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書房》揭露生與死複雜性的奇異書寫:喬治.桑德斯獲國會圖書館美國小說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 Sway(文字工作者)
  • Bambook(文字工作者)
2023-07-29 12:00

作家喬治.桑德斯以及他於台灣出版的精采著作。(左圖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 Zach Krahmer)

【得獎消息】

■以《林肯在中陰》、《十二月十日》享譽文壇的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榮獲2023年「國會圖書館美國小說獎」(Library of Congress Prize for American Fiction)。

本次評審團從88位美國文學巨擘中評選,看重的不只是作品中精湛的藝術,還有思想與想像的原創性,更是為了尋找最獨特、最恆久、最強而有力,闡述美國經驗不可或缺元素的文學之聲。候選人名單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知名作家或文學評論家,最終桑德斯從中脫穎而出。

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卡拉.海登(Carla Hayden)表示:「喬治.桑德斯有種奇異的能力,能在書寫中揭露生與死的複雜性,從而點出全人類處境中的真相。」桑德斯對於獲獎感到相當榮幸,也非常期待出席今年美國國家圖書節(National Book Festival)。他認為小說這種藝術形式能讓我們彼此相聚、相知、相惜,他也會和圖書館一起為了促進小說這門藝術而努力。

【產業消息】

■去年英國出現一個跌破眾人眼鏡的現象,那就是所有重要文學獎得獎作品,幾乎都來自年輕、小本經營的獨立出版社,而不是家大業大的跨國出版集團。在近年的英國市場中,雖然最受大眾喜愛的莎莉.魯尼(Sally Rooney)、 理察.歐斯曼(Richard Osman)都是Big Five旗下子公司的作家,但過於注重短期銷售成績的出版方針,創造出過於雷同的跟風複製品大軍。反而是窮到必須抵押個人房產才能籌措資金成立的獨立出版社,憑藉作品的原創性在市場與文學獎中披荊斬棘、注入清新活水,不只以蚍蜉之力撼動英國的圖書版圖,也為讀者千篇一律的可選清單帶來別開生面的選項。

2022年布克獎得獎作品《The Seven Moons of Maali Almeida》 最早於2020年在印度出版,但因為故事背景是英國讀者陌生的斯里蘭卡社會,所以完全不受英國出版社青睞,連曾經出版同一作者處女作的出版社都放棄它。但是慧眼獨具的Sort of Books和作者達成協議,讓本書經過再次編修及變更書名後在英國出版,結果不只一舉拿下布克奬,目前也已賣出8萬冊精裝版。

Sort of Books的經營者Natania Jansz原本是臨床心理學家,她認為:「一旦規模擴張,你最終會控制人們順從己意去發展。我們寧願讓每件事維持量身訂做——當你身處一家微型出版社,每本書都能當作重點書來經營。」

成立不到10年的6人團隊Fitzcarraldo Editions,更是一顆璀璨的明星。其目光精準,在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獲獎前便已將其作品引介至英國,旗下書單中目前有3位諾貝爾獎作家,還橫掃了普立茲獎、追求創新的金匠獎(the Goldsmiths)等。Fitzcarraldo的書封設計簡約卻樹立風格,僅以白色與克萊因藍為基調——小說書封都是藍底白字,散文則是白底藍字。Fitzcarraldo吸引了同樣特立獨行的年輕讀者,這群「翻譯小說世代」(generation TF)未滿35歲,卻撐起英國翻譯小說190萬冊銷量的半邊天下,潛力指日可待。(相關報導參見:英美書房》布克獎描摹翻譯書讀者樣貌,48%未滿34歲、30大翻譯小說中14本譯自日文,及其他藝文短訊


Fitzcarraldo的書封設計簡約卻樹立風格,吸引同樣特立獨行的年輕讀者。(圖片翻攝自Fitzcarraldo Editions

【新書快報】

■與艾莉絲.孟若齊名的短篇小說名家羅麗.摩爾(Lorrie Moore),睽違14年推出全新小說《如果這裡不是我的家,我就無家可歸了》(I Am Homeless If This Is Not My Home,暫譯),以辛辣的黑色幽默溫柔包裹生離死別的悲傷,提出顛覆性的狂想與大膽假設試探「存在/生死」的邊界。

總愛以死要脅的莉莉,這次真的動手了。但是,為什麼肉體早已開始腐爛的莉莉還保有意識,甚至能開口與前男友芬恩交談呢?為了能夠真正死透,莉莉請求芬恩帶她到位於田納西州的「屍體農場」,聽說那裡的法醫專門處理特殊的死亡案件。在這趟漫長的公路之旅中,他們經過一間鬧鬼的旅店,發現幾封從美國內戰時期留下的書信,揭開另一段塵封已久的「鬼故事」⋯⋯


小說名家羅麗.摩爾睽違14年推出全新小說《如果這裡不是我的家,我就無家可歸了》。(圖片來源:wiki

■2004年,一尾藍鰭金槍魚(即黑鮪魚)在美國東岸羅德島被標記捉放。2018年,同一條魚再度被捉到,卻是在大西洋彼岸的葡萄牙。如此長距離的捉放紀錄在人類史上實屬少見,科學家根據史上第一位單獨飛越大西洋的女性飛行員Amelia Earhart,將這條魚命名為「艾米利亞」。

