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美國作家Jason Reynolds獲選新任的美國國家青少年文學大使(National Ambassador for Young People's Literature),在兩年任期內,將協助和孩子們交流書籍與閱讀的知識。Reynolds在2014年出版他的首部青少年小說《When I Was the Greatest》,5年來已出版15本著作,且每年都安排上百天造訪學校或監獄發表演說。
接任大使後,Reynolds將深入其他作家鮮少踏訪的偏鄉與孩子互動,並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底下的民俗影音檔案館StoryCorps記錄過程。根據過去五年的經驗,Reynolds認為對於在不重視閱讀的環境下成長、不想讀書的孩子,比起明確告誡他們去閱讀,不如在對談過程將孩子視為平等的談話對象,並鼓勵他們提出任何問題。因為這種人性的互動,可以讓孩子們認知到創作者也是一個真人,對於作者的好奇心可能引發孩子探查的動機,轉而對其創作感到興趣。
愛爾蘭作家約翰.波恩(John Boyne)於1月5日在個人推特公開批評:當前書名掛著「奧斯威辛」招牌的集中營類型小說,出版過於浮濫,作家與出版人只顧著打造一個暢銷的主題類型,在主題處理與書名構想上卻缺乏深思熟慮。評論發表不久後,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博物館(以下簡稱「奧博」)隨即發文,點名波恩於2006年出版、同以二戰納粹為故事背景,還曾翻拍成電影的國際暢銷小說《穿著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為「學習或教學集中營歷史者應避免的讀物」。奧博同時轉貼其他單位探討波恩這部小說內容合理性的文章,批評此作令關於集中營的危險迷思更加難以撼動。
諷刺的是,波恩的批評其實並非僅是個人的主觀意見,且奧博的研究中心去年也曾針對波恩列舉的某些著作提出聲明,指出內容包含大量誇大、誤導以及過於輕描淡寫帶過的敘述。波恩對於奧博的指名,表示尊重任何人推薦或勸阻他人閱讀特定書籍的權利,但對於轉貼文章中的許多論點則提出質疑。
美國作家Elizabeth Wurtzel於1月14日在紐約曼哈頓因轉移性乳癌過世,享年52歲。Wurtzel於27歲時出版回憶錄《Prozac Nation: Young and Depressed in America》一炮而紅,她在書中坦率記錄憂鬱症狀、哈佛求學、藥物使用、家庭關係、性生活等經驗,毫不掩飾的赤裸告白,帶動一波自白書寫的潮流,並成為當時許多年輕人與女性心目中的英雄。該書雖招致正反兩極的書評,但也開啟社會正視憂鬱症為疾病的討論,還曾於2001年改編為電影《憂鬱青春日記》。
克里斯多福.托爾金(Christopher Tolkien)16日於法國普羅旺斯過世,享耆壽95歲。他是《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系列作者J. R. R.托爾金之子,據說從5歲起就能抓出故事情節前後不一致處,還曾協助父親找出《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中的錯誤。
小托爾金曾任教於牛津大學,但更廣為人知的是專精於其父作品和其中蘊含的知識,對托爾金研究的貢獻舉足輕重。他根據父親遺願整理70大箱手稿,編輯和出版《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中土歷史》(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系列等書,繪製中土世界地圖,讓父親未及完成的中土世界更為具體,將其創作過程和宏大的想像展現在世人眼前。
【產業消息】
美國言情小說最高榮譽獎項瑞塔獎(RITA Award)今年度遭到眾多作家退賽杯葛而停辦,原因是主辦單位美國言情作家協會(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以下簡稱言協)針對種族歧視申訴案件的裁定引發強烈反彈。長期批判言情小說產業中種族歧視現象的作家Courtney Milan,近日因為Kathryn Lynn Davis於1999年出版的《Somewhere Lies the Moon》有針對華人女性的歧視性描寫,痛批此作為「種族主義糞作」(racist mess),而Davis與合作夥伴Suzan Tisdale向言協申訴這項指控為「傷害她們事業的霸凌」。言協裁定Milan此舉為意圖傷害組織,故將她停權一年並終身不得接任管理職。
這項裁決引發眾人不滿,超過千名會員簽署下架言協主席Damon Suede的罷免請願,同時有逾300本作品在作者要求下退出2019年度的瑞塔獎評選。在眾多作品缺席的狀況下,無法反映言情類作品類型的廣度與多元性,且難以達成選出此文類中優秀作品的目標,言協被迫於1月6日宣布停辦本屆瑞塔獎。這次大量作品退選的現象,也讓言協失去言情小說圈對於該協會能公正執行瑞塔獎選評的信任。
Tags:
國會圖書館館長Carla Hayden(中)與新任青年文學國家大使Jason Reynolds(左)和前大使Jacqueline Woodson合影(取自Flickr,Library of Congress Life)
【得獎消息】
