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她們所愛的(植物)世界:三浦紫苑 x 鄒欣寧談《沒有愛的世界》

作家鄒欣寧(左)及三浦紫苑(作家三浦紫苑圖片來源:好書好日

日本直木獎&本屋大獎得主三浦紫苑近日推出全新長篇小說《沒有愛的世界》中譯本。繼《哪啊哪啊~神去村》之後,睽違10年,三浦再度以自然為題,從餐廳料理男愛上植物學女孩的故事,帶領讀者踏入外界難以接觸的生命科學世界。

日本媒體宣稱,這是首部以植物學研究者為主角的小說,「日本植物學會」為此頒發特別貢獻獎給三浦,並稱譽:「書中精確掌握對植物研究活動的描寫,對於啟發一般社會大眾認識植物科學有所貢獻。」

小說家如何創作出生動的植物研究描寫?本刊特別邀請《種樹的詩人》作者,也是植物專欄作家鄒欣寧,與三浦紫苑進行紙上對話,帶領讀者在小說之外,進一步探訪植物與寫作的世界。

▉為什麼想寫「以植物研究生為主角」的小說?

三浦紫苑「您想來參觀我們的研究室嗎?」起先我收到東京大學研究所植物學專攻的塚谷裕一教授的邀請。我寫過一些小說,也曾為了特定職業與技能親自取材,據說塚谷教授讀了拙著,就寫信來邀約。

只不過,我真的不擅長理科,一開始很猶豫:「植物學……聽起來就很難。」然而實際叨擾幾回研究室後,我觀察到這些研究生對於研究植物學抱持著無比的興趣,個性更是充滿魅力。

「那就來寫吧!」我決定透過小說的形式,將植物學的樂趣、這些研究者的熱情傳達給讀者。

鄒欣寧這是我頭一次讀到以植物學家為主角的小說,同時,也是第一次讀到以科學研究為主題,卻充滿趣味和生活感的小說。

shu_ji_de_zi_ji_de_tong_nian_.png

過去讀到植物學家的作品多半是人物傳記,而女性學者的現身更是少之又少。我自己特別喜愛的一本,是美國植物學家荷普.潔倫(Hope Jahren)的自傳《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當她娓娓訴說身為女性科學家在實驗室所經歷的孤寂和狂喜,是我讀過最難忘的科學書寫。

當讀到《沒有愛的世界》以詳盡精細的工筆描述女性植物學家本村紗英所進行的阿拉伯芥「四基因突變株」繁殖研究時,我真的有種「哇塞哇塞哇塞」到嘴巴快裂開的感覺……,對三浦老師敢於深入植物學家的研究工作到這等程度,只有滿滿的折服。

那不是靠浪漫寫意或稍加蹲點田調的大筆一揮而就能企及,而是比各種職人類型創作更徹底的,從小說家成為科學家的變形記。讓我想起英國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 Lewis)為了飾演《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裡的裁縫師,習藝到能夠裁製整套西裝。而《沒有愛的世界》穩穩抓住青春熱血的濃厚生活感的功力,讓這本充滿科學觀點與探究精神的小說讀來依然奔放暢快,真是不簡單!

《哪啊哪啊~神去村》在台十分暢銷,續集《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也很受歡迎,因為故事飽含親近大自然的魅力,讓很多原本不讀小說的讀者都受到題材吸引,願意走進書中世界。撰寫《沒有愛的世界》時,聽說您整整做了3個月的實地功課,能否分享其中的自然體驗?

三浦知道台灣朋友也喜愛「神去村」系列,我很開心,謝謝你們!

