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院中,他幸運的得到明師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的私人指導。以《雪人》著稱的布力格曾經得過兩次凱特.格林威大獎,盡管性格內斂又避世,對瑞德來說卻是鼓舞人心的好老師。他讓瑞德見識他的創作過程,還向出版社展示學生的作品,瑞德因此得到為Sainsbury的《The Book of Giants》繪製插圖的機會。此外,布力格作品中強烈的政治意識,也對瑞德後來的職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原本瑞德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插畫家,《Mr. Underbed》是他第一次透過故事來塑造角色,反映出孩子們希望和心愛物擁抱聯繫的主題。這本書成為他寫下更多故事的催化劑,而升格當父親,也讓他改變了看圖畫書的方式。1988年出版的《The Trouble With Elephants》,更著重故事轉折的樂趣,以及創造親子共讀時能共享的體驗。
瑞德的妻子Joanne Burroughes也是插畫家和版畫家,兩人育有三個孩子。1993年,瑞德送小孩去幼兒園時,認識了另一位家長保羅.史都沃(Paul Stewart)。當時史都沃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而瑞德正在尋找能為他的圖畫寫出文本的作家。兩位藝術家不僅發現他們小時候一樣為《愛麗絲漫遊奇境》著迷,許多興趣也非常相似,於是合作出版了《A Little Bit of Winter》,之後並繼續以書中兔子和刺蝟精采的友誼故事,發表了《The Birthday Presents》、《Ribbit’s Wish》和《What do You Remember?》。
比J. K. 羅琳的《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晚一年,邊境傳奇首部曲《深邃林之外》(Beyond the Deepwoods)於1998年出版,一塊巨崖從荒野中拔天而起,兀自漂浮在迷霧籠罩的虛無之上,和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毫不相連,也沒有「時空隧道」可以穿梭。書中沒有天賦異稟的英雄和神奇的魔法,在涵蓋了600年間的三個「飛行時代」,一切玄奇古怪的動植物和種族,都依自然定律運作。
邊境系列原訂的計畫是出版三部曲,沒想到經過20多年,這個系列已經擴展到15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1本地圖集和一個已經停刊的部落格「Weird New Worlds」,形成一個完整的星叢系譜。除此之外,兩人還合作了短篇冒險三部曲《Freelance》、《The Blobheads》系列、《Barbany Grimes》系列和《Wyrmeweald》系列等書,獲得許多好評。
瑞德認為重新詮釋是一種幾乎和童話本身一樣古老的傳統,從這些豐富的資源裡汲取靈感,探索它們如何和當代對話,是連結永恆的重要方式。在他獨力創作的《Once Upon A Wild Wood》中,隨著主角「小綠帽」趕赴奇幻森林的派對途中,數十個人們熟悉的童話角色陸續登場。瑞德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機智的小綠帽幫大家解決問題,並用溫暖和幽默的插圖,為小讀者提供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也許不是巧合,瑞德似乎也感受到田尼爾的召喚,朝著同樣的方向邁進。田尼爾除了是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插畫家,也是當時重要的政治漫畫家,為《Punch》雜誌畫了大量的諷刺漫畫針砭時政。而從1980年代起,瑞德先是在《經濟學人》,後又在《觀察家報》擔任政治漫畫評論員,積極表達他對政經議題犀利的洞見。同時他也為《文學評論》畫封面,並且把在這本雜誌連載的搞笑漫畫,結集為《The Da Vinci Cod》出版。
