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語中,「神隱」是指「被神怪隱藏起來」的意思。遇到孩子不明原因突然消失,就會用神隱這兩字來安慰失去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找不到,可能是被神隱藏起來了,而不是遭遇不測。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意外,事實橫陳在面前,很難用神隱來解釋。然而面對傷痛,我們有時會選擇另一種神隱方式:避免去談論死者,或者根本就忽視這件事情的存在。
還記得當初筆者的〈苦楝〉這篇文章,在第七屆「虎尾溪文學獎」決審進行最後討論時,有評審很不以為然地說:「怎麼比賽文章會有那樣多的死亡?這次文學獎根本就是一本死亡筆記本!」所以,他把所有跟死亡相關的文章都打了很低的分數。
但是我想,對很多人來說,人生最大的衝擊,真的莫過於死亡這件事。
所以文章從苦楝樹花開始寫起。
▉〈苦楝〉,《虎尾神龍》前傳
是夏天。原本座落在鄉鎮外圍的一間小學校,來了一名轉學生。從排斥到融入非常的快,一個週末下午,他對同班少年提出邀約:到溪邊玩。
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弔詭的是,被虎尾溪環繞村莊的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不可靠近溪邊,因此村里識水性的人反而少。少年回去問了媽媽,當然是不被允許的。
然後故事開始分兩線同時進行。
週末下午,少年晃到堤防上,轉學生如期去了溪邊。堤防上的苦楝樹正開著淡紫色如霧的花,遠遠相望是閃著磷光的溪水。花開結果總是苦澀,苦楝成為一種文體的象徵,當天少年為了抓天牛而從苦楝樹上跌落,反射性地抓住樹枝,小腿內側就這樣被刮掉了一片肉。
轉學生就沒那樣幸運了。挖土機在河岸採砂後留下一個又一個的洞,水漫過後平滑如鏡,轉學生一不小心滑落,就直接下沉沒有回來過。
「沒有回來過」是一種心態上的神隱──非親非故的我們當然不可能參加他的葬禮,且鄉下風氣保守,在早逝、死亡雙重禁忌下,我們又怎能靠近?大家有默契的不談之下,除了教室桌椅突然空出的座位外,彷彿沒發生過這件事。
這幾年,舊有的河堤剷除了大半,更靠近虎尾溪的沿岸,築起了更大、更堅固的水泥堤防,遠遠往下看,不禁想起詩經裡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沿岸交錯長著荻草與蘆葦,而你已經不在的事實。但是反覆書寫這段故事的原因,有一部分還是希望你只是被神隱,當神明厭倦後,你便能從時空的縫隙中歸來。
於是以〈苦楝〉這篇文章為基礎,我寫下另一篇小說《龍神》。
走讀〈苦楝〉(虎尾神龍前傳)
5/4(六) 14:30-17:30
路線:虎尾最南邊北港溪-虎尾溪河段:虎尾溪堤防(垃圾掩埋場)➔ 光復路(平和橋)➔ 虎尾溪堤防右岸 ➔ 虎尾糖廠【活動簡介➤】
|
▉《虎尾神龍》,寫虎尾溪、寫虎尾普渡、寫糖廠
《龍神》這篇小說時空拉得更遠,從日治時代開鑿安慶圳開始講起。
為了灌溉,日本人在嘉南平原開鑿了不少圳溝河流,例如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雲林縣內的嘉南大圳「濁幹線」始於林內,貫穿斗六,然後從惠來厝進入虎尾,在三合里跟另一條渠道「北幹線」相接,經土庫、北港一路往南。
流經虎尾鎮的安慶圳,北起斗六西瓜寮,汲引虎尾溪水到虎尾後,經頂湳再排入北港溪。原本為灌溉用水,後來水道淤積加上部落群聚,漸漸變成民生排放廢水之用。
當初開鑿時,牽扯到一些地理風水傳說,例如虎尾有條「龍脈」,源於現今虎尾垃圾掩埋場東側,平和里則為龍腹部,龍尾在糖廠以西。日治時代,大日本製糖在虎尾設廠,1906年為了製糖開鑿了安慶圳,日派「公工」挖渠,每里輪流出人,每天約150人。一開始是今天挖開,隔天又泥土滿溝,徒勞無功。後來日人動用鍬具等插入龍腹,血流不止,湧出的都是血水,從此地理敗壞,雞不啼、狗不叫,死的死、逃的逃,剩餘的幾戶人家又只生女兒,於是此地男性大多為外地人入贅。
