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果市場競爭兼容社會團結,能否通向善良的資本主義?讀《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

2021-11-02 13:00

(林鈺馨/攝)

▇市場經濟是否零和遊戲?

最近全球火紅的韓劇《魷魚遊戲》有這樣一幕:第一場遊戲結束後,456位參加者死亡過半,剩下存活的人萌生退意,打算透過表決投票來中止遊戲、集體退出。此時,遊戲主辦方拋出規則:每一位參加者(以死亡的方式)退出,主辦單位便追加一億韓元賞金,現場並空降一座透明圓球獎金池,鈔票一捆捆當眾落入。仰望著數百億白花花的鈔票,倖存的遊戲參與者瞬間眼睛發亮,他們發現「風險」是一種「獎勵」,死去越多人,「贏家」的回報就越高。於是紛紛改變主意,近半數的人打算繼續這場無異集體自殺的血腥爭鬥。

這段情節無比寫實地勾勒了市場經濟的「真理」──獲利等於對其他賽局參加者的冷酷掠奪。所以,每一次大型企業剝削工人、汙染環境、欺騙消費者,都意味節省更多成本、積累更多總體財富。怎樣成為剝削者而非被剝削者?這種「登上頂層的巨大獎賞」也造就了民主政治的死巷:只要勞動者彼此視為對手而非同伴,踩著對方向上攀爬,終將導致弱弱相殘,社會失去階級團結,更不可能有結構改革。

市場競爭必然損害階級平等嗎?我們都知道,1980年代以來,主張政府退場、解除市場管制的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在創造龐大財富之餘,全球經濟分配也惡化至不可思議的地步。政治學者瑟倫(Kathleen Thelen)寫下《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意圖從資本主義「內部」來回應這個問題。

以全球貧富落差最嚴重的兩國為例:在美國,頂端1%人口擁有30.5%財富,後面50%人口只擁有1.9%財富(你沒看錯,一半美國人!)。而在韓國,30歲以下世代,上層20%人口所擁有的財富,是最下層20%人口的40倍!

先劇透本書的出人意表結論:惡名昭彰的「市場自由化」,其實是有可能幫助岌岌可危的平等與團結。乍聽此結論,應令人表情控制失守,忍不住大翻一個「哩系咧供三小」的白眼。不過,本書透過嚴謹論證與實證統計,扎扎實實地為經濟發展與分配正義的兩難,提供了嶄新思路。


各國低薪工作佔就業比例,2010(來源:經濟民主連合提供)

▇資本主義的三種類型   

《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從跨國案例比較,討論資本主義的侷限與可能。書中交叉分析美國、德國、丹麥、荷蘭、瑞典5國,並把富裕民主國家分成3大模式:完全自由放任的英美模式、產業工會保持協商能力的歐陸模式,還有一邊放鬆市場彈性,一邊把焦點從「勞動條件」轉移到「人力投資」的「北歐模式」。

這3種模式都受到「增進市場自由」總體趨勢的深遠影響,卻產生了非常不一樣的結果。

首先是英美模式,「自由化」信念假定市場本身即能夠有效調節供需,主張國家退出管制與分配,結果造成工會弱化,無法與資方進行制度性協商。許多社會學家與經濟學家指出,當政府自甘萎縮,放棄稅收、監理等工具,勞動階級的薪資、福利、工時、就業便每況愈下,大量財富更流向資本階級與虛胖的金融部門。此類型已有許多當代研究,這裡便不多說。

其次是曾經被左派津津樂道、二戰後兼顧富裕與平等的資本主義歐陸模式。在西歐諸國與日本,高端製造業如鋼鐵、汽車等的工人群體,有著足夠的組織能力,這也保證了對資方的強大制衡。但問題在於,隨著時代變化,諸如平台經濟、服務業、派遣工等等非典型勞動開始侵蝕核心產業,製造業勞動者數量正在直線下降,所以「勞資協商傳統」涵蓋的有效範圍也隨之逐年減少。

因此,所謂歐陸模式便發生了勞動者「二元分化」現象。二元化指的是:儘管核心產業員工仍然受到工會庇蔭,同時資方出於勞資和諧以保持產能的考量,也願意繼續提供穩定工作與優渥薪資,但是,那些沒有進入核心產業的「邊緣勞動者」,就只剩下派遣、非典型職位,或者非自願失業的選項。在發生經濟波動或是社會危機時期,例如今天侵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這類本來就低薪的非典型勞動者,就更容易遭到失去工作、生計中斷的沉重打擊。