「神去村」系列是深山裡的林業日常的故事。在大自然生活,固然會有許多不便,但就像鄒欣寧女士說的,常常有驚喜,也充滿魅力。創作「神去村」系列時,我去了林場取材,得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我深刻理解,有一群人善用他們世代傳承的智慧,栽種樹木與各種植物;他們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同時慎重地活用樹木(比如說不亂砍樹木)。

shen_qu_cun_.png

正是透過這次赴林場取材的經驗,我萌生對植物的關注。其實我本來就喜歡在室內種植盆栽,家裡盆栽數日與漸增。我時常仔細觀察它們,也下工夫在施肥與澆水上。想寫《沒有愛的世界》也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植物,加上去林場取材的經驗,以及一直以來對植物的興趣與關注。

不過,這次寫植物學,我才知道大部分的實驗與研究都在室內進行。為了準確地執行實驗,必須精密地控管溫度濕度,使用各種儀器和藥水試劑。與悠遊山林、親近大自然研究植物的感覺很不一樣。(當然,也有研究者是會走進叢林裡,採集新物種的植物。原則上他們也都會遵守規則,小心對待以不破壞生態系統為原則。)

zhi_wu_shi_yan_shi_.png
大部分植物學研究都在實驗室進行(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提供)

所以,以《沒有愛的世界》的取材經驗來說,老實說並沒有走近大自然的機會。不過,這些研究者們,是在嚴密管理的實驗室裡認真做實驗,解開植物的運作機制、生態循環之奧祕。他們為探究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有所貢獻,這些研究成果都能成為讓我們走下去的指引。

這群研究者可是真心喜愛植物,大多很懂得培育植物,不論是溫室還是實驗用的生長箱裡,總是生機盎然。他們一看到「生長速度快到連實驗都來不及使用」、生氣勃勃的植物,就難掩心中愉悅。也有人說是在做實驗,但明明就是喜歡植物到了極點,因為這興趣借用溫室與生長箱一隅種了植物,沒想到「一種不可收拾」,最後很傷腦筋它們怎麼愈長愈繁盛。我遇到的這些人,讓我不禁佩服:「他們對於植物的愛很濃烈,而這些植物也被深深愛著。」

joshua-lanzarini-fgvqkmp-ixy-unsplash.png
(取自Unsplash_Joshua

如果可以在室內也好,都會生活也好,就近接觸植物,小心翼翼地照顧並觀察且愛著這些植物,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不可思議。為了寫《沒有愛的世界》取材之後,我屋子裡的盆栽愈來愈有活力,數量也愈來愈多。明明是自己的房子,卻深刻感受到植物的「佔據」,害我現在都要縮著身子在家裡活動(笑)。

鄒欣寧我開始寫植物,只因為迫切感到離開「藝術文化=人造物」的需要。我一直都在藝文圈裡打轉,電影、劇場、建築、設計、出版……,作為文青可謂「夢想成真」了。但我想起曾在一次離職前夕到吳哥窟旅行的時光,在那裡,吸引我的不是古城遺跡,而是吞沒纏繞城池廢墟、圍繞大小皇城一匝又一匝的樹。花了很多時間看樹,樹也和我說了一些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明白的事情。為了回饋跟解謎,我開始接觸自然,嘗試寫樹。

為了寫樹,我蒐集不少相關讀物,《哪啊哪啊~神去村》和《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就是這樣遇見的。那時,架上的樹書都是自然哲學、科普圖鑑或人物傳記,虛構小說簡直就是珍本般的存在。

記得我先是讀到梅原猛講述日本山林信仰的《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而後讀到小說的神去村,恰恰填補了哲學論述骨架外的血肉肌理,飽滿又豐潤。不只如此,我對小說家能用青春洋溢的熱血筆觸重新訴說林業這幾乎蕭條沒落的古老職業、且還說得深入淺出又幽默搞笑,這份「內功」讓人大感不可思議。

bk_0.png
《日本的森林哲學》書封(左);由詩人吳晟口述兼詩文創作、鄒欣寧採寫的《種樹的詩人》

我也因此動念想採訪台灣的林業工作者(不過目前還停留在動念而已……)。說來台灣林業正是由日本殖民政府所建立的,阿里山上的「樹靈塔」正是那時期林業文化的代表物,那當中想必也藏有無數個人與樹之間的奇怪故事吧。

恭喜獲頒「日本植物學會特別獎」,確實如評審所言,整部小說中登場的植物學研究員,個個形象鮮明。您是如何調查取材?要如何像您一樣,經常挑戰不熟悉的領域?能否提供喜歡寫作的人一些建議?

