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寫當日天氣舒暢,適於出遊,而當他們步出台北城門之後,沿途田埔所植菜蔬亦開始開花,滿是一片和緩的田園風光。之後,他們逐漸走入山間,走到那個有櫻花的所在。
終於,在跋山涉水之後,他們來到山谷間一小村落,並在群山之間看見山櫻花的點點嫣紅。只是,台灣田野間的自然樣貌,若要論宏偉盛大,那當然比不過專門為了觀賞而種植的茂密櫻林。不過,在日本見慣整片花開的中村櫻溪,卻這樣說:
中村櫻溪是個日本人,但他卻寫下再道地不過的文言文。這是怎麼回事?把時序先跳到1895年左右。日本帝國接收台灣成為殖民地之初,台灣武裝抗爭四起。隨著軍隊鎮壓,情勢逐漸穩定,總督府也準備施政,此時除了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及技術人員,以瞭解台灣各種客觀情況,還需要會中文者,才能向當時還不那麼熟諳日語的台灣人傳遞政令與溝通。於是乎,就有一批深具漢學素養、能寫漢詩漢文的日本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台灣。中村櫻溪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詳細說來,這內情還有些曲折。站在台灣的角度,確實,是全島成為殖民地,受到宗主國所宰制;可是,宗主國日本內部,卻也並非鐵板一塊。
1867年,殖民台灣前28年,日本從江戶時代進入明治時代,那實際上就是各方軍事、政治勢力較勁的結果。雖然和世界上各地朝代轉換的狀況相比,並未爆發超大規模流血鬥爭,但時代的轉換,意味著有新的贏家,就有人是輸家。在江戶時代,武士的學問以漢學為重,每個人都要有點能賦漢詩、寫漢文的能力,但是進入明治時代,開始了一連串的維新改革與現代化,使得過去依附幕府的傳統漢學,漸漸失去主導地位。
當人人都開始積極仿效西洋的文明文化、學習現代科學和思想,那麼整天還把之乎者也掛在嘴上,似乎就顯得落伍。更何況,這群人不僅在政治上屬於敗者,平均年齡也較長,學了大半輩子所養成的深厚漢學,忽然間成了無用的學問,不難想像這群人心中會多麼失意。然而,馬關條約簽訂,日本首次領有海外殖民地,竟反而讓這些差點被時代淘汰、一度失去舞台的人,重新找到發揮的空間:那就是以漢學素養,以漢詩、漢文,充當台日之間溝通的管道。
於是,在平日公務期間,他們以文言文向台灣當地鄉紳傳遞政令,實施治理,或解讀古老典籍,整理台灣歷來各種紀錄或數據,瞭解情況,以利統治。而在假日休暇之餘,他們遂時常聚會飲宴,或四處遊山玩水,更留下不少詩文,記錄當時旅遊情況,也意外記錄下過往台北的山水風景。
▉飲宴,賦詩,爬山,有時還有釣魚
他們都去些什麼地方呢?首先當然是較有權勢者,也就是長官們的居所或別墅。在那裡,他們可能會與台灣當地的仕紳一同飲宴賦詩,同時也有示好撫綏的意味;而這些詩作,也會被集結成冊出版。
例如《南菜園唱和集》,就是一場曾在兒玉源太郎總督的別墅「南菜園」(今古亭南昌街二段一帶)舉辦的盛大飲宴後,集結眾人詩作的集子;或者,還有後藤新平在他民政長官官邸書房舉辦的詩會,後也集成《鳥松閣唱和集》(他的書房即名為鳥松閣)。此外,還有另一間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的別墅「江瀕軒」(今萬華康定路晉德宮附近),也是這些人常去的地方,遊玩並也常留下詩作,而後同樣編輯成《江瀕軒唱和集》。
不過,到長官的居所,再怎麼私密,畢竟還是帶有上下位階,飲宴賦詩的場合也依舊正式,所以這些詩作不免還是帶有些場面成分。要說真正自在,還是三五好友私下邀約的出遊吧。先前提到的中村櫻溪,就是以約好友出遊而聞名的。他特愛遊山玩水,走遍大台北地區的山林,有時是隻身一人,有時是結伴成群。他們不只去過竹仔湖賞櫻,更爬過大屯山、七星山、觀音山,也從坪頂走到雙溪,看過外雙溪聖人瀑布,遊歷劍潭,再下至東南方的後山埤,也曾往南走到新店的屈尺與碧潭,在青潭溪邊採蘭花、釣魚蝦,實在愜意。
在這些旅程的結尾,他也每每寫下文章記錄,在文字裡留下身影,也彰顯了大台北地區山水的秀美。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如此頻繁地旅行。像是他的另一位好友館森鴻,就比較常埋首文書之間(比較宅),某次兩人偕同爬大屯山,兩人也都分別寫下了遊記,而館森鴻在遊記最後就是這樣描述中村櫻溪的:
伯實頗有煙霞之癖,在台四年,台北山川諸勝,莫不涉覽。余渡海先伯實三年,曾不躋勝,今同此遊。而余所欲記者,伯實文已盡之,然自渡海,始得登覽,寧可以無記耶?乃為之記。
這既是說中村櫻溪喜愛自然山水,已經超越平常人的程度,同時,也是讚頌中村櫻溪每次出遊所寫的文章,其文筆之高妙。●
▇行腳台北,文史踏查走讀路線
Tags:
(圖片來源:pixabay)
【編按】「好書行腳」系列找來了各行業中環島的職人,有畫家、作家、音樂人,甚至外國人,一起寫下他們閱讀台灣的過程。每篇文章都有專屬的延伸書單,與走讀路線。看完文章後,不妨按文索驥,以好書行腳台灣。
在沒有部落客的食記、遊記可估狗,也沒有網站推薦旅遊熱點的一百多年前,居住在台北的日本文人雅士,到底最喜歡到哪裡出遊?他們走讀時都帶什麼書?又或是寫下什麼書供同好參考走讀?