艾略特詩歌獎評審團全由知名詩人組成,評審主席John Burnside讚揚本詩集「從每一天的苦澀中,不斷找到『生命無比甜美』的證明」,在公共議題和私人生活間取得絕佳平衡,詩中充滿熱情和社會關懷,但不流於苛刻批判,展現強烈的人文精神。身為今年度獲獎者,Robinson並親自朗誦得獎作品,詩作錄音會收錄至艾略特詩歌獎得主資料庫並於網路公開。
【作家動態】
36歲的美國作家Jason Reynolds獲選新任的美國國家青少年文學大使(National Ambassador for Young People's Literature),在兩年任期內,將協助和孩子們交流書籍與閱讀的知識。Reynolds在2014年出版他的首部青少年小說《When I Was the Greatest》,5年來已出版15本著作,且每年都安排上百天造訪學校或監獄發表演說。
接任大使後,Reynolds將深入其他作家鮮少踏訪的偏鄉與孩子互動,並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底下的民俗影音檔案館StoryCorps記錄過程。根據過去五年的經驗,Reynolds認為對於在不重視閱讀的環境下成長、不想讀書的孩子,比起明確告誡他們去閱讀,不如在對談過程將孩子視為平等的談話對象,並鼓勵他們提出任何問題。因為這種人性的互動,可以讓孩子們認知到創作者也是一個真人,對於作者的好奇心可能引發孩子探查的動機,轉而對其創作感到興趣。
「美國國家青少年文學大使」是自2008年起每兩年頒發一次的榮譽獎項,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召集童書創作者、出版人、學者、教育者與圖書館員等成員組成獨立委員會評選,頒給具備美國公民身分且對青少年文學有重大貢獻的創作者。大使將在任期間和孩子們交流書籍與閱讀的知識。曾獲選的大使包含2016年的華裔漫畫家楊謹倫(Gene Luen Yang)。
愛爾蘭作家約翰.波恩(John Boyne)於1月5日在個人推特公開批評:當前書名掛著「奧斯威辛」招牌的集中營類型小說,出版過於浮濫,作家與出版人只顧著打造一個暢銷的主題類型,在主題處理與書名構想上卻缺乏深思熟慮。評論發表不久後,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博物館(以下簡稱「奧博」)隨即發文,點名波恩於2006年出版、同以二戰納粹為故事背景,還曾翻拍成電影的國際暢銷小說《穿著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為「學習或教學集中營歷史者應避免的讀物」。奧博同時轉貼其他單位探討波恩這部小說內容合理性的文章,批評此作令關於集中營的危險迷思更加難以撼動。
諷刺的是,波恩的批評其實並非僅是個人的主觀意見,且奧博的研究中心去年也曾針對波恩列舉的某些著作提出聲明,指出內容包含大量誇大、誤導以及過於輕描淡寫帶過的敘述。波恩對於奧博的指名,表示尊重任何人推薦或勸阻他人閱讀特定書籍的權利,但對於轉貼文章中的許多論點則提出質疑。
小托爾金曾任教於牛津大學,但更廣為人知的是專精於其父作品和其中蘊含的知識,對托爾金研究的貢獻舉足輕重。他根據父親遺願整理70大箱手稿,編輯和出版《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中土歷史》(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系列等書,繪製中土世界地圖,讓父親未及完成的中土世界更為具體,將其創作過程和宏大的想像展現在世人眼前。
【產業消息】
這項裁決引發眾人不滿,超過千名會員簽署下架言協主席Damon Suede的罷免請願,同時有逾300本作品在作者要求下退出2019年度的瑞塔獎評選。在眾多作品缺席的狀況下,無法反映言情類作品類型的廣度與多元性,且難以達成選出此文類中優秀作品的目標,言協被迫於1月6日宣布停辦本屆瑞塔獎。這次大量作品退選的現象,也讓言協失去言情小說圈對於該協會能公正執行瑞塔獎選評的信任。
Bookshop不僅和美國出版經銷與圖書服務供應龍頭Ingram合作,簽訂實體書的採購與物流契約,也和Hummingbird Digital Media合作販售電子書。為了回收成本,Bookshop必須在今年至少賺入500萬美金,創辦人Andy Hunter表示,這個線上書店預期在3年內應能達到3000萬美金的營收,代表約有800萬美金能回饋給會員書店,這將改變整個業界生態。
BookScan的資料也顯示有聲書持續成長,且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行動裝置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此外,暢銷書類型在過去10年間也有重大轉變。2010年時,虛構類仍占暢銷書的八成,但到了2019年,前十大暢銷榜上只剩下32%為虛構類,食譜、勵志、政治等非虛構類則大幅成長,詩集、心靈勵志等篇幅較短的文類銷量也逐漸增加。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英美書房》各大媒體年度書單出爐,及其他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英美書房》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出版第3本回憶錄,及其他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
英美書房》再見,童妮.摩里森,及其他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