三浦光是您們對《沒有愛的世界》裡角色們具有鮮明形象的評價,就讓我很開心,謝謝。

這書裡登場的人們,都有我在採訪時所遇到的研究生們的身影。像故事裡有位狂愛仙人掌的加藤,在現實中就是一個很會栽種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的研究生,他大學時代的溫室就不小心成了「仙人掌天堂」。那時候,剛好家父種的仙人掌感覺快死了,我拿著照片請教對方,在他具體的建議之下,家父的仙人掌竟然復活了。「原來真的有人懂植物的心情(?)呢!」我為此驚嘆後,把這個經過寫進小說裡。

為了寫小說而取材這件事,最重要的是盡全力去理解對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深刻明白他的想法,盡量對他說的事有共感,並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如果沒把跟對方的相處當一回事,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可能會無法得到必要情報,或對方細微的心境。所以,泰然自如地面對採訪,表現出與平時沒兩樣的體貼,並與對方交心,或許能讓取材更順利。(當然,揭發惡行的非虛構文體或報導文學則首重犀利的切入點)

一如前述,我根本對理科沒轍,我創作《沒有愛的世界》時,讀了再多資料與文獻還是難以參透……因此,為了書裡的研究內容與細節,我跟教授與研究生請教了無數次。他們每一次都認真細心回答,真的很感謝他們。

我相信在專門領域鑽研的人們,即使面對素人,都能以我們可以理解的方式諄諄說明。所以,就算覺得「好難,我不懂」,請不必擔心。不要裝懂,謹記「不確定就是不懂」的求知態度,完全不是問題!

以上不確定是不是足以提供參考,希望可以讓矢志為小說家的大家開始執筆。

鄒欣寧一開始寫樹,因為我對樹的構造和相關知識認知幾乎是零,後來透過訪問「樹人」,也就是職業和樹木相關的工作者,實際參與他們的工作內容來增進自己對樹的了解。我很快就發現,無論是研究者、攀樹師、種植者、樹醫生,這些愛樹的人身上都有一種大方而謙卑的態度,非常不吝和我分享他們所知的一切。這對我也是一種療癒。

38816500354_c80674d4e3_c.jpg
(取自Flickr_evcabartakova

好幾次,和不同的植物愛好者談話之後,我忍不住開口問他們:為什麼喜歡植物和自然的人好像有一種特別謙虛的氣質?

「可能是因為,越深入自然的世界,就越了解自己是多麼渺小、多麼無知吧!」類似這樣的話,我不斷、不斷地在愛植物的人口中聽到。對比於他們侃侃而談的植物知識或自然發現,那樣說話的他們,常引得我內心激動不已。

三浦老師將這本植物學小說命名為「沒有愛的世界」,我在接觸自然領域後也常常反芻:所謂的「情」,到底是什麼?身為一個寫字的人,我能不能把這些愛植物的人流動於有限語言底下的那股能量,透過文字傳遞到其他人那裡,去感覺、去觸動、去震盪……?面對這個挑戰,我的興致相當濃厚。

創作時如何選擇寫作哪些植物?

三浦《沒有愛的世界》裡出現的植物主角是一種叫「阿拉伯芥」的草。我取材後才知道,它們大多用於實驗,對實驗者來說是很常被運用的重要植物,但在日本就是路邊任意生長、很「普通的草」。

arabidopsis_thaliana.jpg
阿拉伯芥(取自wiki

然而,因為做實驗而播種後,看著生長箱裡生旺盛地生長的樣子,好感油然而生。阿拉伯芥開的小白花尤其可愛呢!仔細一看,每一株的葉片形狀都不同,所以熱心鑽研這些差異的研究者可不少。

實際上阿拉伯芥可不是「普通的草」──不對,所謂「普通的植物」根本不存在吧。每個植物都在精密的機制下,努力生長著。換句話說,跟植物一樣,人類也沒有所謂的「普通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每天致力於溝通以達到互相理解而活著。