百年前的台灣沒有獨立書店,沒有華山、松菸,他們又是在什麼場合聚集交流?此外,中村櫻溪是何人?他有什麼魅力讓作家劉克襄跟隨他的百年足跡尋幽訪勝?Openbook特邀青年學者作家盛浩偉,跨越時空為您肉搜古人、起底騷客,一探超過一世紀前老台北最夯的自然書寫與走讀路線,到底跟我們當前心目中的風景有多大差別……
▉山櫻花的蹤跡
初春,正是櫻花時節。隨著廉價航空愈來愈多、旅行愈來愈方便,社群網站上便時不時被一片粉紅籠罩,全是到日本旅行賞櫻的照片,這幾年在台灣,各家超商更是趁機賣起相關商品。但賞櫻這文化在日本淵源已久,不只當代,早在江戶時期就已經普及大眾化,成為庶民每年重要的娛樂活動;而櫻花,更隨著時代的演進,逐漸成為日本傳統精神與文化的象徵。
「見櫻花如見日本。」這樣的感受,在戰前那個民族主義高昂的時代,想必更為強烈。事實上,在1902年,也就是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的第7年,就有一位名叫中村櫻溪的人物,寫了一篇〈竹仔湖觀櫻花記〉,文中記載了他在這一年的2月16日,與幾位朋友一同出遊至陽明山竹子湖賞櫻的見聞。
這是寫當日天氣舒暢,適於出遊,而當他們步出台北城門之後,沿途田埔所植菜蔬亦開始開花,滿是一片和緩的田園風光。之後,他們逐漸走入山間,走到那個有櫻花的所在。
終於,在跋山涉水之後,他們來到山谷間一小村落,並在群山之間看見山櫻花的點點嫣紅。只是,台灣田野間的自然樣貌,若要論宏偉盛大,那當然比不過專門為了觀賞而種植的茂密櫻林。不過,在日本見慣整片花開的中村櫻溪,卻這樣說:
意思是雖然景觀比不過,但能在台灣這樣的異地,見到家鄉熟悉的景物,卻也是一種聊慰。再一次:見櫻花,如見日本。
▉殖民地台灣,失意者的新天堂
中村櫻溪是個日本人,但他卻寫下再道地不過的文言文。這是怎麼回事?把時序先跳到1895年左右。日本帝國接收台灣成為殖民地之初,台灣武裝抗爭四起。隨著軍隊鎮壓,情勢逐漸穩定,總督府也準備施政,此時除了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及技術人員,以瞭解台灣各種客觀情況,還需要會中文者,才能向當時還不那麼熟諳日語的台灣人傳遞政令與溝通。於是乎,就有一批深具漢學素養、能寫漢詩漢文的日本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台灣。中村櫻溪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詳細說來,這內情還有些曲折。站在台灣的角度,確實,是全島成為殖民地,受到宗主國所宰制;可是,宗主國日本內部,卻也並非鐵板一塊。
1867年,殖民台灣前28年,日本從江戶時代進入明治時代,那實際上就是各方軍事、政治勢力較勁的結果。雖然和世界上各地朝代轉換的狀況相比,並未爆發超大規模流血鬥爭,但時代的轉換,意味著有新的贏家,就有人是輸家。在江戶時代,武士的學問以漢學為重,每個人都要有點能賦漢詩、寫漢文的能力,但是進入明治時代,開始了一連串的維新改革與現代化,使得過去依附幕府的傳統漢學,漸漸失去主導地位。
當人人都開始積極仿效西洋的文明文化、學習現代科學和思想,那麼整天還把之乎者也掛在嘴上,似乎就顯得落伍。更何況,這群人不僅在政治上屬於敗者,平均年齡也較長,學了大半輩子所養成的深厚漢學,忽然間成了無用的學問,不難想像這群人心中會多麼失意。然而,馬關條約簽訂,日本首次領有海外殖民地,竟反而讓這些差點被時代淘汰、一度失去舞台的人,重新找到發揮的空間:那就是以漢學素養,以漢詩、漢文,充當台日之間溝通的管道。
於是,在平日公務期間,他們以文言文向台灣當地鄉紳傳遞政令,實施治理,或解讀古老典籍,整理台灣歷來各種紀錄或數據,瞭解情況,以利統治。而在假日休暇之餘,他們遂時常聚會飲宴,或四處遊山玩水,更留下不少詩文,記錄當時旅遊情況,也意外記錄下過往台北的山水風景。