安慶圳就是在這樣的傳說下誕生。
虎尾是個小鎮,依靠糖業發展而繁盛,也因為糖業的衰退而沉寂。年代不夠久遠到可以成為一個神話來源。
神話學有個重要的理論,就是當人對於超自然現象產生害怕,且認為這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對於這個現象覺得是可尊敬的對象,於是尊敬產生信仰,信仰帶給那個對象力量。獲得力量之後,受到尊敬的對象會保護尊敬他的人,獲得保護的人便會更加尊敬保護他的對象,如此循環不已。
《龍神》這部小說就是架構在這樣的小鎮上。
故事寫虎尾溪、寫虎尾普渡、寫糖廠⋯⋯如果一個地方撇除了神靈與人,就會變成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景。溪水氾濫、植物枯榮,之所以動人正因為這些故事。
若要說虎尾有什麼特別?也許它跟台灣西岸沿途的城鎮差不多。搭火車經過,也就是一片水田後配著一條溪或者河,再無盡的水田。聚落成城鎮,散居在這些水田中。公路、路燈串起這些生活的軌跡,我們行走其中。
《和想像力去散步》與〈在一條路上旅行的人生〉
4/14(日) 08:30-11:30
路線:沿虎尾鎮公安路前行【活動簡介➤】
|
▉在虎尾一條路上,和想像力散步
蕭紅在寫她的故鄉呼蘭河時,曾這樣描述:「呼蘭河這小城並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除了這兩條交錯的十字大街外,還有兩條街,一條叫做東二道街、一條叫做西二道街,上面有些店家、有學校、有店舖、有藥局。然後一些人、一些事,慢慢交織出一個城市的面貌。」
這條文學散步路線,把範圍更聚焦在虎尾鎮上的公安路,走讀作品是梁叔爰的繪本《和想像力去散步》,以及報導文學〈在一條路上旅行的人生〉。
公安路在虎尾糖廠到市中心的中山路左側,一路往北經過小吃店家、眼鏡行、郵局、雲林故事館、教會與家扶中心,剛好是一個小鎮發展的縮影,民生、娛樂、通訊、宗教與社會扶助。這些點都充滿了時間的層積,建築形式從木造到後期的磚泥、從民間信仰到外來宗教、親屬家庭到無親屬關係的社會互助,作者將帶領大家分享「一條路上」的過去與現在。
走讀《土豆糖》
5/5(日)8:30-11:30
路線:土豆的故鄉-元長鄉【活動簡介➤】
|
▉土豆,大地恩賜和母親的愛
往城鎮之外的,便是綿延不絕的田野。嘉南平原這塊土地,其實是非常依賴水源的,水多可種水稻,水少便是花生、玉米、大蒜等雜糧。
根植於土地的文學即是生活,這場文學散步的走讀作品,是雲林縣政府出版的社區繪本故事《土豆糖》。作者鄭惠如將以台語導讀,帶領我們走讀社區,土豆的故鄉——元長鄉。現場並搭配手做土豆糖的實戰經驗,讓讀者更貼近鄉村樸質無華的日常生活。
口灶,延續著曾祖對子孫的關懷;一顆花生,滿載著大地對人們的恩賜;一塊花生糖,滿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鄭惠如提到:「小時候最喜歡蹲在灶前,雙手觸摸著空氣中那溫暖的氣流。那時盡責的我,總是不忘向灶口投入木柴,努力不讓柴火熄滅。隨著家中現代化設備的添購,灶,已經在不覺中失去昔日的溫度。長大後,兄弟姊妹們陸陸續續離家到外地求學、工作,家鄉不擅言辭的母親,為了我們重新燃起古灶的薪火,每年冬天,煮著一鍋又一鍋的花生糖,寄給遠在外地的我們,希望遠在外地的遊子,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甜蜜。」
4/13(六)14:00-17:00
路線:斗南鎮他里霧文化園區 ➔ 斗南火車站 ➔ 曾記美老香舖 ➔ 斗南舊分局【活動簡介➤】
|
▉美麗的名字,我的故鄉
交通也是影響城鎮發展的重要關鍵。火車經過的停靠站,都發展成大小不一的人口聚落。在雲林的三大城鎮,如斗六、斗南、虎尾,分別有台鐵與高鐵設站。
