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與中國有一段不解之緣。這段緣分的開端,是百年前一場始於偶然的豐收之旅。
1918年秋天,杜威向哥倫比亞大學請假,規畫與妻子愛麗絲(Alice C. Dewey)到日本散心,希望藉此一見好奇已久的亞洲景色,排遣喪子的傷痛。杜威的日本朋友聽說兩人打算造訪日本,著手為他們安排參訪與講學計畫。昔日的學生胡適、陶行知等人輾轉得知他們在日本旅遊的消息,便會同國內學者邀請他到中國訪學一年。
收到邀請時,杜威頗為驚喜。他覺得利用返美前的夏天造訪中國是個不錯的安排,可以藉此多認識東方社會和文化。如果說日本行是早先規畫好的遠東旅程,此時追加的中國行便像一段美麗的插曲。
5月抵達上海不久,迎接杜威和夫人的消息,便是那震撼人心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給杜威的最佳禮物。五四運動激起的社會浪潮和求變的社會氛圍,引發杜威探究的興趣,若不是因為他正好在這精采的歷史交會點上抵達中國,很有可能停留兩、三個月之後,就會返回美國。插曲太過撼動人心,意外轉而變成遠東行的主調。這個巧妙的因緣際會,造就了兩年兩個月之久的講學長居。
杜威在日記中興奮地寫道:「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中國。我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我很期待。」中國正在為喜好觀察與研究人類事物的他,上演一齣精采的劇碼。然而,在這齣戲中,杜威不僅是看戲的人,也是戲中的演員。
▉扮演師者的杜威
杜威所提倡的實驗主義使他被大家稱為「賽先生」(Mr. Science);他所重視的民主讓他冠上「德先生」(Mr. Democracy)的稱號。他對平民百姓教育的關注,又使他獲得了「平民教育家」的美名。當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也特地用「現代孔子」來比喻杜威,因為杜威和孔子一樣,都深信教育才是推動社會文化變革的根本力量,強調思想與實踐並重,知與行合一。
五四知識分子將杜威奉為西方民主與科學的化身,熱切地向他請益。杜威將他所知的一切教給了他們,不僅透過正式的專題系列講座,還有各類的小演講,約有200場之多。
杜威在北京的系列演講由胡適口譯。「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和「教育哲學」,可謂其中最重要的兩大講座;前者的意義可用「瞻前」形容,後者則是「回顧」。
如同胡適在「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引言裡說的,這場講座是杜威為了配合當時中國社會所需,首次嘗試以實用主義的角度論述他自己的社會與政治哲學。而「教育哲學」內容則涵蓋杜威先前教育論著的重點精華。與先前的論述書籍相比,杜威在演講中又重新梳理了脈絡,配以各種案例,使得講座更淺顯易懂,讓人更容易明白杜威所言為何,為何言之。
在五四中國,將杜威比喻成孔子,多了某種特殊意涵,好似杜威可以直接取代孔子,成為新的知識權威。不過,全盤拋棄舊有、接受西化,並非杜威所樂見。
杜威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思潮固然重要,但也明白空談理論而沒有實際解決問題之行動,亦是枉然。他提醒年輕人不應空談理論、盲信各種學說,如當時流行的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實用主義在內,都不應被視為絕對的真理。他也希望年輕人能將心力放在積極改革社會的實際作為,例如改善水利、交通運輸、貨幣制度疾病瘟疫和醫療等等。
杜威還提醒他的中國聽眾,講座中的論述不僅得於西方之成功,也得於西方之失敗,若中國能避免西方已有的弊端,將來的成效必可比西方為大。
▉扮演學生的杜威
杜威在中國不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學生。姑且不論他給予中國人的建議是否被採用,或影響了哪些知識分子,杜威的中國行對他自己而言,無疑是開啟新視野的重要學習。
在杜威與愛麗絲遺留的一封封家書中,我們看見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習到的新事物一一寫下,與遠方的親友分享。1919年間的信件後來由他們的長女伊芙琳.杜威(Evelyn Dewey)編輯出版,也就是《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杜威夫婦的遠東家書》。
杜威夫婦的日本家書,雖也記錄一些社會反思,但更多的是異國風情、旅遊逸趣。而面對五四中國,杜威不只是個旅者,更是個哲學家,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涉入其中,投入的程度有多少,學習和成長就有多少。他因五四所拋出的巨大難題,鎮日思索。他曾經這麼說:「對一個外出漫遊、四處搜尋浪漫生動景致的人來說,中國看上去好似一幅令人掃興的圖畫。然而,要是用心靈的眼睛去觀察,那麼,它處處顯示出現在正上演著一部極富吸引力的大戲。」
杜威心想,中國這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古老文明,不是一向被西方人視為被動而停滯不前嗎?為何在北京街頭抗議的學生,竟然可以如此公開激烈地反對政府當局將山東割讓給日本的決策,甚至還能成功地說服商人們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抵制日貨?