繼昆丁.布雷克和安東尼.布朗之後,瑞德於2015年成為第三位榮膺英國「童書桂冠」(Children's Laureate)的插畫家。他對插畫擁有無法抑扼的熱情,他相信圖畫可以像文字一樣,有效的將人、書和圖書館連結起來。在兩年的任期內,他完成了《Travels with My Sketch book》,親身展示每日速寫的樂趣,出版後並將版稅全數捐贈「Book Trust」,做為推廣閱讀的經費。另外他鼓勵人人每日一塗鴉,還特地為此設計出版了《Doodle a Day》一書。
Tags:
(圖片來源:Youtube/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愛麗絲漫遊奇境》自1865年首次出版,即深受無數書迷熱愛,至今從未絕版,已有170多種語言譯本。它的文化性不斷增長,廣泛影響到文學、藝術、電影、戲劇、科學和大眾文化,已然確立為全世界共同擁有的經典之作。
這個歷久彌新的故事,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帶來愉悅和啟發,也鼓舞具有創造力的創作者不斷加入改編和重述的行列。原著插畫約翰.田尼爾爵士(Sir John Tenniel)在深入文本後,為角色創建了標誌性的視覺印記,從此以後,這座仰之彌高的里程碑,不斷促使更多的藝術家前仆後繼,希望能演繹出新的境界。
在「兒童繪本大師」專欄中,我們曾介紹過的莉絲白.茨威格(Lisbeth Zwerger)、海倫.奧森柏莉(Helen Oxenbury)、朵貝.楊笙(Tove Jansson)、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羅伯.英潘(Robert Ingpen)等諸位大師,都曾經受這本文圖充滿想像力的書啟發了嶄新的靈感,而以個人的才華重新詮釋「愛麗絲」,展現這部不朽作品的多元面貌。
曾經有個小男孩,他在9歲時遇見了影響他未來至關重要的這本書。《愛麗絲漫遊奇境》讓他意識到插圖的力量是多麼強大,他一遍又一遍仔細研究插圖的細節,如癡如醉的反覆臨摹那隻白兔,想要破解那些隱藏在複雜線條中的祕密,並且默默在心中立定志向,要像田尼爾一樣成為童書插畫家。這個男孩名叫克利斯.瑞德(Chris Riddell),後來他不僅實現了成為插畫家的夢想,而且是凱特.格林威獎唯一獲得三次大獎的得主。
克利斯.瑞德1962年4月13日出生於南非開普敦,父親是當地的自由派聖公會牧師。由於他的父母親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瑞德一歲時,舉家遷回英國。儘管家中沒有強烈的藝術氛圍,但瑞德從小就展現出繪畫的天賦,並受到母親的鼓勵。媽媽總是給他充分的紙和筆,好讓他在父親佈道時保持安靜。他8歲時畫的一幅巫師甘道夫蠟筆畫,媽媽把它裝裱起來,多年來一直掛在家裡的牆上。
雖然瑞德小時候喜歡畫畫,但他更是個重度嗜讀的書蟲,沒有東西可以閱讀時,他甚至會產生無法達成任務的強烈焦慮。小學的「Ladybird」系列讀本,很快就讓他感到索然無味,直到他從圖書館借了《Agaton Sax》。這本瑞典知名的兒童偵探小說,英文版由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繪製插圖,即使當時瑞德只看得懂其中兩成的單字,仍透過上下文和插圖領略了故事的樂趣,這是讓他真正成為「讀者」的神奇關鍵。
既有圖又有文字的書籍是瑞德渴求的完美目標。他喜歡丁丁和姆米家族的系列故事,除了田尼爾,插畫家Arthur Rackham、E. H. Shephard、William Heath Robinson和Ronald Searle都是他崇拜的偶像。他們不僅形塑他,成為他藝術創作的基底,也改變了他看世界的角度。
學校的圖書館員帶領瑞德進入閱讀的世界,從此以後,圖書館成為他騷亂學校生活和青春期迷霧中的避風港。他像個雜食大吃客般,狼吞虎嚥的閱讀各式各樣的書,去嘗試不同的新事物。後來在瑞德創作的故事裡,圖書館員經常扮演英雄的角色,這是他向這些文化守護人致敬的方式。