服務業、派遣工等非典型勞動者比例逐年提升,有更多勞動者不再受到勞資協商保護(取自Unsplash/Tbel Abuseridze

這便是高舉「自由化」的「彈性勞動」,在歐陸模式生發的當代危機──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變化,德國有超過20%勞動者不再受到勞資協商保護(意即這些人處在派遣或約聘類型工作內,因此缺乏保障)。這個數字與美國韓國的25%、英國的21%相當。此現象意味傳統左派政治路線的失靈,因為即使工會的根基仍舊穩固,但中高階勞動者以拋棄階級同伴、放任非典型勞動擴張為代價,來享受便宜的人力服務與基礎建設(其實,此趨勢在台灣更為嚴重)──換句話說,上世紀後半曾經存在的社會團結,如今已大量流失。


各國臨時就業佔所有就業之比例,1985-2010


各國非自願部分工時勞工佔全體勞動力之比例,1985-2010(來源:經濟民主連合提供)

▇另類「自由化」的北歐模式

如此我們便能對照第3種資本主義類型,北歐模式的特別之處。在1980年代,北歐同樣面對資方反撲,原有的「團結工資」被放棄(政府刻意降低高低階勞動者的薪資差距)、勞資談判制度也面臨重組,原本在國家層級進行的薪資協商,在政治氣氛轉變下,被下放到公司層級。

這時儘管無法阻擋資方的進逼,但低技術、女性為主的勞動者工會,決定與政府聯手,在薪資退讓的同時,共同打造勞資關係中的「其他保障形式」。這些保障包括親職假、訓練假、縮短工時、「輕工作」等等。

在北歐的種種制度「轉變」(其實也是雇傭勞動的更加「自由化」)中,最值得一談的,就是在這段期間所奠定的「成人職業訓練」。如果,在全球化所帶來的產業重組下,低技術勞動者沒辦法像過去那樣保有穩定工作,那麼,另外一種可行的保護方式就是:在失業或不穩定就業的困境中,讓人們能夠有管道接受優質的技術培育,這就讓勞工有足夠技能與機會重新回到就職市場。


(取自Unsplash/Guilherme Cunha

但是,幫助低技術勞工獲取有價技能,絕非容易之事。本書談到許多細節,對於此方針的實現至關重要。比如,就業者和失業者的能力訓練被安排在同一架構內,這是為了避免技能證照在社會區隔中被汙名化。還有,職業訓練標準也從全國層次鬆綁,讓各地政府依照自身特色來加強重點。這保證了訓練課程可以更加對應不同市場或個人需求。當然不能沒有稅制改革,那些不願意在公司內部提供在職訓練的私人企業,就必須繳納額外稅金,來支持這些面向社會底層的大眾職業教育。

其實,考慮到「教育」的本質,正是政府透過對人力素質的投資,來提升普遍國民的生產能力。那麼,國家政策如何安排包括教育在內的公共資源,就跟社會平等狀況有最直接的關係。我們要知道,現代社會中的階級鴻溝,不只來自於財富多寡、是否擁有生產工具,所謂「階級(優勢或劣勢)會在世代間傳遞」這件事,跟人們持有的、並且會在潛移默化和刻意栽培中留給下一代的「文化資本」密切相關,優良教養通常帶來收入豐厚的上層職業。從這個角度,假如國家教育政策偏重於文化菁英深造的大學體系,或者是支持那些普通勞動者所依賴的技職體系,就會造成影響深遠的不同結果,階級分野會因之擴大或者縮減。

▇投資「勞動者」本身

讓我們再次對照英美模式吧!美國擁有最菁英、學術品質最高、能夠吸納全球人才的高等教育,然而面向普通人的技職教育卻是一片荒蕪。美國的地區高中、社區大學之間,品質差異極大,表面上教育政策鼓勵人人上大學,但事實上,底層學生完成公立大學學業的機率卻很低,更不用說進入私立長春藤名校。這就導致了美國社會的階級流動停滯到可怕,中下層民眾無法透過教育來取得有用的職業技能,遑論改善收入、增加就業了。

德國有傲視全球的職業教育,透過穩固的學徒制,廠商提供能夠綁定未來生涯的優質職業訓練。但正如前面提過的,隨著核心製造業的人數驟減,許多廠商開始縮減職業訓練的名額,而那些遭遇中年失業的人也沒有地方獲取、更新自身老舊的技能。最糟糕的是,由於傳統上職業教育都由私部門提供,因此當越來越多年輕人被縮減的技職體系排除之時,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隨著製造業的長期衰退,德國許多廠商也開始限縮職業訓練的名額(取自德國聯邦技職教育訓練研究所