杜威一直關注著學生運動的變化與後續發展,他甚至希望這個運動能喚起人民的決心,透過和平的方式重新建立一個真正有民意基礎的新政體。畢竟,杜威一直以來都相信:真正的民意所匯集而成的一種思想與道德的力量,絕對勝過任何軍事強權的武力威嚇。
由杜威寄給子女的信件,可見不少他後來在各種論述中數度提及的想法。家書反映了杜威成長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要見他旅華期間為《新共和》(New Republic)和《亞細亞》(Asia)兩本雜誌寫的四十多篇報導,將他的觀察與思考向西方讀者分享,有更進一步的思想呈現。當時知名的政治評論人李普曼(Walter Lippmann)還將杜威的遠東報導謂為此一文類最佳典範。
《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之深入,在旅遊文學實屬珍稀;此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愛麗絲執筆的部分信函。20世紀初,少有女性(特別是在日本)能出席大都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的場合、看見多數男性看不到的角落,例如日本藝妓眼中獨特的悲傷。她也進出中國官太太們的聚會場合,與她們深入閒談。愛麗絲由女性視角觀察到的事物,另有一番風景。這點對於現代讀者而言,也是彌足珍貴的。
筆者的英文專書《John Dewey in China: to Teach and to Learn》(2007)探討杜威在中國的教與學之歷程、此歷程對他的意義,以及後續思想的影響。《哲學與文化》月刊也曾刊登筆者一篇相關著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找來參考,相信會對杜威的中國行有更深入的了解。●
|
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杜威夫婦的遠東家書
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
作者:約翰・杜威, 愛麗絲・C・杜威(John Dewey, Alice C. Dewey)
譯者:林紋沛, 黃逸涵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
|
五四讀本:掀起時代巨浪的五十篇文章
編者:陳平原, 季劍青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
|
民主與教育:教育對民主社會的特別意義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作者:約翰・杜威(John Dewey)
譯者:薛絢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
|
杜威的三十二堂課:胡適口譯,百年前演講精華
John Dewey’s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作者:約翰.杜威(John Dewey)
譯者:胡適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
Tags:
美國於1968年發行的杜威紀念郵票(取自wiki)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與中國有一段不解之緣。這段緣分的開端,是百年前一場始於偶然的豐收之旅。
1918年秋天,杜威向哥倫比亞大學請假,規畫與妻子愛麗絲(Alice C. Dewey)到日本散心,希望藉此一見好奇已久的亞洲景色,排遣喪子的傷痛。杜威的日本朋友聽說兩人打算造訪日本,著手為他們安排參訪與講學計畫。昔日的學生胡適、陶行知等人輾轉得知他們在日本旅遊的消息,便會同國內學者邀請他到中國訪學一年。
收到邀請時,杜威頗為驚喜。他覺得利用返美前的夏天造訪中國是個不錯的安排,可以藉此多認識東方社會和文化。如果說日本行是早先規畫好的遠東旅程,此時追加的中國行便像一段美麗的插曲。
5月抵達上海不久,迎接杜威和夫人的消息,便是那震撼人心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給杜威的最佳禮物。五四運動激起的社會浪潮和求變的社會氛圍,引發杜威探究的興趣,若不是因為他正好在這精采的歷史交會點上抵達中國,很有可能停留兩、三個月之後,就會返回美國。插曲太過撼動人心,意外轉而變成遠東行的主調。這個巧妙的因緣際會,造就了兩年兩個月之久的講學長居。
杜威在日記中興奮地寫道:「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中國。我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我很期待。」中國正在為喜好觀察與研究人類事物的他,上演一齣精采的劇碼。然而,在這齣戲中,杜威不僅是看戲的人,也是戲中的演員。
▉扮演師者的杜威
杜威所提倡的實驗主義使他被大家稱為「賽先生」(Mr. Science);他所重視的民主讓他冠上「德先生」(Mr. Democracy)的稱號。他對平民百姓教育的關注,又使他獲得了「平民教育家」的美名。當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也特地用「現代孔子」來比喻杜威,因為杜威和孔子一樣,都深信教育才是推動社會文化變革的根本力量,強調思想與實踐並重,知與行合一。
五四知識分子將杜威奉為西方民主與科學的化身,熱切地向他請益。杜威將他所知的一切教給了他們,不僅透過正式的專題系列講座,還有各類的小演講,約有200場之多。
杜威在北京的系列演講由胡適口譯。「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和「教育哲學」,可謂其中最重要的兩大講座;前者的意義可用「瞻前」形容,後者則是「回顧」。
