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2020年11月開展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由政治哲學研究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參與策展,提出「我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批判想像。參展作品由政治、疫病、生態、人權等面向介入當代全球社會議題與思考,這些作品開啟的討論,亦與台灣當下的出版緊密連結。
本文將從近年來的出版觀察與閱讀經驗,連結筆者個人掌握到的參展作品,舖陳出以雙年展為基底的延伸閱讀。
我們可先從策展人拉圖的《著陸何處》出發,他在書中討論「離岸」生存、飄浮於土地之上的概念,隱喻我們(現代人/全球居民)長期生活於星球邊界之外,與地球能供應的資源現實斷裂脫勾,猶如活在一種懸置面上,無從著陸。而透過參展作品的啟發,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究竟如何才能腳踏「實地」。
▇人與非人如何一起進化?
雙年展的序曲,由陳列在美術館大廳的怪奇機器結構物開啟。具工程學背景的墨西哥原民藝術家費南多.帕瑪(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打造的這些異種嵌合體機器怪物,在他眼中都是有生命的,而這樣的想像在200年前就已有小說《科學怪人》投石探問。近期推出的《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由一群專業工程師、數理學家為這本1818年出版的小說加入科學知識評註,橫跨不同領域與時代合作,使200年前的科幻小說為當代科技想像帶來新的刺激,也填補了虛構世界與科學實證間的鴻溝。
機械與人類難分難捨的依存關係,就如《AI之書:圖解人工智慧發展史》所呈現的,可以回溯自西元前1300年的井字棋,人機之間的關係隨著科技發展,到了當代已產生出「機械究竟是否可以取代人力」的焦慮。《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一書則點出,問題不在誰取代誰,而在於勞力與資本的權力結構是透過技術因襲還是重整?
若從AI與科學怪人往前一步,追問人類身體的界限,《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則以人類身體的變形為題,從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出生、青春期、更年期等身體轉形,到狼人、接骨、變性、回春等非自然或超自然的變形迷思,為人類身體構築一部跨領域的醫學文化史。
不管是帕瑪的怪奇機器或科學怪人,或許都需要進一步搭配《人類使用說明書》來讓軟體升級、進階。這本書從科學家與世界和其他人類的心靈關係著手提問,以科學語言拆解繁複晦澀的身心機制與社會儀俗,解釋人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從疾病與金屬重探全球化
沿著展覽動線進入到「全球化星球」,阿根廷藝術家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的作品《宇宙生成器(AP)》,透過影片引領觀者穿梭在中國浙江省的義烏市場以及美國邊境墨西哥城裡的中國餐廳,提醒我們全球化看似讓商品資本無國界流通,然而人和某些產品要通過美墨邊境,仍然面臨著重重限制。
與此批判論點相似的書籍有《世界是垂直的》。多年前盛極一時的「世界是平的」論述,粉飾了全球化帶來日益垂直化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此書則提出「世界的垂直性」,以衛星、無人機、電梯、空氣等物件議題,以及地下室、下水道、礦坑等空間,強調全球資源分配的權力關係。台灣詩人田品回的《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詩集,收錄的同名詩作,亦直白指出全球化在資本自由流動的表象下,實則是全球資本分配不均的真相。
若進一步追問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透過作品《預兆》提出的:「全球化問題,便是源於某種微小成分的超適地化(hyper-localization)」,讓.卡通百伊.姆肯迪(Jean Katambayi Mukendi)則以《Yllux》回應。成長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姆肯迪觀察到,銅是電路與數位螢幕賴以運作的必要元素,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便是仰賴銅礦的開採。然而,在他所居住的城市盧邦巴希,不僅停電成為常態,也只能取得劣質的銅。
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劉窗,作品《鋰礦湖與複音孤島》亦探討了碳解鎖的關鍵元素「鋰礦」的工業化生產——從智利到中國的高原鹽湖產業鏈。與此議題相呼應的書籍有《稀有金屬戰爭》,描繪了人類資源戰役已從煤炭、石油,進入到稀有金屬的爭奪,領讀者進入一個觀看當代地緣政治、資源分配、環境悲歌的重要視角。
而全球化另一個黑暗面向,即與「疾病」密切相關。《蚊子、病毒與全球化》一書對當代戰疫來說是很適時出現的專業著作,提供全球各地的蚊子與病毒移動路徑觀察,也對全球化的缺點提出批判。透過蚊子傳播的瘧疾,依舊在非洲大陸猖獗,雙年展中尤利.奧羅(Uriel Orlow)的《向苦艾學習》,即在探討「非洲苦艾」(Artemisia afra)這種原民藥用植物,如何有助於我們想像與各種自然資源建立必要的、非榨取式關係,以及在地且永續的醫療保健方法與團結形式。
全球與新冠肺炎搏鬥已超過一年,疫情期間,出版社推出了不少相關著作,《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以深度的醫學史建構出1918年大流感以降,從疫病角度觀照的世界科技演變與人類道德界線。《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則是一本緊密接合當前全球疫情動態的政治哲學、治理術、全球化評論的小書,其中對疫情與防疫延伸出來的「居家民族主義」、集權政體等政治發展趨勢的分析,與台灣人類學者劉紹華的《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有著同樣的關懷與提醒。
▇如何與我們的星球共生?
