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

▉評審推薦語

崔舜華(決選評審,作家)

《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是一本充滿著奇異版畫與馬來西亞民間歌謠體式「班頓」的詩集暨繪本,策畫、圖像、翻譯皆來自詩人馬尼尼為,選詩及審訂則由學者張錦忠掌舵。傳統的班頓體式為一首四行,其口語趣味和情感的直截展露,以及豐富援用植物和自然意象入詩的特徵,讀來令人聯想:這是否就是馬來版的《詩經》?但馬來族群的生命力與情感流動,較之《詩經》更裸露、更靈活,活生生的血肉體感和日常細節躍然字上,某些詩謠有時且蘊含著引人莞爾的人生體悟,譬如:

暴風雨中航向小島,
飛蟻成群滿佈船艙。
活著我們有說有笑,
死了徒剩孤獨一人。

透過馬尼尼為在兩種語言間的巧妙渡引,保留了班頓活躍的音樂性,以及某種逼近(偽)黑色幽默的生命哲學——當然,第二輯中多的是情感與體感召之欲現的班頓情詩,野生動植物的比喻被大量使用,如:

大熱中午進森林,
井邊揮刀砍雜草。
貓頭鷹痴望月亮,
月亮被蒼鷹守護。

有熱戀旖旎以命換誓之詩,亦有到頭厭膩的愛之敗落:

以前是刀子 現在是廢鐵,
以前愛得狠 現在厭得很。

我沒有熟讀《詩經》,但其中很可能不會出現這般絲毫不留情面的分手宣言,讀後竟油然湧出一股戚戚然的過癮。

讀《巴冷刀》一書,不可輕易放過的是馬尼尼為的圖像創作,那自由不羈而帶有某種神祕主義的一張張版畫,為這部詩集植入了一座極生猛的想像宇宙。鮮活而細膩的詩性線條,使圖像自身絕對足以構成一部獨立的詩意劇本。馬尼尼為在書末詳盡解說了書中版畫雕刻、剪接與最終構成的過程,那是身體的勞動,同時是詩的勞動。

然而,對於長久離別的故鄉或他鄉,或僅僅是與我們存在羈絆的某處,透過班頓,或許能使讀者從記憶印象的雜亂資料庫中,偶然無端地撈取到某一小段、曾經無憂無傷的純真時光。

【延伸閱讀】

彩蛋即將登場!12月8日後,將陸續上傳作家得獎感言與領獎身影,敬請期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