文學散步另外兩條路線即是斗南與斗六。
斗南路線由王佳葳帶領我們走讀她的作品《遇見他里霧》。「他里霧」原是平埔族在雲林最大的一個社,接受各種信仰與生活習俗的薰陶、同時也培育出許多人才與工藝師。藉由這本生於土地的在地繪本,讓民眾更加了解自己的故鄉與祖先開拓的歷史軌跡。
王佳葳說:「他里霧這美麗的名字,是我的故鄉,現在它稱作斗南。為了讓生長在這美麗故鄉的下一代,從小知道他里霧,所以特別與虎科大團隊合製這本活潑易懂的繪本,為我熱愛的故鄉,做對的事情。」
路線由斗南火車站旁的他里霧文化園區開始,一路沿著中山路經過香舖與斗南舊分局,剛好也是因交通而發展出的街道。
走讀〈我從太平老街走過〉
4/21(日)8:30-11:30
路線:斗六圓環 ➔ 太平路【活動簡介➤】
|
▉雲林第一大城,見證繁華與傷痕
斗六路線由曾美滿帶領,走讀她的作品〈我從太平老街走過〉。斗六是雲林目前的第一大城,設有兩所大學,縣市政府與主要行政機關皆設立於此。太平老街就是承載這些歷史發展而成的社區。
太平老街從清朝到日治,都是斗六最繁華的商業區,但甲午戰後幾被燒毀殆盡。長約600公尺的老街,大部分建築都是日治時期清水磚造,以洗石子及泥作雕飾,兩層樓高的二樓上方,多半刻有精美圖案,透露殖民時代的痕跡。
藉由作者的導覽,親臨實景去認識百年街屋的歷史、人文、信仰、殖民,與白色恐怖時期留下的見證與傷痕。徒步以斗六市圓環為起點,一起慢走介紹太平老街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因子。
▉歡迎來發掘雲林「被神隱」的動人故事
所以你問,「到雲林要去哪裡玩?」
這5條文學散步的走讀路線,可以提供你一些參考。它們包含了鄉野傳說、社會發展、族群變遷、特色農產與地景變化。
喜歡人文的,可以往西螺老街、斗六太平老街、斗南他里霧文化園區、虎尾三館(雲林故事館、布袋戲館、合同廳舍,目前合同廳舍裡面,有星巴克與誠品書店進駐)。祈求平安富貴,則有北港的朝天宮、武德宮;虎尾的德興宮、持法媽祖宮,以及西螺福興宮。
關心地景變化,可以看嘉南大圳,口湖成龍濕地、椬梧滯洪池,台西海園、西螺大橋濁水溪。農特產就更多了,斗南越光米、虎尾蒜頭玉米、北港花生麻油、水林地瓜、古坑咖啡。生態可以到林內看八色鳥、紫斑蝶⋯⋯
總之,雲林歡迎你來一同發掘,那些曾經「被神隱」的動人故事,與美好的人事物。
▉【世界閱讀日 走讀台灣】其他文學路線特搜
2019年春夏之交的閱讀嘉年華「世界閱讀日」,特別以「走讀台灣」為題,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共襄盛舉,在4至5月間,策劃了數百項的文學慶典活動,並囊括全台的北中南東甚至離島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歡迎利用「Openbook閱讀通」中「找活動」,搜尋你想前往的地方,以下是今年世界閱讀日的文學精彩走讀路線,請別錯過。
▉走讀台灣,推薦書籍
-
《港町人文漫步》(基隆市文化局)
-
《玩美基因》(基隆市文化局)
-
《海港的貓》(基隆市文化局)
-
《白冷圳的兒女》(遠景)
-
《瘋媽祖》(台中市文化局)
-
《媽祖春遊趣》(台中市文化局)
-
《穿山甲的故事地圖》(青林)
-
《阿里山物語》(前衛)
-
《尋訪月亮的腳印》( 晨星)
-
《微笑海島,戀戀澎湖》(玉山社)
-
《阿公的秘密基地》(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
《大海之眼:Mata nu Wawa》(印刻)
-
《大海的朋友》(玉山社)
Tags:
承載糖鐵歷史的雲林虎尾糖廠鐵橋。(圖片來源:wiki)
2019年的世界閱讀日以「走讀台灣」為主題,最大特色是:有景點,有路線,還有書單。
Openbook閱讀誌規畫了詳盡深入的事前採訪及追踪報導,期望這些路線與書單不只在活動現場,更能夠長長久久地保存下來,成為日後民眾參考的珍貴文化資源。