調查報導記者凱倫.品琴(Karen Pinchin)在新書《Kings of Their Own Ocean》中,從艾米利亞的跨洋大冒險,爬梳日本壽司和生魚片的飲食史,以及二次世界大戰後冷凍技術進步、壽司風靡全球所引發的全球遠洋漁業變革。然而誠如作者指出,藍鰭金槍魚百萬年來演化出的泳速再快,也比不上漁業工業化和人們消費的速度,希望透過本書讓人們正視海洋生物的永續議題。

■以《地下鐵道》、《尼克男孩》(The Nickel Boys,暫譯)連續兩年獲得普立茲獎的美國作家科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今夏推出「哈林三部曲」犯罪小說的第二篇章——《壞蛋宣言》(Crook Manifesto,暫譯)。經歷前一部1960年代《哈林舞步》(Harlem Shuffle,暫譯)的風風雨雨,前銷贓手雷.卡尼決心正派經營家具生意,當個愛家好男人,但平靜的生活總是不長久。

雷為了替女兒弄到演唱會門票,被迫重拾銷贓舊業,未料先是捲入腐敗白人警察和黑人武裝團體的衝突,而後家具展示場成為黑人剝削電影(blaxploitation movie)片場,連摯友兼保全都加入搜索失蹤女主角之列。當經濟每下愈況、窮人區空屋縱火案攀升之際,得知鄰居小孩遭嚴重燒傷的雷,決心揪出幕後犯人。懷特黑德巧妙融合黑色喜劇與突發而日常的犯罪暴力,從家庭題材中召喚出70年代紐約氛圍,造就一部令人目不暇給的社會諷刺小說。


美國作家科爾森.懷特黑德推出「哈林三部曲」犯罪小說的第二篇章《壞蛋宣言》。(圖片來源:Colson Whitehead官網

■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本月公布他今年的夏季書單,共推薦6本小說、2本非虛構作品和1本傳記,其中亦包括英美書房已介紹過的《柏南特耕隊》(Birnam Wood,暫譯)、《嗨,美人兒》(Hello Beautiful,暫譯),以及《賭注號》(The Wager,暫譯

若想對抗炎炎夏日,不妨選擇讓人一頭栽入到忘卻暑氣的推理小說。S.A.柯斯比(S. A. Cosby)的《罪人皆流血》(All the Sinners Bleed,暫譯)中,美國南方小鎮發生教師和槍手雙雙身亡的校園槍擊案,黑人警長必須扛住校園霸凌、種族歧視、警察執法議題三重的社會壓力,在更多受害者出現前,揪出連續殺人凶手。而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僥倖》(Small Mercies,暫譯),則讓人回到1970年代公立學校種族隔離衝突前線的波士頓,一名絕望的愛爾蘭母親不惜與整個愛爾蘭黑幫為敵,誓言找回失蹤的女兒。

歐巴馬也推薦了2位新人作家的作品。DK.努洛(DK Nnuro)的長篇小說《拿破崙也辦不到》(What Napoleon Could Not Do,暫譯),從身處迦納和美國的3位主角視角出發,凸顯現在的美國夢和所謂「非裔美國人」,都隨著時代變遷而有不同意義。提芬尼.克拉克.哈里森(Tiffany Clarke Harrison)的小說《藍色時分》(Blue Hour,暫譯)則以黑人日裔混血攝影師的視角探討為人母的意義,尤其是在美國作為黑人母親所面臨的困境。

《拳王阿里的一生》作者強納森.艾格(Jonathan Eig),睽違5年多推出《金恩的一生》(King: A Life,暫譯)。本書被譽為數十年來第一本馬丁.路德.金恩的完全版傳記,包含最近美國聯邦調查局解密的監控文件以及珍貴黑白照片。艾格縝密的研究和資料搜集,呈現了即使在當前時代亦迫切需要的社會運動家、思想家。

最後一本入選書,是以《下一個家在何方?》獲普立茲獎的社會學家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的新作《美製貧窮》(Poverty, By America,暫譯)。戴斯蒙在書中試圖論證,富裕的美國人如何在知情和不知情的狀況下剝削窮人,並呼籲讀者共同打破製造貧窮的循環。

■白人就不會遭受種族歧視嗎?說「全天下男人都是垃圾」是否涉及性別歧視?相比「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是命」(All Lives Matter)?在「政治正確」的文化戰爭裡,兩極化和二分法讓各種討論流於各說各話。

英國哲學教授阿莉安涅.沙維希(Arianne Shahvisi)新書《為了更好的世界而辯》(Arguing for a Better World,暫譯),試圖用哲學拆解現代社會面對的政治問題,檢視各種說詞背後的假設,讓讀者突破思考盲點,尋求理解與對話的可能。沙維希特別強調,這本書不是要教人怎麼互罵,而是創造真正包容的社會運動和學習空間。保守主義者即使不見得同意書中觀點,但也能從其精巧、無懈可擊的分析中獲益。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