂廠的刀車很常找不到師傅。跟印刷廠的刀車不同,裝訂廠的刀車是要裁印刷品,非常注重分毫的差距,準確度要高。像廠裡的精裝機、膠裝機跟摺紙機,都有數據可以參考跟調整,但裁刀靠的是經驗。所以裁刀師傅的薪水最高,也最難請到人。」而為了減低各種工作傷害,他把較吵的機器盡量移到戶外,也增設吸塵的設備。針對裁刀師傅的負重腰傷問題,則做了堆高,還採買了機械手臂。「現在的裁刀師傅跟我們廿幾年了,40歲左右。我們提升廠內的設備,就是為了讓師傅們可以做久一點。」
請他開徵才條件讓我寫在文章裡,他有點無奈:「肯吃苦就好了。沒什麼必備的條件。現在的年輕人,肯學肯做的不多。」比起其他同行,丁清池的裝訂廠平均年齡算低的了,有廿幾歲的,最大年紀的師傅也不過四十多。這歸因於他喜歡找不熟悉新機器的年輕人來操作,此外,也跟他如何看待這行業的未來有關。
「我覺得未來的關鍵在於人,機械設備都是錢買得到。不管廠裡有多少人,我還是一直在找人才進來,讓他們在這個產業有所貢獻。畢竟這個行業不會消失,只有跟不上的會被淘汰。」
一開始聊的都是書跟機器,後來就圍繞在人身上。丁清池說,進再多的設備,都抵不上一兩個好師傅。一如武俠世界的劍術刀譜再奇巧,能不能培育出使之精湛的下一代,才是門派生存的命脈。
現今社會越來越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只在於領固定薪水以及獲得一點成就感,除此,便與自己私下的生活無涉。這次採訪終生都在此行業的丁清池,卻發現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即生活;工作跟愛很相似:一旦獻身,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採訪:刀刀
攝影:王志元
拍攝地點:智盛裝訂公司
▇OB豆知識:什麼是pur膠裝?
一般常見的裝訂方式,是無線的熱熔膠裝,成冊後不易展開,久翻容易脫頁。反觀pur膠裝的優點,則是耐溫差、黏著性佳,適合各種精裝書、平裝書,無論大小開本,書背都能攤平、不易起皺。
其屬於不可逆的固體膠。通常是整桶密封,不能跟空氣接觸。因為一遇到空氣中的水分,就會產生不可逆的交聯反應,即使拿打火機去燒也不會改變,與紙張的黏合相當牢固。所以上完膠,用不完就要丟掉。比一般膠更貴、工序更多,但比穿線便宜一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印刷現場之1》等我眼睛說OK
文字、攝影:王志元 閱讀更多
裝訂現場之2》大處著眼力,小處著手工
閱讀更多
裝訂現場之3》書的最後一哩路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