所以為了向教了我一課的阿拉伯芥表達愛意與敬意,決定讓它們在書中登場。

640px-arabidopsis_thaliana_inflorescencias.jpg
阿拉伯芥開的小白花(取自wiki

鄒欣寧阿拉伯芥作為「模式生物」,堪稱是植物學或遺傳學界的「奧運火炬手」,此外,書裡很中二的研究員加藤所迷戀的仙人掌,也是近年園藝市場偏好的多肉植物(肉迷們想知道加藤的研究主題「如何讓仙人掌的刺更透明?」會如何影響你家的肉肉嗎?)。還有珍稀難得一見的腐生植物透明水玉簪,也讓我想起了最近採訪的林業試驗所植物學家們正在進行的搶救瀕危植物行動「方舟計畫」,因為,透明水玉簪也列名其中,是所謂的「易危植物」……

書裡讓我最好奇的植物——哈瓦那辣椒,是書中的松田教授送給本村的種子禮物。我非常想知道哈瓦那辣椒的口感到底有多強烈,而身為草食女的本村,到底能不能種活哈瓦那辣椒,並交給廚藝精湛的藤丸大顯身手呢?用哈瓦那辣椒提味的食物,吃下去之後會有什麼感覺?會讓人升起強烈的生之慾嗎?

雖然短時間內難嘗哈瓦那辣椒的滋味,不過,看完書後我倒是被另一個書中的植物——諸田老師深愛的地瓜生了火,連吃了好幾天的地瓜跟蒜頭清炒地瓜葉!

ha_wa_na_la_jiao_.jpg
哈瓦那辣椒(取自wiki

下一本預計寫什麼?

鄒欣寧作為重讀很多次《哪啊哪啊~神去村》的粉絲,即使已有續集《哪啊哪啊~神去村 夜話》,最期待的還是感覺已如老友的「平野勇氣」後續在神去村的搞笑生活記事!

一直很喜歡閱讀、觀賞日本描述職人生活的文學影視作品,也經常感到「好像沒有什麼職業是日本創作者還沒挑戰過的」。但就像三浦老師這次在《沒有愛的世界》中所展示的,對科(植物)學家實驗過程不厭其精細的摹寫,進而重新定義(或是復返)「文學」小說所承載的知識和訊息,這樣的突破或嘗試,會是我期待繼續閱讀三浦老師作品的一大誘惑!

三浦我目前差不多快寫完一部長篇,講一群在溫泉街成長的十多歲男孩的故事。雖然沒發生什麼大事,就是一些少年微不足道的煩惱,以及他們的青春。我期待台灣的讀者也能讀到這故事。

其他還有一些短篇創作,只是不怎麼跟自然界有關。不過,只要題材好,我都想嘗試看看。

在此誠摯地向鄒欣寧女士、翻譯《沒有愛的世界》的劉子倩女士、新經典文化出版社的大家,以及台灣的讀者致上萬分謝意。希望你們會喜歡《沒有愛的世界》。最後祝福各位身體健康平安。

mei_you_ai_de_shi_jie_300px.png 沒有愛的世界
愛なき世界
作者:三浦紫苑 
譯者:劉子倩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三浦紫苑
1976年出生於東京。2000年以長篇小說《女大生求職奮戰記》踏入文壇。2006年,《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榮獲第135屆直木獎,改編成電影、電視劇。2007年《強風吹拂》入圍本屋大賞,三年後再次以《哪啊哪啊神去村》獲選「本屋大賞」十大作品。終於在2012年以《啟航吧!編舟計畫》一書獲日本全國書店店員全數支持,奪得本屋大賞第一名,以及紀伊國屋KINO BEST票選年度書籍第一名。2015年《住在那屋子裡的四個女人》(暫名)榮獲織田作之助獎。2018年《小野小花通信》(暫名)榮獲島清戀愛文學獎與河合隼雄物語獎。2019年再以《沒有愛的世界》入圍本屋大賞,並首次以作家之姿,獲頒日本植物學會特別獎。

其他創作尚有小說:《月魚》、《祕密的花園》、《我所說的他》、《昔年往事》、《木暮莊物語》、《政與源》等。散文隨筆數本:《三浦紫苑人生小劇場》、《我在書店等你》、《嗯嗯,這就是工作的醍醐味啊!》、《腐興趣 ~不只是興趣!》。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