比較英美與歐陸,就顯示了北歐模式的特殊之處:首先是,積極尋找並幫助那些在勞動市場中落敗的人。其次,公共資源主要用來投資「勞動者本身」,而非苦苦維持、鞏固既有的工作類型。所以國家千方百計去介入各種各類的職業訓練,打破藍白領界線、培養有助於轉換職業軌道的通用能力、完善成人教育體系的同時,也同時歡迎在職者與失業者進入技能訓練。

這些做法讓中堅勞動者與邊緣勞動者雨露均霑,教育事業本身便是對所有國民一視同仁的社會團結政策。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北歐模式還可以有更多意義:當人力保持健康流動,政府就不需要挽救過時產業,可以放任他們在市場運作中新陳代謝,又不會危及廣大受薪者的安全。與此同時,既然普遍職業教育得到成功,那麼國民素養也會在不斷進修的體系中保持最佳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北歐模式能夠讓自身經濟保有最大程度的創新和開放。


各國技職教育訓練體制的類型,廠商在技職訓練的供應上扮演核心角色(來源:經濟民主連合提供)

▇北歐模式給台灣的啟示  

工業革命以來,所謂「資本主義」──市場趨動、利潤最大化、鼓勵優勝劣敗的經濟制度──確實帶來巨大財富增長。但副作用是,貧富不均、生態災難、還有勞動場所的獨裁專制。但在蘇聯、中國的社會主義路線依次失敗後,今日我們還有可能拒絕市場經濟嗎?顯然非常困難,許多左派思想家也都認為,資本主義,特別是財富集中造成的階級差異,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難以擺脫的政經元素。或許可行的應對方式是,馴服、拆解資本主義,在現存遊戲規則中,尋找改良與修正的可能性。

我們也要認知到,在全球化時代,低技術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的興起,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勞動型態。服務業技能的替換性高,此類工作自然缺乏保障;而高科技的更迭速度太快,這又讓人們在學校中取得的知識非常容易過時。這些時代條件,決定了為何資本主義偏好流動性高、沒有終身承諾的聘用體制。

就此而言,北歐模式的修正,仍是一種回應上述趨勢的「彈性化」、「自由化」方案。其目標在於為個體創造具有流動能力的職業生涯。然而,由於個體的「賦權」、「再技能化」來自於公共支持,因此市場中的就業風險其實是被整個社會集體承擔,勞動者內部也免於兩極分裂。

對社會科學有興趣的讀者,本書還示範了理論概念應如何與經驗研究互相修正,也解釋了社會變遷需要怎樣的因果推論,讀起來非常過癮,甚至有種數學性的美。

同時,本書所分析的關鍵歷史過程,如美國技職教育改革為何失敗、德國核心產業如何遺棄弱勢勞工、丹麥為何鼓勵女性參與勞動而否決廉價外籍移工、屬於歐陸的荷蘭如何轉向「北歐模示」……等等,在某個程度上,也都是台灣在經濟轉型路口,已然或者將要遭遇的問題。

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陷入瓶頸、貧富差距持續擴張,惶惶不安的我們,對於北歐的教育、住房、社會福利還有產業創新自然羨慕備至。不過本書清楚指出,打造「北歐模式」的漫漫道路上,資方反撲、成長停滯、左右對峙等障礙,這些困難從來無法略過,亟需社會的集體智慧克服──所謂「幸福北歐」,僅僅是行動者挑戰僵固制度安排的歷史性果實。

如果《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已然向我們提示了,允許「市場競爭」同時也不犧牲「社會團結」的政治經濟設想,那麼身在台灣的我們,是不是也能夠努力走出一條專屬東亞、兼容發展與平等的獨特資本主義道路呢?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人人平等的社會核心價值,透過新政治與勞動體制變革,驅動創新經濟
Varieties of Liberalizat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Social Solidarity
作者:凱薩琳.瑟倫 (Kathleen Thelen)
譯者:盧靜
出版:經濟民主連合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凱薩琳.瑟倫 (Kathleen Thelen)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福特講座教授
  •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社會研究永久外部成員
  • 劍橋大學出版社比較政治學系列總編
  • 多項榮譽博士獲頒自荷蘭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學(2013)、英國倫敦政經學院(2017)、義大利佛羅倫斯歐洲大學機構(2018)、丹麥哥本哈根大學(2018)
  • 美國政治學會(APSA)主席(2017-2018)
  •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AAAS) 院士(2015~)
  •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BBAW) 院士(2009~)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