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馭博:詞語是靈光的獻禮
【邂逅作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
美國小說家艾美.本德(取自KCRW )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靠著繕打書摘來平撫我生活上的慌亂。朋友們誤以為我用功,但我不好意思對他們說,這只是用來削減憂鬱的手段。隨著一段段文字烙在白色頁面上,憂慮漸漸溢散,儘管它在抄寫的勞動之中不足以讓我致死,但也讓人長期患有肌腱炎。無法「動手」的時候我將符號謄寫改為默唸,試圖在行走、搭車或放空的時候減緩我的情緒——它們確實達到了功效。我關掉電腦,出了門,步行在淡水河畔,沒有人會在意一個戴著口罩的男子在嘟噥些什麼。我感覺自己像一條從水窪延伸出的胎紋,在乾涸之前試著讓身體走得更遠。
小說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於〈照亮黑暗〉說道,一個人的心中存有越多句子越好,因為我們終將淡忘書本的鍾愛段落。這讓我想到柏拉圖《斐德羅篇》曾提到一段故事:特烏斯(Theuth)發明文字時,法老對特烏斯說:「你給予學生的,是智慧的形容,而不是智慧本身;因為他們將遍讀,卻匱乏於得到親口傳授」我們被修辭干擾,被形容遮蔽,最後遺忘內心經驗的表徵。但這並不代表著文字無用,而是知識載體進步後,快速的傳播反倒讓那些無法駕馭它的人們漸漸失去了慢下來的機會:
常以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膚淺地閱讀是不夠的,放慢速度對大腦很有幫助。背誦史蒂文斯的詩逼我放慢速度。我很高興地發現,我可以在開車的時候關掉收音機,我可以大聲朗讀這幾句詩,看看它們發揮了什麼效用。
我們的腦袋負荷了太多資訊,以致忘卻了筆記本上的細節。也許以後的人們閱讀的方式會更加多樣──一個段落的某個名詞會超連結至另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某個描述會自動播放影像與音訊,一個段落的空白處會顯現上千位讀者彼此不同的想法。
那麼寫作呢?它會更加困難嗎?
我唯一肯定的是,那些與自身環環相扣的段落、句子、詞,都會在書寫前的那一瞬間前回來──所有看似混亂的煙火時刻,都是寫作者未竟的奇蹟。如同帕維奇(Milorad Pavić)《哈札爾辭典》那一段非常有詩意的描述:
我們在夢境中的話語都非常快速且與現世的邏輯悖反;因為我們每一句話,都在拚湊著先祖亞當的肉身。
只要生活得越用力,夢境就越真實;只要行走得越遠,經驗就越豐富;只要默念得越深刻,靈光就越具體。那些降臨在抄寫與默念之後,看似陌生、疑惑、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詞語,各個都是靈光的獻禮。
▇ 郝妮爾:在愛著的時候最好看
【邂逅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
她一時沉默不語,站在月光下。然後她說:「你是我擁有的一切中,最靠近生命的。你是我剩下事物中唯一不是淒涼、平坦、灰濛濛的東西。就算蒙著眼,跌入最深的海洋,我也知道哪裡可以找到你。就算我被埋在地底一百哩,我也知道你在哪裡。」
──尼爾.蓋曼《美國眾神》
英國小說家尼爾‧蓋曼(取自nashville )
忘記是誰跟我說過這句話的:「小說在愛著的時候寫,最好看。」而我不知是刻意忘記了主詞,抑或起初這句話裡本來就無主詞,到底——應該愛著「什麼」,才能夠寫出好看的小說呢?