本次展覽作品亦有對人類所處的「地球」提出共同承擔的提醒。如瑪利安.莫里(Marianne Morild)的《 Shambal(理想淨土)》對於什麼是我們認為地球上有價值的東西,以及人們決定探索、保存和利用哪些事物,提出質疑。
藝術家慕尼.瓦希夫(Munem Wasif)的《種子將解放我們 II》將孟加拉社區穀物銀行所保存的檔案文件和照片,跟稻穀、植物的藍曬法照片並置,進而對於當代全球稻米種植與分配提出批判,特別提醒觀者:這些餵飽我們、但我們並不生活其中的稻作地區,距離我們究竟有多疏遠。
如何與環境共生而非只是掠奪,這樣的想法或許還不夠,我們更需要具體檢視人類與自然的聯繫。這個取向在近期也有相關出版品回應,如《農夫哲學:關於自然、生死與永恆的沉思》,以及來自台灣花蓮的作品《身土不二,從吃開始》,便從心靈哲思與日常飲食出發,思考人與土地的共生。
另一部展覽作品,約翰.費爾德曼(John Feldman)的紀錄片《共生地球》,則以美國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最重要的科學貢獻「系列性內共生理論」(Serial Endosymbiosis Theory),來探討人類與其他生命的依存關係。而《我的野蠻室友》一書正是從人類身邊的細菌、真菌與節肢動物出發,討論各種生命的依存。這也如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峨塞・達給伐歷得的壁畫《病毒系列》從耆老的口述傳說發想,呈現森林對人類入侵的反應——可能以反溯循環的方式回擊。
陸地以外,地球更大範圍的組成是海洋。集建築、科學和倡導於一體的藝術家組織「領土仲介所」,展示的作品《變動中的海洋》將海洋視為一個感官中樞系統,在其複雜的動態中,記錄著地球的變化,再將地球的循環銘刻於生命形態的動態之中,並提出:我們如何從海洋的角度與海洋共同思考?
而台灣詩人陳少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便以詩作探問人與海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相對的,伊恩・麥奎爾(Ian McGuire)小說《北海鯨夢》就如同經典的《老人與海》或《白鯨記》,透過人類與海洋的衝突、暴力與恐懼,描繪另一種依附關係。
以上僅透過「人與非人」、「全球化」、「地球共生」三組問題,整合雙年展主題、幾組作品,以及台灣書市近期推出的各類出版書籍相互補充。展覽有期,閱讀無盡,這份書單還可以更長更廣,就留待讀者一起構築下去。●
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
時間|2020.11.21(Sat.)-2021.03.14(Sun.)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2020 台北雙年展 官方網站
|
Tags:
(取自Facebook/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2014年台北雙年展以「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展開對世界的描述與檢視,2018年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則鎖定生存環境的議題,企圖揭示人類與非人類世界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將美術館定位為發動生態意識與持續普遍化的基地。
展期至2021年3月14日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主題「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兩位策展人打造了一座虛構的星象廳,將各種不同立場的觀點比擬成一個個星球,描摹各星球相互拉扯的引力,並透過一系列公眾計畫摹擬星球碰撞的瞬間,創造「外交新碰撞」的情境,藉此邀請參觀者自行定義他們所希望居住的地球。
本文邀請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陳佩甄自本屆雙年展參展作品延伸,從「人與非人」、「全球化」、「地球共生」三個角度切入,交叉點評推薦近期台灣相關書籍,進一步為生態議題與藝術實踐開展與公眾對話思考的空間。
甫於2020年11月開展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由政治哲學研究者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參與策展,提出「我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批判想像。參展作品由政治、疫病、生態、人權等面向介入當代全球社會議題與思考,這些作品開啟的討論,亦與台灣當下的出版緊密連結。
本文將從近年來的出版觀察與閱讀經驗,連結筆者個人掌握到的參展作品,舖陳出以雙年展為基底的延伸閱讀。
我們可先從策展人拉圖的《著陸何處》出發,他在書中討論「離岸」生存、飄浮於土地之上的概念,隱喻我們(現代人/全球居民)長期生活於星球邊界之外,與地球能供應的資源現實斷裂脫勾,猶如活在一種懸置面上,無從著陸。而透過參展作品的啟發,我們得以進一步思索:究竟如何才能腳踏「實地」。
▇人與非人如何一起進化?
