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臺灣漫畫圈每年最盛大的慶典「金漫獎」宣告今(2021)年的獲獎名單,透過獎項讓許多優異的作品被讀者看見。除了獎勵創作、推廣作品之外,漫畫獎其實包含不同社會意義與功能。不同獎別也各自擁有不同目標:如文策院「原創漫畫及劇本創作競賽」主力在挖掘原創IP,未來數位的「未來盃成人漫畫獎」探索漫畫對人性欲望的表現,而「東立漫畫新人獎」、「長鴻原創漫畫大賽」則有濃厚找尋新秀的意味。至於臺灣長期師法的漫畫大國日本,又有多少漫畫相關獎項?培育優秀漫畫的養分,又如何展現於大大小小的獎項中呢?
1955年,日本第一個漫畫獎「文藝春秋漫畫獎」出現,顧名思義是由出版社文藝春秋主導。該獎項成立之初帶著「成為漫畫界的直木獎、芥川獎」般的氣勢,然而如今直木獎和芥川獎仍舊生機盎然,文藝春秋漫畫獎卻已結束於2002年,迄今停辦將近20年。47年的歷史中,此獎項毀譽摻半,卻如燎原之火,點燃了日本大大小小漫畫獎出現的風潮。
據日本漫畫獎及投稿入口網站マンナビ的統計,當前由日本政府、民間企業或出版社主辦的漫畫相關獎項與競賽,每年的數量有上百個。政府官方辦理的漫畫獎,評審團多為專業人士,以內容進行評議,不以市場為考量,因此容易出現評審團心儀的作品卻不一定受讀者喜愛、得獎不一定能帶動銷量的問題。世界各國、各類型公部門獎項多半都有這類困境。
出版社自辦的漫畫獎,如小學館漫畫獎和講談社漫畫獎,雖然知名度與公信力都有很好的口碑,但從獎項名稱也約略可知,肥水不落外人田,頒獎給自家作者自然在預期中。
由非漫畫相關的民間企業主辦的漫畫賞,不少標榜由讀者或店員投票,如「下一部漫畫大獎」、「全國書店店員推薦漫畫」,獎項多直接反映讀者喜好和當前銷量,甚至影響未來的預期銷售量。這類獎項被視為讀者意見的集合,過程的公正、透明性,以及作品本身的可讀性,都受到社會大眾和漫畫迷更多期待。
從紙本進化到數位時代,日本的民間漫畫獎評選過程有透過單一評審委員會,也有善用數位工具廣納閱聽大眾的方式。各家漫畫獎關照的面向大不相同,希望帶動的思考也截然不一。然而通過票選而出線的作品,也有值得討論的問題。首先,熱門作品雖獲得了多數支持,但也許只是搭上話題,蹭到一時的熱度,作品本身若缺乏藝術價值或啟發意義,流行過後人潮也就退了。
其次,問卷採樣究竟訪問了哪些人?是否存在採樣偏差的問題?開放讓業界參與評審的獎項,評選過程中能不能維持獎項的初衷?比如,當經銷人士占評審團的多數,有沒有可能藉機推舉好賣的作品,或者為了減少庫存而推薦作品?又如獎項公告時,某些作品巧合地(或順勢推舟地)搭上動畫化或電影化的宣傳時程,究竟屬於暗中布局,抑或是借力使力,相互造勢?
漫畫獎的遴選方式大不相同,但無論是何種方式,都有其亮點與限制,很難保證哪種方式最公正或最不黑箱。而源源不斷的獎項與週邊新聞,也確實讓漫畫產業充滿話題。
從整體趨勢來看,日本的各家漫畫獎過去多以讀者族群、年齡、性別等屬性來分類漫畫及獎項,如今則已慢慢整合為一。例如《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等少年漫畫,讀者不只是少年族群;經典少女漫畫《美少女戰士》至今也仍擁有不少男性支持者。多元的社會若繼續以傳統的思維設立獎項,反而限制了創意與想像。
漫畫獎不僅能帶給創作者及從業人員肯定,也能帶動書店及出版業的銷售。隨著一屆一屆漫畫獎的舉辦,讀者也跟著見證了時代翻過一頁又一頁,一個個新人成長為專業漫畫家,掀起不同世代的漫畫浪潮。本文列舉其中12個不同單位舉辦的獎項,帶讀者認識日本漫畫獎的熱鬧風景,也思考其中關於漫畫評選的觀點與限制。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官方主辦,鼓勵日本國內藝文交流
由日本政府舉辦,依官方單位不同,畫分為兩個獎項:「多媒體藝術祭」是文部科學省和文化廳鼓勵日本國內藝文創作的舞台,而「國際漫畫獎」則是外務省著重在海外推廣漫畫文化,有藉由漫畫進行國際交流的意圖。
文化廳舉辦的多媒體藝術祭有4個類別:藝術、娛樂、動畫、漫畫,自1997年開辦以來,即將邁入第25屆。獎項共分6類,除「大獎」、「優秀獎」、「新人獎」、「功勞獎」(最佳貢獻獎/終身成就獎)外,較特別的是鼓勵青少年創作的「U18獎」,另外對於大眾行為有所改變及創新的藝術作品,則頒發「社會影響力獎」。