中學時,瑞德為了是否就讀藝術學校而苦惱。有一次在美術教室,他發現了一本以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潑墨畫作為封面的《麥田捕手》,從這本小說他體悟到,每個人都是被誤解的局外人,他必須去追求自己的真理和感受。於是他先在Epsom藝術學院完成一年的預科課程,然後從1981至1984年於布萊頓理工學院(Brighton Polytechnic)進修插畫。
在學院中,他幸運的得到明師雷蒙.布力格(Raymond Briggs)的私人指導。以《雪人》著稱的布力格曾經得過兩次凱特.格林威大獎,盡管性格內斂又避世,對瑞德來說卻是鼓舞人心的好老師。他讓瑞德見識他的創作過程,還向出版社展示學生的作品,瑞德因此得到為Sainsbury的《The Book of Giants》繪製插圖的機會。此外,布力格作品中強烈的政治意識,也對瑞德後來的職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23歲從大學畢業後,這個對前程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畫作到安徒生出版社毛遂自薦。社長Klaus Flugge問他:「故事在哪裡?」當天晚上瑞德給住在床底下的想像朋友寫了一封信,來安撫極度恐慌的自己。由這個靈感出發,他想像一個小男孩和臥室裡的各種奇怪生物分享自己舒適的床。這本溫暖而令人安心的幼兒圖畫書《Mr. Underbed》,解決了孩子常認為床底下藏著怪物的疑慮,是瑞德自寫自畫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原於1986年初次印行,2009年出版了新的版本。瑞德保留初版的文字,但重新審視圖畫,他認為原始的圖像較為尖銳,畫風更像是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經典之作《野獸國》。如果這本書要再版,他寧願它反映出「現在的自己」,而不是「當時的自己」,因為作為藝術家,會與時發展和改變。
原本瑞德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插畫家,《Mr. Underbed》是他第一次透過故事來塑造角色,反映出孩子們希望和心愛物擁抱聯繫的主題。這本書成為他寫下更多故事的催化劑,而升格當父親,也讓他改變了看圖畫書的方式。1988年出版的《The Trouble With Elephants》,更著重故事轉折的樂趣,以及創造親子共讀時能共享的體驗。
瑞德的妻子Joanne Burroughes也是插畫家和版畫家,兩人育有三個孩子。1993年,瑞德送小孩去幼兒園時,認識了另一位家長保羅.史都沃(Paul Stewart)。當時史都沃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書,而瑞德正在尋找能為他的圖畫寫出文本的作家。兩位藝術家不僅發現他們小時候一樣為《愛麗絲漫遊奇境》著迷,許多興趣也非常相似,於是合作出版了《A Little Bit of Winter》,之後並繼續以書中兔子和刺蝟精采的友誼故事,發表了《The Birthday Presents》、《Ribbit’s Wish》和《What do You Remember?》。
無論是《魔戒》、《哈比人》或是《地海故事》,當瑞德閱讀它們時,總會在腦海裡描繪出想像的地圖,「地圖」帶著他自由的徜徉在書海之中。1994年,他在素描本上畫了一張想像的世界地圖,然後對史都沃說:「這就是邊境。告訴我接下來那裡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史都沃接下了這個挑戰,以一幅地圖開啟了「邊境大冒險」(The Edge Chronicles)的傳奇。
比J. K. 羅琳的《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晚一年,邊境傳奇首部曲《深邃林之外》(Beyond the Deepwoods)於1998年出版,一塊巨崖從荒野中拔天而起,兀自漂浮在迷霧籠罩的虛無之上,和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毫不相連,也沒有「時空隧道」可以穿梭。書中沒有天賦異稟的英雄和神奇的魔法,在涵蓋了600年間的三個「飛行時代」,一切玄奇古怪的動植物和種族,都依自然定律運作。