我不求甚解,長年以來只相信,心裡有個人能去深深愛著,便是創作的動力。是以此話說來膚淺,我迷戀尼爾‧蓋曼的理由,乃因他永遠能夠寫出諸如上述所引之告白金句。
所謂告白者,未必全與愛情有關,大多時候像是回聲,我們以為是對他人熱烈地傾吐,實則全是對自己喊話。
論及最初寫作的慾望,總是不離戀愛與失戀,像有無窮盡的火在筆尖燒,一眨眼就是一張紙,當然自知不是什麼鉅作,就是非寫不可。
常人以為,寫作的人都能言善道,我倒是相信,多是因為說不出口,才只能選擇相對安靜的文字,聒噪地沉默。怕你看,又怕你不看。
過去幾段戀愛,我日夜地寫,多是抄書、寫信。此刻回首,偶存幾封沒寄出的信,反是證明我慾望的不是對方,而是當下熱切的狀態。我彼時所寫的每一句話,都是對易逝韶光的恐懼。我明白這樣的情感其實半是自戀半又自卑,對於心儀事物堅決迷戀,對於記憶極度自卑,後者所言,倒不是說我健忘,而是我相信人心之善變,如《萊緹的遺忘之海》那段對話:
我說:「她會是原來的樣子嗎?」
老太太笑翻了,好像我說了全宇宙最好笑的笑話一樣。
「什麼都不會維持一個樣子。」她說。「不論是一秒後,還是一百年後都好。總是在翻騰攪和。人就像海洋一樣善變。」
對啊,哪怕是一秒也好,我需要有人幫我記得。
雖然不是很了不起的理由,但我也相信,某些書得在愛著的時候,讀起來才最好看。
▇ 張馨潔:一千種灰,創作者莫測的信仰
【邂逅作家】凱薩琳.哈里遜(Kathryn Harrison)
美國作家凱薩琳.哈里遜(取自Kathryn Harrison )
陽光照亮了空氣中浮游的灰塵,好友F在Instagram的現實動態中,用柔軟的手掌穿過虎斑貓的毛皮,貓靜靜的俯臥,她放輕聲音,像個撥開孩子前額髮絲的母親,舒緩溫柔的說「你要起來了嗎?」幾個日子後,她送走這隻病中的貓。在我得知貓咪死訊的時候,我想起她與貓曾有的這個時刻,這個殘忍而且永恆的片段。
那幾日我思索著這樣的問句,如白色的細絨輕撫髮膚,如一只靜置在桌上的紙鶴,細緻而輕巧。當下的F未足以擁有全知的遠望,明白這是與牠所剩無幾的明豔高光,或許她仍私自抱著貓咪康復的期望,或者她舒開緊皺的眉頭,說服自己綻放出平靜的心情。在這個小知不及大知的早晨,她擁有片刻停滯的畫面,與貓在陽光裡,忘卻了或未曾想到她即將失去牠。「你要起來了嗎?」所以她說。
《故事如何說再見》收錄44位作家關於靈感、創意,那些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來回逡巡的落葉小徑。其中凱薩琳.哈里遜在〈請停止思考〉一文談到了寫作所謂的無人之境,正是在意識的生活之外,有一個晦澀且能提供撫慰的時空夾層。她舉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論愛〉,敘事者在光亮盡滅處與亡妻相遇,萬千想像剎那融鑄成實體,在燈滅之處延續了如常的生活,與燈亮之處截然不同:
燈泡亮了
我明白我要離去留妳一人
在那裡,在黑暗裡,在夢中,靜靜地
妳守候著直到我歸來
我們在創作裡與所繫之事席地而坐,如蘇東坡記夢的一首〈江城子〉他的黑暗之地有亡妻正梳妝,如普魯斯特的瑪德蓮蛋糕。凱薩琳.哈里遜為這個漆黑的時刻勾勒定義:「它為當下的人生供給了幾乎神聖的慰藉。這行詩談的是我們自身所具備的神聖的、繁衍增生的能力。因此我認為這行詩說的是上帝,是上帝所安身的疆域」道盡創作者莫測的信仰,我相信創作者有所信仰,信仰那如雨線如銀絲的潛意識織簾,當銀色的音符隨播彈而生,產生連串有機的共振,其中有神。
在那我也在深夜的鍵盤敲擊間,曾窺探此地,那有最敏感的光感顆粒,即便是灰白照片,也有一千種灰色。所有的感受有著最高解析度,所有拋往湖底的石頭,都能帶來滔天的波浪,所有的念想都有應答,所有的貓都得永生。
▇ 連明偉:繼承者的意志
【邂逅作家】瑪莉蓮. 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
審判日將出現兩次:一次是我們離世的時候,另一次則是我們人生留下的遺澤耗盡之時。換言之,就是在我們所吐露過的每個字屆臨失效的時候,無論那話是好是壞。
──瑪莉蓮.羅賓遜〈頭腦比海洋浩瀚〉
英國小說家瑪莉蓮.羅賓遜(取自britannica )
音節與聲音,存在與消逝,水霧與雷電,筆墨紙張伴隨的生命之中,難解的沉沉憂悒總是傾頹而來,時而欲以狂喜遮掩,時而潦草收斂,或以吮吸文學喜悅中飽。舉目眺望邊界,避免無病呻吟,將天問藏諸心底深處,旦暮朝夕,日常生死,咀嚼一次一次回望儀式。
這日,我們努力安好,想辦法活得像是個人。一再被提及的末日,極有可能不過是棄絕的死字、消失的脈絡與竄改的歷史。留存什麼?刪減什麼?以賸餘覆轍之姿力吼什麼?字詞導引的遼闊世界,從無知通往未知,看似無關文學,卻再再透過文學關照著我,只是不欲坦然承認。
任何形塑精神的練習,小至選擇,大至抉擇,都使人理解我與他人的連結,都使人羞澀,更明確的說法應是,都使情感豐盈而不得不淚流滿面――歡喜哭,悲傷亦哭,真是個無可救藥的愛哭鬼。這不是直徑指向可供操練的文學技藝,卻必須體現於此,完善寄託,一個精巧如艾蜜莉.狄瑾蓀的神祕譬喻,一首哲詩,或是一段理想的精確表達,都足以讓生命再次被創生出來,懷抱撫慰,延展精神的邊際。