由於目的在鼓勵國內藝文創作,該獎的報名資格並不限定正式出版發行的作品,自費出版及創作(例如同人誌)也可以報名。獲獎的作品在日本未來科學館展覽一個月後,亦移往其他地區博物館展覽,例如2019年在小樽、2020年在北九州、2021年在仙台。獲獎的藝術家及漫畫家,可獲得文部科學省的專案補助、支援,或是到海外交流等機會。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獲獎作品範例舉隅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檔案卡
【日本國際漫畫獎】官方主辦,鼓勵國際交流,推廣海外漫畫風氣
日本國際漫畫獎以海外、非日語創作的漫畫為主,報名交件時,需要將對白翻譯成英文或日文,供評審閱讀。比起眾多漫畫獎限定1年內的創作才可報名的條件,國際漫畫獎的期限較寬,接受3年內的創作。
評審初期由日本漫畫出版社協會(コミック出版社の会)共15家出版社審查,第二階段則由日本漫畫家協會推派的5名審查委員(包括3名漫畫家和2名漫畫編輯)評定。獲獎的海外漫畫家,則透過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會安排,至日本參訪出版社、與日本漫畫家對談等。
✯日本國際漫畫獎✯獲獎作品範例舉隅
✯日本國際漫畫獎✯檔案卡
【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法人社團協會主辦,唯一有諷刺漫畫類別的獎項
協助國際漫畫獎的「日本漫畫家協會」,也有自己的「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比較特別的是大獎有2名,分為Comic類(有故事、敘事漫畫)及Cartoon類(單格,多為諷刺漫畫),其他獎項則沒有細分,獎額也只有一個。
✯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檔案卡
Tags:
10月底,臺灣漫畫圈每年最盛大的慶典「金漫獎」宣告今(2021)年的獲獎名單,透過獎項讓許多優異的作品被讀者看見。除了獎勵創作、推廣作品之外,漫畫獎其實包含不同社會意義與功能。不同獎別也各自擁有不同目標:如文策院「原創漫畫及劇本創作競賽」主力在挖掘原創IP,未來數位的「未來盃成人漫畫獎」探索漫畫對人性欲望的表現,而「東立漫畫新人獎」、「長鴻原創漫畫大賽」則有濃厚找尋新秀的意味。至於臺灣長期師法的漫畫大國日本,又有多少漫畫相關獎項?培育優秀漫畫的養分,又如何展現於大大小小的獎項中呢?
1955年,日本第一個漫畫獎「文藝春秋漫畫獎」出現,顧名思義是由出版社文藝春秋主導。該獎項成立之初帶著「成為漫畫界的直木獎、芥川獎」般的氣勢,然而如今直木獎和芥川獎仍舊生機盎然,文藝春秋漫畫獎卻已結束於2002年,迄今停辦將近20年。47年的歷史中,此獎項毀譽摻半,卻如燎原之火,點燃了日本大大小小漫畫獎出現的風潮。
據日本漫畫獎及投稿入口網站マンナビ的統計,當前由日本政府、民間企業或出版社主辦的漫畫相關獎項與競賽,每年的數量有上百個。政府官方辦理的漫畫獎,評審團多為專業人士,以內容進行評議,不以市場為考量,因此容易出現評審團心儀的作品卻不一定受讀者喜愛、得獎不一定能帶動銷量的問題。世界各國、各類型公部門獎項多半都有這類困境。
出版社自辦的漫畫獎,如小學館漫畫獎和講談社漫畫獎,雖然知名度與公信力都有很好的口碑,但從獎項名稱也約略可知,肥水不落外人田,頒獎給自家作者自然在預期中。
由非漫畫相關的民間企業主辦的漫畫賞,不少標榜由讀者或店員投票,如「下一部漫畫大獎」、「全國書店店員推薦漫畫」,獎項多直接反映讀者喜好和當前銷量,甚至影響未來的預期銷售量。這類獎項被視為讀者意見的集合,過程的公正、透明性,以及作品本身的可讀性,都受到社會大眾和漫畫迷更多期待。
從紙本進化到數位時代,日本的民間漫畫獎評選過程有透過單一評審委員會,也有善用數位工具廣納閱聽大眾的方式。各家漫畫獎關照的面向大不相同,希望帶動的思考也截然不一。然而通過票選而出線的作品,也有值得討論的問題。首先,熱門作品雖獲得了多數支持,但也許只是搭上話題,蹭到一時的熱度,作品本身若缺乏藝術價值或啟發意義,流行過後人潮也就退了。
其次,問卷採樣究竟訪問了哪些人?是否存在採樣偏差的問題?開放讓業界參與評審的獎項,評選過程中能不能維持獎項的初衷?比如,當經銷人士占評審團的多數,有沒有可能藉機推舉好賣的作品,或者為了減少庫存而推薦作品?又如獎項公告時,某些作品巧合地(或順勢推舟地)搭上動畫化或電影化的宣傳時程,究竟屬於暗中布局,抑或是借力使力,相互造勢?