兩位創作者對文明細節的呈現,非常的頑強和執著。在邊境之外的未知處,他們攜手打造了一個虛構但符合邏輯的物質世界。這個嚴苛奇異的境域,完全跳脫我們慣習的識見,卻湧動著沛然豐盛的生命力。身為插畫師,瑞德不僅提供視覺訊息,他對故事也投入了大量的創見,雖然他們的意見不一定一致,有時也會激烈爭辯,但他們仍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邊境系列原訂的計畫是出版三部曲,沒想到經過20多年,這個系列已經擴展到15部長篇小說、5部短篇小說、1本地圖集和一個已經停刊的部落格「Weird New Worlds」,形成一個完整的星叢系譜。除此之外,兩人還合作了短篇冒險三部曲《Freelance》、《The Blobheads》系列、《Barbany Grimes》系列和《Wyrmeweald》系列等書,獲得許多好評。
瑞德還廣泛的為其他作家繪製插畫,包括法蘭西斯.哈汀吉(Frances Hardinge)《謊言樹》、麥特.海格(Matt Haig)《時光邊緣的男人》、J.K.羅琳《吟遊詩人皮陀故事集》……如同他廣博的閱讀地圖,瑞德會反覆閱讀文本以找到書中的節奏,進入作家們的想像世界,和他們共享作品美妙的體驗。
他和Richard Platt合作的《Pirate Diary》獲得2001年的凱特.格林威大獎,是這個獎項自1975年以來,第一本獲得插畫獎章的「資訊書」(information book)。以書寫海洋主題著稱的Platt,將大量的航海知識藉由海盜第一人稱的敘述,編織成引人入勝的故事。Platt要求插畫必須精準符合史實,而瑞德融合寫實和戲劇性的畫風,完美的達成任務。
三年之後,瑞德再度以《格列佛》(Gulliver)贏得凱特.格林威大獎。這本書是由馬汀.詹金斯(Martin Jenkins)改編自1726年Jonathan Swift的原作。瑞德非常喜歡這個充滿諷刺寓意的經典故事,他隨著格列佛踏上驚奇的冒險,為每一段航程賦予不同的配色和設計方案,144張精彩絕倫的插圖都是用墨水和水彩畫就,不斷擴展了文本的力量。
2008年,瑞德突然收到奇幻文學大師尼爾.蓋曼(Neil Gaiman)寄來整本《墓園裡的男孩》的手稿電子檔,並對他說:「現在這是你的了!按照你認為合適的方式去想像。」在蓋曼全然的信任下,瑞德將文字視覺化,這本書得到了美國紐伯瑞大獎。合作愉快之後,兩人又繼續在2013年出版了《幸好有牛奶》,瑞德的圖畫與文字巧妙互動,還把書中那個瘋狂搞怪的爸爸畫成蓋曼的模樣,充分流露英式幽默。
即使已兩度獲得夙負盛名的凱特.格林威獎章,瑞德並沒有因此放慢腳步,仍然維持旺盛的創作力。2016年蓋曼重述童話的《The Sleeper and The Spindle》,由他繪製了令人驚嘆的插畫,全書幾乎是一件壯觀的藝術品,瑞德也因這次精湛的表現,第三度得到凱特.格林威大獎殊榮。
蓋曼和瑞德就像文學界的提姆.波頓(Tim Burton)和強尼.戴普(Johnny Depp),他們共創的一切都非常奇特,讓人耳目一新。蓋曼將白雪女王和睡美人與黑魔法編織在一起,融合了大眾熟悉的以及新奇的元素,展示了引人入勝的講故事技巧。瑞德則像一個揮舞著畫筆的巫師,巧妙使用有限的顏色,在滿頁神祕陰鬱的黯黑中,大膽敷上奢華的金色,並在圖像中隱藏微妙和複雜的細節,使得故事更加耐人尋味。
這個美麗又邪惡的故事,在結尾處有著令人吃驚的轉折。全書彰顯了「女孩的力量」——每個女孩都知道已經不再需要等待王子來拯救,女王既可以穿上她的鎖子甲、揮舞寶劍勇敢邁向冒險之途,當然也可以做出「公主吻醒公主」的大膽行動。這本書出版時雖然廣受好評,但其中「女女吻」的跨頁,在童書界和家長之間引起了強烈爭議。