在日語中,「神隱」是指「被神怪隱藏起來」的意思。遇到孩子不明原因突然消失,就會用神隱這兩字來安慰失去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找不到,可能是被神隱藏起來了,而不是遭遇不測。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意外,事實橫陳在面前,很難用神隱來解釋。然而面對傷痛,我們有時會選擇另一種神隱方式:避免去談論死者,或者根本就忽視這件事情的存在。
還記得當初筆者的〈苦楝〉這篇文章,在第七屆「虎尾溪文學獎」決審進行最後討論時,有評審很不以為然地說:「怎麼比賽文章會有那樣多的死亡?這次文學獎根本就是一本死亡筆記本!」所以,他把所有跟死亡相關的文章都打了很低的分數。
但是我想,對很多人來說,人生最大的衝擊,真的莫過於死亡這件事。
所以文章從苦楝樹花開始寫起。
▉〈苦楝〉,《虎尾神龍》前傳
是夏天。原本座落在鄉鎮外圍的一間小學校,來了一名轉學生。從排斥到融入非常的快,一個週末下午,他對同班少年提出邀約:到溪邊玩。
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弔詭的是,被虎尾溪環繞村莊的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不可靠近溪邊,因此村里識水性的人反而少。少年回去問了媽媽,當然是不被允許的。
然後故事開始分兩線同時進行。
週末下午,少年晃到堤防上,轉學生如期去了溪邊。堤防上的苦楝樹正開著淡紫色如霧的花,遠遠相望是閃著磷光的溪水。花開結果總是苦澀,苦楝成為一種文體的象徵,當天少年為了抓天牛而從苦楝樹上跌落,反射性地抓住樹枝,小腿內側就這樣被刮掉了一片肉。
轉學生就沒那樣幸運了。挖土機在河岸採砂後留下一個又一個的洞,水漫過後平滑如鏡,轉學生一不小心滑落,就直接下沉沒有回來過。
「沒有回來過」是一種心態上的神隱──非親非故的我們當然不可能參加他的葬禮,且鄉下風氣保守,在早逝、死亡雙重禁忌下,我們又怎能靠近?大家有默契的不談之下,除了教室桌椅突然空出的座位外,彷彿沒發生過這件事。
這幾年,舊有的河堤剷除了大半,更靠近虎尾溪的沿岸,築起了更大、更堅固的水泥堤防,遠遠往下看,不禁想起詩經裡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沿岸交錯長著荻草與蘆葦,而你已經不在的事實。但是反覆書寫這段故事的原因,有一部分還是希望你只是被神隱,當神明厭倦後,你便能從時空的縫隙中歸來。
於是以〈苦楝〉這篇文章為基礎,我寫下另一篇小說《龍神》。
走讀〈苦楝〉(虎尾神龍前傳)
5/4(六) 14:30-17:30
路線:虎尾最南邊北港溪-虎尾溪河段:虎尾溪堤防(垃圾掩埋場)➔ 光復路(平和橋)➔ 虎尾溪堤防右岸 ➔ 虎尾糖廠【活動簡介➤】
▉《虎尾神龍》,寫虎尾溪、寫虎尾普渡、寫糖廠
《龍神》這篇小說時空拉得更遠,從日治時代開鑿安慶圳開始講起。
為了灌溉,日本人在嘉南平原開鑿了不少圳溝河流,例如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雲林縣內的嘉南大圳「濁幹線」始於林內,貫穿斗六,然後從惠來厝進入虎尾,在三合里跟另一條渠道「北幹線」相接,經土庫、北港一路往南。
流經虎尾鎮的安慶圳,北起斗六西瓜寮,汲引虎尾溪水到虎尾後,經頂湳再排入北港溪。原本為灌溉用水,後來水道淤積加上部落群聚,漸漸變成民生排放廢水之用。
當初開鑿時,牽扯到一些地理風水傳說,例如虎尾有條「龍脈」,源於現今虎尾垃圾掩埋場東側,平和里則為龍腹部,龍尾在糖廠以西。日治時代,大日本製糖在虎尾設廠,1906年為了製糖開鑿了安慶圳,日派「公工」挖渠,每里輪流出人,每天約150人。一開始是今天挖開,隔天又泥土滿溝,徒勞無功。後來日人動用鍬具等插入龍腹,血流不止,湧出的都是血水,從此地理敗壞,雞不啼、狗不叫,死的死、逃的逃,剩餘的幾戶人家又只生女兒,於是此地男性大多為外地人入贅。