如同胡適在「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引言裡說的,這場講座是杜威為了配合當時中國社會所需,首次嘗試以實用主義的角度論述他自己的社會與政治哲學。而「教育哲學」內容則涵蓋杜威先前教育論著的重點精華。與先前的論述書籍相比,杜威在演講中又重新梳理了脈絡,配以各種案例,使得講座更淺顯易懂,讓人更容易明白杜威所言為何,為何言之。
在五四中國,將杜威比喻成孔子,多了某種特殊意涵,好似杜威可以直接取代孔子,成為新的知識權威。不過,全盤拋棄舊有、接受西化,並非杜威所樂見。
杜威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思潮固然重要,但也明白空談理論而沒有實際解決問題之行動,亦是枉然。他提醒年輕人不應空談理論、盲信各種學說,如當時流行的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實用主義在內,都不應被視為絕對的真理。他也希望年輕人能將心力放在積極改革社會的實際作為,例如改善水利、交通運輸、貨幣制度疾病瘟疫和醫療等等。
杜威還提醒他的中國聽眾,講座中的論述不僅得於西方之成功,也得於西方之失敗,若中國能避免西方已有的弊端,將來的成效必可比西方為大。
▉扮演學生的杜威
杜威在中國不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學生。姑且不論他給予中國人的建議是否被採用,或影響了哪些知識分子,杜威的中國行對他自己而言,無疑是開啟新視野的重要學習。
在杜威與愛麗絲遺留的一封封家書中,我們看見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習到的新事物一一寫下,與遠方的親友分享。1919年間的信件後來由他們的長女伊芙琳.杜威(Evelyn Dewey)編輯出版,也就是《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杜威夫婦的遠東家書》。
杜威夫婦的日本家書,雖也記錄一些社會反思,但更多的是異國風情、旅遊逸趣。而面對五四中國,杜威不只是個旅者,更是個哲學家,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涉入其中,投入的程度有多少,學習和成長就有多少。他因五四所拋出的巨大難題,鎮日思索。他曾經這麼說:「對一個外出漫遊、四處搜尋浪漫生動景致的人來說,中國看上去好似一幅令人掃興的圖畫。然而,要是用心靈的眼睛去觀察,那麼,它處處顯示出現在正上演著一部極富吸引力的大戲。」
杜威心想,中國這個帶有神祕色彩的古老文明,不是一向被西方人視為被動而停滯不前嗎?為何在北京街頭抗議的學生,竟然可以如此公開激烈地反對政府當局將山東割讓給日本的決策,甚至還能成功地說服商人們一起加入他們的行列抵制日貨?
杜威一直關注著學生運動的變化與後續發展,他甚至希望這個運動能喚起人民的決心,透過和平的方式重新建立一個真正有民意基礎的新政體。畢竟,杜威一直以來都相信:真正的民意所匯集而成的一種思想與道德的力量,絕對勝過任何軍事強權的武力威嚇。
由杜威寄給子女的信件,可見不少他後來在各種論述中數度提及的想法。家書反映了杜威成長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要見他旅華期間為《新共和》(New Republic)和《亞細亞》(Asia)兩本雜誌寫的四十多篇報導,將他的觀察與思考向西方讀者分享,有更進一步的思想呈現。當時知名的政治評論人李普曼(Walter Lippmann)還將杜威的遠東報導謂為此一文類最佳典範。
《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之深入,在旅遊文學實屬珍稀;此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愛麗絲執筆的部分信函。20世紀初,少有女性(特別是在日本)能出席大都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的場合、看見多數男性看不到的角落,例如日本藝妓眼中獨特的悲傷。她也進出中國官太太們的聚會場合,與她們深入閒談。愛麗絲由女性視角觀察到的事物,另有一番風景。這點對於現代讀者而言,也是彌足珍貴的。
筆者的英文專書《John Dewey in China: to Teach and to Learn》(2007)探討杜威在中國的教與學之歷程、此歷程對他的意義,以及後續思想的影響。《哲學與文化》月刊也曾刊登筆者一篇相關著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找來參考,相信會對杜威的中國行有更深入的了解。●
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
作者:約翰・杜威, 愛麗絲・C・杜威(John Dewey, Alice C. Dewey)
譯者:林紋沛, 黃逸涵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編者:陳平原, 季劍青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作者:約翰・杜威(John Dewey)
譯者:薛絢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John Dewey’s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作者:約翰.杜威(John Dewey)
譯者:胡適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五四百年》反思五四?一個來自地方社會研究的觀點
閱讀更多
五四百年》分享五四和杜威的「原音」
閱讀更多
六八學運50周年I》革命不死:虛構現場的真實反叛
作者:洪筱婷(巴黎第三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王世偉(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影響全球文化甚鉅的六八學運,今年屆滿50年,...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