「幾乎所有文化中都有文學作品讓你更熱愛作為一個人,讓你對他人的人性感到愛和尊崇。這是任何一種藝術所具備的最偉大的潛力。」我所疑惑,亦即汲汲追索,文學的技藝、故事、美學、道德,乃至相信揭露真實的絕對性撐持,究竟有何實際功用?時日遞解終將抵達何處?蒙福擷取之果實能否抵禦遲遲不散的恍惚痛覺?沒有絕對答案,或者適切而言,未經反復檢視的答案如同野地的陌生物種,斷不能輕易收編。
我們出生於中途之徑,繼承字詞,吸納並孕育故事,走一條他人曾經行歷卻未臻盡頭的路,以探索完善自己,如謎迷路,走著走著,努力用演義的話語說出遞送的審判。任何悚慄審判,其實都呼應內在的喜悅期盼,心之歷程,最終得以讓我們在繼承之後,再次贈與。●
故事如何說再見:
作家的創意、靈感和寫作歷程
Light The Dark: Writers on Creativity, Inspiration,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譯者:林佳芳、胡培菱
編者:喬.法斯勒(Joe Fassler)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
編者簡介:喬.法斯勒(Joe Fassler)
現居布魯克林的作家。他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的「用心」(By Heart )系列專欄中定期訪問不同的作家。他畢業於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所著小說散見於《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 )、《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 )等刊物。2011年時,他為 The Atlantic.com 所做的報導入圍「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新聞寫作獎的決選名單。目前他於「新食品經濟」(The New Food Economy)新聞室擔任資深編輯。
Tags:
(圖片來源:新經典文化提供/曹馭博攝影者:4Samantha)
編按:「我從另一本書那裡,找到了繼續前進的解答。」《故事如何說再見》原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雜誌網頁版「用心」(By Heart)專欄的文章,編輯喬.法斯勒 (Joe Fassler)邀請各領域創作者分享他們最欣賞的文學作品,透過文字窺見創作中的頭腦如何運作。
選輯其中44位名家文字的《故事如何說再見》,分享那些改變了他們創作的文學,探討身分認同與故事的力量,既是閱讀筆記、文學評論,也是不藏私的創作心法。中文版問世之際,Openbook閱讀誌與新經典文化合作,邀請年輕創作者曹馭博、郝妮爾、張馨潔、連明偉,分享與書中作家邂逅的故事,以及投入寫作至今所能把握、熠熠生輝的創作靈光。
▇ 曹馭博:詞語是靈光的獻禮
【邂逅作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得靠著繕打書摘來平撫我生活上的慌亂。朋友們誤以為我用功,但我不好意思對他們說,這只是用來削減憂鬱的手段。隨著一段段文字烙在白色頁面上,憂慮漸漸溢散,儘管它在抄寫的勞動之中不足以讓我致死,但也讓人長期患有肌腱炎。無法「動手」的時候我將符號謄寫改為默唸,試圖在行走、搭車或放空的時候減緩我的情緒——它們確實達到了功效。我關掉電腦,出了門,步行在淡水河畔,沒有人會在意一個戴著口罩的男子在嘟噥些什麼。我感覺自己像一條從水窪延伸出的胎紋,在乾涸之前試著讓身體走得更遠。
小說家艾美.本德(Aimee Bender)於〈照亮黑暗〉說道,一個人的心中存有越多句子越好,因為我們終將淡忘書本的鍾愛段落。這讓我想到柏拉圖《斐德羅篇》曾提到一段故事:特烏斯(Theuth)發明文字時,法老對特烏斯說:「你給予學生的,是智慧的形容,而不是智慧本身;因為他們將遍讀,卻匱乏於得到親口傳授」我們被修辭干擾,被形容遮蔽,最後遺忘內心經驗的表徵。但這並不代表著文字無用,而是知識載體進步後,快速的傳播反倒讓那些無法駕馭它的人們漸漸失去了慢下來的機會:
我們的腦袋負荷了太多資訊,以致忘卻了筆記本上的細節。也許以後的人們閱讀的方式會更加多樣──一個段落的某個名詞會超連結至另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某個描述會自動播放影像與音訊,一個段落的空白處會顯現上千位讀者彼此不同的想法。
那麼寫作呢?它會更加困難嗎?