瑞德認為重新詮釋是一種幾乎和童話本身一樣古老的傳統,從這些豐富的資源裡汲取靈感,探索它們如何和當代對話,是連結永恆的重要方式。在他獨力創作的《Once Upon A Wild Wood》中,隨著主角「小綠帽」趕赴奇幻森林的派對途中,數十個人們熟悉的童話角色陸續登場。瑞德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機智的小綠帽幫大家解決問題,並用溫暖和幽默的插圖,為小讀者提供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2020年,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為為紀念《愛麗絲漫遊奇境》原創插畫家約翰.田尼爾爵士200歲誕辰,以及《愛麗絲鏡中奇遇》出版150週年,特別邀請瑞德為這兩本書繪製全新版本。作者路易斯.卡洛的世界充滿了雙關語和謎題,從小就是瑞德心靈的遊樂場,而田尼爾更是他長久崇拜的偶像,如今擁有可以自由解讀的機會,讓他既緊張又興奮。
就像進行考古發掘般,瑞德反覆閱讀文本,做了大量的筆記和素描。他不僅透過想像重新建構角色,更為這兩本書拼合出前所未見的景觀地圖,希望能表達出自己童年對這部偉大著作的喜愛。在瑞德進行這場插畫之旅中,卡洛為Alice Liddell拍攝的那張著名的照片一直陪伴、注視著他,於是他決定以照片中小女孩的模樣為書中的愛麗絲定形,猶如召喚著時光,重新回到那個金色的午後,她是第一個聽到這則故事的孩子。
也許不是巧合,瑞德似乎也感受到田尼爾的召喚,朝著同樣的方向邁進。田尼爾除了是維多利亞時代著名的插畫家,也是當時重要的政治漫畫家,為《Punch》雜誌畫了大量的諷刺漫畫針砭時政。而從1980年代起,瑞德先是在《經濟學人》,後又在《觀察家報》擔任政治漫畫評論員,積極表達他對政經議題犀利的洞見。同時他也為《文學評論》畫封面,並且把在這本雜誌連載的搞笑漫畫,結集為《The Da Vinci Cod》出版。
瑞德的恩師布力格教導他的第一課就是:「隨時要帶著你的素描本。」他幾乎無時無刻不用圖文記下他的所見所聞,而上百本素描本更成了他取材的寶庫,經過時間的孵育,其中許多奇思異想有的變身為青少年適讀的《Ottoline series》、《Goth Girl series》,有的則轉化成幼兒書、詩集或政治素描集。
瑞德包羅萬象的創藝地圖,吸引了各年齡層讀者駐足流連。他的詼諧、大氣和令人回味的插畫既現代又經典,被譽為「新一代的莫里斯.桑達克」。
繼昆丁.布雷克和安東尼.布朗之後,瑞德於2015年成為第三位榮膺英國「童書桂冠」(Children's Laureate)的插畫家。他對插畫擁有無法抑扼的熱情,他相信圖畫可以像文字一樣,有效的將人、書和圖書館連結起來。在兩年的任期內,他完成了《Travels with My Sketch book》,親身展示每日速寫的樂趣,出版後並將版稅全數捐贈「Book Trust」,做為推廣閱讀的經費。另外他鼓勵人人每日一塗鴉,還特地為此設計出版了《Doodle a Day》一書。
瑞德曾為蓋曼所寫的《藝術很重要》繪製插畫,他相信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因為書籍真真確確的帶著他翱翔過遠方,看到邊境之外異域的景象。他一直是個狂熱的愛閱者,之所以想成為一名插畫師,是因為他熱愛藝術,也因為他熱愛閱讀,他想進入書中的世界,成為能與作者共事的人,然後一起攜手創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作品,見證閱讀永遠能為我們帶來夢想和希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12月繪本大師》揮灑神奇彩筆轉動世界的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爵士
書店裡有琳琅滿目的兒童圖畫書,那些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 閱讀更多
報導》果醬會吃完,故事會講完,但眼淚永遠不會流光:《想哭就哭成一座噴水池》繪本共讀、創作ft. 阿島A dot Studio.
從春天到冬季、從生日會到火災現場,繪本《想哭就哭成一座噴水池》收納眼淚的各種使用妙方,作者諾耶蜜.沃拉(Noemi Vola)幽默地把「哭泣」... 閱讀更多
童書書房》小說《Freewater》照亮令人生畏的美國蓄奴歷史,獲紐伯瑞獎及金恩獎,及其他童書藝文短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