漫畫獎的遴選方式大不相同,但無論是何種方式,都有其亮點與限制,很難保證哪種方式最公正或最不黑箱。而源源不斷的獎項與週邊新聞,也確實讓漫畫產業充滿話題。
從整體趨勢來看,日本的各家漫畫獎過去多以讀者族群、年齡、性別等屬性來分類漫畫及獎項,如今則已慢慢整合為一。例如《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等少年漫畫,讀者不只是少年族群;經典少女漫畫《美少女戰士》至今也仍擁有不少男性支持者。多元的社會若繼續以傳統的思維設立獎項,反而限制了創意與想像。
漫畫獎不僅能帶給創作者及從業人員肯定,也能帶動書店及出版業的銷售。隨著一屆一屆漫畫獎的舉辦,讀者也跟著見證了時代翻過一頁又一頁,一個個新人成長為專業漫畫家,掀起不同世代的漫畫浪潮。本文列舉其中12個不同單位舉辦的獎項,帶讀者認識日本漫畫獎的熱鬧風景,也思考其中關於漫畫評選的觀點與限制。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官方主辦,鼓勵日本國內藝文交流
由日本政府舉辦,依官方單位不同,畫分為兩個獎項:「多媒體藝術祭」是文部科學省和文化廳鼓勵日本國內藝文創作的舞台,而「國際漫畫獎」則是外務省著重在海外推廣漫畫文化,有藉由漫畫進行國際交流的意圖。
文化廳舉辦的多媒體藝術祭有4個類別:藝術、娛樂、動畫、漫畫,自1997年開辦以來,即將邁入第25屆。獎項共分6類,除「大獎」、「優秀獎」、「新人獎」、「功勞獎」(最佳貢獻獎/終身成就獎)外,較特別的是鼓勵青少年創作的「U18獎」,另外對於大眾行為有所改變及創新的藝術作品,則頒發「社會影響力獎」。
由於目的在鼓勵國內藝文創作,該獎的報名資格並不限定正式出版發行的作品,自費出版及創作(例如同人誌)也可以報名。獲獎的作品在日本未來科學館展覽一個月後,亦移往其他地區博物館展覽,例如2019年在小樽、2020年在北九州、2021年在仙台。獲獎的藝術家及漫畫家,可獲得文部科學省的專案補助、支援,或是到海外交流等機會。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獲獎作品範例舉隅
✯文化廳多媒體藝術祭 漫畫類✯檔案卡
【日本國際漫畫獎】官方主辦,鼓勵國際交流,推廣海外漫畫風氣
日本國際漫畫獎以海外、非日語創作的漫畫為主,報名交件時,需要將對白翻譯成英文或日文,供評審閱讀。比起眾多漫畫獎限定1年內的創作才可報名的條件,國際漫畫獎的期限較寬,接受3年內的創作。
評審初期由日本漫畫出版社協會(コミック出版社の会)共15家出版社審查,第二階段則由日本漫畫家協會推派的5名審查委員(包括3名漫畫家和2名漫畫編輯)評定。獲獎的海外漫畫家,則透過行政法人國際交流基金會安排,至日本參訪出版社、與日本漫畫家對談等。
✯日本國際漫畫獎✯獲獎作品範例舉隅
✯日本國際漫畫獎✯檔案卡
【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法人社團協會主辦,唯一有諷刺漫畫類別的獎項
協助國際漫畫獎的「日本漫畫家協會」,也有自己的「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比較特別的是大獎有2名,分為Comic類(有故事、敘事漫畫)及Cartoon類(單格,多為諷刺漫畫),其他獎項則沒有細分,獎額也只有一個。
✯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檔案卡
【延伸閱讀】日本漫畫大獎知多少?下》12個觀點各異的漫畫獎項一次打包:出版社、民間單位篇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第12屆金漫獎》《獅子藏匿的書屋1》作者小島勇奪金漫大獎,異色漫畫家任正華獲特別貢獻獎
閱讀更多
漫畫評論》作品的直接性令人震撼:柘植義春不成系統的斷裂美學
閱讀更多
閱讀隨身聽S5EP5》慢工總編黃珮珊+漫畫家Adoor/圖像小說跟傳統漫畫有何不同?紀實漫畫為何迷人?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