我唯一肯定的是,那些與自身環環相扣的段落、句子、詞,都會在書寫前的那一瞬間前回來──所有看似混亂的煙火時刻,都是寫作者未竟的奇蹟。如同帕維奇(Milorad Pavić)《哈札爾辭典》那一段非常有詩意的描述:
只要生活得越用力,夢境就越真實;只要行走得越遠,經驗就越豐富;只要默念得越深刻,靈光就越具體。那些降臨在抄寫與默念之後,看似陌生、疑惑、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詞語,各個都是靈光的獻禮。
▇ 郝妮爾:在愛著的時候最好看
【邂逅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
忘記是誰跟我說過這句話的:「小說在愛著的時候寫,最好看。」而我不知是刻意忘記了主詞,抑或起初這句話裡本來就無主詞,到底——應該愛著「什麼」,才能夠寫出好看的小說呢?
我不求甚解,長年以來只相信,心裡有個人能去深深愛著,便是創作的動力。是以此話說來膚淺,我迷戀尼爾‧蓋曼的理由,乃因他永遠能夠寫出諸如上述所引之告白金句。
所謂告白者,未必全與愛情有關,大多時候像是回聲,我們以為是對他人熱烈地傾吐,實則全是對自己喊話。
論及最初寫作的慾望,總是不離戀愛與失戀,像有無窮盡的火在筆尖燒,一眨眼就是一張紙,當然自知不是什麼鉅作,就是非寫不可。
常人以為,寫作的人都能言善道,我倒是相信,多是因為說不出口,才只能選擇相對安靜的文字,聒噪地沉默。怕你看,又怕你不看。
過去幾段戀愛,我日夜地寫,多是抄書、寫信。此刻回首,偶存幾封沒寄出的信,反是證明我慾望的不是對方,而是當下熱切的狀態。我彼時所寫的每一句話,都是對易逝韶光的恐懼。我明白這樣的情感其實半是自戀半又自卑,對於心儀事物堅決迷戀,對於記憶極度自卑,後者所言,倒不是說我健忘,而是我相信人心之善變,如《萊緹的遺忘之海》那段對話:
雖然不是很了不起的理由,但我也相信,某些書得在愛著的時候,讀起來才最好看。
▇ 張馨潔:一千種灰,創作者莫測的信仰
【邂逅作家】凱薩琳.哈里遜(Kathryn Harrison)
陽光照亮了空氣中浮游的灰塵,好友F在Instagram的現實動態中,用柔軟的手掌穿過虎斑貓的毛皮,貓靜靜的俯臥,她放輕聲音,像個撥開孩子前額髮絲的母親,舒緩溫柔的說「你要起來了嗎?」幾個日子後,她送走這隻病中的貓。在我得知貓咪死訊的時候,我想起她與貓曾有的這個時刻,這個殘忍而且永恆的片段。
那幾日我思索著這樣的問句,如白色的細絨輕撫髮膚,如一只靜置在桌上的紙鶴,細緻而輕巧。當下的F未足以擁有全知的遠望,明白這是與牠所剩無幾的明豔高光,或許她仍私自抱著貓咪康復的期望,或者她舒開緊皺的眉頭,說服自己綻放出平靜的心情。在這個小知不及大知的早晨,她擁有片刻停滯的畫面,與貓在陽光裡,忘卻了或未曾想到她即將失去牠。「你要起來了嗎?」所以她說。
《故事如何說再見》收錄44位作家關於靈感、創意,那些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來回逡巡的落葉小徑。其中凱薩琳.哈里遜在〈請停止思考〉一文談到了寫作所謂的無人之境,正是在意識的生活之外,有一個晦澀且能提供撫慰的時空夾層。她舉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論愛〉,敘事者在光亮盡滅處與亡妻相遇,萬千想像剎那融鑄成實體,在燈滅之處延續了如常的生活,與燈亮之處截然不同:
我們在創作裡與所繫之事席地而坐,如蘇東坡記夢的一首〈江城子〉他的黑暗之地有亡妻正梳妝,如普魯斯特的瑪德蓮蛋糕。凱薩琳.哈里遜為這個漆黑的時刻勾勒定義:「它為當下的人生供給了幾乎神聖的慰藉。這行詩談的是我們自身所具備的神聖的、繁衍增生的能力。因此我認為這行詩說的是上帝,是上帝所安身的疆域」道盡創作者莫測的信仰,我相信創作者有所信仰,信仰那如雨線如銀絲的潛意識織簾,當銀色的音符隨播彈而生,產生連串有機的共振,其中有神。
在那我也在深夜的鍵盤敲擊間,曾窺探此地,那有最敏感的光感顆粒,即便是灰白照片,也有一千種灰色。所有的感受有著最高解析度,所有拋往湖底的石頭,都能帶來滔天的波浪,所有的念想都有應答,所有的貓都得永生。