▉飲宴,賦詩,爬山,有時還有釣魚
他們都去些什麼地方呢?首先當然是較有權勢者,也就是長官們的居所或別墅。在那裡,他們可能會與台灣當地的仕紳一同飲宴賦詩,同時也有示好撫綏的意味;而這些詩作,也會被集結成冊出版。
例如《南菜園唱和集》,就是一場曾在兒玉源太郎總督的別墅「南菜園」(今古亭南昌街二段一帶)舉辦的盛大飲宴後,集結眾人詩作的集子;或者,還有後藤新平在他民政長官官邸書房舉辦的詩會,後也集成《鳥松閣唱和集》(他的書房即名為鳥松閣)。此外,還有另一間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的別墅「江瀕軒」(今萬華康定路晉德宮附近),也是這些人常去的地方,遊玩並也常留下詩作,而後同樣編輯成《江瀕軒唱和集》。
不過,到長官的居所,再怎麼私密,畢竟還是帶有上下位階,飲宴賦詩的場合也依舊正式,所以這些詩作不免還是帶有些場面成分。要說真正自在,還是三五好友私下邀約的出遊吧。先前提到的中村櫻溪,就是以約好友出遊而聞名的。他特愛遊山玩水,走遍大台北地區的山林,有時是隻身一人,有時是結伴成群。他們不只去過竹仔湖賞櫻,更爬過大屯山、七星山、觀音山,也從坪頂走到雙溪,看過外雙溪聖人瀑布,遊歷劍潭,再下至東南方的後山埤,也曾往南走到新店的屈尺與碧潭,在青潭溪邊採蘭花、釣魚蝦,實在愜意。
在這些旅程的結尾,他也每每寫下文章記錄,在文字裡留下身影,也彰顯了大台北地區山水的秀美。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如此頻繁地旅行。像是他的另一位好友館森鴻,就比較常埋首文書之間(比較宅),某次兩人偕同爬大屯山,兩人也都分別寫下了遊記,而館森鴻在遊記最後就是這樣描述中村櫻溪的:
這既是說中村櫻溪喜愛自然山水,已經超越平常人的程度,同時,也是讚頌中村櫻溪每次出遊所寫的文章,其文筆之高妙。●
▇行腳台北,文史踏查走讀路線
2019年春夏之交的閱讀嘉年華「世界閱讀日」,文化部特別以「走讀台灣」為題,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共襄盛舉,在4至5月間,策劃了數百項的文學慶典活動,並囊括全台的北中南東甚至離島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歡迎利用「Openbook閱讀通」中「找活動」,搜尋你想前往的地方,以下是台北市今年世界閱讀日的精彩走讀路線,請別錯過。
▇行腳台北,推薦書籍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集結全台20縣市圖書館、150家獨立書店、15所國家級博物館,共計100條走讀台灣路線,超過200場活動,620個閱讀空間大串聯
六大走讀主題,活動全攻略
活動懶人包
指導單位:
協辦單位:
全台閱讀好夥伴,全力相挺,請點選以下單位,好讀又好玩,作伙去: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好書行腳》揹著吉他的音樂社工小賴:越過一座山,尋找生活的長相
【編按】「好書行腳」系列找來了各行業中環島的職人,有畫家、作家、音樂人,甚至外國人,一起寫下他們閱讀台灣的過程。每篇文章都有專屬的延伸書單,... 閱讀更多
好書行腳》色色的日本人的歐吉桑:單車和書一樣,都能改變人生
【編按】「好書行腳」系列找來了各行業中環島的職人,有畫家、作家、音樂人,甚至外國人,一起寫下他們閱讀台灣的過程。每篇文章都有專屬的延伸書單,... 閱讀更多
好書行腳》走畫自然.尋找初心,《大嬸的寫生壯遊》孫傳莉用圖文導覽台東
【編按】「好書行腳」系列找來了各行業中環島的職人,有畫家、作家、音樂人,甚至外國人,一起寫下他們閱讀台灣的過程。每篇文章都有專屬的延伸書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