雙年展的序曲,由陳列在美術館大廳的怪奇機器結構物開啟。具工程學背景的墨西哥原民藝術家費南多.帕瑪(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打造的這些異種嵌合體機器怪物,在他眼中都是有生命的,而這樣的想像在200年前就已有小說《科學怪人》投石探問。近期推出的《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由一群專業工程師、數理學家為這本1818年出版的小說加入科學知識評註,橫跨不同領域與時代合作,使200年前的科幻小說為當代科技想像帶來新的刺激,也填補了虛構世界與科學實證間的鴻溝。
機械與人類難分難捨的依存關係,就如《AI之書:圖解人工智慧發展史》所呈現的,可以回溯自西元前1300年的井字棋,人機之間的關係隨著科技發展,到了當代已產生出「機械究竟是否可以取代人力」的焦慮。《技術陷阱:從工業革命到AI時代,技術創新下的資本、勞動力與權力》一書則點出,問題不在誰取代誰,而在於勞力與資本的權力結構是透過技術因襲還是重整?
若從AI與科學怪人往前一步,追問人類身體的界限,《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則以人類身體的變形為題,從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出生、青春期、更年期等身體轉形,到狼人、接骨、變性、回春等非自然或超自然的變形迷思,為人類身體構築一部跨領域的醫學文化史。
不管是帕瑪的怪奇機器或科學怪人,或許都需要進一步搭配《人類使用說明書》來讓軟體升級、進階。這本書從科學家與世界和其他人類的心靈關係著手提問,以科學語言拆解繁複晦澀的身心機制與社會儀俗,解釋人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從疾病與金屬重探全球化
沿著展覽動線進入到「全球化星球」,阿根廷藝術家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的作品《宇宙生成器(AP)》,透過影片引領觀者穿梭在中國浙江省的義烏市場以及美國邊境墨西哥城裡的中國餐廳,提醒我們全球化看似讓商品資本無國界流通,然而人和某些產品要通過美墨邊境,仍然面臨著重重限制。
與此批判論點相似的書籍有《世界是垂直的》。多年前盛極一時的「世界是平的」論述,粉飾了全球化帶來日益垂直化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此書則提出「世界的垂直性」,以衛星、無人機、電梯、空氣等物件議題,以及地下室、下水道、礦坑等空間,強調全球資源分配的權力關係。台灣詩人田品回的《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詩集,收錄的同名詩作,亦直白指出全球化在資本自由流動的表象下,實則是全球資本分配不均的真相。
若進一步追問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透過作品《預兆》提出的:「全球化問題,便是源於某種微小成分的超適地化(hyper-localization)」,讓.卡通百伊.姆肯迪(Jean Katambayi Mukendi)則以《Yllux》回應。成長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姆肯迪觀察到,銅是電路與數位螢幕賴以運作的必要元素,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便是仰賴銅礦的開採。然而,在他所居住的城市盧邦巴希,不僅停電成為常態,也只能取得劣質的銅。
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劉窗,作品《鋰礦湖與複音孤島》亦探討了碳解鎖的關鍵元素「鋰礦」的工業化生產——從智利到中國的高原鹽湖產業鏈。與此議題相呼應的書籍有《稀有金屬戰爭》,描繪了人類資源戰役已從煤炭、石油,進入到稀有金屬的爭奪,領讀者進入一個觀看當代地緣政治、資源分配、環境悲歌的重要視角。
而全球化另一個黑暗面向,即與「疾病」密切相關。《蚊子、病毒與全球化》一書對當代戰疫來說是很適時出現的專業著作,提供全球各地的蚊子與病毒移動路徑觀察,也對全球化的缺點提出批判。透過蚊子傳播的瘧疾,依舊在非洲大陸猖獗,雙年展中尤利.奧羅(Uriel Orlow)的《向苦艾學習》,即在探討「非洲苦艾」(Artemisia afra)這種原民藥用植物,如何有助於我們想像與各種自然資源建立必要的、非榨取式關係,以及在地且永續的醫療保健方法與團結形式。
全球與新冠肺炎搏鬥已超過一年,疫情期間,出版社推出了不少相關著作,《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以深度的醫學史建構出1918年大流感以降,從疫病角度觀照的世界科技演變與人類道德界線。《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則是一本緊密接合當前全球疫情動態的政治哲學、治理術、全球化評論的小書,其中對疫情與防疫延伸出來的「居家民族主義」、集權政體等政治發展趨勢的分析,與台灣人類學者劉紹華的《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有著同樣的關懷與提醒。
▇如何與我們的星球共生?