▇ 連明偉:繼承者的意志
【邂逅作家】瑪莉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
音節與聲音,存在與消逝,水霧與雷電,筆墨紙張伴隨的生命之中,難解的沉沉憂悒總是傾頹而來,時而欲以狂喜遮掩,時而潦草收斂,或以吮吸文學喜悅中飽。舉目眺望邊界,避免無病呻吟,將天問藏諸心底深處,旦暮朝夕,日常生死,咀嚼一次一次回望儀式。
這日,我們努力安好,想辦法活得像是個人。一再被提及的末日,極有可能不過是棄絕的死字、消失的脈絡與竄改的歷史。留存什麼?刪減什麼?以賸餘覆轍之姿力吼什麼?字詞導引的遼闊世界,從無知通往未知,看似無關文學,卻再再透過文學關照著我,只是不欲坦然承認。
任何形塑精神的練習,小至選擇,大至抉擇,都使人理解我與他人的連結,都使人羞澀,更明確的說法應是,都使情感豐盈而不得不淚流滿面――歡喜哭,悲傷亦哭,真是個無可救藥的愛哭鬼。這不是直徑指向可供操練的文學技藝,卻必須體現於此,完善寄託,一個精巧如艾蜜莉.狄瑾蓀的神祕譬喻,一首哲詩,或是一段理想的精確表達,都足以讓生命再次被創生出來,懷抱撫慰,延展精神的邊際。
「幾乎所有文化中都有文學作品讓你更熱愛作為一個人,讓你對他人的人性感到愛和尊崇。這是任何一種藝術所具備的最偉大的潛力。」我所疑惑,亦即汲汲追索,文學的技藝、故事、美學、道德,乃至相信揭露真實的絕對性撐持,究竟有何實際功用?時日遞解終將抵達何處?蒙福擷取之果實能否抵禦遲遲不散的恍惚痛覺?沒有絕對答案,或者適切而言,未經反復檢視的答案如同野地的陌生物種,斷不能輕易收編。
我們出生於中途之徑,繼承字詞,吸納並孕育故事,走一條他人曾經行歷卻未臻盡頭的路,以探索完善自己,如謎迷路,走著走著,努力用演義的話語說出遞送的審判。任何悚慄審判,其實都呼應內在的喜悅期盼,心之歷程,最終得以讓我們在繼承之後,再次贈與。●
故事如何說再見:
作家的創意、靈感和寫作歷程
Light The Dark: Writers on Creativity, Inspiration,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譯者:林佳芳、胡培菱
編者:喬.法斯勒(Joe Fassler)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380元
【內容簡介➤】
編者簡介:喬.法斯勒(Joe Fassler)
現居布魯克林的作家。他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用心」(By Heart)系列專欄中定期訪問不同的作家。他畢業於愛荷華作家寫作坊,所著小說散見於《波士頓評論》(Boston Review)、《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等刊物。2011年時,他為 The Atlantic.com 所做的報導入圍「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新聞寫作獎的決選名單。目前他於「新食品經濟」(The New Food Economy)新聞室擔任資深編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書.人生.連明偉》騷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 閱讀更多
人物》無窮的移動中尋找凝凍的時間:連明偉專訪
閱讀更多
OB短評》#183 微縮時光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研讀各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逐本討論後,為讀者評選出優質好書,誠心推薦給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