安慶圳就是在這樣的傳說下誕生。
虎尾是個小鎮,依靠糖業發展而繁盛,也因為糖業的衰退而沉寂。年代不夠久遠到可以成為一個神話來源。
神話學有個重要的理論,就是當人對於超自然現象產生害怕,且認為這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對於這個現象覺得是可尊敬的對象,於是尊敬產生信仰,信仰帶給那個對象力量。獲得力量之後,受到尊敬的對象會保護尊敬他的人,獲得保護的人便會更加尊敬保護他的對象,如此循環不已。
《龍神》這部小說就是架構在這樣的小鎮上。
故事寫虎尾溪、寫虎尾普渡、寫糖廠⋯⋯如果一個地方撇除了神靈與人,就會變成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景。溪水氾濫、植物枯榮,之所以動人正因為這些故事。
若要說虎尾有什麼特別?也許它跟台灣西岸沿途的城鎮差不多。搭火車經過,也就是一片水田後配著一條溪或者河,再無盡的水田。聚落成城鎮,散居在這些水田中。公路、路燈串起這些生活的軌跡,我們行走其中。
《和想像力去散步》與〈在一條路上旅行的人生〉
4/14(日) 08:30-11:30
路線:沿虎尾鎮公安路前行【活動簡介➤】
▉在虎尾一條路上,和想像力散步
蕭紅在寫她的故鄉呼蘭河時,曾這樣描述:「呼蘭河這小城並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除了這兩條交錯的十字大街外,還有兩條街,一條叫做東二道街、一條叫做西二道街,上面有些店家、有學校、有店舖、有藥局。然後一些人、一些事,慢慢交織出一個城市的面貌。」
這條文學散步路線,把範圍更聚焦在虎尾鎮上的公安路,走讀作品是梁叔爰的繪本《和想像力去散步》,以及報導文學〈在一條路上旅行的人生〉。
公安路在虎尾糖廠到市中心的中山路左側,一路往北經過小吃店家、眼鏡行、郵局、雲林故事館、教會與家扶中心,剛好是一個小鎮發展的縮影,民生、娛樂、通訊、宗教與社會扶助。這些點都充滿了時間的層積,建築形式從木造到後期的磚泥、從民間信仰到外來宗教、親屬家庭到無親屬關係的社會互助,作者將帶領大家分享「一條路上」的過去與現在。
走讀《土豆糖》
5/5(日)8:30-11:30
路線:土豆的故鄉-元長鄉【活動簡介➤】
▉土豆,大地恩賜和母親的愛
往城鎮之外的,便是綿延不絕的田野。嘉南平原這塊土地,其實是非常依賴水源的,水多可種水稻,水少便是花生、玉米、大蒜等雜糧。
根植於土地的文學即是生活,這場文學散步的走讀作品,是雲林縣政府出版的社區繪本故事《土豆糖》。作者鄭惠如將以台語導讀,帶領我們走讀社區,土豆的故鄉——元長鄉。現場並搭配手做土豆糖的實戰經驗,讓讀者更貼近鄉村樸質無華的日常生活。
口灶,延續著曾祖對子孫的關懷;一顆花生,滿載著大地對人們的恩賜;一塊花生糖,滿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鄭惠如提到:「小時候最喜歡蹲在灶前,雙手觸摸著空氣中那溫暖的氣流。那時盡責的我,總是不忘向灶口投入木柴,努力不讓柴火熄滅。隨著家中現代化設備的添購,灶,已經在不覺中失去昔日的溫度。長大後,兄弟姊妹們陸陸續續離家到外地求學、工作,家鄉不擅言辭的母親,為了我們重新燃起古灶的薪火,每年冬天,煮著一鍋又一鍋的花生糖,寄給遠在外地的我們,希望遠在外地的遊子,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甜蜜。」
走讀《遇見他里霧》
4/13(六)14:00-17:00
路線:斗南鎮他里霧文化園區 ➔ 斗南火車站 ➔ 曾記美老香舖 ➔ 斗南舊分局【活動簡介➤】
▉美麗的名字,我的故鄉
交通也是影響城鎮發展的重要關鍵。火車經過的停靠站,都發展成大小不一的人口聚落。在雲林的三大城鎮,如斗六、斗南、虎尾,分別有台鐵與高鐵設站。
文學散步另外兩條路線即是斗南與斗六。