本次展覽作品亦有對人類所處的「地球」提出共同承擔的提醒。如瑪利安.莫里(Marianne Morild)的《 Shambal(理想淨土)》對於什麼是我們認為地球上有價值的東西,以及人們決定探索、保存和利用哪些事物,提出質疑。
藝術家慕尼.瓦希夫(Munem Wasif)的《種子將解放我們 II》將孟加拉社區穀物銀行所保存的檔案文件和照片,跟稻穀、植物的藍曬法照片並置,進而對於當代全球稻米種植與分配提出批判,特別提醒觀者:這些餵飽我們、但我們並不生活其中的稻作地區,距離我們究竟有多疏遠。
如何與環境共生而非只是掠奪,這樣的想法或許還不夠,我們更需要具體檢視人類與自然的聯繫。這個取向在近期也有相關出版品回應,如《農夫哲學:關於自然、生死與永恆的沉思》,以及來自台灣花蓮的作品《身土不二,從吃開始》,便從心靈哲思與日常飲食出發,思考人與土地的共生。
另一部展覽作品,約翰.費爾德曼(John Feldman)的紀錄片《共生地球》,則以美國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最重要的科學貢獻「系列性內共生理論」(Serial Endosymbiosis Theory),來探討人類與其他生命的依存關係。而《我的野蠻室友》一書正是從人類身邊的細菌、真菌與節肢動物出發,討論各種生命的依存。這也如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峨塞・達給伐歷得的壁畫《病毒系列》從耆老的口述傳說發想,呈現森林對人類入侵的反應——可能以反溯循環的方式回擊。
陸地以外,地球更大範圍的組成是海洋。集建築、科學和倡導於一體的藝術家組織「領土仲介所」,展示的作品《變動中的海洋》將海洋視為一個感官中樞系統,在其複雜的動態中,記錄著地球的變化,再將地球的循環銘刻於生命形態的動態之中,並提出:我們如何從海洋的角度與海洋共同思考?
而台灣詩人陳少的《只剩下海可以相信》,便以詩作探問人與海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相對的,伊恩・麥奎爾(Ian McGuire)小說《北海鯨夢》就如同經典的《老人與海》或《白鯨記》,透過人類與海洋的衝突、暴力與恐懼,描繪另一種依附關係。
以上僅透過「人與非人」、「全球化」、「地球共生」三組問題,整合雙年展主題、幾組作品,以及台灣書市近期推出的各類出版書籍相互補充。展覽有期,閱讀無盡,這份書單還可以更長更廣,就留待讀者一起構築下去。●
▇ 2020 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
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
時間|2020.11.21(Sat.)-2021.03.14(Sun.)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181 號)
➤➤2020 台北雙年展 官方網站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話題》以文學擬造一個新地球:吳明益、劉克襄、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的生態學典範
2014年台北雙年展以「人類世」(anthropocene)展開對世界的描述與檢視,2018年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則鎖定生存環境的議題,... 閱讀更多
書評》通往「全球」,無法抵達「本土」的飛機,該如何降落:評《面對蓋婭》
閱讀更多
書評》從《白鯨記》看幾個海洋文學主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