斗南路線由王佳葳帶領我們走讀她的作品《遇見他里霧》。「他里霧」原是平埔族在雲林最大的一個社,接受各種信仰與生活習俗的薰陶、同時也培育出許多人才與工藝師。藉由這本生於土地的在地繪本,讓民眾更加了解自己的故鄉與祖先開拓的歷史軌跡。
王佳葳說:「他里霧這美麗的名字,是我的故鄉,現在它稱作斗南。為了讓生長在這美麗故鄉的下一代,從小知道他里霧,所以特別與虎科大團隊合製這本活潑易懂的繪本,為我熱愛的故鄉,做對的事情。」
路線由斗南火車站旁的他里霧文化園區開始,一路沿著中山路經過香舖與斗南舊分局,剛好也是因交通而發展出的街道。
走讀〈我從太平老街走過〉
4/21(日)8:30-11:30
路線:斗六圓環 ➔ 太平路【活動簡介➤】
▉雲林第一大城,見證繁華與傷痕
斗六路線由曾美滿帶領,走讀她的作品〈我從太平老街走過〉。斗六是雲林目前的第一大城,設有兩所大學,縣市政府與主要行政機關皆設立於此。太平老街就是承載這些歷史發展而成的社區。
太平老街從清朝到日治,都是斗六最繁華的商業區,但甲午戰後幾被燒毀殆盡。長約600公尺的老街,大部分建築都是日治時期清水磚造,以洗石子及泥作雕飾,兩層樓高的二樓上方,多半刻有精美圖案,透露殖民時代的痕跡。
藉由作者的導覽,親臨實景去認識百年街屋的歷史、人文、信仰、殖民,與白色恐怖時期留下的見證與傷痕。徒步以斗六市圓環為起點,一起慢走介紹太平老街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因子。
▉歡迎來發掘雲林「被神隱」的動人故事
所以你問,「到雲林要去哪裡玩?」
這5條文學散步的走讀路線,可以提供你一些參考。它們包含了鄉野傳說、社會發展、族群變遷、特色農產與地景變化。
喜歡人文的,可以往西螺老街、斗六太平老街、斗南他里霧文化園區、虎尾三館(雲林故事館、布袋戲館、合同廳舍,目前合同廳舍裡面,有星巴克與誠品書店進駐)。祈求平安富貴,則有北港的朝天宮、武德宮;虎尾的德興宮、持法媽祖宮,以及西螺福興宮。
關心地景變化,可以看嘉南大圳,口湖成龍濕地、椬梧滯洪池,台西海園、西螺大橋濁水溪。農特產就更多了,斗南越光米、虎尾蒜頭玉米、北港花生麻油、水林地瓜、古坑咖啡。生態可以到林內看八色鳥、紫斑蝶⋯⋯
總之,雲林歡迎你來一同發掘,那些曾經「被神隱」的動人故事,與美好的人事物。
▉【世界閱讀日 走讀台灣】其他文學路線特搜
2019年春夏之交的閱讀嘉年華「世界閱讀日」,特別以「走讀台灣」為題,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共襄盛舉,在4至5月間,策劃了數百項的文學慶典活動,並囊括全台的北中南東甚至離島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歡迎利用「Openbook閱讀通」中「找活動」,搜尋你想前往的地方,以下是今年世界閱讀日的文學精彩走讀路線,請別錯過。
▉走讀台灣,推薦書籍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集結全台20縣市圖書館、150家獨立書店、15所國家級博物館,共計100條走讀台灣路線,超過200場活動,620個閱讀空間大串聯
六大走讀主題,活動全攻略
活動懶人包
指導單位:
協辦單位:
全台閱讀好夥伴,全力相挺,請點選以下單位,好讀又好玩,作伙去:
閱讀通信 vol.308》原來中級山不是中等困難而已的山啊!
延伸閱讀
走讀台灣》重返畫家眼中的嘉義:《陳澄波密碼》實境解謎遊戲即將展開!
閱讀更多
走讀台灣》我們都是秦得參?——賴和,以及《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2019年的世界閱讀日以「走讀台灣」為主題,最大特色是:有景點,有路線,還有書單。... 閱讀更多
走讀台灣》從產地到餐桌:你聽過「好好吃故事車」嗎?
2019年的世界閱讀日以「走讀台灣」為主題,最大特色是:有景點,有路線,還有書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